- 年份
- 2024(6947)
- 2023(10111)
- 2022(8625)
- 2021(7753)
- 2020(6170)
- 2019(14281)
- 2018(13781)
- 2017(25084)
- 2016(13408)
- 2015(15143)
- 2014(15215)
- 2013(15268)
- 2012(15087)
- 2011(14225)
- 2010(14481)
- 2009(13684)
- 2008(13285)
- 2007(11773)
- 2006(11057)
- 2005(10625)
- 学科
- 济(82715)
- 经济(82653)
- 管理(33755)
- 业(31547)
- 方法(24805)
- 地方(24763)
- 中国(23768)
- 企(23257)
- 企业(23257)
- 数学(21726)
- 数学方法(21524)
- 农(17696)
- 学(16170)
- 业经(16082)
- 地方经济(15615)
- 融(12712)
- 金融(12712)
- 农业(12461)
- 发(12127)
- 财(12083)
- 贸(11930)
- 贸易(11918)
- 制(11852)
- 银(11723)
- 银行(11692)
- 行(11488)
- 易(11382)
- 环境(10954)
- 和(9678)
- 产业(8945)
- 机构
- 大学(204511)
- 学院(203918)
- 济(94480)
- 经济(92621)
- 研究(85391)
- 管理(69667)
- 中国(65127)
- 理学(57841)
- 理学院(57021)
- 管理学(55884)
- 管理学院(55498)
- 科学(51257)
- 京(45865)
- 所(45339)
- 财(41511)
- 研究所(40705)
- 农(38170)
- 中心(37187)
- 江(32813)
- 财经(31564)
- 院(30656)
- 北京(30304)
- 经济学(30050)
- 农业(29835)
- 业大(29090)
- 范(28580)
- 经(28535)
- 师范(28223)
- 经济学院(26537)
- 省(26466)
- 基金
- 项目(126652)
- 科学(98581)
- 基金(90560)
- 研究(90161)
- 家(80723)
- 国家(80033)
- 科学基金(66409)
- 社会(58474)
- 社会科(55436)
- 社会科学(55425)
- 省(49561)
- 基金项目(46065)
- 划(42222)
- 自然(41682)
- 自然科(40657)
- 自然科学(40646)
- 教育(40166)
- 自然科学基金(39915)
- 资助(38618)
- 编号(34393)
- 发(34363)
- 重点(29748)
- 成果(28888)
- 发展(27516)
- 部(27375)
- 展(27075)
- 课题(26221)
- 创(25478)
- 国家社会(24670)
- 创新(23989)
共检索到347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平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主要指标已经向宏观调控的目标靠拢,成绩很大;象往年一样,我们要对1994年秋天所作的经济预测进行检验;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的问题,需要分析;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判断,也是需要讨论的问题。1995年经济发展的回顾1995年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比较平稳,除发生过一次地震和局部地区遭受旱涝灾害外,没有发生其他重大事件。由于实施适度从紧的政策,经济运行继续向宏观调控的目标靠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从1994年21.7%降到了1995年的14.8%,下降了6.9个百分点。当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石碧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的转变,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阶段性特点,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历程和历史特征,对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践表明,在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要着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均衡与非均衡、中央与地方四个方面的关系。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地区发展态势良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面向新时代,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均衡 非均衡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路兴隆
东北经济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东北经济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则出现了增长相对滞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现象。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高度契合;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在一个阶段的契合会产生路径依赖;要实现东北振兴必须关注人口流动的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消解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解放思想是东北地区破解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抓手。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东北经济 人口流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晓华
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各方面都很关心中国经济的表现。事实表明,过去的一年,在世界经济不很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国民经济整体表现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明显好于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均接近1000美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振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战略、21世纪初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当前区域协调发展四个阶段,走出了一条区域发展的中国之路。本文以史实资料为依据,梳理新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格局、区域战略及政策的变迁过程,总结区域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中国70年 区域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封越健 魏众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经济所90年发展回顾和未来展望"主题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封越健、魏众两位研究员主持。参加分论坛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所所长高培勇学部委员,经济所原副所长朱玲学部委员,经济所副所长朱恒鹏研究员;1940-1946年间经济所前身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在地四川宜宾市、翠屏区、李庄的父老乡亲;"文革"后期1969-1972年间经济所建立的"五七干校"所在地河南息县的父老乡亲;曾经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所工作的已故前辈的亲属;经济所所友、荣休老同志和现职同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广汉
香港回归后尽管经受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非典事件影响,但是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记录,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特区政府财政能力显著增强,与内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香港经济发展良好证明了香港的经济制度的运行是稳健和健康的;另一方面,香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得益于中国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以及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实施有利于香港经济长期发展和繁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燕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中央人民政府按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不仅在政治和法律制度层面对香港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还大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香港经济提供和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及发展空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广汉
香港回归后尽管经受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非典事件影响,但是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记录,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特区政府财政能力显著增强,与内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香港经济发展良好证明了香港的经济制度的运行是稳健和健康的;另一方面,香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得益于中国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以及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实施有利于香港经济长期发展和繁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燕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中央人民政府按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不仅在政治和法律制度层面对香港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还大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香港经济提供和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及发展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洪礼,刘晓越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1996年回顾及1997年展望谢洪礼刘晓越ABSTRACTBasedon"AnnualModelofChian'sMacro-economy",theauthorsmakepre-liminarypredictionofthede...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来光贤,陈济军
1996年国民经济的发展预测,在考虑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要求,利用经济发展的有关有利条件,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中的困难等因素后,运用国民经济年度预测模型,模拟了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最可能状况的上、下限两个方案。方案一: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300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第二产业增长12.5%,第三产业增长7.5%;市场物价上涨8%;广义货币M2增长不低于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3230亿美元,增长17%。该方案偏重于经济发展的效益,限制无效益的产出,以较低的物价上涨获得改革的稳定环境;国民可支配收入规模相应较小,总投资规模也较小。缺点是开工不足的企业可能增多。方案二: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4100亿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第二产业增长13.5%,第三产业增长8.5%;市场物价上涨10%;广义货币M2增长不低于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外贸进出口完成3270亿美元,增长18.5%。该方案偏重于经济发展的增长。易为各地扩大规模发展经济所接受。财政困难较小,处境艰难的企业较少。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总投资相应增加。物价上涨幅度会大一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泉 王锦功 欧阳植
199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17个年头。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在大灾之年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贾祎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充分发挥首府优势,抢抓机遇,优化环境,经济总量节节攀升。40年来,呼和浩特市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结构持续优化。
关键词:
呼和浩特 经济发展 产业调整 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