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9)
- 2023(2130)
- 2022(1925)
- 2021(2093)
- 2020(1542)
- 2019(3916)
- 2018(3476)
- 2017(5340)
- 2016(3284)
- 2015(3854)
- 2014(3797)
- 2013(3857)
- 2012(3802)
- 2011(3507)
- 2010(3458)
- 2009(3274)
- 2008(3396)
- 2007(2348)
- 2006(2163)
- 2005(2110)
- 学科
- 济(11962)
- 经济(11956)
- 管理(7797)
- 业(6030)
- 方法(5096)
- 中国(4804)
- 数学(4751)
- 数学方法(4618)
- 农(4323)
- 企(4270)
- 企业(4270)
- 财(3158)
- 学(2989)
- 农业(2494)
- 地方(2376)
- 贸(2315)
- 贸易(2312)
- 易(2260)
- 制(2125)
- 和(1947)
- 业经(1885)
- 出(1693)
- 务(1663)
- 财务(1658)
- 财务管理(1651)
- 划(1639)
- 发(1631)
- 融(1629)
- 金融(1629)
- 企业财务(1583)
- 机构
- 大学(42640)
- 学院(41780)
- 研究(21534)
- 济(17500)
- 经济(17096)
- 中国(16493)
- 管理(14436)
- 科学(13208)
- 农(13138)
- 理学(12037)
- 理学院(11820)
- 所(11639)
- 管理学(11512)
- 管理学院(11425)
- 农业(10622)
- 京(10594)
- 研究所(10544)
- 中心(9663)
- 业大(8541)
- 院(7913)
- 财(7560)
- 科学院(7043)
- 北京(6846)
- 省(6502)
- 部(6495)
- 江(6447)
- 业(6412)
- 农业大学(6096)
- 范(5965)
- 师范(5901)
共检索到78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1.依据粮食产量变动的历史规律分析预测(黑色系统分析):增长率大于3.3%,总量大于4.59亿吨。 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有所缩短,1985年以前在5年左右,1985年以后在3年左右,大体上是两升一降,呈现出古典周期与增长周期混合的特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汤标中
2000年全国粮食产量5亿吨的目标能实现吗到本世纪末,要基本满足人口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全国粮食必须再增了亿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4亿吨提高到4.5亿吨,用了10年的时间,那么在今后6年内再增加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能实现吗?我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仕莹 孙东升 杨秀平 刘合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粮食生产并不是一个稳定变化的过程,而是呈波动增长的态势。本文首先运用HP滤波分析方法将我国1988—2007年的粮食产量分离为波动序列和时间趋势序列,在此基础上对趋势序列建立了三次抛物线模型。分别利用三次抛物线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方法拟合估计了我国前20年的粮食产量,并分析了三者的拟合精度。结果显示,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并利用该方法进一步预测了2008—202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季华,杨言勇
1994年及未来我国粮食产量的预测与分析周季华,杨言勇编者按:本文作者自1988年以来,在对太阳黑子相对数规律性变化与预测研究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中国粮食生产周期的相关研究和预测预报工作,是11年中国粮食生产周期的提出者。1989年7月曾撰写了《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宗成
文章将粗糙集理论引入我国粮食产量预测;通过属性约简从诸多影响因素中提取关键因素,并对各因素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到一致、完备的预测规则;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证明粗糙集的利用能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到更合理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粗糙集理论 粮食产量 预测 属性约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仁 邬琼 刘寅
组合预测模型可以较大限度地利用各种预测样本信息,比单一预测模型考虑问题更系统更全面,能够有效地减少单个预测模型中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预测精度。文章利用最优加权组合法,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ARMA模型进行组合,通过计算确定其权重,得出未来十年的粮食预测产量;而根据MSE准则得出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比其余单一的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与我国在2008年提出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的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如果在现有条件下要达到目标,政府必须在政策和农业技术等层面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中海 王建勇 夏宣炎
介绍了“粮食产量综合预测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 ,系统结构 ,功能模块。同时也扼要地介绍了预测因子的处理算法 ,气象预测模型、社会经济因子预测模型、气象和经济因子组合的预测模型以及多预测方案的集成预测模型在计算机软件中实现的方法。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统计模型 系统结构 模型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利娟 丁宏飞
在粮食产量预测中,存在历史样本量较小和非线性强的特点,从而致使预测精度较低。文章将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小样本量学习的PSO-SVR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实例结果表明,PSO-SVR模型预测误差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中海 王建勇 夏宣炎
从粮食产量统计预测法模型的基本模式 :y =yt+yw+△y出发介绍了粮食产量预测因子的选择 ,因子相关和平稳性检验 ,因子膨化和线性化处理 ,趋势因子和趋势产量的分离 ,趋势产量的模拟 ,趋势产量的外延 ,波动产量的预测 ,预测误差的修正 ,多个预测结果的综合集成的主要数学模型、算法及其部分推导过程。文中所涉及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均经过实际应用检验证明其行之有效 ,这些数学模型和算法对其它预测问题亦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戎陆庆 陈飞 欧阳浩
[目的]研究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以其相关性为基础预测粮食产量对实现广西粮食产业的"做强做优"具有重大意义。通常情况下粮食产量与种植技术发展水平、农田耕地面积、土地肥力、气候等诸多因素相关,但是在样本数据不足、数据间关联度不明显的情况下则无法采用回归分析、灰系统等常用预测方法。[方法]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水库水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播种面积、除涝面积等5个与广西粮食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变量,同时取20042012年的数据作为学习、训练样本,以20132014年的数据为试报样本,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绍森 唐永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关键。人们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希望提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不同的预测模型,比较常见有单指数平滑、自回归移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之砚 金一泓
粮食产量始终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大事。粮食生产模型研究的是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一种从整体上研究各部门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在经济分析、政策模拟、经济预测、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粮食生产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1.选择变量。根据我国的国情,粮食稳产、高产是一项基本国策,政府对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在模型中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粮食产量的自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