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1)
2023(6711)
2022(5690)
2021(5831)
2020(4848)
2019(11808)
2018(11740)
2017(21456)
2016(11375)
2015(13475)
2014(13218)
2013(13106)
2012(12065)
2011(11240)
2010(11196)
2009(10475)
2008(10175)
2007(8357)
2006(7324)
2005(6805)
作者
(31934)
(26771)
(26653)
(25597)
(17060)
(12792)
(12052)
(10501)
(10205)
(9464)
(9234)
(9141)
(8715)
(8470)
(8374)
(8360)
(8022)
(7683)
(7613)
(7371)
(6796)
(6540)
(6441)
(6110)
(6097)
(5997)
(5863)
(5566)
(5358)
(5260)
学科
(53355)
经济(53315)
方法(27639)
管理(26965)
数学(25895)
数学方法(25386)
(25259)
(19635)
企业(19635)
中国(17250)
(12633)
贸易(12625)
(12423)
(12102)
(9571)
(9135)
业经(8641)
(8622)
(7743)
银行(7728)
(7656)
金融(7655)
农业(7535)
(7512)
理论(7117)
环境(7077)
(6970)
(6831)
(6631)
关系(6524)
机构
大学(164964)
学院(161615)
(76451)
经济(75319)
研究(62979)
管理(61176)
理学(52914)
理学院(52276)
管理学(51144)
管理学院(50860)
中国(49915)
(36819)
科学(36333)
(32001)
(31270)
研究所(29339)
中心(27475)
财经(25260)
经济学(24847)
北京(24382)
(24357)
(23448)
(22602)
经济学院(22285)
业大(21634)
(21298)
师范(21135)
(20986)
科学院(19372)
农业(19146)
基金
项目(109233)
科学(87113)
基金(82591)
研究(78036)
(73348)
国家(72895)
科学基金(61891)
社会(51158)
社会科(48687)
社会科学(48677)
基金项目(42035)
自然(40069)
自然科(39244)
自然科学(39238)
自然科学基金(38548)
(37989)
教育(36597)
资助(36049)
(34361)
编号(29663)
(25950)
重点(25395)
成果(23930)
中国(23658)
(23200)
国家社会(22669)
教育部(22363)
(22300)
创新(21118)
科研(21072)
期刊
(77739)
经济(77739)
研究(51633)
中国(34275)
科学(24822)
学报(24325)
管理(23662)
(22604)
(21364)
大学(18922)
教育(17728)
学学(17586)
农业(15264)
技术(15138)
经济研究(14712)
(14453)
金融(14453)
财经(12950)
(11532)
(11346)
世界(11188)
国际(11047)
统计(10505)
(10085)
问题(9952)
业经(9788)
(9020)
资源(8725)
技术经济(8676)
决策(8186)
共检索到247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唐诗萌  
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应用妇女生育模式和分孩次生育模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特别关注城乡差异、二孩生育及3039岁组妇女的生育状况。结果发现,近20年来中国妇女的生育模式总体呈现出适龄生育为主、晚育为辅;一孩生育为主、二孩生育比例不断提升的格局。生育模式随时间推移表现为适龄生育组妇女的贡献率下降,晚育组妇女生育贡献率上升的态势,但近年来晚育趋势有所缓解;早育、高龄生育和多育比例有所提升;生育年龄向适龄回归的同时还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唐诗萌  
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应用妇女生育模式和分孩次生育模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特别关注城乡差异、二孩生育及30~39岁组妇女的生育状况。结果发现,近20年来中国妇女的生育模式总体呈现出适龄生育为主、晚育为辅;一孩生育为主、二孩生育比例不断提升的格局。生育模式随时间推移表现为适龄生育组妇女的贡献率下降,晚育组妇女生育贡献率上升的态势,但近年来晚育趋势有所缓解;早育、高龄生育和多育比例有所提升;生育年龄向适龄回归的同时还有分散化的迹象。城乡生育模式基本一致,但二孩生育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生育模式的城乡变化趋势极为相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廷猷,李程  
妇女的生育模式实际上是指育龄妇女在总体平均意义下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年),每个育龄妇女平均活产婴儿数具体在每个年龄上生育分布的形式。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妇女结构、人口政策的不同,妇女的生育模式差别很大。本文仅就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现状及变化情况作初步的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平,朱楚珠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3个地区城乡的妇女生命周期变化,说明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了妇女生育期的缩短,为妇女参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计划生育将对妇女的老年阶段产生新的影响,未来妇女的养老问题须靠完善社会保障和增加自我生存能力才能缓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宝芬,黄润明,郑贵敏  
60年代以来,广西妇女生育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和完善,广西妇女生育模式逐步向有计划的控制型转变。然而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从而使广西妇女生育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仅根据1982年广西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中堂,谭克俭,景世民  
本文对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2.31提出质疑,认为应在2.5~2.8区间的某一点上;80年代的生育率波动原因是国内外人口学家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长期纷争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构成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还对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平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时期总和生育率虽然不受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但因未考虑育龄妇女的孩次构成,故当生育率较低并波动比较明显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妇女的生育水平(查瑞传,1984,Feeney,G.等,1989,杨书章等,1991),而考虑了妇女的孩次构成,用时期孩次递进比法计算的总和生育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优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总和生育率。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主要是以控制妇女终身生育的子女数为基础表述的。因此,孩次递进分析对于准确评估妇女的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工作状况及其地区差异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顾宝昌,肖自力,王彦祖  
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控制人口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以下简称2‰抽样调查)数据为根据,分析80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季咏华  
1982年人口普查对于了解中国妇女生育状况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资料。目前10%抽样汇总结果已经整理出来。本文试就这些资料对我国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分析,以对目前生育水平做出正确估价,并找出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字  邓昌荣  
文章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Logit系列和Probit等离散选择模型,对中国52岁以下在婚、离婚和丧偶女性分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兄弟、姐妹数量对其生育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异性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个体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是负的。个体工作的政府背景越强,生育意愿越低。拥有农村户口的个体比拥有城市户口的个体倾向于更多的子女选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利用 1 997年中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 ,就性别偏好对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 ,性别偏好对中国妇女在家庭组建、避孕使用、流产选择、生育间隔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并用各种回归模型进行了检验。此外还对性别偏好对生育率的定量影响进行了估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始于80年代末期,短短几年来,已取得明显的成绩。喀什地区是新疆最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1990年普查,总人口为2.853 634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8.83%。其中少数民族为2 649 700人,占该区总人口92.85%,占全疆少数民族人口的28.10%。喀什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中又以维吾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聂沁苑  
一、资料来源与评价 每一时期的生育水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研究不同时期生育水平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与美国人口理事会于1987年上半年在陕西咸阳市秦都区沣西乡进行了调查。该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渭河南岸,距西安市区约3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与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咸阳市中等水平,具有一定购代表性。这个调查从该乡选取了安谷、田家堡、李家庄三个村和段家堡的一部分,以1987年末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祖根  
无论是对人口生育状况的分析还是对人口预测来说,妇女按龄生育率都是一项重要的参数。按龄生育率反映了不同年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也称为生育模式。因此,探讨生育模式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卫,史梅  
本文利用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并通过伊斯特林模型将社会经济因素、中间变量和生育率相联系,探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中间变量而影响生育率的途径与机制。伊斯特林模型在世界生育率调查的一些国家得到过应用,本文尝试将它应用到中国的数据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