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4)
- 2023(8487)
- 2022(7501)
- 2021(6850)
- 2020(5866)
- 2019(14081)
- 2018(13537)
- 2017(25459)
- 2016(13771)
- 2015(16152)
- 2014(16496)
- 2013(16662)
- 2012(16187)
- 2011(15095)
- 2010(15439)
- 2009(14651)
- 2008(14526)
- 2007(13093)
- 2006(11630)
- 2005(10731)
- 学科
- 济(84045)
- 经济(83987)
- 管理(35398)
- 业(32742)
- 方法(31006)
- 数学(27554)
- 数学方法(27367)
- 企(24827)
- 企业(24827)
- 地方(22322)
- 中国(18890)
- 农(17900)
- 学(16500)
- 财(14540)
- 业经(14326)
- 地方经济(14139)
- 贸(13654)
- 贸易(13647)
- 易(13110)
- 制(12074)
- 农业(11979)
- 融(11074)
- 金融(11072)
- 和(10890)
- 环境(10566)
- 银(10004)
- 银行(9981)
- 行(9586)
- 体(8807)
- 经济学(8651)
- 机构
- 大学(214969)
- 学院(213472)
- 济(101285)
- 经济(99236)
- 研究(82425)
- 管理(77484)
- 理学(65473)
- 理学院(64615)
- 管理学(63603)
- 管理学院(63165)
- 中国(61501)
- 科学(48828)
- 京(45702)
- 所(43336)
- 财(43205)
- 研究所(39176)
- 农(37855)
- 中心(36668)
- 财经(34037)
- 江(32807)
- 经济学(32308)
- 业大(30902)
- 经(30640)
- 农业(29647)
- 北京(29512)
- 经济学院(28912)
- 院(28777)
- 范(28709)
- 师范(28483)
- 州(25754)
- 基金
- 项目(133872)
- 科学(103987)
- 研究(96877)
- 基金(96411)
- 家(84316)
- 国家(83656)
- 科学基金(69759)
- 社会(62109)
- 社会科(58796)
- 社会科学(58777)
- 省(51106)
- 基金项目(50884)
- 划(43772)
- 自然(43606)
- 教育(43297)
- 自然科(42437)
- 自然科学(42423)
- 自然科学基金(41645)
- 资助(40037)
- 编号(38702)
- 成果(32153)
- 发(31137)
- 重点(31067)
- 部(29952)
- 课题(27269)
- 创(26871)
- 国家社会(25940)
- 科研(25443)
- 创新(25349)
- 教育部(25320)
- 期刊
- 济(119948)
- 经济(119948)
- 研究(69648)
- 中国(42779)
- 农(34032)
- 财(33660)
- 学报(33480)
- 科学(30983)
- 管理(27826)
- 大学(24653)
- 学学(23235)
- 农业(22576)
- 融(20900)
- 金融(20900)
- 经济研究(20399)
- 技术(18661)
- 教育(18596)
- 财经(17881)
- 业经(16736)
- 问题(15993)
- 经(15627)
- 贸(13765)
- 技术经济(12855)
- 业(12665)
- 国际(12587)
- 世界(11896)
- 统计(11684)
- 资源(10567)
- 商业(10481)
- 理论(10351)
共检索到338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农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卓建伟 孙仲彝
1992-2002年,上海郊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结构趋于合理、郊区各区县的竞争关系从比较优势的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的竞争。拉动郊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是投资增长、就业人口增长,而外国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在上海郊区经济增长中作用特殊。促进郊区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核心是提升郊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关键是要高举“科教兴郊”大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郊区经济 增长模型 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向东 孙文慧 郑敏
研究1990-2004年上海户籍人口分布变动情况,发现1993年上海人口分布变动出现拐点,1994年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明显活跃。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对上海人口郊区化的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均GDP、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住宅投资这三个经济因素对上海城市人口郊区化产生重要影响;上海人均GDP恰好为2 000美元时,上海城市人口郊区化明显活跃,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3 000美元时人口郊区化活跃形成对比。
关键词:
人口郊区化 经济 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根明
1995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分析与趋势预测国家计委经济信息中心张根明夏粮在遭灾较重的情况下仍获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的好收成工业领域微观经济运行比去年更加困难编者按:本文依据大量有针对性统计数据和对当前国民经济运行诸领域较为深入细致地分析批判,指出了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栋
文章首先研究上海市郊区现阶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的途径,即“三个集中”。“三个集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内涵,文章认为现阶段上海“三个集中”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人口集居、产业集聚、土地集约”。
关键词:
上海 郊区 城市化 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再德,邬万里
上海郊区农村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首先,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增强了郊区农村的经济实力,到1993年,郊区农村工业年总产值达807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10倍,年社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近8倍;其次,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郊区农村产业结构向非农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5年到1993年,郊区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49.3%下降到27.0%,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50.7%上升到73.0%;第三,郊区农村工业的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1984年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是解放以来引导农村人口迁移最为积极和明确的方针政策。为了反映在该政策影响下上海市郊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9年初,在市郊选取7个镇,对近年来进镇落户的农民作了一次问卷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1057人,占进入7镇落户农民总数的17.0%。本文即根据调查的部分汇总结果完成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丽京
为全面分析2003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4年国际金融发展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于2003年12月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2003-2004年国际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邀请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华社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摘要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国壮 王影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俞路 刘晨旭
以上海市外环线外的60个郊区地铁站为研究对象,探讨郊区地铁站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采用夜间灯光数据,并结合断点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站的开通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具有显著的距离衰减特性。地铁站半径1 200 m以内的区域灯光亮度显著提升,超出此范围则无明显的断点处理效应。此外,这种空间经济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对于距离市中心适中的地铁站,地铁开通存在显著的断点处理效应,而对于其他距离分组则不存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近30年来,昆山、江阴等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升级,企业组织结构的革新和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全面拓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指出,江阴、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宝贵经验,突出地表现在不失时机抓住了三大历史机遇,实现三大跨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做足"上海"这篇大文章,与时俱进地坚持解放思想和创新体制,做强做大企业,实现政府管理的革新和转型,全力做好民生工程。上海应当对郊区的发展有全新的认识和崭新的角色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让郊区敢闯敢试,大胆向郊区下放管理权限,给郊区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
关键词:
昆山江阴 上海郊区 经济发展 比较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步德迎
一、消费品市场分析与预测1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从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品零悠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和零售物价的运行轨迹看,均存在明显的循环波动,三者之间在时间上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一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反应比较教感.而消费品零售额的反应则相对迟缓一
关键词:
.NULL.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谢伏瞻 刘世锦 卢中原 李建伟 王召 宣晓伟
经过2002~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就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贸易顺差过多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主要是贸易摩擦加剧并呈常态化,石油价格高位徘徊,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田 崔秀红
2014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缓中趋稳,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消费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行可以用六个稳概括:增速稳、需求稳、产业支撑稳、预期稳、就业稳、物价稳。物价稳具体体现在: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受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双双回落的影响,北京市6月份以及上半年CPI均上涨2.2%。结合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以及物价波动态势,预计下半年北京农产品价格将有所上涨,随着劳动力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