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8)
2023(11628)
2022(10394)
2021(10023)
2020(8178)
2019(19259)
2018(18997)
2017(35228)
2016(19338)
2015(21881)
2014(21704)
2013(21446)
2012(19798)
2011(17850)
2010(17571)
2009(16154)
2008(15546)
2007(12987)
2006(11314)
2005(9955)
作者
(54882)
(45702)
(45115)
(43347)
(29259)
(22022)
(20601)
(17951)
(17429)
(16255)
(15983)
(15217)
(14405)
(14324)
(14178)
(13870)
(13581)
(13421)
(13039)
(12875)
(11293)
(11082)
(10857)
(10362)
(10214)
(10151)
(10146)
(10119)
(9137)
(8934)
学科
(76080)
经济(76011)
管理(54167)
(47788)
(38866)
企业(38866)
方法(33934)
数学(29296)
数学方法(28970)
(21405)
中国(20183)
(18383)
地方(18309)
(16673)
业经(16543)
环境(15321)
农业(14380)
(13147)
贸易(13142)
(13094)
(12696)
理论(12531)
(11861)
(11725)
技术(10990)
教育(10690)
(10653)
金融(10652)
(10352)
(10334)
机构
大学(265310)
学院(264080)
管理(106842)
(101142)
经济(98828)
理学(92792)
研究(91958)
理学院(91659)
管理学(90024)
管理学院(89555)
中国(67651)
科学(59183)
(58092)
(45753)
(44047)
(42877)
中心(42511)
研究所(42130)
业大(40878)
(37698)
(37478)
师范(37406)
北京(37037)
财经(35565)
(33949)
农业(33408)
(33247)
(32436)
师范大学(30622)
经济学(28553)
基金
项目(189159)
科学(148293)
研究(138332)
基金(136473)
(119002)
国家(118023)
科学基金(101324)
社会(85350)
社会科(80623)
社会科学(80602)
基金项目(74007)
(73522)
自然(67191)
自然科(65523)
自然科学(65509)
自然科学基金(64283)
(62656)
教育(62632)
编号(57151)
资助(55236)
成果(45304)
重点(42414)
(40939)
(40336)
课题(39074)
(38670)
科研(36099)
创新(36035)
大学(34931)
教育部(34706)
期刊
(112220)
经济(112220)
研究(77889)
中国(50064)
学报(42723)
科学(40252)
(38524)
管理(37654)
大学(31739)
教育(31230)
(31145)
学学(29665)
农业(27773)
技术(22461)
(20867)
金融(20867)
业经(18741)
经济研究(17100)
财经(16063)
图书(15710)
资源(15152)
(14440)
问题(14339)
理论(14337)
科技(13727)
(13497)
实践(13386)
(13386)
现代(12180)
(12127)
共检索到386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月亮  成方龙  黄勋  赵冠伟  
文章将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安全和功能安全相结合,对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据此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建设用地景观类型出现大面积增长,其余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水田和林地。(2)研究期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并有下降趋势。景观生态安全低等级区面积增长一倍,高等级区面积整体不变,较低、中等、较高等级区面积减少。(3)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低等级主要分布在越秀、海珠、天河和荔湾区,高等级分布在从化、增城和南沙区。2005年后,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低等级逐渐向中心城区周边的花都、黄埔和番禺等区域扩张,高等级分布稳定。(4)研究期间C0和C0/(C0+C)先增加随后保持稳定,说明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2010年之前主要受非结构因素影响,之后受到结构因素与非结构因素共同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闫东升  朱战强  黄存忠  
广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但观光旅游对城市旅游发展的贡献有所下降。近年来,针对观光旅游资源相对欠缺的现象,广州市致力于打造更多优质观光旅游资源。作为国内较早开始绿道建设的城市,广州市绿道建设较为完善,大力发展绿道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形式对提升城市观光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旅游目的地意象对研究旅游者行为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旅游者对广州市绿道的景观意象特征,进而探讨广州市绿道建设与旅游开发状况。对广州市绿道旅游者问卷调查获取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代丹丹  周春山  
以广州为研究对象,采用产业转型系数、主成分分析和偏离—份额方法,对1995年以来的产业转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工业转型的快速时期在1999年前后,服务业随后。1995年以来广州工业内部增长速度呈现差异,竞争优势行业发生变化,但主导产业仍未发生更替。服务业内部增长也呈现较大差异,正逐步向高端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广州产业转型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其转型还需经历较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对经济发展仍起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产业转型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丽明  陈健飞  
1999—2009年,广州市花都区经历了经济腾飞的10 a,不断变迁的城市景观格局时刻影响着热环境的分布。论文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获得地温反演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划分热力等级以分析热力重心变化,并与建设用地重心变化作对比。通过移动窗口得出可视化的景观指数,指数刻画包括景观多样性和建设用地密度、形状和分布状况,进而分析景观指数与地温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南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土地利用类型并非是影响地温分布的唯一因素;区内城市景观格局多样性与地温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随着多样性程度加剧且各组合面积比例均匀,降低了两者相关程度;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婷  孙冰  陈雷  罗水兴  陈勇  黄应锋  张静  张珂  
以地理位置及游客组成划分代表性,以广州城市中心区越秀公园、城市近郊火炉山森林公园、城市远郊黄山鲁森林公园这3个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为主要对象,研究植物景观美景度。为避免非植物因子,如道路系统、园林小品、建筑设施等干扰,在不同空间结构下选择不同的面积空间:每个公园内选取3块典型性密林绿地,面积为20 m×40 m;3块典型性半开敞疏林绿地,面积为20 m×20 m;3块典型性开敞性绿地,面积为30 m×30m。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心理物理学美景度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皮灿  杨青山  明立波  谭勇  刘静  
以广州市各区(市)为评价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Spearman相关分析法与通径分析法,进行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及驱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从市中心至外围递减,符合城镇化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相互促进的逻辑推测,此外,总评分高的区(市)掩盖了其某项指标均等化水平不足的"短板";在主观评价中,广州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最为突出,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也亟待解决。研究认为:广州市在未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过程中,应把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服务作为建设重点;政策的制定也应在满足人均基本需要后,结合供需市场和市民心理变化进行调整;人口因素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以后政策关注的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流向相对落后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刁尚东  刘云忠  成金华  
文章以广州市这个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目标,分析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突出矛盾,运用政府政策、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指标,通过设计的生态文明指数计算模型,分析广州市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莲 利振焜  
本文基于广州市 2000-2016 年的工业用地样本数据,利用 Arc GIS 克里金插值分析等方法研究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广州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速不平稳;(2)广州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减,且随时间推移,价格峰值区不断扩大;(3)广州市各地区的发展空间潜力不一致,中部与外围区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正确引导工业用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合理制定工业用地价格,提升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提高工业用地价格管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晏忠  陈建华  
【目的】以量化研究的思路,定量评估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质量的优化提升提供一定参照,以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及使用者归属感,为城市公园建设工作贡献力量。【方法】以城市公园建设成果较丰的广州市为例,选定天河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语义分析(SD)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为出发点,结合其需求需要,对公园景观建设质量进行相应评判。制定了包含观赏性、游憩功能、安全性、空间组织、生态环境、社会功能共6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空间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形成一定的科学评判依据。【结果】1)6个评价方向权重排序如下:观赏性0.223>游憩功能0.213>生态环境0.189>生态环境0.185>安全性0.177>社会功能0.109>空间组织0.089。2)由SD法得出天河公园的20项二级指标得分位于“正向”,区间范围为[0.960,1.360],平均分为1.171分。3)将AHP权重计算结果与SD法所得评分结合最终得出天河公园景观质量总体评分为1.138分,整体评分处于“较好”至“非常好”区间,评分较高。【结论】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景观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满足游人的游赏需求及对于自然环境体验感受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满足游人追求美的感受、良好的游憩社交体验是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侧重点。广州市天河公园建设时间相对较早,公园面积较大,植被覆盖度极高,景观多样,可达性较高,但因该公园建设时间较早,建筑风格及内部部分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应根据公园特色进行设计更新以满足游人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雨  周宝同  付伟  王蓉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手段,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和DEM数据,采用景观指数分析、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等计算方法,对渝北区2000、2005、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不同地形、坡度下各种景观类型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在相似条件下的城市最佳土地利用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1)渝北区土地资源以中、高级地形位为主,海拔200 m以下,坡度6°以下的土地资源比较匮乏;(2)渝北区主要的景观类型是耕地和林地,但耕地景观总的趋势是不断减少,林地不断增加,建设用地增长较快,总体上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增加,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3)研究期内,中低级地形位区间内大量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景观面积的分布趋势随着地形位指数成正相关关系,其优势地形位主要集中于高级别地形位区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爽  王韶晗  石梦溪  胡珊珊  许大为  
【目的】通过土地利用分析并预测挠力河流域景观生态时空演变特征,为流域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协同推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从生理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3方面构建景观生态估模型对研究区2010-2020年景观生态时空演变特征开展分析;基于CLUE-S模型模拟2040年多情景下的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并对不同情景下的景观生态状况进行预测。【结果】(1)2010-2020年流域景观生态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并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为“东高西低”,土地利用斑块本底是决定流域景观生态的关键因素,景观生态水平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密切相关。(2)多情景下,流域耕地及草地面积发生减少,外七星河两岸及原有居民点外围是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区域。(3)仅生态保育情景下流域景观生态指数降幅有所缓解,趋势发展和加速发展情景下受农业活动及建设用地扩张影响较大的区域景观生态指数将持续下降。生态保育情景下部分景观生态指数低值区扩展趋势得以缓解,但也存在建设用地蔓延使景观生态水平未得到提升的问题。【结论】农业活动与城镇化发展导致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将持续是流域景观生态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制定科学性、针对性的各类生态用地管控及补偿策略是提高其景观生态水平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景观生态资源管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秀芝  
[目的]分析北戴河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试图找出其格局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以期为北戴河新区制定耕地保护对策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选取景观指数建立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北戴河新区1991年、2001年及2013年的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景观生态安全重心变动轨迹,进一步分析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研究表明:1991~2013年间,1991年为0.647 6,2001年为0.593 9,2013年为0.527 6;其逐年下降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加剧导致耕地景观连通性下降,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程度分布不均衡,各安全指数级别出现相互转化的现象;耕地景观生态安全重心总体呈现向东北部移动的变化规律,1991~2001年移动距离为4.06km,2001~2013年动距离为1.43km。[结论](1)北戴河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从1991~2013年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不断增大,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受到威胁;(2)北戴河新区的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不均衡,安全程度不稳定;(3)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耕地安全的研究方法可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秀芝  
[目的]分析北戴河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试图找出其格局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以期为北戴河新区制定耕地保护对策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选取景观指数建立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北戴河新区1991年、2001年及2013年的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景观生态安全重心变动轨迹,进一步分析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研究表明:19912013年间,1991年为0.647 6,2001年为0.593 9,2013年为0.527 6;其逐年下降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加剧导致耕地景观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海鹰  秦奋  张新长  
生态安全隐患区域的空间检测和获取对城市生态安全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智能计算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广州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冲突与生态安全隐患进行了多情景模拟和分析。研究表明:1空间冲突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在城市生态用地占广州市总面积的15%、30%和50%情景下,分别占空间冲突总面积的95.40%、86.28%和77.45%,白云、花都、天河和番禺是空间冲突发生的主要区域。与之相反,城市核心区冲突区域面积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在50%情景时,空间冲突区域面积急剧增加,广州市城市生态用地控制指标面临着巨大的空间冲突压力。2城市生态安全隐患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在50%情景时,城市边缘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锋华  许学强  
对广州商务办公空间进行了系统考察,分析了广州商务办公空间的二维和三维空间演变特征,并分析了商务办公空间在功能维度方面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最高办公建筑对办公活动的引导和集聚作用非常明显,每次最高商务办公建筑的诞生,均会引发商务办公空间重心的偏移,带动城市中央商务区空间的轮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