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6)
- 2023(13031)
- 2022(11732)
- 2021(11251)
- 2020(9371)
- 2019(21782)
- 2018(21484)
- 2017(40768)
- 2016(22243)
- 2015(25018)
- 2014(25015)
- 2013(24942)
- 2012(23138)
- 2011(20852)
- 2010(20698)
- 2009(18892)
- 2008(18336)
- 2007(15784)
- 2006(13687)
- 2005(11907)
- 学科
- 济(87706)
- 经济(87525)
- 管理(59315)
- 业(57673)
- 企(47563)
- 企业(47563)
- 方法(41418)
- 数学(34790)
- 数学方法(34430)
- 农(25125)
- 中国(24049)
- 财(22358)
- 学(20666)
- 贸(19974)
- 贸易(19967)
- 业经(19876)
- 地方(19613)
- 易(19495)
- 制(16530)
- 农业(16410)
- 理论(15666)
- 和(15384)
- 技术(13612)
- 出(13324)
- 务(13073)
- 财务(13008)
- 财务管理(12978)
- 环境(12885)
- 教育(12567)
- 融(12488)
- 机构
- 大学(310811)
- 学院(307523)
- 济(122873)
- 管理(122301)
- 经济(120067)
- 研究(108690)
- 理学(106247)
- 理学院(104994)
- 管理学(103171)
- 管理学院(102601)
- 中国(78612)
- 科学(68201)
- 京(66521)
- 财(55352)
- 所(55333)
- 农(53736)
- 研究所(50540)
- 中心(49335)
- 业大(48101)
- 江(45145)
- 财经(44245)
- 范(42185)
- 农业(42022)
- 北京(41855)
- 师范(41805)
- 经(40390)
- 院(39383)
- 州(36445)
- 经济学(36255)
- 师范大学(34081)
- 基金
- 项目(216318)
- 科学(169906)
- 基金(157187)
- 研究(157048)
- 家(137468)
- 国家(136317)
- 科学基金(116542)
- 社会(99269)
- 社会科(93244)
- 社会科学(93213)
- 省(85428)
- 基金项目(84278)
- 自然(76598)
- 自然科(74801)
- 自然科学(74777)
- 自然科学基金(73430)
- 教育(71810)
- 划(71430)
- 资助(64361)
- 编号(63680)
- 成果(51714)
- 重点(48558)
- 部(48058)
- 发(45972)
- 创(44603)
- 课题(43860)
- 科研(41626)
- 创新(41590)
- 教育部(40897)
- 大学(40117)
共检索到457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蕊 高正斌
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虽然近些年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突飞猛进式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视,政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鸣声 江启成 赵郁馨
目的:研究甘肃省农村各项卫生筹资渠道的公平程度。方法:利用累进性分析方法评价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运用比例法和指数法,分析甘肃省农村各种卫生筹资渠道的累进性,反映卫生支出在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的分布和公平程度。结果:(1)通过税收进行卫生筹资具有良好的公平性;(2)当前新农合的筹资方式缺乏公平性;(3)直接现金卫生支出不具备公平性。结论:卫生筹资应以政府主导,加强利用税收进行卫生筹资,改变新农合的筹资方式,降低直接现金卫生支出在卫生筹资中的比重。
关键词:
卫生筹资 累进性 垂直公平 筹资渠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翠清
近年来,在各项方案的部署和不断落实下,甘肃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农牧业持续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金融扶持渠道拓宽,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甘肃省农村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民人群素质较低、农业产品过于单一、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应用有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甘肃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在加快优化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农业机械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亚辉 张朋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甘肃省城镇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了甘肃省城镇化的长期趋势,揭示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集聚的过程。研究发现在2022年左右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2030年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这对于甘肃省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肃省 城镇化 预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晓杰 孟庆跃 孙强 尹爱田
介绍卫生服务可及性障碍综合比较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对甘肃省4个县的卫生服务可及性障碍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卫生服务可及性障碍综合比较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比较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卫生服务可及性障碍综合比较是一种较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农村 卫生服务利用 可及性障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睿涛 李薇 燕振刚
以甘肃省5个典型生态区域(民族、河西、陇东、陇中、陇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Theil指数分析农业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采用R/S分析法对农业碳排放量及强度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灰色理论预测2020-2030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总强度走势及数值。结果表明:1991-2019年甘肃省5个区域农业碳排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农业碳排放较低强度市域呈扩大态势,而较高强度市域呈缩小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区域总差异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区域内差异为主要影响因素,除民族区域之外其他区域内农业碳排放强度差异较小且波动不大;5个区域农业碳排放量及强度具有较强的分形特征,未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强度值将呈现出继续下降的演化趋势;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总强度经R/S分析后进行灰色预测,模型平均精度较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为探索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差异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应节能减排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毛锦凰
本文采用动态的均衡因子,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甘肃省2000—2009年10年来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0—2009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611hm2增加到2.182hm2(见图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180hm2逐年减少到1.106hm2,表明生态足迹(即生态承载力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供给呈反向发展趋势(见图2),且生态赤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可见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影响甘肃省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通过分析其影响因子从而为制定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态足迹 发展趋势 影响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李朋 张杰 姜朋辉 张胜武
基于甘肃省1949—2011年的农业生产相关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和5年趋势滑动等方法对甘肃粮食产量变化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甘肃63年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GM(1,1)模型,对甘肃省未来10年(2012—2021年)的粮食产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1949—2011年,甘肃省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增长;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及单产的曲线的动态变化基本吻合;在建国以来63年的时间尺度上,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存在38年、23年、15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其中38年左右和2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较强烈。②影响粮食生产的4个主要成分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因子、生态保护及恢复和粮食生产成本。③粮食生产在2012—2021年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乔公先
建国45年来,甘肃省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医疗、预防、妇幼、中医、教育、科研和地方病防治等各方面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速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已由1949年的53个发展到4141个,增长77倍;病床发展到51 293张,比1949年增长261倍;卫生技术人员发展到77 807人,比1949年增长54倍多。全省每千人拥有的床位和卫技人员数,分别达到2.18张和3.31人。1989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69.46岁,与全国水平比较接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芳 马丁丑 孙小丽 吴金红
甘肃生态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择甘肃省作为研究区域,在对其生态脆弱性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成因—结果表现两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3年自然和经济社会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和综合指数法来实现对甘肃生态脆弱性的综合评价并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生态脆弱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脆弱度较高,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不同时期脆弱度等级有所变化,但幅度不大,总体处于强、中度脆弱状态。最后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发现生态脆弱度与贫困人数、荒漠化程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垦殖率等高度相关。
关键词:
AHP 生态脆弱性 甘肃省 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丹宇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财政管理的重点也由收入管理向支出管理转变。开展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成为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地方财政资金 支出 绩效评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晓凤 康殿巨 刘元强 姚进文 胡晓斌 李莉 潘卫民 孙辉 万杏花 胡尚英 茹淞 程宁 白亚娜
目的:通过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成本—效果分析,探讨经济有效的适宜技术培训方法。方法:通过核算甘肃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财务报表获得人均培训直接成本(C);在培训前后对被培训人员进行闭卷考试,将培训前后成绩的提高幅度作为评价的效果指标(E);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人均培训成本较低的为计生技术,其值为18.20,平均成绩提高幅度较低的为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其增幅为8.94,成本—效果比最高的为穴位埋线技术的临床应用,其值为26.17;中医技术所花费人均培训成本较西医技术和计生技术高,其成本—效果比为26.43。结论:对相对简单或在培训前已有一定程度掌握的适宜技术培训,可聘请本地专家进行,以降低成本。
关键词:
农村 卫生 适宜技术 培训 成本—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彦成
甘肃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会议于1999年9月9日在兰州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学会活动优秀分子、优秀论文获奖者代表和会员代表等5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审议和修订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及理事会领导机构成员;对陈绍祖等13位学会优秀活动分子和19篇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王凤显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邀请《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编李恩奎同志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敏
甘肃省卫生经济学会于1986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兰州召开了首届全省城市卫生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会议历时三天,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和论文作者以及省市卫生厅局的领导和省社联、省会计学会、兰州市科协的代表共计58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各地应征论文59篇,其中到会交流论文56篇,书面交流3篇。甘肃省卫生厅厅长、省卫生经济学会理事长李彦到会并就进一步做好我省卫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