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8)
- 2023(13847)
- 2022(12082)
- 2021(11562)
- 2020(9639)
- 2019(22654)
- 2018(22316)
- 2017(42330)
- 2016(22754)
- 2015(26173)
- 2014(25930)
- 2013(25887)
- 2012(24164)
- 2011(21999)
- 2010(21639)
- 2009(20177)
- 2008(19990)
- 2007(17107)
- 2006(14911)
- 2005(13338)
- 学科
- 济(97701)
- 经济(97594)
- 管理(63535)
- 业(59502)
- 企(48705)
- 企业(48705)
- 方法(48083)
- 数学(42009)
- 数学方法(41576)
- 中国(27449)
- 贸(26714)
- 贸易(26700)
- 易(25916)
- 农(24230)
- 财(22798)
- 学(19823)
- 业经(19425)
- 地方(18140)
- 制(16655)
- 农业(15850)
- 理论(15048)
- 和(14723)
- 融(14460)
- 金融(14459)
- 银(14283)
- 银行(14246)
- 环境(14203)
- 务(13963)
- 财务(13898)
- 财务管理(13868)
- 机构
- 大学(333360)
- 学院(327615)
- 济(140166)
- 经济(137507)
- 管理(129005)
- 研究(114553)
- 理学(112038)
- 理学院(110801)
- 管理学(108977)
- 管理学院(108414)
- 中国(86656)
- 京(71686)
- 科学(68767)
- 财(61518)
- 所(57250)
- 研究所(52238)
- 中心(50955)
- 农(50597)
- 财经(50055)
- 业大(47299)
- 北京(45960)
- 经(45799)
- 江(45100)
- 经济学(43261)
- 范(42891)
- 师范(42534)
- 院(41602)
- 农业(39793)
- 经济学院(39148)
- 财经大学(37453)
- 基金
- 项目(223084)
- 科学(175377)
- 基金(164187)
- 研究(163138)
- 家(143035)
- 国家(141939)
- 科学基金(121313)
- 社会(103956)
- 社会科(98617)
- 社会科学(98594)
- 基金项目(86413)
- 省(82881)
- 自然(78184)
- 自然科(76382)
- 自然科学(76365)
- 自然科学基金(75022)
- 教育(74255)
- 划(70957)
- 资助(69122)
- 编号(65211)
- 成果(53379)
- 部(50679)
- 重点(49595)
- 发(46875)
- 创(45493)
- 课题(44549)
- 教育部(43779)
- 国家社会(43546)
- 科研(42704)
- 大学(42550)
- 期刊
- 济(148115)
- 经济(148115)
- 研究(100583)
- 中国(60489)
- 学报(52372)
- 科学(48123)
- 管理(46801)
- 农(45319)
- 财(44529)
- 大学(40072)
- 学学(37423)
- 教育(34914)
- 农业(32169)
- 融(27990)
- 金融(27990)
- 技术(27115)
- 经济研究(25390)
- 财经(24649)
- 贸(22214)
- 业经(21849)
- 经(21078)
- 问题(20153)
- 国际(19584)
- 图书(17936)
- 业(17377)
- 理论(16597)
- 世界(16577)
- 技术经济(16183)
- 实践(14945)
- 践(14945)
共检索到485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丽 张素芳
本文对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近九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恶化,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及双要素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的结论,并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条件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华 刘庆玉
普雷维什提出的贸易条件概念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利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据对西方经济理论中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对贸易条件却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对我国今后的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利飞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南北贸易模式中讨论了南方国家贸易条件。研究发现,南方国家贸易条件是否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恶化,依赖于南方国家是否具有垄断定价能力。我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表明,1997年之前贸易条件主要受到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提高的影响而不断改善,1997年后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关键词:
贸易条件 伯特兰竞争 南北贸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青
本文利用1980-2002年的数据分别对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而出口量和顺差是促使收入贸易条件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初级产品进口是随工业制品的出口而影响贸易条件的,而外资企业出口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效应大于其对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效应。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 影响因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栋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贸易条件和国内粮食价格保护机制对1986-2008年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应用名义保护率(NRP)、反贸易偏好(ATB)分析了期间中国农业保护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条件和国内价格保护政策在中国2001年加入WTO年前后对国内粮食价格变化有着显著不同的作用;中国粮食保护水平同样呈现出两阶段不同的保护特点。国内的粮食价格保护政策消除了由于贸易条件变化带来的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保持了粮食价格的稳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本文利用李嘉图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建立了一个分析贸易条件改变与世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比较在环保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改变对世界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出了有关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三点看法:第一,环保投入的增加有助于贸易条件的改进,贸易条件的改进则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环保质量的提高;第二,环保双方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制定环保政策,比双方进行合作共同制定环保政策更有利于世界环境质量的改善;第三,在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中,一国应谨慎选择“搭便车”的政策。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环境保护 纳什均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综合贸易条件 个别贸易条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根据我国1980-2006年的数据对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有:从总体上看,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效应;经济增长与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收入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是非常显著;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也都验证了协整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红霞 舒丽媛
基于1993-2017年月度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三大贸易条件指数(2010=100)中价格贸易条件上下波动明显,标准差为6.0;收入贸易条件长期稳步上升,近三年相对于最高点下降了15%~20%;要素贸易条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标准差为66.2。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度变动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变动。人民币显著升值时,价格贸易条件马上明显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随后又发生逆转。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导致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有一定的时滞。国外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而中国宏观经济较稳定发展期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为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汇率靠拢,针对性地采取限产计划,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和增加经济福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素芹 史俊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50%上升到2006年的94.5%。然而在贸易急剧扩大的同时,贸易利益是否同步增长,需要我们对贸易条件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1995—2006年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总体上呈恶化态势;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双要素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工业制成品 贸易利益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扬 丁奕
文章基于1994年~2008年的全国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OLS模型参数估计、S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龙阶 苗建军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及其机制是一个需要将理论与实证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因为其中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变化影响较大,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中竞争能力的三类贸易条件均为反映资源配置效率及福利水平高低的指标。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实证为例,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内在机制,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显著,对收入贸易条件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震 秦慧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原因主要是我国比较优势级别较低。为此我们应当采取以促进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心的一系列政策,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阶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2)对贸易条件波动性分阶段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中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所造成的。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玲
最近十几年,FDI流入对中国所产生的贸易条件效应出现了新的变化。FDI流入对中国产生了"工资外溢"效应,但并没能通过该效应改善其价格贸易条件;FDI流入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贸易结构,从而导致较大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FDI流入的大幅增加,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数量也大幅增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带来了其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相对而言,FDI流入对中国的单要素及多要素贸易条件的改善幅度远小于收入贸易条件,因此,中国在大量引入FDI的同时,应大力提高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实现其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改善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