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0)
2023(7567)
2022(6238)
2021(6076)
2020(4914)
2019(11394)
2018(10950)
2017(19683)
2016(10484)
2015(12516)
2014(12238)
2013(12246)
2012(11991)
2011(11088)
2010(10857)
2009(10238)
2008(10428)
2007(9083)
2006(8109)
2005(7697)
作者
(31749)
(26905)
(26798)
(25617)
(17172)
(12879)
(11980)
(10513)
(10267)
(9494)
(9405)
(9039)
(8819)
(8668)
(8531)
(8297)
(8138)
(7751)
(7623)
(7462)
(6929)
(6566)
(6498)
(6031)
(6026)
(6018)
(5857)
(5799)
(5527)
(5431)
学科
(51733)
经济(51694)
管理(31611)
(31166)
(23419)
企业(23419)
方法(22784)
数学(20576)
数学方法(20374)
中国(17467)
(13426)
技术(13085)
(12660)
贸易(12654)
(12468)
(10034)
(9932)
业经(9435)
(9121)
农业(8958)
环境(8678)
(7915)
金融(7915)
(7838)
银行(7823)
(7655)
(7624)
关系(7328)
(7282)
技术管理(7199)
机构
大学(165406)
学院(160176)
(79957)
经济(78805)
研究(66281)
管理(58585)
中国(51410)
理学(49690)
理学院(49086)
管理学(48395)
管理学院(48090)
科学(37242)
(37201)
(34015)
(32549)
研究所(30873)
中心(28746)
(27344)
经济学(26371)
财经(26013)
北京(24434)
(24137)
经济学院(23693)
(23392)
(22523)
业大(22380)
农业(21585)
(21026)
师范(20841)
科学院(20414)
基金
项目(104387)
科学(83105)
基金(79016)
研究(75799)
(70662)
国家(70196)
科学基金(58704)
社会(51337)
社会科(48905)
社会科学(48896)
基金项目(39973)
自然(35867)
(35699)
自然科(35130)
自然科学(35123)
自然科学基金(34543)
教育(33964)
资助(33313)
(31996)
编号(27656)
(25423)
重点(24278)
中国(23818)
国家社会(23701)
(23202)
成果(22733)
(21926)
教育部(21817)
创新(20929)
人文(19839)
期刊
(86511)
经济(86511)
研究(53908)
中国(37599)
学报(26162)
科学(26011)
(24828)
(24194)
管理(24064)
大学(20421)
学学(18968)
农业(18020)
教育(17229)
技术(16820)
经济研究(15056)
(14331)
金融(14331)
财经(14015)
(13522)
国际(12845)
世界(12539)
(12443)
(11647)
问题(11479)
技术经济(11164)
业经(9716)
科技(8269)
统计(8215)
(8206)
论坛(8206)
共检索到260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玮  周晓博  
地区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思路和政策制定者的政策选择,与技术进步方向紧密联系。不同地区的技术进步方向,以及不同主体面对节能压力和技术约束的最优行为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构建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来拟合不同省份的工业生产过程,并运用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1(KE)L形式的CES生产函数更符合省际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但不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KEL形式;2北京、上海等省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增强型和资本偏向型,适合非能源要素替代的节能思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能源增强型和资本偏向型,适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思路;3吉林、安徽等省份的技术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程云鹤  
在区域技术异质性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共同前沿方法,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效率,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变特征,衡量区域间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并对生态无效率进行分解,以探寻我国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根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云鹤  齐晓安  汪克亮  杨力  
技术进步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本文在构建省际节能减排矩阵分类模式,分析省际低碳经济发展异质性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分解了中国28个省份基于低碳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并运用面板技术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整体上低碳技术进步上升幅度较大,其中,科技进步贡献大于效率变化贡献,且省际间差异较大;由于回弹效应和减排成本的存在,大多数省份的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要小于效率变化的贡献。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应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和制度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在阐述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基础上,通过构建多要素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对中国工业及35个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进行判别,并进一步考察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能否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995~2015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能源、资本使用和劳动节约型;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耗、CO2排放之间均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边际效用弹性加剧了"能源回弹效应"和"碳排放效应";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耗、CO2排放影响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对CO2排放影响明显比对能源消耗影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钟帅  沈镭  
在中国能源消费规模不断增长背景下,实现2030年中国对世界的节能减排承诺,只有两个基本路径:(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静态节能减排;(2)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因子,实现动态节能减排。动态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全面系统化工程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增加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类低碳能源供给;(2)主要耗能产业部门技术装备革新,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氧化因子,提升能源消费转换效率;(3)通过新材料开发和工艺技术进步,增加低碳原材料替代和消费规模。本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小钢  张耀辉  
本文在考虑能源与排放因素的基础上,测算并分解中国36个工业行业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分析了工业节能减排的转型特征。以此为基础,采用面板技术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非对称影响。结果显示,工业能耗与排放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高能耗与高排放强度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次之;能源消费结构对减排具有重要影响,在减排政策中应重点关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永喜  张叶  宋世雄  
科学预测技术进步推动下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其节能减排潜力,对于农业“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构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系统模拟模型,从技术进步视角设计模拟情景方案,系统性模拟2022—2035年粮食作物生产的能耗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节能减排潜力。研究发现:(1)如果缺乏足够有效技术进步,粮食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较长时期将处于较高水平;(2)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粮食生产节能减排潜力优于产出增进型技术进步,而协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潜力最大;(3)技术进步推动下各种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玉米等三大主粮的节能减排潜力较大。未来要协同推进多种类型技术进步,尤其重视能源增进型技术的研发推广,并基于作物种类制定针对性粮食生产节能减排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运用1998~2010年工业行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了节能减排约束的36个工业行业技术效率,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行业技术效率的动态分布特征,并就工业产权结构变革与行业异质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工业行业技术效率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存在对生产前沿的技术追赶效应。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行业技术效率差距有不断减小的趋势,但全国工业技术效率的平均水平偏低,节能减排潜力依然较大。基于Tobit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变革有利于技术效率改进,FDI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提升,技术效率与行业集中度呈U型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运用非参数SML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并采用面板模型对按能耗与碳排放分组的行业分别进行能耗强度和CO_2排放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生产前沿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动力,前沿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_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效应与CO_2减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运用非参数SML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并采用面板模型对按能耗与碳排放分组的行业分别进行能耗强度和CO_2排放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生产前沿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动力,前沿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_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效应与CO_2减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运用非参数SML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并采用面板模型对按能耗与碳排放分组的行业分别进行能耗强度和CO_2排放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生产前沿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动力,前沿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_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效应与CO_2减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超  胡浩然  
本文从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困境出发,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影响节能减排的内在机制并探究其融合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能够促进整体行业的节能减排,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然而,这一影响机制存在行业异质性:重污染行业环境规制并没有显示积极的规制效果,其交互作用显著存在;轻污染行业则相反,环境规制得以有效发挥,但其交互作用并不存在。笔者建议应根据行业特征调整规制政策,从规制工具类型转变、独立规制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共同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仁荪  王光栋  王雷  
本文结合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各省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用以度量广义技术进步,并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以及不同技术进步路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虽然技术进步有助于三次产业间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但实证结果显示现阶段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促进技术进步的举措就不利于实现就业的增长,但通过促进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等手段,政府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取向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就业的增长,可以抑制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挤出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王永明  
基于1993-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入境旅游的统计数据,引入全局K-Means谱聚类法,分别对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3-2007年、2008-2012年4个时间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各时间段中国入境旅游的热点区域和空间地域格局,进而划定各时间段中国入境旅游的典型区域。通过典型区划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入境旅游的地域集中性特征鲜明;入境旅游典型区域具有梯级性;"典型区域"的内涵存在地域差异性;入境旅游的空间梯级结构已然形成。本研究以省域业绩指标的全局K-Means谱聚类法探索中国入境旅游的时空地域格局及其动态演进规律,旨在为从时空二元视角探索中国入境旅游"东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燕  李一凡  闫舒婷  
利用1999-2015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耗和排放强度,并实证检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以及GVC嵌入对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技术工业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并未带来较高的人均产出以及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然而GVC嵌入会在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偏效应中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技术类行业以及生产者驱动型行业更为显著,而在非技术类行业和购买者驱动型行业并不存在,并且可能转变为正向提升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