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9)
- 2023(18759)
- 2022(16270)
- 2021(15402)
- 2020(12710)
- 2019(29502)
- 2018(28866)
- 2017(54207)
- 2016(29433)
- 2015(33408)
- 2014(33116)
- 2013(32681)
- 2012(30253)
- 2011(27243)
- 2010(26956)
- 2009(25080)
- 2008(24774)
- 2007(21102)
- 2006(18374)
- 2005(16051)
- 学科
- 济(125532)
- 经济(125411)
- 管理(82573)
- 业(76444)
- 企(63110)
- 企业(63110)
- 方法(60726)
- 数学(53104)
- 数学方法(52283)
- 中国(33383)
- 农(30820)
- 财(29037)
- 学(26475)
- 业经(25689)
- 地方(25394)
- 贸(23334)
- 贸易(23322)
- 易(22642)
- 农业(20804)
- 理论(20145)
- 制(20133)
- 和(18767)
- 环境(18590)
- 务(18026)
- 财务(17944)
- 财务管理(17905)
- 融(17869)
- 金融(17866)
- 技术(17557)
- 银(17184)
- 机构
- 大学(422313)
- 学院(419384)
- 济(169697)
- 经济(166324)
- 管理(163945)
- 研究(143257)
- 理学(142953)
- 理学院(141282)
- 管理学(138289)
- 管理学院(137544)
- 中国(107676)
- 京(90329)
- 科学(89963)
- 财(75413)
- 所(71555)
- 农(66443)
- 研究所(65595)
- 中心(64906)
- 业大(62182)
- 财经(61385)
- 江(58872)
- 北京(57219)
- 范(56971)
- 师范(56420)
- 经(56035)
- 院(52598)
- 农业(52211)
- 经济学(51888)
- 州(48071)
- 经济学院(46829)
- 基金
- 项目(291789)
- 科学(230387)
- 基金(214213)
- 研究(209279)
- 家(187797)
- 国家(186344)
- 科学基金(160240)
- 社会(133108)
- 社会科(126263)
- 社会科学(126227)
- 基金项目(112622)
- 省(111507)
- 自然(105526)
- 自然科(103141)
- 自然科学(103120)
- 自然科学基金(101232)
- 教育(96860)
- 划(94911)
- 资助(90041)
- 编号(83513)
- 成果(66842)
- 重点(65623)
- 部(64496)
- 发(61778)
- 创(59754)
- 课题(57648)
- 科研(56188)
- 创新(55848)
- 国家社会(55653)
- 教育部(55319)
- 期刊
- 济(177432)
- 经济(177432)
- 研究(120035)
- 中国(76777)
- 学报(68455)
- 科学(63265)
- 管理(59240)
- 农(58819)
- 财(55825)
- 大学(52206)
- 学学(49081)
- 教育(45223)
- 农业(41596)
- 技术(36986)
- 融(32989)
- 金融(32989)
- 经济研究(29471)
- 财经(29426)
- 业经(27402)
- 经(25217)
- 问题(22917)
- 业(22648)
- 统计(21951)
- 图书(21670)
- 贸(20390)
- 技术经济(20231)
- 资源(20121)
- 版(19894)
- 策(19752)
- 科技(19451)
共检索到608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王永明
基于1993-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入境旅游的统计数据,引入全局K-Means谱聚类法,分别对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3-2007年、2008-2012年4个时间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各时间段中国入境旅游的热点区域和空间地域格局,进而划定各时间段中国入境旅游的典型区域。通过典型区划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入境旅游的地域集中性特征鲜明;入境旅游典型区域具有梯级性;"典型区域"的内涵存在地域差异性;入境旅游的空间梯级结构已然形成。本研究以省域业绩指标的全局K-Means谱聚类法探索中国入境旅游的时空地域格局及其动态演进规律,旨在为从时空二元视角探索中国入境旅游"东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楠 马耀峰 张春晖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借鉴物理学领域中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1993—2012年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区、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特征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2)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份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旅游产业滞后型占居多数,且其综合发展水平相较于区域经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极化态势;(3)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最终未迈入协调上升阶段,空间地域差异较为显著,南北地区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4)耦合协调度的地区总体差异在逐渐缩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赵多平 林志慧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入境旅游系统与进口贸易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入境旅游系统与进口贸易系统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对1993—2010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两者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评。结果表明: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互动关系;南方地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北方地区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极化趋势显著;东部地带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中部地带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小,西部地带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极化趋势显著。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进口贸易 时空差异 耦合 中国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晓文 沈思 崔旭
通过引入市场细分理论,突破传统学科服务用户研究方法,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用户开展市场细分实证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学科服务用户进行分类研究,从而获得成熟型用户群、体验型用户群、保守型用户群、边缘型用户群等4个子市场;通过对每个子市场做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从学科服务产品设计、服务推广、差异化服务3个方面给出了针对不同子市场的学科服务精准营销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耀峰 王冠孝 张佑印
借用空间场理论的场能、位势、空间场的地域结构等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年~2001年和2002年~2006年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场能和辐射场能以及相对位势和绝对位势,分别构建了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的地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时期内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且其集聚效应明显强于辐射效应;多省市典型区域内都有一个高等级场能中心,广东、北京、上海、云南、陕西、江苏五省市是四川省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地域,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旅游通道建设,是四川省实现旅游流空间流向合理调整与流量结构优化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耀峰 王冠孝 张佑印
借用空间场理论的场能、位势、空间场的地域结构等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01年和2002~2006年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场能和辐射场能以及相对位势和绝对位势,分别构建了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的地域结构。最后对两个时期内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集聚旅游流 辐射旅游流 位势 地域结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凯 李秀霞 赵思喆
[目的/意义]针对CTM模型与K-means算法在文本聚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将二者融合的CKM算法。该算法利用CTM模型确定聚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利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建立涵盖6个主题的多学科文献集,以F值为评价指标,利用R语言中的k-means函数和topicmodels包,比较K-means算法、CTM模型、CKM算法的聚类效果。[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K-means算法、CTM模型相比,CKM算法的聚类效果更优,稳定性更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瑞英 席建超 葛全胜
在世界旅游大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各区域的旅游吸引力、政策、营销等的不同引起入境旅游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中国入境旅游的时空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将中国分为八大旅游区域,采用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世界各大洲入境客源市场在八大旅游区域的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试图阐述在中国旅游进程加快过程中入境旅游变迁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1 1996—2010年来自各大洲的入境游客量在全国八大旅游区板块都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2011—2013年入境游客量下滑,究其原因与中国旅游发展的内外部因素都有关,但总之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由不成熟及不稳定变得不断成熟起来。2总体来说,1996—2013年全国各区域入境旅游客源结构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勇
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首先构建了空间旅游业发展模型,然后在考虑空间距离的情况下,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实证分析了2000-2009年中国省域市场潜能、旅游业聚集密度与旅游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和旅游业聚集密度对旅游业空间聚集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还进一步借助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验证了市场潜能、聚集密度对我国旅游业空间聚集的稳健性作用。
关键词:
市场潜能 聚集密度 旅游业空间聚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玮 周晓博
地区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思路和政策制定者的政策选择,与技术进步方向紧密联系。不同地区的技术进步方向,以及不同主体面对节能压力和技术约束的最优行为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构建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来拟合不同省份的工业生产过程,并运用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1(KE)L形式的CES生产函数更符合省际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但不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KEL形式;2北京、上海等省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增强型和资本偏向型,适合非能源要素替代的节能思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能源增强型和资本偏向型,适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思路;3吉林、安徽等省份的技术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英 周大涛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动态赋权统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调查问卷效度和信度的基础上,分层次编制调查问卷问题量表;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演绎不同层次下样本数据的归类分布情况,结合类容量大小确定样本的动态权重系数,进一步地赋权计算综合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实践,结果表明:动态赋权统计方法能够客观、真实地表征主体人对客体物的认知差异水平,其调查统计结果在有效性、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平均赋权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贺雅坤 褚玉良 张颖
文章构建了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模型、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基于1994~2008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和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数据,定量测评陕西、四川、云南三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与扩散指数、入境旅游流集聚态指数与扩散态指数;通过时间序列对比,揭示西部三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集散特征与动态变化过程;通过西部三省之间的对比,分析其入境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地域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集散能力最强,云南省居中,陕西省最弱;中国入境旅游客流系统是一个"东部引领西部,西部反作用于东部"的时空地域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闫丽洁 张嫣文 鲁鹏 陈盼盼 张莉 王霞
选择聚落面积、文化层厚度、重要遗物、重要遗迹四大影响聚落规模等级的因子作为参评因子,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归一化操作,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华夏文明核心区——环嵩山地区在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的聚落规模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一级聚落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每个文化时期聚落中所占的比例却是越来越小。(2)各个文化时期的聚落数量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点,呈金字塔型层级结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等级越低数量越多。(3)裴李岗时期聚落等级规模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仰韶时期,聚落规模等级开始出现,龙山时期聚落规模等级进一步分化,夏商时期聚落规模等级最终形成。K-means聚类方法是早期聚落规模等级划分的科学有效的定量方法,可为区域文明化进程及聚落分布形态、聚落功能等问题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鲁小波 郭迪
选择旅游酒店数、旅行社数、旅游酒店从业人员数和旅行社从业人员数为旅游投入因素,旅游总收入为产出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2R模型分析2001—2010年中国区域旅游效率及其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中国四大区域的平均旅游效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31个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中,天津在2001—2010年期间每年都为旅游效率最高的省份。从时间的角度,中国区域旅游效率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变化过程,2003年和2008年是2个明显的波谷。2001—2005年四大区域旅游效率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2005—2010年四大区域旅游效率变化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呈逐步下降趋势,中部地区...
关键词:
区域旅游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吴冰
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物理学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分析对全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演变格局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二者阶段之间及内部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入境旅游流发展水平阶段增长率较区域经济阶段增长率快,且阶段发展水平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强;区域经济阶段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弱。(2)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耦合协调度阶段增长率均在20%以上,阶段标准差演变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在减小。(3)各省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