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5)
2023(11199)
2022(9583)
2021(8820)
2020(7480)
2019(17447)
2018(16739)
2017(31730)
2016(17048)
2015(19800)
2014(20056)
2013(20092)
2012(19416)
2011(17842)
2010(18441)
2009(18003)
2008(17288)
2007(15774)
2006(14110)
2005(13109)
作者
(51848)
(43491)
(43290)
(41732)
(27618)
(20966)
(20034)
(16871)
(16487)
(15612)
(14951)
(14635)
(13947)
(13818)
(13681)
(13675)
(12962)
(12694)
(12643)
(12552)
(11049)
(10640)
(10548)
(9989)
(9977)
(9903)
(9556)
(9512)
(8823)
(8730)
学科
(93153)
经济(93074)
管理(46533)
(45287)
(36600)
企业(36600)
方法(35146)
数学(30918)
数学方法(30618)
中国(28315)
(27631)
金融(27629)
(25444)
银行(25415)
(24592)
地方(23552)
(20982)
(20706)
(18449)
(18195)
业经(17890)
(15776)
贸易(15763)
(15246)
农业(14071)
地方经济(13978)
(13049)
财务(13013)
财务管理(12973)
(12617)
机构
大学(258472)
学院(257242)
(118558)
经济(116068)
研究(94271)
管理(92473)
中国(78168)
理学(77812)
理学院(76874)
管理学(75535)
管理学院(75046)
(54946)
科学(54869)
(54174)
(49035)
中心(44746)
研究所(44074)
(44002)
财经(42391)
(40079)
经济学(38527)
(38140)
业大(35807)
北京(35441)
经济学院(34574)
农业(34503)
(33223)
师范(32906)
(32716)
(32284)
基金
项目(157486)
科学(122376)
研究(115520)
基金(113365)
(97959)
国家(97133)
科学基金(81910)
社会(73987)
社会科(70157)
社会科学(70134)
(61210)
基金项目(59171)
教育(52131)
(51019)
自然(50409)
自然科(49198)
自然科学(49182)
自然科学基金(48314)
资助(47723)
编号(46715)
成果(39456)
重点(36101)
(35852)
(35051)
课题(32518)
(32168)
国家社会(30871)
创新(30283)
教育部(30061)
(29971)
期刊
(138808)
经济(138808)
研究(83339)
中国(53872)
(43231)
(40474)
学报(40145)
(39834)
金融(39834)
科学(35875)
管理(34367)
大学(30286)
学学(28494)
农业(26216)
教育(24275)
经济研究(23021)
技术(22575)
财经(22554)
(19594)
业经(19450)
问题(17916)
(15966)
国际(14947)
技术经济(14832)
(13972)
统计(13947)
理论(13574)
世界(13509)
商业(12076)
(12008)
共检索到41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戴根有  章钟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李晓西  曹文炼  李拉亚  陈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计划资金司司长朱元梁: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年初以来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及其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 工业和投资在去年高增的基础上继续加快,目前明显超过经济承受能力。今年头五个月,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3.8%,远远超过去年同期增长17.9%和全年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1993──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预测及对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一、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及1994年增长趋势的基本特征:波动型高增长转向稳定型增长1.中国经济自1990年(尤其是1991年下半年)以来强劲的扩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1993──1994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及对策王兰1993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改革进入了总体推进的阶段,整个经济运行情况是好的。在1993年6月下旬,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中一度出现的突出矛盾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  殷剑峰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稳中略快的增长格局,实际 GDP 增长率略超过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通货膨胀率也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点。从总需求的结构看,内需尤其是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继续下降,贸易顺差将会继续加大,从而使得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在金融形势方面,受股票市场牛市行情的影响,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而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也在下降,可以预计,随着资本市场的崛起,未来银行业将会越发感受到"脱媒"的压力。受居民资产组合和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价值将会下降。同时,在利率体系依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1993年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高增长年份,也是年内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的特殊年份。预计全年GNP可比价增长率在13%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1993年7月份以后,随着中央6号文件下达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工业增长速度出现较大滑落,月增长率从6月份的30.2%滑落到10月份的16.4%.落差高达13.8个百分点,10月份之后,随信贷资金的大量投放,工业增长速度又出现较大反弹,并重新进入高增长状态,调控时滞大大缩短,这种情况在改革以来各年份中是首次出现的。我们认为,1993年的经济增长特点,是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双重转轨背景下形成的,标志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武  朱运法  
1993年是我国加速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关键年份。因此,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已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问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人们还越来越希望了解我国国民经济的短期动态变化。为此,我们运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军  
1996~1997年中国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王军·一、1996年中国金融总体形势分析从中国金融业自身的运行看,1996年金融总体形热有以下四大特征:(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贯彻,货币供应大体适度,稳定物价的目标基本实现中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陶现定  徐燕  王素珍  
一、199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回升的延续和加速,从那时算起到1992年底(尚未最后截止),这次经济增长扩张期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这次扩张期的长度,长于改革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增长周期。扩张期的进一步延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扩缩比例(即扩张期/收缩期)有所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演变趋势。但是,在1992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华  
1992年经济形势及1993年经济走势是当前人们的关心焦点。本文在分析1992年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基础之上,对信用扩张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瓶颈约束、投资的高速增长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济形势是否正常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1992年经济运行是健康的,经济增长还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最后,本文对1993年经济发展作出预测,并对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宝贵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经济增长率达到12.8%,在世界重要国家中首屈一指。取得这一显著成绩的根本保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方针的确定,造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在90年代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张慧慧  冯明  汪红驹  李双双  张彬斌  左鹏飞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但经济恢复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仍待增强,内需不足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宏观调控方面,建议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着力点,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增强经济持续好转的内生动力。体制改革方面,建议推出关键改革举措,引导微观市场主体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主编/李扬2014年12月/69.00元ISBN 978-7-5097-6828-0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增速从2011年告别两位数(百分比)以来,逐年递减。受到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趋于优化、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的"新常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8.6%,增速继续回落;CPI上涨3.2%,通胀压力缓解。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应该长短兼顾,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短期来看,宏观调控从控通胀转向稳增长。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重点是防范货币的内生式紧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 2 0 0 2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高增长。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 :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投资快速增长和出口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作者认为物质产品领域内需不足是客观规律造成的 ,最终消费的物质面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 ,物质产品供给过剩的重要原因是当代技术进步太快的结果 ,而第三产业内需不足是制度性的 ,并且是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2 0 0 3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六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