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2)
- 2023(4385)
- 2022(3656)
- 2021(3299)
- 2020(2598)
- 2019(6131)
- 2018(5664)
- 2017(9875)
- 2016(5118)
- 2015(6018)
- 2014(6011)
- 2013(6115)
- 2012(6282)
- 2011(6097)
- 2010(6301)
- 2009(6139)
- 2008(5866)
- 2007(5004)
- 2006(4846)
- 2005(4732)
- 学科
- 济(50671)
- 经济(50649)
- 地方(14675)
- 管理(13223)
- 方法(12634)
- 地方经济(11593)
- 数学(11345)
- 数学方法(11312)
- 中国(10488)
- 业(9112)
- 学(8493)
- 业经(7439)
- 企(6752)
- 企业(6752)
- 经济学(6368)
- 农(6367)
- 融(5964)
- 金融(5964)
- 环境(5705)
- 制(5408)
- 财(5182)
- 发(5146)
- 和(5055)
- 体(4985)
- 银(4828)
- 银行(4827)
- 行(4759)
- 产业(4718)
- 贸(4704)
- 贸易(4700)
- 机构
- 大学(86049)
- 学院(84756)
- 济(50272)
- 经济(49506)
- 研究(37147)
- 管理(28480)
- 中国(28426)
- 理学(23589)
- 理学院(23255)
- 管理学(22984)
- 管理学院(22809)
- 财(20716)
- 科学(18870)
- 所(18604)
- 京(18190)
- 经济学(17579)
- 研究所(16523)
- 财经(16059)
- 中心(15900)
- 经济学院(15434)
- 经(14564)
- 院(12895)
- 江(12733)
- 北京(12054)
- 财经大学(11730)
- 范(11605)
- 师范(11558)
- 科学院(11443)
- 社会(11116)
- 农(10373)
- 基金
- 项目(49189)
- 科学(39327)
- 研究(36977)
- 基金(36829)
- 家(31466)
- 国家(31231)
- 社会(26826)
- 科学基金(26464)
- 社会科(25452)
- 社会科学(25446)
- 基金项目(18619)
- 省(17688)
- 教育(15997)
- 资助(15242)
- 划(14784)
- 自然(14496)
- 自然科(14120)
- 自然科学(14118)
- 自然科学基金(13869)
- 编号(13316)
- 发(12466)
- 济(12428)
- 经济(12332)
- 国家社会(11989)
- 重点(11575)
- 部(11344)
- 成果(11288)
- 发展(10870)
- 展(10759)
- 中国(10318)
共检索到150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1993年宏观经济安排指导思想的确立,应当基于两点:一是深刻分析和认识1992年经济发展初步形成高速增长的原因,因势利导,使之稳定发展;二是要有利于缓解9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增强经济高速发展的后劲,使其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为此,1993年宏观经济安排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推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正常循环,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较好的大环境;同时,适当控制新增信贷总额的增长,保持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并相应地调整结构,主要是对交通运输、能源工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实行倾斜政策。其要点如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运成 王寿仁 安万福 吴国富
一、1992年中国宏观济经形势预测1.经济增长。1992年,中国经济已进入改革以来的第四次经济周期(用月度经济指标测量的短周期,下同)的上升期。预计,在1991年底或1992年上半年,经济周期将跨过峰值,1992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就总体来说,1992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时期,尤其党的“十四大”将在1992年四季度召开,这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推动力量,有可能推迟经济速度的下滑。全年预计,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国民收入将增长6%,工业总产值(乡及乡以上,1990年不变价)将完成272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长水平比上年降低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耒光贤 徐宏源
一、投资增长超过30%,将导致经济过热成为现实根据一季度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若不采取措施,预测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很可能近30%,达到9800亿元或接近万亿元。按此方案对国民经济的走势预测结果为:GNP增长可达12.2%,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达10.1%,现金发行量增长34%。该方案下,能源供给从生产能力方面来看,发电量可增长9.5%左右,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79,与上年大体持平;原煤目前库存仍然较多,主要是安排好今年新增3000万吨左右煤炭的运输问题;原油方面供求矛盾相对突出,应利用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基本稳定在20美元/桶的有利时机。适当增加进口。原材料供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其有三大理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庆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预期伴随着温和的通胀压力,2010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强劲、更平衡的增长,GDP增长将达10%,而CPI增长则为2.5%。文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超级周期"包括了"2007年的过热"、"2008年的输入型软着陆"以及"2009年政策引导型脱钩"三个阶段;危机过后,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反思可以发现,对于中国的"投资过热"、"消费不足"等问题的普遍担心显然被夸大了,总体而言,中国的增长模式仍然比较健康,但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面临着"如何抓住‘过度储蓄’的机会窗口,为国民经济创造高质量的财富"的主要挑战,应对挑战,中国必须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和其他激励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加速和口服特效药上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2022年,全球将真正进入"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渐退出,全球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中国经济在政策偏暖的托底作用下,仍将维持在合理增长水平;主要市场震荡之后回归平稳,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2022年将是"吐故纳新"的关键之年,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基建投资 市场展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贾斯莹 宋艳伟
<正>当前全球经济金融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依然较多。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将更为明显。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表现将好于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美欧通胀在高基数下继续回落。欧美央行大概率结束本轮紧缩货币周期,美元指数将逐步走弱,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资本将增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1993──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预测及对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一、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及1994年增长趋势的基本特征:波动型高增长转向稳定型增长1.中国经济自1990年(尤其是1991年下半年)以来强劲的扩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2023年全国财政文化资金预算安排3933.7亿元1月3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财政文化资金预算安排3933.7亿元,比2022年增加3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96.6亿元,比2022年增加30.7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支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升至3.2万亿美元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12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报7187万盎司,较上月上升29万盎司。官方黄金储备已连续第14个月增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亚行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4月4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23年亚洲发展展望(四月版)》显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回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提至5%。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9695.8亿元4月6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969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服务贸易逆差1449.2亿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8亿美元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8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209亿美元,升幅为0.66%。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40亿美元,升幅为1.06%。7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5%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1—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我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12月7日,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8.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CPI同比涨幅时隔7个月重回“1区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6%,PPI同比下降1.3%,连续两个月负增长。预计全年CPI同比增幅将在2%左右,明显低于3%的调控目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20亿美元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20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12亿美元,升幅为0.98%。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1%。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我国外贸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5月,我国进出口3.45万亿元,同比增长0.5%,月度进出口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4.7%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6.7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9.62万亿元,进口7.15万亿元,贸易顺差2.47万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