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1)
2023(10768)
2022(9575)
2021(8787)
2020(7642)
2019(18160)
2018(17655)
2017(33665)
2016(18615)
2015(21266)
2014(21572)
2013(21416)
2012(20296)
2011(18324)
2010(18423)
2009(17586)
2008(17614)
2007(15737)
2006(13880)
2005(12705)
作者
(55102)
(46361)
(46286)
(44239)
(29291)
(22265)
(21209)
(18103)
(17451)
(16555)
(15827)
(15650)
(14806)
(14693)
(14590)
(14504)
(14248)
(13637)
(13416)
(13352)
(11697)
(11596)
(11208)
(10527)
(10497)
(10465)
(10354)
(10316)
(9418)
(9196)
学科
(80725)
经济(80628)
管理(54554)
(51857)
(40936)
企业(40936)
方法(36436)
数学(32611)
数学方法(32345)
(23466)
(23099)
中国(20858)
(18748)
地方(17822)
业经(16839)
(16170)
农业(15516)
(14952)
贸易(14946)
(14504)
(13385)
财务(13356)
财务管理(13315)
(12679)
(12605)
企业财务(12586)
银行(12559)
环境(12519)
(12423)
金融(12419)
机构
大学(271355)
学院(269408)
(116665)
经济(114252)
管理(101788)
研究(94793)
理学(87172)
理学院(86161)
管理学(84807)
管理学院(84284)
中国(71590)
科学(57307)
(56744)
(55516)
(50387)
(48924)
研究所(44130)
中心(43893)
财经(42907)
(42815)
业大(42128)
农业(39587)
(38797)
经济学(36458)
北京(35218)
(34944)
师范(34595)
(33443)
经济学院(33032)
(32600)
基金
项目(177342)
科学(139397)
基金(128950)
研究(128459)
(112269)
国家(111341)
科学基金(94784)
社会(82742)
社会科(78395)
社会科学(78367)
(71462)
基金项目(68690)
自然(60477)
教育(59489)
自然科(59017)
自然科学(58999)
(58713)
自然科学基金(58013)
资助(52514)
编号(51621)
成果(42744)
重点(40611)
(40302)
(38663)
(36697)
(36085)
课题(36082)
创新(34541)
教育部(34434)
国家社会(34292)
期刊
(130634)
经济(130634)
研究(81918)
中国(57578)
(45857)
(45582)
学报(44620)
科学(39973)
管理(36427)
大学(33541)
学学(31596)
农业(30472)
教育(27131)
(25192)
金融(25192)
技术(23298)
财经(21885)
经济研究(20832)
业经(20383)
(18822)
问题(17589)
(16414)
(14692)
技术经济(14171)
(13783)
理论(13131)
统计(12757)
国际(12310)
世界(12233)
资源(11994)
共检索到413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崔之康  邓寿安  
1992年安徽省工业生产呈现高速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达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工业增加值在新增国民生产总值中占43.2%,是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约束矛盾也日渐显现,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能源生产的增长明显滞后于整个工业的增长,主要生产资料供应偏紧,价格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玫  阮文彪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从安徽省农业产值13年的数据资料中可以看出,尽管产值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幅度不大。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农业产值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应用Eviews软件对安徽省农业产值时间序列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了农业产值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为忠  林多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及其改进后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本投入和劳动,以及科技进步因素在安徽省1990-2007年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份额,并以江苏省的实证分析作为对比,依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郝燕  王永进  
从1993年一季度运输计划执行的情况分析,铁路运输任务十分艰巨,形势不容乐观,“瓶颈”制约的影响将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季度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37191万吨,占年度计划的23.8%,比去年同期减少202万吨,比年度计划欠1266万吨。主要原因是春运期间,为了保证旅客运输,增开了大量的临时客车,致使部分货车停开、保留,车站、编组站的车流大量积压。因此,要完成1993年的运输计划,后9个月的运输任务相当繁重。 2.一季度旅客发送量完成26278万人,日均完成29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6.7%。1993年春运的客运量起点高、数量大、来得早、长势猛,且时间和流向都更为集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浩林  董黎明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但与普通高等教育仍然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效应的认识不足、制度供给不利、社会资本参与有限等因素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为此,可采取如下政策措施: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长效支持机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水平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安徽省以及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地区在碳排放约束下2001~2009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构成及其变动情况,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约束下安徽省工业TFP增长明显且波动较大。收敛性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的平均碳强度要小于安徽省平均水平,所以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趋势较显著。皖北地区的平均碳强度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因此存在较弱的σ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却遭遇到了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将从研究中国经济国情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对策和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丽琳  汪雷  戴炜  
绿色经济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现有绿色GDP核算中无法用市场价值衡量资源环境成本的缺陷,借助能值分析(EMA)统一核算量纲,计算能值—货币价值实现对自然资源、能源损耗与环境退化定价,进而测度绿色GDP总量。文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估算2011-2015年16个地级市主要能值指标及绿色经济增长规模,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考察其关键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1-2015年,安徽省各地绿色GDP人均值显著提高,但占传统GDP比值多数城市小幅下降,且空间发展不平衡;各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志  
本轮经济调整历时长幅度深,经济下行的压力大,凸显"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需要分清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阶段性及结构性因素,辨明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及中长期趋势,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以反周期扩张性政策应对国内外经济紧缩,以市场化改革破除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失衡,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发展阶段因素制约,促进我国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梅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当前 ,存在着不少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 ,主要是 :农业面临的资源约束 ,农民日益减少的农业收入 ,农民增长缓慢的工资性收入 ,农村落后的教育状况 ,农民严峻的就业形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学星  朱云鹃  于阳  
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经济具有明显的内需主导型特征及发展趋势,驱动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和投资,而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提出政府应大力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构建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控制进出口,以确保安徽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素英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陈坤  
文章基于能源消费视角研究了安徽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包括长期与短期关系、因果关系以及预期与非预期此三类关系。根据安徽省的数据得出结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又具备一定的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二者之间只存在由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单向因果关系,此结论表明能摆脱碳排放的束缚发展经济;预期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对显著的,将每年的碳排放增量尽可能地转移到预期的防控机制当中,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陶现定  徐燕  王素珍  
一、199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回升的延续和加速,从那时算起到1992年底(尚未最后截止),这次经济增长扩张期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这次扩张期的长度,长于改革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增长周期。扩张期的进一步延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扩缩比例(即扩张期/收缩期)有所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演变趋势。但是,在1992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