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8)
2023(2685)
2022(2545)
2021(2617)
2020(2141)
2019(5418)
2018(5062)
2017(8705)
2016(4787)
2015(5562)
2014(5570)
2013(5715)
2012(5639)
2011(5218)
2010(5317)
2009(5092)
2008(4977)
2007(3990)
2006(3579)
2005(3486)
作者
(13209)
(10854)
(10726)
(10434)
(6930)
(5212)
(4989)
(4152)
(4146)
(3878)
(3835)
(3661)
(3619)
(3449)
(3380)
(3319)
(3209)
(3209)
(3068)
(3039)
(2778)
(2630)
(2572)
(2536)
(2511)
(2479)
(2467)
(2307)
(2117)
(2114)
学科
(21935)
经济(21916)
管理(11175)
(10695)
方法(9479)
(8669)
企业(8669)
数学(7871)
数学方法(7806)
(7582)
贸易(7580)
(7421)
中国(6695)
(5639)
(5288)
金融(5288)
世界(4022)
(4021)
(3963)
银行(3960)
(3865)
市场(3833)
(3759)
(3758)
(3742)
业经(3649)
国际(3622)
(3537)
地方(3454)
产品(3329)
机构
大学(66925)
学院(64592)
(33097)
经济(32582)
研究(29008)
管理(24545)
中国(24024)
理学(20602)
理学院(20334)
管理学(20029)
管理学院(19889)
(15193)
(15036)
科学(14563)
(14504)
研究所(13317)
中心(12853)
财经(10886)
北京(10467)
(10328)
(10088)
经济学(9803)
(9580)
(9193)
(8987)
师范(8937)
经济学院(8728)
科学院(8398)
财经大学(8293)
(7885)
基金
项目(38792)
科学(30990)
基金(29444)
研究(29170)
(25696)
国家(25510)
科学基金(21396)
社会(18768)
社会科(17848)
社会科学(17845)
基金项目(14998)
自然(13536)
教育(13440)
自然科(13239)
自然科学(13237)
自然科学基金(13026)
资助(12636)
(12538)
(12004)
编号(11709)
成果(10082)
(9681)
重点(9131)
教育部(8433)
中国(8392)
(8271)
国家社会(8033)
(7998)
课题(7964)
人文(7849)
期刊
(36906)
经济(36906)
研究(24419)
中国(15701)
管理(10557)
(9967)
国际(9500)
(9299)
金融(9299)
科学(8384)
学报(8135)
教育(8001)
(7828)
(7805)
经济研究(6698)
价格(6589)
大学(6483)
理论(6242)
世界(5929)
实践(5814)
(5814)
学学(5707)
农业(5621)
技术(5092)
财经(5026)
问题(4632)
(4436)
(4220)
贸易(4220)
业经(4179)
共检索到118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悠久  
1993年油价走势特点 回顾1993年国际油价走势,大致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 一、仍沿着1986年以来出现的油价周期性运行轨迹演变。 笔者在1992年1月发表的《论1986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演变的特点》(以下简称《论特点》)一文中曾指出,1986年以来油价趋势“是沿着油价下跌与油价上升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向,在各自走过一段历程之后便相互交替并周而复始波浪式向前发展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海曙  
国际原油价格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历5次剧烈波动。1999年以来的第五次原油价格上涨使2001年的国际原油价格处在高位。维持高位的油价对国内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可采取近期、中期、长期应对之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湘海  李思敏  顾海兵  
本文基于周期视角对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国际油价进行中长期预测。采用了两种预测方法,一是基于收入决定消费的经济学原理,通过建立原油价格和世界人均GDP的回归模型,在分析了人均GDP的周期波动之后做出预测;二是基于国际油价自身的周期波动规律做出预测。文章将两种预测结果进行等权合成,得出最后的预测结果,即"十三五"期间国际油价大体上是在67-70美元。最后,依据预测结果提出了三点结论性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志华  
尽管非OPEC国家将大量增加原油供应 ,但由于OECD原油商业库存仍处紧张状态 ,国际原油价格在 2 0 0 4年上半年仍将围绕 30美元 /桶波动。高油价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总体价格水平以及主要行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我国可采取成立风险采购企业、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优化经济结构等三种近期、中期、长期对策来摆脱经济发展中的“石油困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驻德使馆经济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褚王涛  
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对霍德林原则下的指数函数趋势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推导出非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新的指数函数趋势预测模型,丰富了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采用2002~2008年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和快速下降两个阶段的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在对此时期原油稀缺性变化原因以及世界原油进出口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原油稀缺性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适合模型应用,提出了模型的应用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洪燕  罗宁  
本文在获取详实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长期趋势、短期波动以及中期约束探讨原油价格的走势,并结合原油供给与需求在长、中、短三个阶段的可能变化,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预判,进而为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各个阶段逐步取得主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欣童  
油价悬崖式下跌之后出现反弹。2014年6月以来,Brent原油及WtI原油价格指数均由11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急剧下跌,并在2016年1月双双跌至30美元/桶以下,最大跌幅达到76%。此后开始大幅反弹,从低位上涨约40%,在3月中下旬突破40美元/桶,目前在该水平附近宽幅震荡。比较而言,与过去四十多年来的下跌周期相比,本轮油价下跌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一、本轮油价调整原因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跃军  邢丽敏  
【目的/意义】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大宗商品和战略储备物资,其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原油价格进行预测是能源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对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该研究领域的纵深发展。【设计/方法】基于295篇国际期刊文献,对国际油价预测的发展阶段、发表期刊、研究机构等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对近二十年油价预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油价预测工作进行评述和趋势展望。【结论/发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油价预测研究快速发展,相关文章主要发表于能源经济领域的权威期刊《Energy Economic》。现有油价预测方法主要包括计量模型、机器学习和混合预测模型。展望未来,利用高频日内交易数据,融合计量和机器学习前沿方法,对原油价格进行区间预测或概率密度预测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此外还应深化油价预测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海燕  
文章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运算法则对暴涨期中的国际原油价格进行了分析,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体系正经历着不易察觉的变化,传统的海湾型油气地缘经济格局正在经受着挑战,最终有可能出现泛亚油气地缘经济格局。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调整中国油气能源战略的机遇。文章就此提出了泛丝路能源通道与泛丝路经济带的理念,并认为在战略举措上我们应该促使泛丝路能源通道的早日实现,以泛丝路能源通道催生泛亚经济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新颜,王嘉,高丽亚  
本文通过对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原油价格两个时间序列的基本特性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协整检验,探讨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进  王雪莲  
科学预判国际油价走势对我国稳经济、稳金融、稳物价,以及防范市场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原油市场影响机制的复杂性,以WTI原油现货价格数据为例,在同一框架下整合8个维度的92个预测指标,提出基于效率的两阶段模型,分析影响油价变动的主要驱动力,将具有预测能力的指标子集纳入随机森林算法,旨在提高原油价格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原油市场的金融化特征越来越显著,金融指标的预测信息越具有突出价值。损失函数标准和统计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竞争模型,基于效率两阶段模型的预测性能更具有优越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建议:应重视利用原油市场的金融化信息,加强油价波动风险技术监测,规避国际原油市场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意翔  孟刚  
文章运用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就2000年1月~2007年8月间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原油价格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建华  
2003-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石油价格经过燃油消费链和石油化工消费链传导,影响到社会各类产品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对广东省交通运价和工业产品价格的研究发现,除了原油直接的下游产品燃油和三大合成材料外,其他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传平  牛晓良  
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数据,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证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具有马尔科夫性。视我国原油进口的价格为马尔科夫链,计算其状态转移概率。在总结我国原油进口策略的基础上,估算了在各种进口价格状态下每种策略对我国GDP造成的损失,继而建立了最优策略的线性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即使在最优策略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仍会每月对我国的GDP造成470.78亿元的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