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7)
2023(13267)
2022(11303)
2021(10676)
2020(9087)
2019(21596)
2018(21305)
2017(39973)
2016(21845)
2015(25572)
2014(25747)
2013(25595)
2012(24290)
2011(22221)
2010(22837)
2009(21648)
2008(21667)
2007(19348)
2006(17135)
2005(15752)
作者
(65547)
(55045)
(54927)
(52612)
(35165)
(26458)
(25021)
(21517)
(20840)
(19781)
(18909)
(18640)
(17792)
(17581)
(17344)
(17091)
(16261)
(16207)
(15898)
(15770)
(13982)
(13653)
(13494)
(12583)
(12463)
(12424)
(12080)
(12009)
(11214)
(10982)
学科
(113615)
经济(113519)
管理(58706)
(54204)
方法(48326)
(43481)
企业(43481)
数学(43239)
数学方法(42570)
中国(29416)
(25091)
地方(22900)
(22408)
(21864)
(20451)
贸易(20439)
业经(20125)
(19855)
(18393)
农业(16357)
(15749)
金融(15747)
(15579)
银行(15551)
理论(15429)
(15281)
(14958)
环境(14598)
地方经济(14482)
(13196)
机构
大学(331151)
学院(328049)
(146945)
经济(144074)
管理(121020)
研究(119393)
理学(103378)
理学院(102134)
管理学(100014)
管理学院(99407)
中国(91591)
(71542)
科学(71396)
(64197)
(61794)
研究所(55950)
(54553)
中心(53425)
财经(50995)
(48960)
经济学(46907)
业大(46842)
北京(46250)
(46241)
(43441)
师范(43043)
农业(42848)
经济学院(42018)
(41976)
(38644)
基金
项目(209028)
科学(163967)
基金(152649)
研究(150621)
(133527)
国家(132503)
科学基金(112287)
社会(96456)
社会科(91403)
社会科学(91374)
(79304)
基金项目(78838)
自然(71844)
教育(70266)
自然科(70246)
自然科学(70226)
自然科学基金(68958)
(67703)
资助(65506)
编号(59634)
成果(49615)
重点(47762)
(47411)
(45527)
(42281)
课题(42161)
教育部(40681)
国家社会(40660)
科研(40039)
创新(39744)
期刊
(166023)
经济(166023)
研究(101724)
中国(67267)
学报(52192)
(49604)
(49591)
科学(48229)
管理(45763)
大学(39573)
学学(37066)
教育(35401)
农业(33734)
(30571)
金融(30571)
技术(30519)
经济研究(27965)
财经(26594)
业经(23105)
(23101)
问题(21817)
统计(20294)
(20284)
(19482)
技术经济(18684)
国际(18544)
世界(18219)
(17532)
决策(16218)
(15435)
共检索到507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一、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比较由于受预测指标与统计指标的名称、口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本文仅采集了八个模型中的18个指标。八个模型是:模型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模型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预测部;模型3—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模型4—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模型5—北京经济学院信息系;模型6—机电部系统分析研究中心、国家计委长期规划司;模型7—中国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模型8—国家物价局成本调查队。18个指标分别为:1.GNP增长速度;2.第三产业产值增长速度;3.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4.工业总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央和有关部门提供预测结果和政策建议,供决策参考。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展中国宏观经济模型预测精确度的分析,以便增强搞经济预测的责任心,总结搞经济预测的经验教训,研究预测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模型的技术水平,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促进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经常开展宏观经济模型预测准确度的分析:它已成为经济计量学的一个专门研究方向,一些著名的经济计量学家写过分析文章,例如1975年美国弗罗姆和克莱因对美国11个经济计量模型的预测精确度作过分析,1990年纽约城市大学粟庆雄教授向数量经济学及其在中国90年代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黄红梅  
应用频带分析方法和局面转移模型对2011年中国的经济景气、物价上涨压力及政策取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致扩散指数相对于一致合成指数的平均先行期大约为5~6个月,两种指数均显示中国经济在2011年上半年持续小幅回落后,将于下半年开始重新步入上行轨道;物价变化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上涨压力大"和"上涨压力小"两种局面,2011年的物价上涨水平将会有所下降,全年物价上涨水平大致可以控制在3.03%左右;在投资和消费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经济增长是一年经济运行的综合结果。本文试用白描的手法,着重对1990年实际经济增长动态进行趋势性分析,并找出影响增长的相关因素,勾画出经济运行的总轮廊,推出1991年经济增长的变化。1990年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由上半年经济波动逐步转入下半年持续增长。这种变动主要受消费和投资需求由紧到松、出口持续增长、以及松动银根,增加贷款投入等因素影响。1990年经济增长反映的是这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6年是中国经济持续探底的一年。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16年出现深度下滑,而本轮周期的第二个底部在第3—4季度开始出现,预计将在2017年后期出现稳定的反弹,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取决于以上七大周期的调整情况,其决定着本轮经济下行的底部以及底部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我们必须对改革动力体系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世界经济的变异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问题进行高度关注,并认识到中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低迷中有繁荣,在疲软中有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刘晓光  邹静娴  
在世界经济同步复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新经济持续向好、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等因素的作用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在触底企稳的基础上出现反弹,宏观景气、微观绩效、结构调整以及新动能培育都出现持续改善的局面,整体经济呈现"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超预期复苏的态势,中国宏观经济调整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2017年中国经济企稳总体上是政策性、恢复性的,市场力量和趋势性力量还没有企稳,中国宏观经济还没有步入到持续反弹的新周期轨道之中。当前中国经济以下三大特征将是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要点:一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本文通过全面总结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的3大表现,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预测模型,指出2012年中国将面临外部经济放缓、内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泡沫经济逆转以及金融风险加剧的冲击,但在结构刚性的约束下,政府将全面转变政策定位,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在加速回落中实现反弹,全年经济增长呈现"前低后缓"的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2014年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拉开序幕的一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沿着"新常态"轨迹持续发展的一年。一方面,GDP增速等宏观参数在外需疲软、内需持续回落、房地产周期性调整以及深层次扭曲等力量的作用下持续回落,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在消费升级、不平衡逆转以及政策调整的作用下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结构参数的良性调整、总体价格水平的小幅回落以及就业状况的持续稳定给2014年相对低迷的宏观经济增加了一些亮色。2015年将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展开的一年。它将延续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使"新常态"的4典型特征进一步持续。但在改革力度的全面提升、房地产周期调整的进一步加大、经济低迷的进一步持续以及财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1993──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预测及对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一、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及1994年增长趋势的基本特征:波动型高增长转向稳定型增长1.中国经济自1990年(尤其是1991年下半年)以来强劲的扩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2003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延续2002年的良好态势,在加快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继续稳步增长,GDP增长率高达9.9%。但是由于美伊战争等国际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全球经济前景扑朔迷离,我国目前的非典型肺炎等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难以估量,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昕东  王金明  吴桂珍  韩冬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本文分析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特点,对2013年和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可以呈现略高于8%的适度回升的良好态势;未来五年,经过努力,有望使中国经济在8%~9%的适度增长区间内,走出一种较为平稳的、锯齿形缓升缓降的良好新轨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徐燕  纪敏  
1994—199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凌涛,徐燕,纪敏·199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是经济增长放慢而通货膨膨升高·货币流通速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膨上升虽有需求拉动影响,但主要是受成本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