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2)
- 2023(11047)
- 2022(9231)
- 2021(8434)
- 2020(6973)
- 2019(15797)
- 2018(15398)
- 2017(28347)
- 2016(15308)
- 2015(16891)
- 2014(16712)
- 2013(16681)
- 2012(15068)
- 2011(13572)
- 2010(13699)
- 2009(13355)
- 2008(13491)
- 2007(12025)
- 2006(10767)
- 2005(10349)
- 学科
- 业(78757)
- 企(73366)
- 企业(73366)
- 管理(65993)
- 济(65448)
- 经济(65334)
- 财(27991)
- 业经(26654)
- 方法(24606)
- 农(23473)
- 务(20997)
- 财务(20979)
- 财务管理(20951)
- 企业财务(19880)
- 制(19172)
- 农业(17016)
- 数学(16830)
- 数学方法(16715)
- 中国(16414)
- 技术(16184)
- 体(14592)
- 划(13874)
- 策(13526)
- 和(13247)
- 体制(12791)
- 理论(12109)
- 贸(11633)
- 贸易(11624)
- 企业经济(11329)
- 易(11263)
- 机构
- 学院(222470)
- 大学(217970)
- 济(95727)
- 经济(93979)
- 管理(89722)
- 理学(76215)
- 理学院(75411)
- 管理学(74612)
- 研究(74511)
- 管理学院(74185)
- 中国(60654)
- 财(49314)
- 京(45611)
- 科学(42875)
- 农(39812)
- 所(37522)
- 财经(37432)
- 江(35595)
- 中心(34351)
- 经(33938)
- 研究所(33268)
- 业大(31532)
- 农业(31092)
- 北京(28581)
- 经济学(28097)
- 州(27518)
- 财经大学(27458)
- 院(26859)
- 商学(25873)
- 商学院(25638)
- 基金
- 项目(142513)
- 科学(114300)
- 基金(105319)
- 研究(104731)
- 家(91592)
- 国家(90777)
- 科学基金(79585)
- 社会(68906)
- 社会科(65333)
- 社会科学(65315)
- 省(56376)
- 基金项目(56327)
- 自然(51423)
- 自然科(50270)
- 自然科学(50255)
- 自然科学基金(49444)
- 划(46306)
- 教育(46183)
- 资助(41089)
- 编号(40720)
- 业(34722)
- 创(33645)
- 制(32685)
- 成果(32646)
- 重点(32236)
- 部(31494)
- 发(30726)
- 创新(30573)
- 国家社会(28828)
- 课题(28173)
- 期刊
- 济(115872)
- 经济(115872)
- 研究(68676)
- 中国(47685)
- 财(43959)
- 管理(40198)
- 农(38462)
- 学报(31461)
- 科学(31244)
- 农业(26079)
- 大学(24468)
- 融(23810)
- 金融(23810)
- 学学(23328)
- 业经(20425)
- 技术(20357)
- 财经(19355)
- 教育(17983)
- 经济研究(17589)
- 业(16811)
- 经(16683)
- 问题(14208)
- 财会(13226)
- 技术经济(12704)
- 贸(12272)
- 世界(12054)
- 会计(11881)
- 现代(11843)
- 国际(11155)
- 科技(10653)
共检索到352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月华 韦素琼 陈松林
台商投资可促进大陆产业升级和两岸关系稳定。基于1991—2012年台商对大陆制造业直接投资数据,将大陆台资制造业细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分析其时空扩散特征,并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台资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化的影响要素。结果表明:1大陆台资制造业行业结构有明显的阶段变化,与岛内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2大陆台资制造业空间分布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在集聚主导下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扩散态势,并由南部沿海地区的单集聚格局发展为南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双集聚中心,最后演化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单集聚中心;3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南部沿海地区的三类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成为高度集聚区,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少彬 韦素琼 李航飞
制造业是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产业。基于两岸关系背景,利用1991—2016年台湾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将台商制造业细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分析台商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GLS征:①投资金额呈不断上升趋势,投资行业结构阶段变化明显,1991—1997年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1998—2016年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②投资金额的地域分布呈高度不均衡状态,形成以大陆地区为核心的单集聚中心格局;③不同阶段台湾不同类型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两岸关系对台湾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尤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喻春娇 李旷达
本文考察了台湾PC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在大陆的嵌入特征。研究表明:一方面,虽然台资PC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内部生产网络在大陆的嵌入程度较高,但其主要表现为大陆台资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大陆台资供应商之间的密切的后向产业联系,因而其本质上是一种"伪本地化";另一方面,台资PC制造业跨国公司外部生产网络本地嵌入程度十分有限。内外网络嵌入的非均衡特征共同决定了台资PC制造业生产网络的封闭性、排他性和弱本地嵌入性。
关键词:
生产网络 台湾PC制造业 嵌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胡最 李经龙 刘法建
以大陆31个地区2000—2012年入境旅游产业发展数据为例,综合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揭示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进一步对各产业部门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2000—2012年大陆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均获得一定程度发展,长途交通、购物、住宿部门在入境旅游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入境旅游产业集中指数及专业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带特征。结构性因素与竞争性因素对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地带效应,结构因素对东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贡献较大,对中部地区的贡献较小,2000—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现象明显。根据动态SSM分析结果,可将入境旅游各产业划分为4种类型,交通、游览、购物总体上属于结构驱动型产业,住宿、餐饮、邮电通信属于竞争力驱动型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董会忠
推动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提升,加快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制造中心"跃迁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影响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的复杂多要素为视角,构建涵盖经济驱动、创新产出、能源节控、环境规制和社会保障五个维度的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综合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云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进行测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的差异因素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经济驱动领域,经济创收产值、产品市场效益以及利润获取能力等表现出与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能源节控与环境规制水平作用效果相对不足,其因素地域差异大、时空配置不均衡,逐渐成为影响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提升的短板因素;②2007—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整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良性提升趋势,但湾区内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表现出相对显著的"都市梯度"发展和"中流驱动"差异特征,反映出湾区内各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积极顺应湾区一体化建设及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趋势,推动生产要素的跨界融合与产业均衡发展是提高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的关键所在;③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具有空间负相关性,位于第一(高-高集聚)和第二象限(低-高集聚)的散点数量要显著多于第四象限(高-低集聚)数量,虽然近年来空间差异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大的改进潜力,其热点区域主要包括广州和深圳两个核心地区以及湾区北部地区,而湾区南部局部地区的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相对偏低,需要针对指数短板因素因地制宜地采取改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杨晓俊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类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对于协调城市群的产业分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意义重大。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四类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产业集聚度及计量回归模型分别对其在2000—2017年集聚与转移的时空演化及各类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城市群集聚有所差异,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差异并不显著。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外部性、金融环境、技术研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环境分别会对四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京津冀城市群应把握历史机遇,有序调整各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引导要素转移,加快培育城市群不同类型制造业增长极;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市场需求,构建合理城镇体系;以人才集聚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以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杨晓俊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类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对于协调城市群的产业分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意义重大。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四类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产业集聚度及计量回归模型分别对其在2000—2017年集聚与转移的时空演化及各类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城市群集聚有所差异,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差异并不显著。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外部性、金融环境、技术研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环境分别会对四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京津冀城市群应把握历史机遇,有序调整各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引导要素转移,加快培育城市群不同类型制造业增长极;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市场需求,构建合理城镇体系;以人才集聚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以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联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敏
台湾是祖国大陆制造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大陆也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海外生产与出口基地。本文就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主要特点展开多层次的分析,指出两岸制造业分工的基本态势以及加入WTO后的新发展。
关键词:
台商投资 两岸制造业分工 WTO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超 李小帆
本文通过收集2003-2014年间我国制造业总产出的各项数据,在空间上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进行横向对比考察,构建相对基尼系数衡量我国制造业区域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过去十多年间我国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产业间因为资源依赖或技术扩散等因素出现明显分化现象,各产业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东、中、西部的格局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超 李小帆
本文通过收集2003-2014年间我国制造业总产出的各项数据,在空间上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进行横向对比考察,构建相对基尼系数衡量我国制造业区域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过去十多年间我国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产业间因为资源依赖或技术扩散等因素出现明显分化现象,各产业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东、中、西部的格局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刚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寻求对外贸易发展协调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重要。本文从行业内贸易视角,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发现该贸易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对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工业国家和新型出口国家尤其如此。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行业内贸易发展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各产业中行业内贸易发展与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一夫 薛莉
农业投资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1980年代初期台商开始进入大陆进行农业投资,主要选择与台湾地理相近、气候相似的东南沿海地区。虽然两岸农业经贸关系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台商在大陆的农业投资规模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投资的区域分布结构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分析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区域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台资农业的集聚效应。
关键词:
台湾 大陆 农业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治 王育新
随着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经营扩展与大陆经营环境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大陆台资企业开始进行业务整合。根据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实践,对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业务整合的背景、动因与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台资企业 动因 整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应博
大陆台商承载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成果。面对依然严峻的全球地区形势,大陆台商只有透彻理解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积极参与国家双循环,在地区布局上深度融入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才能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环境中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更大舞台。本文在回顾大陆台商相关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和模型刻画大陆台商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大陆台商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大陆台商在新阶段两岸融合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大陆台资 空间分布 演化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艳婷 王韶菲 戴荔珠 吕爱锋
近20年来,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承接了大量转移企业,制造业发展迅速。文章基于微观企业点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展示了产业转移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的时空演化格局。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地区呈现分散分布的态势;2008年前,有向着主要核心城市群地区集聚的态势,2008年后,则有向城市群以外的地级市市辖区均衡分布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