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0)
2023(10782)
2022(9364)
2021(8587)
2020(6924)
2019(16121)
2018(15507)
2017(28812)
2016(15536)
2015(17585)
2014(17047)
2013(17192)
2012(16644)
2011(15479)
2010(15300)
2009(14181)
2008(13820)
2007(11989)
2006(10990)
2005(10074)
作者
(48644)
(41036)
(40911)
(38870)
(26212)
(19847)
(18313)
(15885)
(15821)
(14618)
(14366)
(13861)
(13620)
(13072)
(13040)
(12734)
(12091)
(11944)
(11887)
(11872)
(10379)
(10333)
(9966)
(9759)
(9443)
(9143)
(9127)
(8720)
(8351)
(8151)
学科
(85369)
经济(85297)
管理(37758)
(33652)
方法(28059)
数学(24914)
数学方法(24673)
地方(24181)
(24114)
企业(24114)
(20746)
中国(19609)
(19491)
业经(16062)
农业(14611)
(14524)
地方经济(14498)
环境(13560)
(12881)
贸易(12873)
(12350)
(11825)
(10803)
金融(10800)
(10260)
(9649)
(9591)
经济学(9352)
(9352)
银行(9307)
机构
大学(230196)
学院(227940)
(103216)
经济(101209)
研究(92736)
管理(78348)
中国(67794)
理学(66937)
理学院(65921)
管理学(64583)
管理学院(64172)
科学(58739)
(49837)
(49089)
(47423)
研究所(44925)
(44346)
中心(40848)
农业(37422)
业大(37189)
(36650)
财经(34785)
(33421)
经济学(33292)
(31997)
(31629)
师范(31599)
北京(31030)
(30434)
经济学院(29745)
基金
项目(154253)
科学(120759)
基金(112607)
研究(106824)
(101356)
国家(100563)
科学基金(84034)
社会(69439)
社会科(65717)
社会科学(65698)
(61674)
基金项目(59697)
自然(55243)
自然科(53866)
自然科学(53844)
自然科学基金(52886)
(51421)
教育(47088)
资助(45703)
编号(39836)
重点(36333)
(35992)
(33465)
成果(32100)
(31189)
计划(29875)
科研(29846)
国家社会(29612)
创新(29512)
课题(29407)
期刊
(123203)
经济(123203)
研究(73901)
中国(49172)
学报(43582)
(43008)
科学(39151)
(33502)
大学(31862)
学学(30194)
管理(29751)
农业(29244)
经济研究(20737)
(20345)
金融(20345)
教育(19747)
技术(18922)
财经(18006)
业经(17272)
(16045)
问题(15996)
(15817)
资源(13356)
(13103)
技术经济(12522)
世界(12501)
国际(12140)
(11859)
业大(11273)
统计(10806)
共检索到36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钰  徐成龙  刘雷  任建兰  
环境污染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其时空演变格局是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SO2、粉尘两项指标反映大气污染状况,采取LMDI分解模型、脱钩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污染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得出以下结论:①SO2排放总量呈现上升—下降—回升—下降的趋势,拐点分别在1997、2002和2005年;粉尘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拐点在1997年;大气污染与工业经济基本实现了从相对脱钩向绝对脱钩的转变,总体趋势有所改善。②从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分年度数据来看,规模总量效应是造成SO2、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效应是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结构减排效应对于污染物减排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③就空间格局来说,淄博、莱芜、枣庄等地区地均SO2排放量较高,菏泽、临沂等鲁西、鲁南地区相对较低;济南、淄博、莱芜、烟台和枣庄等鲁中、鲁东以及鲁南地区地均粉尘排放量较大。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优化工业布局、创新环境管理措施、实施大气环境信息公开等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树峰  程钰  任建兰  
以山东省工业能耗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MDI模型和高能耗产业识别模型,将工业能耗总量增长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识别1991—2011年的能耗密集型产业,比较能耗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并分析能耗强度空间演变格局,得出以下结论:①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七大产业为山东省能耗密集型产业。②规模效应是推动能耗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技术效应对减缓能源消耗量的增加起到了决定作用,结构效应对降低能耗增加量的作用在加强,短期内能耗总量还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在放缓。③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能耗强度明显小于西部地区,其中烟台、青岛和威海市一直处于低能耗水平,莱芜、日照、枣庄、聊城和淄博市长期处于高能耗水平。研究对于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凡蓉  陈子韬  王焕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目前发展的两大主题,但两者关系的不协调阻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政府协调两者关系的关键。文章根据已有文献建立环境库茨涅兹曲线方程并对其进行扩展,以2001-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与雾霾现象等关系密切的烟粉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对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均烟粉尘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科技创新对烟粉尘排放具有增强和抑制两方面影响,而抑制作用相对更强;科技创新能够改变EKC形态,降低拐点所对应的经济水平要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凡蓉  陈子韬  王焕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目前发展的两大主题,但两者关系的不协调阻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政府协调两者关系的关键。文章根据已有文献建立环境库茨涅兹曲线方程并对其进行扩展,以2001-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与雾霾现象等关系密切的烟粉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对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均烟粉尘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科技创新对烟粉尘排放具有增强和抑制两方面影响,而抑制作用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辉  
基于1994—2014年样本数据,运用脱钩指数、LMDI分解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的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了农业化学化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了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的转变;②效率效应、效益效应、规模效应对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影响依次减弱,其中,效率效应可以减缓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增加,效益效应是推动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增加的主要因素;③在空间格局变化方面,烟台、枣庄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程度高,潍坊、青岛、临沂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下降迅速。降低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对化学化的依赖,要从发展农业科技、加强低污染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上着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辉  
基于1994—2014年样本数据,运用脱钩指数、LMDI分解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的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了农业化学化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了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的转变;②效率效应、效益效应、规模效应对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影响依次减弱,其中,效率效应可以减缓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增加,效益效应是推动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增加的主要因素;③在空间格局变化方面,烟台、枣庄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程度高,潍坊、青岛、临沂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下降迅速。降低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爱芹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能源经济学的研究核心之一。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工业经济高能耗的粗放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能源短缺。这种能源短缺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因此分析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对于中国乃至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本文运用灰色相对关联度方法,利用山东省1998-2006年能源消费数据,从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利用效率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研究表明: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比较而言,能源消费总量与工业GDP的关联度要大于能源利用效率与工业GDP的关联度,体现了目前工业经济仍然是粗放...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芳  李婷慧  董佳丹  陈晓玲  
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然而,由于大气污染源复杂多样,尤其对分散污染源监测上存在盲区;相关的统计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切实的减排成效.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大范围全覆盖的监测手段,能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从而客观反映减排成效.因此,研究通过对OMI卫星遥感长时序大气污染监测产品的时空趋势分析,解析了湖北省内“十一五”以来SO_2与NO_x减排成效,结果显示湖北省内大部分地区SO_2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NO_2浓度则无显著变化趋势,宜昌、荆门等地区表现为显著增加,亟需重点关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卫国  马瑾  张立恒  
“九五”时期我国及西部的大部分工业污染物没有随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同步增长 ;我国及西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相对不足 ;西部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 ,但是 ,部分污染的比重却上升 ,尤其是西部地区单位工业总产值的污染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到三倍。西部地区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治理难度较大 ,治理技术要求较高。西部工业结构急需调整、升级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力  梅林海  
工业增长是人类社会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工业也是制造环境污染的重要力量。本文引用相关调查数据,从经济增长与环境法规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强度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增长趋势的关系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制定更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勇  胡雅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勇  钟茂初  
在2030年碳达峰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能否及时脱钩,是决定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Tapio脱钩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并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差异影响脱钩状态的收敛情况。结果表明:递增的环境规制有助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方式实现的;环境规制对脱钩状态的影响既与自身规制强度有关,也受到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需综合权衡规制强度和绿色科技投入强度,以实现最有利于脱钩的影响作用;环境规制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脱钩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环境规制政策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来制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勇  胡雅蓓  
从中国脱钩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Kaya恒等式对Tapio脱钩弹性系数进行因果链分解,并从中析出制约脱钩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1)人口增长与污染排放脱钩以及经济增长与工业增长脱钩正向影响了总脱钩,但工业增长与人口增长脱钩对总脱钩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经济集聚具有范围经济与正的环境外部性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但人口集聚引致递增的消费与生产活动,使得经济与环境负荷同时增加,阻滞了脱钩发展;(3)环境规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助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而以刺激经济增长为首要目的的措施,难以兼顾资源环境效益,不利于脱钩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利  周亚虹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国际社会对此多有批评,但这种批评没有考虑到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也曾有过污染严重的历史。本文在控制了更多合理解释变量的基础上,利用其他国家的历史数据和我国东部发达省市1997~2008年的数据,首次比较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二氧化硫污染。结论发现,在去掉京津沪这三个直辖市以后,其他六省份的污染低于其他国家的历史水平,但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可能会高于其他国家。本文认为,这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导致的,本文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巧玲  王奇  刘勇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贸易成为影响各国环境污染变化的重要因素,将其纳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是环境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联立方程模型,从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污染治理和国际贸易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相互作用机理,并以美国、中国SO2排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排放对经济产出有影响,且对美国和中国分别为正作用和负作用。经济增长增加了两国国内污染排放,且中国增加的相对更多。而污染治理均减少了国内污染排放,美、中的污染减排弹性系数分别为-0.277和-0.417。国际贸易对美国起到污染减排作用,对中国的影响不显著,考虑到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