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1)
- 2023(7902)
- 2022(6845)
- 2021(6673)
- 2020(5466)
- 2019(12860)
- 2018(12533)
- 2017(22331)
- 2016(12147)
- 2015(14116)
- 2014(13961)
- 2013(13763)
- 2012(13153)
- 2011(12227)
- 2010(12004)
- 2009(11415)
- 2008(11559)
- 2007(9930)
- 2006(8951)
- 2005(8328)
- 学科
- 济(55123)
- 经济(55074)
- 管理(33937)
- 业(28610)
- 方法(24679)
- 企(23525)
- 企业(23525)
- 数学(21727)
- 数学方法(21423)
- 中国(18250)
- 环境(13628)
- 农(12735)
- 贸(12720)
- 贸易(12713)
- 易(12483)
- 学(11985)
- 财(11930)
- 制(10174)
- 业经(10151)
- 划(9661)
- 地方(8971)
- 和(8931)
- 融(8532)
- 金融(8532)
- 银(8488)
- 银行(8477)
- 发(8374)
- 行(8209)
- 农业(8034)
- 理论(7695)
- 机构
- 大学(182722)
- 学院(176908)
- 济(80623)
- 经济(79250)
- 研究(70128)
- 管理(64816)
- 理学(55330)
- 中国(54817)
- 理学院(54649)
- 管理学(53688)
- 管理学院(53378)
- 科学(41685)
- 京(41169)
- 所(36034)
- 财(35127)
- 研究所(32887)
- 中心(31097)
- 农(28728)
- 财经(27788)
- 北京(26892)
- 经济学(25870)
- 经(25614)
- 院(25242)
- 江(24582)
- 范(24426)
- 业大(24247)
- 师范(24202)
- 经济学院(23201)
- 农业(22566)
- 科学院(21298)
- 基金
- 项目(117312)
- 科学(92624)
- 基金(87416)
- 研究(84550)
- 家(77429)
- 国家(76903)
- 科学基金(64729)
- 社会(55597)
- 社会科(52791)
- 社会科学(52773)
- 基金项目(44959)
- 省(41866)
- 自然(40661)
- 自然科(39706)
- 自然科学(39694)
- 自然科学基金(38970)
- 教育(38363)
- 资助(37106)
- 划(37027)
- 编号(31535)
- 部(27675)
- 重点(27206)
- 成果(26400)
- 发(25427)
- 中国(24857)
- 国家社会(24668)
- 教育部(23589)
- 创(23512)
- 课题(22597)
- 科研(22591)
共检索到280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小娥
本文以中国省级经济单元为分析对象,以环境污染为研究中心,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动态综合评价原理,通过构建具有"三维"特征的环境污染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各省1990-2009年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影响环境污染变动的决定因素。结论认为,在样本考察期内,污染物排放最少(即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青海、天津、北京、宁夏、新疆、甘肃、上海、吉林、福建、云南,这1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都在1.50以下;要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8%的减排目标,四川、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江苏、河南、广东、湖南、广西是重点监控省份。分地区看,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最小,依次为中部和东部...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环境污染 影响因素 结论及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平
基于单一污染物难以表达环境污染状况的不足,本文提出了能够代表整体环境状况的污染排放指数,并首次运用一种基于整体差异的动态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28个省1995~2006年的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测度,分析了中国和分区域污染排放指数的变动趋势,并基于经济结构和能源因素视角,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中国和分区域污染排放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要实现"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污染物在2010年比2006年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从三大区域来看,应该重点监控东部地区;从省级区域看,应该重点加大对河北、江苏、辽宁、山东、四川、河南、山西、广东、浙江、湖北、湖南等省份污染排放的治理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符合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爱军 方先明
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导致高能耗、高污染。本文将工业生产总值、用电量、环境污染等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构建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我国30个省域2000~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域层面的用电量变化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原因,工业污染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性,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说明工业经济增长不以电力需求无限增加为前提,也不以污染无限加重为结果,各省应积极实施节电减排措施,以顺利实现新型工业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时中
为有效评价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污染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中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结果显示各省份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地区差异和时空差异,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最小、中部次之、东部地区最大。以财政支出分权为解释变量,设立相关控制变量,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分别检验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加剧环境污染,要迈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需要加速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时中
为有效评价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污染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中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结果显示各省份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地区差异和时空差异,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最小、中部次之、东部地区最大。以财政支出分权为解释变量,设立相关控制变量,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分别检验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加剧环境污染,要迈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需要加速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示,第二产业比重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煤炭消费比重增加具有加剧环境污染的作用,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环境污染具有一定影响,而政府环境管制效果不明显,需要探索改善环保投资结构。针对三大地区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提出了改进环境质量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时中
为有效评价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污染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中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结果显示各省份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地区差异和时空差异,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最小、中部次之、东部地区最大。以财政支出分权为解释变量,设立相关控制变量,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分别检验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加剧环境污染,要迈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需要加速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屈小娥
文章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测度了2001~2011年工业行业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属于重度污染的行业主要以污染密集型产业为主,属于中度污染的产业主要由重化工业和部分传统的生活资料制造业组成,属于轻度污染的产业主要由高新技术产业和清洁产业组成。无论是产业之间还是行业之间,污染物排放差异都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增加研发支出以及国有比重增加与环境污染负相关,而企业投资规模、煤炭消费比重和外资比重与环境污染正相关,新世纪以来政府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对于降低污染物排放作用明显。完成工信部提出的"十二五"工业减排目标,煤炭采选、造纸及纸制品、电力热力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凤升
为了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1990-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自发消费为94.87元(以1990年为基期),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3-0.74之间波动,即农村居民收入每增加100元,将有大约63-74元被用于生活消费支出。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和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当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
关键词:
消费 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晴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环境污染水平以及分析环境污染状况变动趋势,文章构建了区域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收敛性。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中国6个省份的环境质量得到优化,还有5个省份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2)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σ收敛迹象要比东部地区更显著,全国和三大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均呈现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经过一段时间后,中国各区域的环境污染将达到各自的稳定水平,其收敛速度呈现中部到东部再到西部的格局,中部地区的污染将最先达到稳定水平。
关键词:
环境污染指数 综合评价 收敛性检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镭 黄亚林 刘云浪 刘超 程胜高
利用ESDA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Matlab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1995-2012年中国各地区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件呈先动态增长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事件是主要事故类型;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高频风险区域亦在逐渐减少,东南沿海及四川、湖南等中西部区仍有局部集聚的态势;1995-2000年中国的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呈随机分布状态,2001年后则开始呈现集聚的特征;Moran散点图表明,局部的空间集聚先增强后减弱,环境污染事件近年来集中在泛长三角地区,高高地区为江浙沪;环境污染事件的重心转移方向主要为西南和东北,两个快速转移时期分别为1998-2001和2004-2007年,这与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高负荷的污染排放压力有关;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与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控制、经济发展阶段及环境治理投入、环境监管能力、空间效应等因素有关。空间效应主要体现在空间邻近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应注重环境污染事故的区域联防联控,制定若干跨界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及环境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皮天雷
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脱钩分析领域最新的差分回归系数法,对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及其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二十年内绝大多数的省份没有实现过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环境污染;时间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整体而言"未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交替产生;区域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空间聚集差异性,东部相对处于未脱钩状态多于西部,中部次之,而且脱钩关系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的时间一致性特点。
关键词:
环境污染 脱钩分析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男 李磊
文章建立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风险源特点、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直接经济损失、生态损失等五个方面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进行评价,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该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等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文章基于单一污染指标难以全面表达雾霾污染状况的不足,较早提出了能够代表整体雾霾污染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一种基于整体差异的客观动态综合评价方法——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较为全面、科学的对中国29个省区2003-2016年雾霾污染指数进行测度。基于雾霾污染综合评价指数,研究了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雾霾污染水平呈现倒"N"型曲线。东部雾霾污染水平下降速度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为缓慢。中国省际雾霾污染空间集聚效应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基于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对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空间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绝对收敛趋势。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雾霾污染指数 动态综合评价 收敛性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出口、环境污染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VAR的实证检验
出口、环境污染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VAR的实证检验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对策——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研讨会综合报告
1990年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评价报告
1990~2011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2006-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能源和环境综合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001-2004年中国管理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
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与环境污染——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综合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中国区域环境质量动态综合评价——基于污染排放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