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0)
2023(9076)
2022(7690)
2021(7154)
2020(5743)
2019(13193)
2018(12796)
2017(24187)
2016(13041)
2015(15011)
2014(15049)
2013(15383)
2012(15172)
2011(14138)
2010(14454)
2009(13684)
2008(13479)
2007(11933)
2006(11199)
2005(10719)
作者
(40024)
(33056)
(32956)
(31232)
(20997)
(15773)
(15184)
(12789)
(12514)
(11919)
(11295)
(11090)
(10725)
(10715)
(10213)
(10204)
(9683)
(9535)
(9526)
(9448)
(8604)
(8109)
(8002)
(7622)
(7527)
(7500)
(7385)
(7356)
(6730)
(6577)
学科
(66974)
经济(66913)
管理(30671)
(30081)
中国(26346)
地方(23178)
(20379)
方法(19980)
(19706)
企业(19706)
数学(17495)
数学方法(17397)
业经(14452)
农业(13782)
(13602)
(13427)
银行(13413)
地方经济(13368)
(13173)
贸易(13158)
(13155)
(13046)
金融(13044)
(12709)
(12018)
(11934)
(11502)
环境(10701)
(9364)
发展(8881)
机构
学院(195116)
大学(194413)
(87690)
经济(85794)
研究(79178)
管理(68436)
中国(62819)
理学(56424)
理学院(55621)
管理学(54865)
管理学院(54474)
科学(45262)
(43988)
(41481)
(41471)
研究所(36886)
中心(35188)
(32117)
(31385)
财经(31053)
(29461)
北京(29407)
师范(29247)
(28204)
(27992)
经济学(27053)
(25497)
业大(24685)
农业(24666)
经济学院(24257)
基金
项目(116942)
科学(91821)
研究(90162)
基金(82322)
(71123)
国家(70481)
科学基金(58583)
社会(57627)
社会科(54552)
社会科学(54545)
(45647)
基金项目(42947)
教育(39839)
(38993)
编号(37537)
自然(33870)
资助(33182)
自然科(32926)
自然科学(32918)
(32887)
自然科学基金(32294)
成果(32146)
课题(27379)
重点(27304)
发展(27170)
(26735)
(26019)
(23778)
国家社会(23757)
(22918)
期刊
(110846)
经济(110846)
研究(70886)
中国(48275)
(31115)
(28314)
科学(27235)
管理(27050)
(26431)
金融(26431)
学报(26379)
教育(25059)
农业(21395)
大学(20105)
业经(18874)
学学(18448)
经济研究(18234)
技术(16936)
财经(15268)
问题(15095)
(13751)
(13274)
国际(12961)
(11050)
理论(10547)
商业(10487)
世界(10472)
资源(10469)
图书(10290)
技术经济(9940)
共检索到334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丹阳   段成荣   吕利丹   毕忠鹏   闵欣伟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要进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县域人口变动事关县域的发展及其重要载体作用的发挥。本文以1990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规模、结构、质量等多个维度考察了我国县域人口现状及较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20世纪90代以来我国县域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口净流出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人口出现缩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各区域间县域人口发展分化加剧,面临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增加及区域间人口发展差异缩小也为县域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利用好县域人口城镇化和教育提升优势,提升县域整合功能,密切关注县域人口外流、结构老化和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等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丹阳   段成荣   吕利丹   毕忠鹏   闵欣伟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要进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县域人口变动事关县域的发展及其重要载体作用的发挥。本文以1990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规模、结构、质量等多个维度考察了我国县域人口现状及较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20世纪90代以来我国县域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口净流出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人口出现缩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各区域间县域人口发展分化加剧,面临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增加及区域间人口发展差异缩小也为县域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利用好县域人口城镇化和教育提升优势,提升县域整合功能,密切关注县域人口外流、结构老化和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等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欠  李翔宇  刘春雨  梁洪力  
县域是我国国土空间的基础行政单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七普及六普数据对1874个县域的人口数据和变动态势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县域常住人口稳中有降、但县域城镇常住人口在大幅上升,西部地区县域人口规模小、东北地区县域人口流失快。一、我国县域人口的总体情况2020年年底,我国县域常住人口为7.4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约53.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利丹  阎芳  段成荣  程梦瑶  
文章以2000、2010年人口普查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描述我国儿童人口基本特征及其较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分析我国儿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新世纪以来,我国儿童人口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包括儿童规模止降趋稳、城镇儿童规模稳步增长、农村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少数民族儿童占比增加、无子女家庭比例增加、多子女家庭比例持续降低等。当前儿童生存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和留守儿童规模仍然巨大且城镇留守儿童规模日趋壮大、儿童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凸显、父母照料缺失日益严重、义务教育仍面临挑战等。文章最后从提升贫困地区儿童福利、促进儿童照料市场化、改善教育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刘淼  
一、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新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构筑了普惠性政策和补偿性政策并举的完善政策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首先,教师资源配置方面,我国通过免费师范生教育、"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等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培养了一批新的高素质教师,我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近5年时间内(2013-2017年)新增义务教育教师172万人(1),有效补充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提升了现有教师的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国峰  
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的金融理财业务起步较晚。但伴随着30多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理财事业方兴未艾,产品持续推陈出新,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发展。据普益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建辉  金永真  李钢  
中国县域经济今后十年内发展主线就是不断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而工业化是带动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龙头;因而可以说县域经济下一个十年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工业化带动三化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这些挑战就是政府资源的有限性与县域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协调发展;工业发展与农业稳定的关系;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和工业劳动力需求;县域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升级;产业聚集发展与企业成本;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庆山  罗戎  
在概述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企业创新、科技和文化融合、文化消费和数字产业互动等角度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当前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市场垄断、内容、版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梳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规制策略:完善大文化顶层设计、推进立法融合、建立健全数字文化自组织规制、推动公平竞争、创新数字内容产权模式和推动数字媒体文化消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鞍钢  
作者在文中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作出如下判断:一是我国从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可以持续到2020年左右,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是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阶段。二是我国从1980年以后进入政治空前稳定的历史时期,可以维持几十年的“天下大治”时期。三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是社会的大分化、不平衡、不平等。这是中国社会大转变和社会大分化的时期,更是社会矛盾凸显和冲突的时期。四是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入开放转型时期,从一个十分封闭的经济和社会向着全面开放的经济和社会转变。作者认为,经济多元化、经济自由化、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多元化。这是当前和今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照辉  
网上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在讨论强化银行业风险监管的背景下,本文在总结当前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对银行业监管提出的新挑战,同时针对挑战提出若干监管策略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卫  糜志雄  
城镇化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低起点、高速度的发展过程,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未能实现良性互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带来巨大压力以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持续拉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为发展主体、破除城镇化建设中的制度瓶颈和完善投融资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蓝海平  
高频交易作为电子化交易的最新方式,其高盈利性与高争议性的特点引发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本文考察了海外市场高频交易的风险、利弊、技术要素以及策略特征,着重分析高频交易对市场效率、市场波动的影响,梳理了低延迟技术、硬件与软件等高频交易关键技术的特征,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高频交易在我国应用的机会和挑战。我们认为高频交易本质上是先进信息技术在证券交易模式上的创新,是交易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高频交易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应遵从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主导的特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梁波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和新零售时代到来,后疫情时期的直播带货商业模式得到不同层面的更多关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种促销活动引导销售的作用。在促进"双循环"战略发展理念下,研究新时期直播带货的特点、面临挑战及其发展趋势将助力于我国线上线下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大量文献梳理、实践调研、观察比较分析等研究发现,新时期直播带货商业模式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主播多元化、品类多元化、载体形式多元化、服务多元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国家扶贫工程等五大方面;直播带货目前尚面临服务缺乏实质性创新、产品质量堪忧及主播乱象、品类划分模糊、行业规范及标准缺失、直播助农可及性存在盲区等严峻挑战。网络直播带货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是新技术驱动立体化服务与场景化体验融合发展,主播多元化及助农可及性不断增强,全供应链质量追溯更加严格,品类划分更加科学,法律环境不断净化,新理念与主流价值观同步传递等。直播带货商业模式在万物互联时代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将与社会价值链及多种文化生态紧密融合,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