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8)
2023(11011)
2022(9131)
2021(8727)
2020(7145)
2019(16582)
2018(15751)
2017(28747)
2016(15815)
2015(18101)
2014(17466)
2013(17344)
2012(16255)
2011(14863)
2010(14559)
2009(13748)
2008(14022)
2007(12116)
2006(10754)
2005(9692)
作者
(48033)
(40322)
(40239)
(37953)
(25623)
(19572)
(18061)
(15870)
(15309)
(14096)
(13780)
(13502)
(12791)
(12784)
(12742)
(12260)
(12116)
(12104)
(11627)
(11589)
(10052)
(9875)
(9761)
(9068)
(9017)
(8986)
(8843)
(8746)
(8079)
(8070)
学科
(67057)
经济(66980)
管理(46781)
(46577)
(38268)
企业(38268)
方法(31930)
数学(28708)
数学方法(28445)
中国(20931)
(20620)
(17118)
(16212)
贸易(16205)
(15884)
(14348)
(14011)
财务(13998)
财务管理(13974)
(13814)
业经(13495)
企业财务(13407)
农业(11439)
(10755)
银行(10707)
(10465)
金融(10465)
(10205)
(10194)
环境(9627)
机构
大学(236877)
学院(230635)
(102272)
经济(100719)
研究(86959)
管理(85206)
理学(74276)
理学院(73377)
管理学(72075)
管理学院(71683)
中国(67577)
科学(53223)
(51052)
(45663)
(45569)
(45354)
研究所(41588)
中心(38242)
业大(37241)
财经(36909)
农业(36411)
(34093)
经济学(32781)
北京(32568)
(31643)
(30696)
经济学院(29650)
(28938)
师范(28530)
财经大学(27884)
基金
项目(156445)
科学(123260)
基金(118358)
(107163)
国家(106336)
研究(105691)
科学基金(89456)
社会(70933)
社会科(67409)
社会科学(67390)
基金项目(62135)
自然(59479)
自然科(58234)
自然科学(58214)
自然科学基金(57271)
(56037)
(49886)
资助(48945)
教育(48477)
编号(38259)
(36401)
重点(36111)
(32338)
(32102)
国家社会(31258)
成果(31066)
教育部(30913)
科研(30888)
中国(30342)
创新(30305)
期刊
(105411)
经济(105411)
研究(68881)
中国(46137)
学报(45720)
(40074)
科学(39983)
(36324)
大学(33990)
学学(32193)
管理(31473)
农业(27531)
(21138)
金融(21138)
教育(19692)
财经(19299)
经济研究(19152)
(16695)
(16653)
技术(16084)
(15868)
国际(15069)
问题(14212)
业经(14164)
世界(14053)
(12606)
业大(11851)
技术经济(11161)
统计(10722)
资源(10442)
共检索到348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子龙  王军  樊杰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研究了199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总部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变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经历了探索增长、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和转型增长等四个阶段,形成了以主板市场为主体,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协同发展的格局。(2)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逐渐从早期的点状分布格局演进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密集分布区为核心,串联东部沿海地区为弧,京广轴为弓弦,长江轴为弓箭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而总部迁移网络则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顶点,以连接这些顶点为边的菱形迁移联系结构,菱形空间区域内集中了80%以上的上市公司总部迁移联系。(3)主板上市公司和劳动力密集型上市公司总部更容易发生迁移,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在区位选择时趋于一致性。(4)QAP回归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金融便利度、交通便利度、智力丰度和国际化程度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静平  卢明华  刘汉初  
基于北京2015年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数据,以街道为研究的空间单元,运用空间缓冲区分析以及Tobit模型,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北京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比较集中。其在东西方向上较为均匀,而南北方向上,长安街以北上市公司总部数量明显多于长安街以南。五环内上市公司总部大致沿环路分布,并且呈现出距离衰减的分布规律。五环外上市公司总部则沿着放射状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②北京相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倾向于集聚。制造业上市公司总部与全部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较为相似,但距离衰减更为明显;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信息业)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高度集中。③北京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主要受二环以内区位、二环到四环之间区位、2 km缓冲区总部数量、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以及到最近"985"院校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④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总部对于集聚因素以及政策因素(主要指开发区)更加看重;而信息业上市公司总部更加关注到天安门城楼的距离以及到最近"985"院校的距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波  郝云宏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迁入地优势及其分异对总部迁移绩效的影响,得到如下三个结论:(1)迁入地优势获取是一个长期过程,迁入地总部集聚优势和信息沟通优势并不能直接提升迁移绩效。(2)迁入地总部集聚优势随企业规模而分异,其中越大规模企业的总部从迁入地总部集聚优势中获益越小,而越小规模企业的总部则越容易获取迁入地总部集聚优势。(3)迁入地信息沟通优势会因迁入企业规模而分异,其中越大规模的迁入企业越能够有效利用迁入地信息沟通优势,进而提升总部迁移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白玫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变化趋势、基本特征和目标区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目标区位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目标城市主要是北京,表现为上行流迁移和西—东迁移居多。伴随着这种西—东迁移的是财富向北京等东部发达城市的集中。导致上市公司总部西—东迁移的动力机制是上市公司对资本流动性及融资便利程度的要求较高,上市公司总部对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可获得性要求较高,而北京等东部发达城市恰好满足了上市公司对总部区位的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波  郝云宏  魏立春  
基于2011年6月之前的中国上市公司183个跨市总部迁移样本,系统分析了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区际、省际以及城际分布,并基于城市层面数据探讨了总部迁移动因。研究表明,总部迁移活跃区域表现出集中性;迁入目标区域表现出集聚性,形成了总部集聚中心与次中心;总部迁出区域表现出分异性,不仅存在高迁出、低迁入区域,也存在高迁出、高迁入区域;通过总部迁移以获得迁入地更高的知识溢出优势、商务服务优势以及快速信息沟通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基于2007—2014年中国深沪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DEA模型测度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其收敛性,并考察了人才结构、专利保护程度和全球化战略对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优于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但后者有追赶前者的趋势;在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中,专利保护程度以及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与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专以上学历与上市公司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大专以下学历与上市公司研发效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基于2007—2014年中国深沪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DEA模型测度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其收敛性,并考察了人才结构、专利保护程度和全球化战略对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优于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但后者有追赶前者的趋势;在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中,专利保护程度以及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与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专以上学历与上市公司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大专以下学历与上市公司研发效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基于2007—2014年中国深沪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DEA模型测度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其收敛性,并考察了人才结构、专利保护程度和全球化战略对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优于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但后者有追赶前者的趋势;在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中,专利保护程度以及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与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专以上学历与上市公司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大专以下学历与上市公司研发效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世忠  叶钦华  徐珊  叶凡  
本文以我国2010~2019年因财务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113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对财务舞弊样本公司的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经营规模、舞弊金额、舞弊时间、审计意见等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以了解财务舞弊样本公司的外部特征。其次,针对财务舞弊样本公司的舞弊类型、舞弊手法特征进行研究,以了解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法及操作路径。再次,通过分析财务舞弊样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和非财务报表异常识别特征,以期为构建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探讨与遏制财务舞弊息息相关的三个关键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步丹璐  郁智  
政府补助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补助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是如何通过宏观的资源配置体现政府功能的呢?本文以2007~2010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上市公司每年获得的政府补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府补助分配的透彻分析,探究在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下政府补助的分布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美涛  
当前学术界对租赁融资的政策效果存在一定分歧,租赁融资能否赋能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04—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租赁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租赁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当使用不同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按照注册地把上市公司划分为东中西部、划分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回归,结论依然是稳健的;(3)使用PSM-DID进行内生性讨论,结论仍然成立;(4)引入融资成本、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等关键节点,发现租赁融资通过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困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结果为支持租赁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视角,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洋  黄子建  
专用性资产赋予企业异质化特征和产品竞争优势,并带来"持续租金",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然而专用性资产的增加也会导致交易成本增加,过多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可能使交易成本的增加超过获取的"持续租金",进而抑制企业价值的提升。在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专用性投资来形成竞争优势和拓展市场,专用性资产占比的提高会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在成熟期,企业的竞争优势基本形成,市场趋于稳定,规模的逐渐扩大也使交易成本上升,专用性资产占比的提高不利于企业价值提升;在衰退期,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若仍热衷于规模扩张而继续增加原有产品的专用性资产投资会进一步抑制企业价值提升,若积极创新转型并增加新产品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则会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对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表明,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样本公司中,专用性资产占比与企业价值分别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显著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且成熟期的负向效应在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为明显。因此,企业需要根据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主动调整资产配置。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应注意交易成本的节约和增加通用性资产投资以提升管理效率以及技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尤其是国有企业应避免盲目扩张;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积极寻找新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方向,进而实现创新蜕变或发展转型;政府也应针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差异化的投资支持政策或限制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承云  毛睿奕  张婷婷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考察了上海市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现象,对58家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集聚、国别以及行业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海跨国公司总部机构高度集中在五大地区:以陆家嘴为中心的浦东地区,外滩和人民广场地区,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地区,虹桥古北地区,徐家汇地区。跨国公司总部均来自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部门包括通讯电气、化学制药、家居餐饮、炼油冶金和金融保险等领域。分析认为上海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集聚是在交通、企业形象、商圈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产生的地理格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振杰  李惠  顾亮  郝臣  
使用2001-2012年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治理风险的数据,利用混合面板OLS和Logit回归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治理风险对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聚集以及总部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总部的分布极不均衡,且趋向于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地区;地方政府治理风险显著减少了地方上市公司总部数量,对总部的外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地区总部迁移的总体状况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考察了公司董事政治关联与地方政府治理风险共同作用对总部迁移的影响,在不考察两者交互作用时发现,其他地方政治关联董事数量、中央政治关联董事数量对总部的迁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地政治关联董事数量对总部的迁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考察两者交互作用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风险越大,其他地方政治关联董事数量越多,总部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即使公司存在本地政治关联董事,地方政府治理风险对总部的迁移也会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回归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结果具有稳健性。研究对理解地方政府治理风险以及总部迁移现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建  Jose Vila  
本文以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运用时不变估计法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中的技术效率及变动趋势,进而从财政政策、农户纯收入、耕地规模等社会经济特征角度考察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粮食产出对粮食播种面积变动十分敏感;粮食生产中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而经济越发达的省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也越高;财政支农政策对技术效率影响在各省份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水平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