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0)
- 2023(7128)
- 2022(6357)
- 2021(5952)
- 2020(5039)
- 2019(12292)
- 2018(11801)
- 2017(21894)
- 2016(12194)
- 2015(14147)
- 2014(14504)
- 2013(14591)
- 2012(13862)
- 2011(12778)
- 2010(12998)
- 2009(12311)
- 2008(12432)
- 2007(10903)
- 2006(9348)
- 2005(8474)
- 学科
- 济(56140)
- 经济(56094)
- 管理(30323)
- 业(28784)
- 方法(26147)
- 数学(23637)
- 数学方法(23445)
- 企(21587)
- 企业(21587)
- 中国(17588)
- 农(14358)
- 学(13057)
- 地方(12964)
- 财(12935)
- 贸(10576)
- 贸易(10573)
- 易(10208)
- 农业(9475)
- 业经(9431)
- 制(8827)
- 环境(8213)
- 和(8162)
- 银(7488)
- 银行(7462)
- 融(7339)
- 金融(7337)
- 务(7335)
- 财务(7322)
- 财务管理(7298)
- 城市(7276)
- 机构
- 大学(183944)
- 学院(181223)
- 济(75819)
- 经济(74014)
- 研究(67857)
- 管理(66880)
- 理学(57342)
- 理学院(56508)
- 管理学(55464)
- 管理学院(55105)
- 中国(50381)
- 科学(43463)
- 京(40130)
- 所(35399)
- 农(34396)
- 财(33836)
- 研究所(32427)
- 中心(31171)
- 业大(28759)
- 江(27585)
- 农业(27411)
- 财经(26907)
- 范(25788)
- 师范(25549)
- 北京(25310)
- 院(24435)
- 经(24432)
- 经济学(23800)
- 州(21744)
- 经济学院(21632)
- 基金
- 项目(121393)
- 科学(95004)
- 基金(88501)
- 研究(84741)
- 家(78454)
- 国家(77856)
- 科学基金(65465)
- 社会(53506)
- 社会科(50670)
- 社会科学(50651)
- 基金项目(47874)
- 省(46422)
- 自然(43437)
- 自然科(42394)
- 自然科学(42380)
- 自然科学基金(41611)
- 划(40570)
- 教育(38588)
- 资助(35653)
- 编号(33900)
- 重点(28215)
- 成果(27668)
- 部(27049)
- 发(26738)
- 创(24179)
- 科研(23864)
- 课题(23633)
- 计划(23383)
- 创新(22808)
- 教育部(22531)
共检索到271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瑶 潘润秋 许刚 焦利民 李凯
印度是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印度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分析印度城市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国内关于印度城市化和城市扩张的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论文选取10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印度城市,获取1990、2000和2014年基于Landsat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人口数据,采用圈层分析法将城市划分为等间距的同心圆圈层后统计各圈层内建设用地密度,选取增长率、密度、强度以及景观指数指标对印度城市扩张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1990—2000、2000—2014年土地年均增长率分别是人口年均增长率的3.27和2.43倍。②建设用地密度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衰减,且在一定距离内快速下降;同圈层内建设用地密度随时间逐渐增加;城市以分散的方式向外扩张,城市形态变得更加松散,特别是在第二阶段(2000—2014年)。③建设用地斑块破碎化程度与城市扩张强度的空间变化相吻合。城市扩张最活跃区域与景观破碎度最严重区域都随时间不断向外推进,城市扩张对景观格局产生显著影响。在全球城市扩张背景下,研究结果将为理解城市扩张时空特征而提供印度样本,也将为研究其他地区城市扩张提供分析方法和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静 殷淑燕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1960~2014年秦岭南北47个气象站数据,利用线性趋势、M-K检验和kriging插值法对无霜期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秦岭南北无霜期随纬度增加而减少,初霜日和无霜期在年际波动中略有下降后快速上升,终霜日在波动中略有上升后快速下降。55年来无霜期呈显著的延长趋势且发生增多突变,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的延长速率分别为0.400 6、0.280 4、0.396 1和0.407 5 d/a,突变年份分别为1999、2002、2001和1990年。从空间上看,无霜期平均值和标准差由南向北增加,80%站点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和无霜期延长。多数无霜期延长是初霜日推后与终霜日提前的共同影响。无霜期在28个站点呈波动变化,19个站点发生突变,突变时间多在1990s~2000s,2000s的突变区域面积最大且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分析结果可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贾雁岭
选取19842014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数据,在描述城市扩张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规模演变的特征和效率。研究表明:在城市扩张特征方面,2000年以来,城市整体规模和增速不断加快,超特大城市的增长尤为明显,由此导致了城市间的均衡度不断下降;在城市扩张效率方面,城市建成区扩张的速度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扩张的效率较低,西部城市尤为明显。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规模演变 特征 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贾雁岭
选取1984~2014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数据,在描述城市扩张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规模演变的特征和效率。研究表明:在城市扩张特征方面,2000年以来,城市整体规模和增速不断加快,超特大城市的增长尤为明显,由此导致了城市间的均衡度不断下降;在城市扩张效率方面,城市建成区扩张的速度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扩张的效率较低,西部城市尤为明显。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规模演变 特征 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凌赛广 焦伟利 龙腾飞 刘慧婵 易予晴 武盟盟 王威 何国金
基于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提取了武汉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覆被信息,从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中心坐标迁移和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2000~2014年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武汉市城市扩展强度指数为1.41,各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不一,洪山区建设用地的增加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的贡献最大;在扩展过程中,武汉市城市分形维数增加,城市空间形态变复杂;其扩展呈现核心-放射扩展模式,并逐渐转向圈层式;自然条件、经济、人口、交通、政策和城市规划是武汉市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但随着交通的发展,自然条件和经济对武汉市城市扩展的驱动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楠 苏明明 王玉萍
[目的]:对比分析1995—2018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张的速率、模式和质量差异,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城市实体地域度量城市空间,综合运用城市扩张强度指数、景观扩张指数、城市用地与人口密度协同发展系数、对比分析等方法。[结果]:1)资源型城市面积增速远低于非资源型城市,1995—2018年资源型城市面积累计增加320.76%;非资源型城市面积累计增长418.62%。2)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用地扩张主导模式分别为填充式和边缘式;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蔓延式发展更为明显。3)两类城市人地关系特征在扩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差异性,资源型城市步入土地快速增长阶段早于非资源型城市。[结论]各地区要根据实际,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措施,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鼓励填充式开发,倡导紧凑城市理念;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吸纳人口就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歆 和舒敏 黄婷婷 王韵
基于2006—2016年中原城市群5省30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利用城市扩张相关指数、空间相关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阶段性、波动性明显,两阶段年均扩张速率分别为6.94%、5.04%;经历了从前期快速扩张到后期平稳扩张的过渡;空间上,经历了由"跳跃式离散扩张"到"阶梯圈层式扩张"的过程,城市用地增长呈现较弱离散现象,区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虹吸效应";城市用地基尼系数缓慢上升,各城市建设用地分布较均衡;城市扩张弹性系数显著上升,绝大部分城市的扩张弹性系数远超合理值,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外商投资是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叡 李云梅 李尉尉
以无锡市1991、1996、2001和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改进后的波段组合阈值提取法对无锡市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参照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提取的信息进行修正;通过影像叠加分析,研究1991~2005年无锡市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无锡市城市总体扩张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城市扩展出现快速发展。同时无锡市城市空间扩张呈现出不均匀性,主要包括集中连片发展和轴向扩展两种典型的扩展模式,而城市扩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常州-无锡-苏州城市中心线沿线和环太湖方向,其中以东南部和东部扩展最为迅速;结合无锡市1991~2005年社会经济以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乾 李小建 吕可文
文章使用1990—2009年中国260个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采用位序—规模法则、K值、GIS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特点,并引入K'衡量城市空间扩张的效率。主要结论有:①城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主因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调整。2000年后城市发展趋向不均衡,城市体系发生动荡变化。这种变化应该高度重视。②城市空间规模变大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类型向更高级别推进,城市区域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城市所在地区差异导致城市扩张进程分化,城市地位也随之变化。③各地区城市扩张速度有显著差异,省级中心城市的扩张前慢后快,城市扩张形成区域性集团。城市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不协调,且有拉大趋势,整体上城市空间扩张应当放缓。④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城市扩张的效率有很大差异,扩张效率的高低提示各城市在城市扩张上应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焦利民 张欣
基于圈层建设用地密度分析,提出了城市扩张核心度指数;通过计算城市扩张核心度指数和城市扩张强度指数,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27个主要城市距城市中心不同距离区域的城市扩张的时空模式。研究发现:(1)1990~2010年,大部分城市核心度指数不断降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与国家区域政策密不可分,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1990~2000年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核心度值减少幅度较大,2000~2010年则是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降低明显。总体上看,西部和东北部城市的核心度指数要高于东部和中部的城市,结构更加紧凑。(2)城市扩张最活跃的地方总是出现在核心区边界附近,并不断向外推移。(3)城市的形态与城市的发展阶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昌亭 吴绍华
为揭示长三角城市群地域扩张的时空规律,基于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了1999-2010年城镇地域边界,通过定量方法研究了该城市群地域扩张的时空规律。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于苏州市辖区内,以上海为中心的苏南地区仍然是该区域的城镇发展核心区域,城市群西南部分扩张较快;(2)城市群地域扩展趋于一体化,蔓延程度增强,城镇首位度增大,上海市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凸显;(3)城市群主要沿交通主干线呈"Z"字型线性模式扩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嘉译 匡鸿海 谭超 王佩佩
量化识别城市扩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时空特征,有助于从宏观上认知城市扩张态势,理解城市化的生态响应。以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近30a(1986~2016年)长江经济带3个省级城市和4个地级市的城市扩张,包括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和扩张模式,以及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扩张量在过去30a呈线性递增过程,平均扩张速率在2006~2016年降低,表明建设用地由增量扩张向存量开发转型,但地级市的转型滞后于省级城市;(2)蔓延式扩张比例下降而填充式扩张和飞地式扩张不断增加,说明城市扩张模式由粗放蔓延型向紧凑集约型转换;(3)建设用地从快速扩张到稳定扩张的过程与植被覆盖从退化到管控的过程一致,印证了建设用地扩张与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关联性。同时,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生态系服务价值负值不断增加,较大幅度的降低了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面临城市扩张进程中出现的植被覆盖退化和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负值过大的问题,合理而有力的规划政策实施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市扩张 扩张模式 生态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忆邵 于碧菡
伴随着我国零售业外贸经营权的全部放开,沃尔玛等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沃尔玛(购物广场)从2006年至2011年在长三角各城市的扩张时机和区位选择特征,发现长三角各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外资规模、市场运营成本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沃尔玛每年在各城市新开大型购物广场数量的差异;城市的贸易外向度、外资吸引能力、信息化水平、市场潜力、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状况等,成为影响沃尔玛在长三角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宏志 宋明洁 李仁东 喻光明
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以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数据库(基于1995、2000和2005TM影像)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技术,提取建设用地变化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运用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强度指数对江汉平原1995~2005年10a来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市的社会经济等信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总体上江汉平原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呈现增大趋势,但各县市之间扩张差异显著;各县市建设用地扩张分布上呈现组团状特点;沿交通线扩张的特征较为突出,尤其是后一阶段增幅高于前一阶段,沿江扩张增幅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刘金全
文章首先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描述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不同阶段中经济变量的不同特征,并计算经济收缩及其前后时期变量相对趋势的变化,发现消费是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驱动力量,而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自1993年以来的经济波动中经济变量的变化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进而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使用政策变量对主要经济变量进行回归解释,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趋势变量在收缩期的相对更大的正向经济相对趋势增长效应,货币供给相对趋势变量在收缩期产生反向作用,它可以作为抑制经济"过速增长"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核密度 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