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60)
2023(16824)
2022(14122)
2021(13001)
2020(10686)
2019(24489)
2018(23739)
2017(43861)
2016(24244)
2015(27278)
2014(27044)
2013(26912)
2012(24607)
2011(22460)
2010(21939)
2009(20181)
2008(19768)
2007(16768)
2006(14610)
2005(12892)
作者
(73894)
(61651)
(61122)
(58085)
(38860)
(29542)
(27718)
(24202)
(23414)
(21777)
(20783)
(20618)
(19616)
(19177)
(19008)
(18918)
(18916)
(18254)
(17517)
(17490)
(15572)
(14821)
(14810)
(13957)
(13916)
(13679)
(13561)
(13412)
(12459)
(12303)
学科
(94751)
经济(94613)
管理(68053)
(64274)
(53177)
企业(53177)
方法(43117)
数学(37309)
数学方法(36831)
中国(25958)
(25563)
业经(24045)
(23842)
(23610)
(18232)
贸易(18223)
地方(17756)
(17699)
(17627)
农业(17160)
理论(15590)
技术(14886)
(14816)
环境(14806)
(14676)
(14674)
财务(14601)
银行(14600)
财务管理(14570)
(14194)
机构
大学(349991)
学院(344478)
管理(133441)
(132455)
经济(129640)
研究(121000)
理学(116633)
理学院(115211)
管理学(112965)
管理学院(112341)
中国(87789)
科学(79586)
(74876)
(66222)
(62411)
(59649)
业大(58714)
研究所(57530)
中心(54253)
农业(52506)
(48767)
财经(47959)
北京(47072)
(46406)
师范(45805)
(43972)
(43778)
(39615)
经济学(39272)
师范大学(37510)
基金
项目(246131)
科学(191776)
基金(178564)
研究(172150)
(159563)
国家(158264)
科学基金(133923)
社会(107471)
社会科(101743)
社会科学(101718)
(95817)
基金项目(95020)
自然(90024)
自然科(87890)
自然科学(87865)
自然科学基金(86295)
(82289)
教育(78511)
资助(72243)
编号(68652)
重点(55852)
成果(55103)
(52796)
(51798)
(51304)
科研(47980)
创新(47938)
课题(47461)
计划(47349)
大学(44938)
期刊
(139465)
经济(139465)
研究(98718)
学报(67088)
中国(66643)
(59144)
科学(57332)
大学(49122)
管理(47197)
学学(46180)
(44100)
农业(40726)
教育(38365)
技术(27641)
(26443)
金融(26443)
经济研究(23004)
业经(22694)
财经(22656)
(21456)
图书(20584)
(19292)
科技(18439)
(18311)
业大(18235)
问题(17854)
理论(16775)
技术经济(15772)
实践(15354)
(15354)
共检索到499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闫慧  孙立立  
"数字鸿沟"自1989年出现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文本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数字鸿沟研究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拥有者和缺乏者在接入信息通讯技术(ICT)方面存在的鸿沟;第二代将ICT素养和培训方面的鸿沟、ICT利用水平方面的鸿沟纳入其话语;第三代研究重点放在ICT接入与利用活动之外的信息资源和知识上;最新一代的学术思想则是从社会分化、社会排斥及社会不平等的角度断定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字鸿沟思维来对待本已在社会上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表2。参考文献86。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彦彬   马骋宇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梳理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框架,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健康数字鸿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主题词检索,筛选出健康数字鸿沟相关英文文献77篇,中文文献17篇,采用系统性综述法对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展望健康数字鸿沟研究方向。[结论/发现]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框架,揭示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归纳健康数字鸿沟的3个表现维度、4大影响因素,2类影响结果以及4中干预措施。[创新/价值]对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主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研究要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健康数字公平,消除健康数字鸿沟提供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伟  
从知识管理障碍、知识与组织的间隙及知识组织结构三方面分析了知识治理的成因。对知识治理现象进行了探讨,归纳了知识治理的表现维度,并且揭示了知识治理的机理及其在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及运作层面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治理研究聚焦于六个维度:结构与机制、治理过程、组织安排与设计、效益产出、资本与战略、跨学科与交叉性。通过设计与完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可以提高知识的创造、共享与使用的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剑祥  
指出图书馆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行业,图书馆核心价值内涵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从图书馆核心价值问题的提出入手,着重就近十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核心价值内涵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深化图书馆核心价值内涵的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银旭  
对个人信用水平与信用风险的评估不仅与个人历史表现有关,也与个人的诚信素质密切相关,信用意愿也会通过个人心理和行为反映出来。现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是决定个人决策、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个人心理要素、金融行为与信用表现、信用水平关系的梳理,重点分析了个人特质对信用行为表现的影响路径,以期为个人信用水平评估和信用风险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文军  陈焕之  蒋伟进  
[目的/意义]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数字阅读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关键词检索和引文追溯两步骤的文献收集方法,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纳研究主题,并进行论述。[结果/结论]将收集的文献按研究主题归纳为阅读策略及运用、阅读理解与绩效、阅读素养测评及影响因素、阅读行为与动机、数字阅读的实践与应用5个方面,评述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蕴祥  
政府雇员的议题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热烈关注,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多半是针对政府雇员的制度做评估论述,以定量调查方式完成的研究并不多,文章尝试归纳整理出现有的政府雇员定量研究的讨论议题,包括了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薪酬满意、工作满意、工作绩效、组织信任与心理契约等,并在这些相关的研究发现中,从报偿机制、人际网络、沟通管道、用人甄补等方面讨论相关的管理意涵,以提供给政府当局在雇员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规划制定上的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于良芝  
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及其政策启示。综述显示,虽然以上两种研究都是为了从信息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当代社会分化,但从文献来源和话语体系看,它们事实上构成了两个相互交叉的研究社区。前者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特点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认知学视角)所决定,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后者则主要由四种不同的政治立场所决定,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色彩。两大社区之间以及它们的内部分歧导致现有研究中存在很多相左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令研究继承者和政策选择者经常面对甄别和调和困难。本文在分析相关研究的特点和分歧的基础上,为未来研究和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长远  庞学光  
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是其供给问题的逻辑起点,决定了政府与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由谁对其负责的问题。梳理和评价国内外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定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有助于处理职业教育与政府、市场的关系。我国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的定位应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现状,明晰政府、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和限度,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的供给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安乐  李丽霞  
本文以1990-2008年刊登在国内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102篇文献为研究材料,回顾了我国近20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研究表明:(1)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在数量上有显著上升趋势;(2)研究内容和研究规模呈现出多视角、多学科、多元化的特点;(3)研究方法步入质化量化相结合的成熟发展阶段;(4)研究对象不平衡,以大学本科生为主。文章最后探讨了我国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旭俊  刘爱利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地方认同反映了主体对地方的情感依恋,不仅对居民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产生影响,还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包括:①地方认同内涵理解和维度划分,因学者学科背景及研究目的不同呈现差异化。地方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存在5种逻辑关系。基于新的认识论基础上的内涵解析,将有助于促进地方认同概念内涵认识及理解的趋同化发展。地方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关系的进一步梳理,有助于维度分类、方法及适用标准的规范化。②地方认同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地方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方认同形成机制的主要范式。多理论视角的分析,是未来地方认同影响因素及机制探究研究的重要方向。③国内地方认同研究开始时间较晚。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地方认同研究的核心内容上存在一致性,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其中国内只有少量学者关注到空间尺度与地方景观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气候、时间方面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艳红  
目前,国外学界对二级鸿沟问题的研究十分关注,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文章对国外围绕二级鸿沟展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二级鸿沟的提出过程、二级鸿沟的含义,二级鸿沟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等,并分析了二级鸿沟的研究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原宁  
本文从国外关于诚信涵义的各种文献中梳理了国外诚信的起源和意义的异同,同时也从国内历史文化传承角度,整理了国内诚信的起源和具体意思运用。本文也对国内外诚信的一些近义词进行了辨析,比如:Authenticity、Sincerity、诚信、信任等,为今后研究中学者使用这些词语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比发现,国外的诚信更加重视对自我的认知和忠实于自我;国内的诚信内涵既有认识真实的自己,同时更加侧重诚信的行为以及行为和承诺的一致性。本文认为,任何关于诚信评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应该从诚信涵义出发,区分研究诚信的视角属于心理领域还是行为领域,并且思索国外诚信研究是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是否需要对国外诚信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芸  
现实社会中,信息通信技术(以下简称ICT)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群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产生了巨大的数字鸿沟。从狭义来看,数字鸿沟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表现为各个主体在ICT拥有数量上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欣怡   周亚虹  
数字鸿沟是一种新的发展不平衡,弥合数字鸿沟是数字经济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从形成因素来看,有互联网接入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数字技术应用差异导致的数字鸿沟、数据信息资源享有差异引发的数字鸿沟、数据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有代际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产业层面的数字鸿沟、企业层面的数字鸿沟、区域层面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贫富差距,带来了数字经济时代新的不平等,对公平、数据资源共享、企业技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有重要影响。针对我国数字鸿沟形成因素和影响,需要从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开发与普及、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区域与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异缩小等方面进行数字鸿沟的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