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1)
2023(12342)
2022(10642)
2021(9726)
2020(8043)
2019(18587)
2018(18030)
2017(33731)
2016(18386)
2015(20977)
2014(21396)
2013(21469)
2012(20812)
2011(19389)
2010(19762)
2009(18528)
2008(18370)
2007(16545)
2006(14814)
2005(13941)
作者
(56680)
(47481)
(47437)
(45275)
(30311)
(22841)
(21787)
(18518)
(17954)
(17024)
(16400)
(15962)
(15329)
(15297)
(14968)
(14757)
(14153)
(14057)
(13690)
(13662)
(12107)
(11912)
(11566)
(11028)
(10814)
(10754)
(10528)
(10525)
(9750)
(9491)
学科
(102306)
经济(102226)
管理(46562)
(44689)
方法(35160)
(32835)
企业(32835)
数学(30931)
数学方法(30708)
地方(28936)
中国(28552)
(25353)
(20069)
业经(19991)
(18171)
农业(17457)
地方经济(17216)
(16582)
贸易(16571)
(15908)
(15673)
(15290)
金融(15288)
(14696)
银行(14667)
环境(14583)
(14245)
(14003)
(13474)
理论(11417)
机构
学院(277472)
大学(276922)
(125729)
经济(123150)
研究(107210)
管理(99468)
理学(83601)
理学院(82470)
中国(81432)
管理学(81152)
管理学院(80604)
科学(64698)
(60478)
(56418)
(55029)
研究所(50869)
(49797)
中心(47819)
(44059)
财经(42646)
业大(39653)
经济学(39587)
(39181)
北京(39143)
农业(38895)
师范(38828)
(38430)
(37857)
经济学院(35358)
(34905)
基金
项目(174060)
科学(135972)
研究(128298)
基金(123849)
(108020)
国家(107092)
科学基金(89744)
社会(81920)
社会科(77588)
社会科学(77566)
(68735)
基金项目(65049)
(58081)
教育(57667)
自然(55225)
自然科(53828)
自然科学(53812)
自然科学基金(52848)
编号(52189)
资助(50638)
(44681)
成果(43280)
重点(40470)
(38365)
课题(37312)
发展(36287)
(35718)
(35500)
国家社会(33908)
创新(33421)
期刊
(152415)
经济(152415)
研究(90108)
中国(61996)
(46462)
学报(43155)
(41930)
科学(40358)
管理(36696)
大学(31895)
农业(31534)
教育(30463)
学学(29833)
(29254)
金融(29254)
技术(25163)
经济研究(25064)
业经(23701)
财经(21837)
问题(19818)
(19014)
(17103)
(16502)
技术经济(15899)
世界(14944)
国际(14838)
统计(13983)
商业(13875)
资源(13866)
图书(13410)
共检索到44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世薇  张平宇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域人均GDP和GDP总量变化的基础上,运用象限图法和泰尔指数法,分析了新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和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县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增长类型,且在东疆、南疆、北疆之间及区内各县市之间呈现分异性。区域经济滞后型的县域明显多于经济活跃型的县域,经济活跃型的县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北坡、铁路、公路主干线上,经济滞后型县域集中分布于南疆以及北疆、东疆的边远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总体差异扩大的同时,东疆、南疆、北疆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内各县域之间的差异都在逐步扩大,并且区内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菊  毛璐  
文章从人口和经济两个系统,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兵团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兵团14个垦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区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八师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一师、二师、六师、七师、建工师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四师、五师、十师、十二师、十三师属于频临失调衰退类,三师与九师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十四师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兵团各垦区与山东、苏南、关中—天水各城市比较,发现经济水平越高的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越高,兵团各垦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与比较地区差距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荻  
本文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分析 ,与中国经济的特定发展模式联系起来 ,从中得出两项分析结果。一是在产业发展层面 ,外商投资确实有助于改进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这种贡献却是以妨碍生产效率改进为代价的 ;二是在区域发展层面 ,以进口替代加资本深化为特征的“上海模式” ,在促进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方面 ,确实优于以出口导向加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广东模式” ,只是前一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可持续性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昶春  聂春霞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地理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西方学者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及阶段性问题,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的标准不同,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区,依据模糊物元理论构建模糊物元判断模型,分析和判断新疆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并在总结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加入科技投入要素,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科技投入的经济发展效应存在较大差别,其中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拉动作用西部地区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R&D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明显,R&D人员投入效应在不同地区的部分省份表现出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在部分省份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部分省份存在着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滞后效应和科技人才资源储量不足现象。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分配管理机制,调整和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构建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四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资源管理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娟  吴国松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理结构、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体现在税收上的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来说明缩小地区差距、弱化不均衡的差异性上税收政策所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军  阳国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之谜"。从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三个层面对四大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四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好的财政金融等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久文  姚鹏  
运用2012年中国新疆的数据,从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排放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支撑指标、经济发展指标6个方面对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2)各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规律,其中山西、内蒙古、宁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差,而东南沿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菊娥  
一、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西北区域是一个资源丰富、经济落后、资金贫乏、依附力强的典型不发达区域。 1.资源型经济 从西北区域1987年33部门投入产出表获悉,西北区域仅有7部门调出,且调出的大户是石油加工业,其次是饮食业、纺织业和金属矿采选业等。同时将33部门投入产出表压缩为8部门投入产出表,结果发现仅有能源工业调出,这说明西北区域通过调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萍  
我国区域格局的划分目前形成了四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差异,通过分析,试图揭示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从政策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本良,陈万灵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背景分析 ,说明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和优惠政策不能根本说明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传统经济理论也不能做出可信的解释。从制度分析入手,指出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制度环境差异,并提出缩小差异的对策 - -制度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飞  韩增林  马慧强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1993年以来山西省各地区均得到较快发展。同时,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现高位波动状态。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地域单元,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产业偏离度、区位熵等参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山西省地区经济空间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波动相对应,呈现出中、东、西波浪式经济差异格局和3个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对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明华  郑元文  
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0、2005和2010年的数据,计算出山东省17地市当年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ESDA法进行空间集聚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山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拉大,处于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状态,表现出初步的"俱乐部趋同"现象;青岛、济南两热点区的经济核心地位明显,济青高速和胶济线对沿线地区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鲁西地区经济仍处于低值区,山东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边缘性特征明显;各时段区域发展战略是影响山东省域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华  陈修颖  
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基本单元,根据1993年浙江省计经委国土办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将全省分为浙东北、温台和金衢丽三大区域,并且从GDP、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近16年来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源  
利用河南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进行处理,分别从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河南省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