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1)
- 2023(8221)
- 2022(7063)
- 2021(6729)
- 2020(5800)
- 2019(13126)
- 2018(12862)
- 2017(22256)
- 2016(12653)
- 2015(14458)
- 2014(14716)
- 2013(14243)
- 2012(13471)
- 2011(12398)
- 2010(12586)
- 2009(11615)
- 2008(11665)
- 2007(10165)
- 2006(8931)
- 2005(8252)
- 学科
- 济(45373)
- 经济(45313)
- 管理(29707)
- 业(29072)
- 企(21745)
- 企业(21745)
- 方法(19417)
- 数学(17042)
- 数学方法(16741)
- 中国(16216)
- 学(14720)
- 农(12386)
- 财(12303)
- 制(12271)
- 险(10933)
- 保险(10841)
- 银(10792)
- 银行(10744)
- 地方(10336)
- 行(10266)
- 融(9960)
- 金融(9952)
- 理论(8730)
- 业经(8724)
- 体(8431)
- 农业(7783)
- 贸(7639)
- 贸易(7635)
- 和(7446)
- 易(7362)
- 机构
- 大学(180625)
- 学院(178054)
- 研究(71178)
- 济(65102)
- 经济(63439)
- 管理(62295)
- 中国(57035)
- 理学(52104)
- 理学院(51269)
- 管理学(49849)
- 管理学院(49529)
- 科学(47773)
- 京(40556)
- 所(38474)
- 农(38403)
- 研究所(35482)
- 财(33965)
- 中心(32658)
- 农业(30491)
- 业大(30183)
- 江(28673)
- 院(26499)
- 范(25943)
- 北京(25890)
- 财经(25680)
- 师范(25581)
- 经(23430)
- 省(23027)
- 州(22795)
- 科学院(21048)
- 基金
- 项目(122525)
- 科学(94647)
- 基金(87483)
- 研究(83611)
- 家(79933)
- 国家(79330)
- 科学基金(65368)
- 社会(50339)
- 省(48106)
- 社会科(47406)
- 社会科学(47389)
- 基金项目(45780)
- 自然(44937)
- 自然科(43848)
- 自然科学(43832)
- 自然科学基金(43001)
- 划(42359)
- 教育(38270)
- 资助(36472)
- 编号(32753)
- 重点(29275)
- 成果(27897)
- 部(26366)
- 发(25645)
- 计划(25449)
- 课题(24583)
- 科研(24390)
- 创(24178)
- 创新(22950)
- 科技(22767)
共检索到28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学锋 贾晓平 蔡文贵 陈海刚 马胜伟 王增焕
为评价广东沿海牡蛎体镉(Cd)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食用健康风险,实验根据2001—2010年广东17个海湾的牡蛎体Cd含量监测结果及1989—1999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广东沿海总体及粤东、珠江口、粤西3大海区牡蛎体镉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风险商法评价其健康风险。1989—2010年广东沿海累计268频次的监测结果表明:牡蛎体Cd含量变化范围为未检出~10.80 mg/kg(均值1.14 mg/kg,以湿重表示,下同),检出率97.01%;其中98.64%符合中国、美国牡蛎体或贝类的Cd含量限量标准(≤4 mg/kg)。珠江口海域达标率为三大海域最低(86.5%),是今后生物监测与海洋环...
关键词:
牡蛎 镉 健康风险评价 广东沿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海刚 贾晓平 蔡文贵 王增焕 秦洁芳 杨涛
根据历史和调查资料,对1989—2010年广东沿海牡蛎体内锌(Zn)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牡蛎体内Zn的浓度总平均值为211.5 mg/kg,从总体看其浓度出现频率呈对数正态分布。在时间上,牡蛎体内Zn总体平均浓度的分布呈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1989—2007年Zn的浓度呈微弱降低的趋势,基本维持在197.0mg/kg的水平;2007—2009年牡蛎体内Zn的浓度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之后Zn的浓度有所降低。在空间上,粤东和粤西沿海牡蛎体内Zn浓度的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基本与广东沿海牡蛎体Zn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而珠江口牡蛎体Zn的浓度水平相对较高并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增焕 林钦 王许诺 李刘冬
根据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的近江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的监测数据,对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Cd、Cu、Pb、As、Hg和Zn的膳食暴露量,对牡蛎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牡蛎样品中Cu、Zn、Cd的含量较高,其值分别为92.0、268、1.32 mg/kg(湿重,下同);Hg、As、Pb的含量低,其值分别为9.21、0.11、0.26 mg/kg。不同海域、不同养殖季节的牡蛎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与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调查海域牡蛎产品中Cu、Zn、Pb、...
关键词:
牡蛎 重金属含量 风险评估 华南沿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蔡文贵 李纯厚
根据 198 9~ 1997年广东沿岸 12个采样点近江牡蛎 (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体Cd的测定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 ,分析了广东沿岸牡蛎体Cd含量与时空分布特点。所有牡蛎体样品均检出Cd ,含量为( 0 .0 8~ 7.81)× 10 - 6,总平均值为 1.92× 10 - 6。粤东与粤西沿岸除个别样品外 ,绝大部分Cd含量均远低于评价标准 ,而珠江口沿岸样品的超标率则达到 2 5%。牡蛎体Cd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珠江口 >粤西 >粤东。1989~ 1997年 ,牡蛎体Cd含量的年际变化呈双峰分布 ,次高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 1992年和 1995年 ,其余年份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清云 甘居利 陈海刚 马胜伟 张喆 蔡文贵 贾晓平
于1989-1993和2003-2012年间每年春季采集广东沿岸的近江牡蛎样品(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六六六(HCHs)的含量,并结合1980-1985年广东省海岸带污染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探讨了广东沿岸牡蛎中六六六(HCHs)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价了其食用风险与生物质量。结果表明,广东沿岸牡蛎体内HCHs含量范围在未检出-42.4 ng/g之间,平均值为(1.70±6.13)ng/g,总体检出率为92.3%。广东沿岸海域牡蛎体内HCHs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禁用六六六以来先快速下降,90年代以后降幅放缓并逐渐趋于平稳,30年间HCHs...
关键词:
牡蛎 HCHs 时空变化 广东沿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李纯厚 蔡文贵
为了了解广东沿海Pb含量水平的时空变化特点,1989-1997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对广东沿海12个地点牡蛎体Pb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广东沿海牡蛎体Pb含量范围为 0.22 × 10-6~ 2.06 × 10-6(湿重),总平均值为0.77 × 10-6。牡蛎体Pb污染指数的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11~1.03和0.39,总体上属轻污染水平。牡蛎体Pb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粤西海区≥珠江口海区>粤东海区。广东沿海牡蛎Pb含量水平在1989-1993年间呈微弱下降趋势,1994年Pb含量明显升高,此后Pb含量基本持平。
关键词:
铅 牡蛎 时空变化 广东沿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增焕 林钦 王许诺
根据2007年和2009年对南海北部沿岸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文蛤(Meretrix meretrix)5种贝类的监测资料,对贝类体内Cd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点估计的方法,评估贝类Cd的暴露量,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翡翠贻贝和文蛤样品中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0、0.38、0.12、0.26和0.15 mg.kg-1,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92~2...
关键词:
贝类 镉 健康风险评价 南海北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新 余颖 席英玉 王丽娟 杨妙峰 姜琳琳 叶玫
牡蛎能富集栖息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可做为监测海域污染状况的指示生物。为评估牡蛎食用安全性,采用2015年对福建闽南沿海主要牡蛎产区养殖牡蛎监测数据,计算不同海区牡蛎中主要污染物:无机砷、甲基汞、铅、镉、铜、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六六六、DDT的暴露边界值(MOE)和总致癌风险指数(RTC),评估食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各污染物的平均暴露边界值在1.00×10(-6)0.111之间,均小于1;平均总致癌风险指数在2.88×10(-5)3.16×10(-5)之间,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因此,闽南沿
关键词:
养殖牡蛎 健康风险评估 福建闽南沿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昭宏 安晓萍 孟和平 张建华 安明 宗振东 宝丽波 包敏志
2003~2006年,先后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153个渔业水体的氟含量,并根据其浓度梯度选择了5个试验水体和1个对照水体,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及其主要经济鱼类各组织器官的氟含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渔业水体高氟情况普遍;5个试验水体均属于碱性水体,HCO3-和C l-含量均较高;在这些水体中,鱼体肌肉氟含量的顺序为:雅罗鱼>鲢>鲫>鲤;水氟含量越高,则鱼体肌氟含量越高;鱼体各组织器官中,鳍条、骨骼、鳞及鳃的氟含量很高,而肌肉及内脏的氟含量相对较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刚 詹华明 徐力刚 郭豪坤 李佳乐
通过采集鄱阳湖入长江口流域地表和地下水体,并对水体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评价了水体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研究区水体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阴离子为HCO_3~-、SO_4~(2-),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成因为水岩相互作用。地表水重金属平均浓度高低顺序为Cr>Fe>Zn>Pb>Cu>Mn, Cr浓度变化幅度最大,Cr与Fe在地表水中重金属总浓度中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4.36%和19.50%。地下水重金属平均浓度高低顺序为Mn>Fe>Cr>Zn>Pb>Cu。研究区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于研究区周围冶炼厂排污废水和城市工业排放的污废水。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Cr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均最高。地表水体中Cr对儿童的HQ_(der)、HI>1,Pb次之。地下水体中,Cr对人体的HQ_(der)、HI>1,Mn次之。研究为鄱阳湖流域地下水资源保护与饮用水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化学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师荣光 赵玉杰 彭胜巍 张铁亮 刘凤枝 周启星
镉(Cd)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可引起呼吸系统、肾损伤等多种疾病,对人体毒性极高,可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植物-食品-人的迁移途径在人类对环境镉的暴露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Cd通过饮食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和作物进行大规模采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蔬菜、水稻、旱地、果园等4种土地类型土壤及其种植作物中镉含量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地和水稻地有明显的污染超标现象,其中菜地土壤镉含量最高。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各作物镉富集系数,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其对镉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地稻米镉的富集能力最高,单独划为一...
关键词:
镉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 作物 风险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陈世俭 傅娇凤
在4次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对潜水和浅层承压水的"三氮"含量进行了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分析,同时探讨了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地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较高,承压水中浓度明显高于潜水,4次采样结果承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均在50%以上;(2)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在承压水中能达到良好的标准,在潜水中超标率高;(3)氨氮浓度季节变化明显,9月份浓度显著高于4、6和11月。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潜水中6月份浓度最高,在承压水中季节变化不明显;(4)地下水氨氮含量空间变异性强,浓度较高的多集中在流经洪湖的内荆河两侧区域。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受气象因素、农业活动、农村生活污染以及氧化还原环境的综合...
关键词:
四湖地区 “三氮” 时空分布 生活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翠文 谢丽萍 李焘 陈伟 牙禹 闫飞燕 蔡卓
【目的】分析玉米硒含量及对普通成人和哺乳妇女健康的风险水平,为广西玉米的加工和消费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玉米植株样品196个,测定其硒的含量,并分别以硒的最大耐受值(UTL)、最高用量值(UIL)和适宜摄入值(AI)为参考标准,对广西普通成人和哺乳妇女的玉米硒日获取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196个玉米样品硒的平均量为27.1μg·kg(-1),最高量为175μg·kg(-1),富硒玉米(硒含量≥40μg·kg(-1))占29.6%;玉米硒对广西居民的风险指数,成人为0.005%66.74%,哺乳妇女为
关键词:
玉米 硒含量 健康风险评估 广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甘居利 贾晓平 林钦 蔡文贵
于2003~2005年的每年春季,在广东沿岸10个海湾,每个海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成体30只,测定其中六六六(BHCs)和滴滴涕(DDTs)的含量。结果显示,2003~2005年近江牡蛎体中DDTs平均含量是68.7ng/g(干重),为1991~1993年的5.54倍。样品中DDTs年平均含量在2003~2005年快速增加,但在1991~1993年前是缓慢减少。2003~2005年DDE/DDTs含量比为12.8%~39.1%,比12年前的45%~55%明显更低。2003~2005年牡蛎样品中BHCs平均含量是3.27ng/g(干重),仅相当于1991~...
关键词:
牡蛎 六六六 滴滴涕 地理分布 变化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红友 周生路 赵其国 廖启林 华明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