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5)
2023(15040)
2022(13062)
2021(12726)
2020(10413)
2019(24385)
2018(24027)
2017(45701)
2016(25087)
2015(28539)
2014(28504)
2013(28117)
2012(26406)
2011(24022)
2010(23983)
2009(22174)
2008(21934)
2007(18990)
2006(16903)
2005(15154)
作者
(71635)
(59633)
(59091)
(56584)
(38325)
(28343)
(26928)
(23430)
(22776)
(21416)
(20347)
(20182)
(19002)
(18823)
(18599)
(18370)
(17759)
(17609)
(17084)
(16831)
(14866)
(14716)
(14330)
(13524)
(13319)
(13270)
(13155)
(13042)
(12079)
(11805)
学科
(101871)
经济(101755)
管理(69847)
(64521)
(52413)
企业(52413)
方法(44745)
数学(39013)
数学方法(38507)
中国(32315)
(27002)
(24641)
(21860)
(21201)
贸易(21192)
业经(20685)
(20655)
地方(20610)
(18776)
农业(17583)
(16419)
理论(16229)
环境(15943)
(15908)
银行(15866)
(15554)
(15228)
(15201)
金融(15199)
技术(14464)
机构
大学(358182)
学院(353736)
(147393)
经济(144189)
管理(138576)
研究(126764)
理学(119180)
理学院(117795)
管理学(115819)
管理学院(115184)
中国(96286)
(78186)
科学(76770)
(66644)
(63698)
研究所(57891)
中心(56772)
(54871)
财经(52774)
(50820)
北京(50489)
业大(50114)
(48680)
师范(48317)
(48198)
(46081)
经济学(44481)
农业(42852)
(41435)
经济学院(39954)
基金
项目(237777)
科学(187303)
研究(175351)
基金(173613)
(150871)
国家(149658)
科学基金(128048)
社会(110753)
社会科(104919)
社会科学(104891)
基金项目(91425)
(88884)
自然(82686)
自然科(80760)
自然科学(80743)
教育(80121)
自然科学基金(79270)
(76510)
资助(72480)
编号(71236)
成果(59154)
(53667)
重点(52978)
(50659)
课题(49205)
(48285)
教育部(46125)
国家社会(45651)
创新(45121)
科研(44848)
期刊
(162699)
经济(162699)
研究(111452)
中国(69129)
学报(54880)
科学(51387)
管理(51180)
(49849)
(48581)
大学(41791)
教育(41011)
学学(38574)
农业(35163)
(32427)
金融(32427)
技术(29896)
经济研究(26195)
财经(25636)
业经(24024)
问题(22381)
(22019)
图书(21719)
(19304)
(18736)
理论(17818)
国际(17476)
世界(17168)
技术经济(17083)
现代(16311)
科技(16245)
共检索到53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海琳  向艳芳  王昶  耿红军  
城市矿产变废为宝,其开发利用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市矿产产业作为各国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产业政策在推动城市矿产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促进产业发展。本文系统搜集1987-2015年中国中央政府颁布的城市矿产相关政策,运用政策文献量化分析法,从发文年度、发文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作用对象四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对77份政策文本进行内容量化和文献计量分析,在揭示中国城市矿产政策的总体特征和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指出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从发文年度分析,城市矿产政策数量上呈持续增长态势,政策具有明显阶段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从发文主体分析,政策效力层次偏低,政策主体涉及部门较多,缺乏总领导、协调部门;从政策工具分析,多以规制型政策工具为主,经济激励型、社会型政策较少;从政策作用对象分析,尚缺乏产品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系统政策设计。本文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海琳  向艳芳  王昶  耿红军  
城市矿产变废为宝,其开发利用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市矿产产业作为各国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产业政策在推动城市矿产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促进产业发展。本文系统搜集1987-2015年中国中央政府颁布的城市矿产相关政策,运用政策文献量化分析法,从发文年度、发文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作用对象四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对77份政策文本进行内容量化和文献计量分析,在揭示中国城市矿产政策的总体特征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简子菡  李凌子  张改素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知识元检索中的指数分析,探讨了1987—2017年中原城市群研究的主题变化与演进脉络。结果表明:①文献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状态,近期增长趋势明显;②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社科领域且以政策论证为主,研究学科以经济、管理类支撑为主;③研究机构以河南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河南省政府智库为主,资助项目以国家基金课题和河南省科学项目等服务地方建设的项目为主;④作者以科研机构人员为主但差异化明显,核心主题聚焦于发展模式且河南省社科名家的影响力较强,发表媒介以河南省内理论报纸、知名杂志为主;⑤核心关键词围绕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城镇化""崛起""协调发展"等交织成网,体现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的地域战略研究特色;⑥学术关注度与文献数量变化基本一致,近期相关文献量不断增多且影响力增强;⑦学术传播度除个别时期略有波动,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持续性的传播影响不断增强。根据研究结论,结合中原城市群研究的薄弱点,相应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卜令通  许亚楠  张嘉伟  朱依婕  
本文基于2015—2020年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出台的76项众创空间政策,通过政策样本分析厘清众创空间政策发展脉络及现存问题,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关键词频,在一级变量中加入递进且排他的效力级别指标,结合政策内容构建PMC指数模型,对两项国家层面、四项地方层面众创空间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1评价级别为完美水平,P2的PMC指数为4.25,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东部地区政策PMC指数得分显著高于西部地区,除了资源条件差异的影响外,西部地区政策本身存在不足与改进之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海琳  张翠虹  
通过搜集2003-2016年中央政府颁布的148项与城市矿产相关的政策,将这些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规制型政策、经济激励型政策和社会型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城市矿产政策的效力及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政策数量及其效力均大幅增长;不同类型政策的比例尚处于失衡状态,规制型政策所占比重较大,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型政策较为薄弱;政策效力与实施效果之间存在偏差,效力值高的规制型政策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效力值次之的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型政策的实施效果则较为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小节  曾华  
基于CSSCI 1998~2015年有效文献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关键词、发文作者和机构、被引文献、被引作者和被引期刊六个维度对中国OFDI领域研究态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OFDI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区位选择、产业选择和结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研究作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太紧密;DunnIng,BuCkley,kOgut,程惠芳,赵伟,项本武等学者及其文献是高影响力的作者和文献;《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世界经济研究》、《经济研究》是高影响力的传播载体。通过对中国OFDI领域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为该领域...
[期刊] 预测  [作者] 郭菊娥  
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对若干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预测郭菊娥(陕西财经学院710061)TheCaculationoftheQuantitiesofVariousMineralResourcesNeededbyChinain2000withtheDe-v...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1949—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70年代末,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但与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当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有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因素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慧芳  周恺  
根据2003-2013年间在国内主要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献,对近10年间的城市形态相关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进展进行评述。文章在辨析城市"布局形态"、"结构形态"、"肌理形态"三大概念的基础上,将现有研究成果按城市形态影响要素分解、新技术方法应用、时间—空间维度探讨、可持续城市形态、城市形态规划、管理和控制,以及分城市、地区案例研究六大主线进行归纳,并评析现有成果的研究视角、技术方法、实践应用特点及其局限。比较中西方城市形态研究轨迹,国内研究习惯于通过实证主义的因果演绎和经验主义的案例归纳来理解现有城市的形态发展历程,并在借鉴历史经验和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城市形态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而西方研究则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方式,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和规划应对。本文提出未来城市形态研究应更关注微观层面的肌理形态分析,应从更加温和、建设性的"时间—空间演化"视角探讨城市形态演进规律,为包容性、共生性的"可持续形态"演变发展构建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1 978— 2 0 0 0年间的城市化与过去相比 ,无论是政策上 ,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变化 ,城市化表现出加速趋势。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城市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背景下进行的 ,发展小城镇就成为比较可行的选择 ,因此也带来了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 ,应该实行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举的发展方针 ,以适应中国人口太多和资源短缺的国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研究目的:分析政府土地供给管制行为对城市住房用地供给错配的影响。研究方法:从土地供应中地方动机、中央规制与市场力量相互动的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2009—2015年105个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城市商住用地供应受地方财政赤字压力的影响,在具备高房价支撑基础的城市,地方采取"饥饿式"供地策略实现其土地财政目标,反之,则通过扩大土地供应量来实现增收目标。(2)在地方差异化供地策略的实施下,偏向中西部和中小城市的新增建设用地配额正向影响城市商住用地出让规模,未考虑城市异质性的住房用地供应调控政策在地方遭遇机会主义执行。研究结论:土地供应错配根源于财政激励下地方政府基于不同市场条件的差异化供地策略的运用;中央地区偏向的土地配额管理和"一刀切"的土地供应调控亦带来住房用地供给错配的意外之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春腊  刘卫东  陆大道  
选取《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文献,从文献作者、研究领域、支撑平台、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研究层次6个方面,对1987-2012年国内生态补偿研究进行评析。在文献作者方面,国内生态补偿研究尚未形成强大的核心作者群;从年度文献数量看,可将研究领域划分为4种类型,即急剧上升型、平缓上升型、平缓稳定型和下降型;从研究区域看,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以省域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涉及到30多个地域类型区;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研究生态补偿大多为定性描述,目前过渡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研究层次方面,最初生态补偿研究大多为自然科学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后转向技术指导与政策决策支撑方面的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最后,从研究领域、研究区域、研究方法、项目支撑以及研究挑战5个方面讨论了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杨现领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都与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一方面,这种巨大的城市化空间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市场、资源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的重要约束。因此,解决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自然  张平  刘霞辉  王钰  黄志钢  
为了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了一套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环境质量、政府效率和人民生活五个部分,通过产出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产出消耗、增长潜力、居住环境、环境质量、政府运行效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42个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264个地级市1990~2011年间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排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鲍超  李秋颖  梁广林  
采用市辖区统计数据、GIS空间分级方法以及重心移动模型,对1985~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的空间格局及重心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城市发展方针相适应,2000年之前中国总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及特大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式布局与东中西非均衡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2000年之后中国东中西部城市集群的现象更加明显,但全国层面逐渐形成了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空间格局;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规模的重心历年均位于苏鲁豫皖交界附近,"由北向南"移动的特征最为明显,东西向的移动距离较小且移动方向不尽一致,不仅反映了区域与城市发展政策对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也反映了东中西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