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3)
2023(12820)
2022(11445)
2021(10960)
2020(9017)
2019(21063)
2018(20628)
2017(38922)
2016(21410)
2015(24180)
2014(24234)
2013(24032)
2012(22094)
2011(20013)
2010(19764)
2009(17967)
2008(17365)
2007(14632)
2006(12756)
2005(11192)
作者
(62742)
(52186)
(51835)
(49432)
(33156)
(25133)
(23619)
(20785)
(20079)
(18578)
(18121)
(17609)
(16575)
(16381)
(16128)
(15994)
(15827)
(15475)
(14864)
(14799)
(13017)
(12767)
(12604)
(11821)
(11731)
(11597)
(11516)
(11418)
(10490)
(10317)
学科
(88258)
经济(88172)
管理(57800)
(54034)
(44144)
企业(44144)
方法(41210)
数学(36126)
数学方法(35732)
(22890)
中国(22778)
地方(21600)
(20912)
(19491)
业经(18261)
农业(15523)
(15375)
贸易(15368)
(14822)
环境(14317)
(14047)
理论(13910)
(13417)
技术(12723)
地方经济(11930)
(11823)
教育(11727)
(11677)
金融(11675)
(11641)
机构
大学(300890)
学院(297962)
管理(118606)
(115812)
经济(113282)
研究(104660)
理学(103707)
理学院(102387)
管理学(100445)
管理学院(99913)
中国(76204)
科学(68670)
(64753)
(53625)
(52258)
(50446)
研究所(49567)
业大(48535)
中心(46929)
(42328)
(41699)
师范(41306)
农业(41252)
北京(40761)
财经(40590)
(38446)
(37093)
(34415)
师范大学(33845)
经济学(33628)
基金
项目(214262)
科学(168162)
基金(155435)
研究(152880)
(137399)
国家(136292)
科学基金(116047)
社会(95079)
社会科(89993)
社会科学(89969)
(83929)
基金项目(83625)
自然(77630)
自然科(75771)
自然科学(75754)
自然科学基金(74372)
(71417)
教育(70021)
资助(63675)
编号(61895)
成果(49200)
重点(48735)
(46596)
(45901)
(44027)
课题(42658)
科研(41426)
创新(41071)
计划(39797)
教育部(39250)
期刊
(123037)
经济(123037)
研究(85883)
中国(57217)
学报(52785)
科学(48094)
(45816)
管理(41714)
大学(39159)
学学(36706)
(36191)
教育(34532)
农业(32399)
技术(25166)
(22033)
金融(22033)
经济研究(19720)
业经(19709)
财经(18768)
图书(17415)
(16851)
资源(16348)
(15952)
科技(15766)
问题(15671)
理论(15061)
(14344)
技术经济(14273)
实践(14003)
(14003)
共检索到43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澍  冀玮强  高鹏  韩文君  徐大伟  
目的]呼伦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湖,在呼伦贝尔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动态监测呼伦湖水域面积是呼伦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法]以呼伦湖地区1986~2016年Landsat系列卫星TM、ETM+、OLI影像,通过目视解译提取呼伦湖31年的水域面积,分析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特征,并探寻其动态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结果](1)1986~2016年呼伦湖水域面积动态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呼伦湖水域面积最大为1991年的2 315.94万km~2,最小为2012年的1 761.90万km~2;(2)呼伦湖水域面积与生长季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降水量、平均气温、蒸发量虽然在统计上与呼伦湖水域面积无显著相关关系,但间接地与平均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呼伦湖水域面积与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年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从长期来看,呼伦湖水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减少区域分布在东北部及南部;不同气候因素对呼伦湖水域面积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关关系且影响各异,需综合考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其慧  李畅游  孙标  史小红  赵胜男  韩知明  
湖冰冰情物候特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之一。论文以呼伦湖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Landsat、GF-1、HJ-1等多源遥感影像及气象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综合分析了1986—2017年呼伦湖冰情物候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呼伦湖年均开始冻结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从结冰开始到完全封冻的时间平均只有6.4 d;开始融冰时间在次年的4月上旬,消融期平均为32 d左右,到5月初或5月上旬湖冰完全融化。②1986—2017年,在整个研究期呼伦湖完全封冻期呈现显著缩短趋势,平均缩短18.5 d;完全结冰时间有一定延迟现象,平均延后8.4 d;冰全部融化时间呈现提前趋势,平均提前了11.2 d。③湖冰冻结消融空间特征表现不同,冻结时先从湖岸形态较复杂地区结冰,然后由东岸向西岸迅速封冻,消融时先从湖泊西北岸开始,逐渐向东岸融化。④在影响因素方面,呼伦湖冰情特征主要受到区域气温、风速、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亚民  何华春  崔云霞  吴涛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湖泊水域面积日益缩小,不仅影响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也造成了湖泊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破坏及湖泊水环境质量的下降。以淮河中下游洪泽湖为例,通过收集洪泽湖地区1930~2001年不同时期的地形图和遥感影像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对洪泽湖地蛆70多a来水域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30~1961年,洪泽箕面积减少了130.3km2,年均递减率为0.23%;1961~1971年,洪泽湖面积减少了31.99km2,年均递减率为0.17%;1971~2001年,洪泽湖面积减少了154.93km2,年均递减率为0.3%;193...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海  殷杰  陈晶  陈晓玲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研究,对保障调水有重要意义。针对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变化较快、短期波动明显,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稳定调水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采用2000年3月~2015年10月逐月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近16 a来月际平均水域面积均超过400 km2,2~7月份为枯水期,8月份~翌年1月份为丰水期。按季节来看,夏季至秋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增大趋势,冬季至次年春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同时水库水域在秋季波动最为剧烈,冬季较为平缓。自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受大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相虎  张奇  邵敏  
利用1982~2001年NOAA/AVHRR NDVI数据,根据简单生物模型SiB2的方法计算鄱阳湖流域叶面积指数LAI,分析不同植被类型LAI年内和年际变化及其与降水、气温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年内,LAI从1月开始减小,至3月降到最小,之后开始迅速增大,7月达到最大值,然后又开始减小;各植被覆盖类型LAI与前3月降水和前1月平均气温相关性较强,并且全部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在年际上,各植被覆盖类型LAI在20a间无明显整体增大或减小趋势,但每隔2~3a呈锯齿状增大减小交替变化,其中常绿针叶林LAI变幅较大,在2.3~3.5之间,而林地草原LAI变化较平缓,在0.5~0.9之间;植被LAI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刚  李纪人  黄诗峰  左春刚  
论文利用2005年Terra/MODIS卫星8天合成的250m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 Terra Sur-face Reflectance 8-Day L3 Global 250 m:MOD09Q1)构建的时间序列数据集,通过计算NDVI指数,结合典型地物的谱间特征,并借助SRTM数字高程数据,采用多源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洞庭湖地区2005年水域面积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合Terra/MODIS数据特点,提出了全年最大淹没时间指数的概念,并通过对该指数的构建,完成了对洞庭湖地区重点水域的淹没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文中提出的基于Terra/MODIS MOD09Q1数据的多源信息水体提取方法,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运林  徐正刚  李云梅  孙德勇  檀静  王珊珊  
为了解东洞庭湖近年水域面积的时空变化规律和三峡工程对东洞庭湖水域面积及空间分布的影响,利用MODIS影像的250 m分辨率数据,提取了东洞庭湖2002—2012年偶数年份的水域面积,在分析东洞庭湖水域面积的月、季节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东洞庭湖水域消落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将东洞庭湖水域面积与三峡水库水域面积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水域面积通常表现为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且水域消落带主要分布在东洞庭湖南部湖区;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三峡水库和东洞庭湖水域面积的相关性发生了改变,即三峡水库蓄洪之前,其水域面积与东洞庭湖水域面积未出现同步变化的现象,蓄洪之后,2个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孙从军  高阳俊  陈小华  
风浪是湖泊中重要的水动力因素,会影响航行、水上构筑物安全、水体中物质交换过程。风浪研究对构筑物设计和湖泊生态系统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淀山湖风浪开展了为期78 h的现场观测,同时观测了风速、风向。对测定结果进行拟合后得出淀山湖赵田湖水域风浪平均波高的经验计算公式。通过验证,该公式拟合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13%,能较准确反映淀山湖风浪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根据风速资料统计结果,和对淀山湖赵田湖水域风浪和风速风向关系式的拟合,得出结论:淀山湖防风安全标准建议定为8级大风,以抗平均波高0.5 m的风浪作为设计标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涛  熊立华  易放辉  肖义  宋求明  
针对洞庭湖区,以30m分辨率的环境减灾卫星CCD影像为参考,对比分析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应用于MODIS遥感影像水体面积提取的优缺点。研究发现,选取NDVI并且赋予各月份各自适应的阈值进行水体面积提取,有效避免了采取单一阈值造成的枯水期水体误提以及丰水期水体漏提问题。将提取湖区面积与相应日期水位数据组成水位-面积组,建立湖区面积-水位相关关系。考虑到建立湖区面积与单一水文站点水位间相关关系存在一定空间不合理性,选取逐步多元回归法建立2003~2006年湖区面积与多站点水位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水位和低水位处,洞庭湖面积-水位关系年际间变化不太明显,但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史培军  
本文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2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1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影响因子对耕地面积的直接影响及其间接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粮食安全的因素对耕地的直接影响作用明显,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耕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和人口因素的间接作用也不能忽视。结果意味着和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大的影响因子不一定是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而直接作用小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也可能比较大,可见耕地保护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的措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熊满辉  任泷  徐东坡  
基于2016—2020年太湖10个鱼类采样站位和33个水环境站点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响应。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共在太湖调查发现鱼类56种,主要优势种为刀鲚、鲫、鲤,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9219.28、1698.78和1075.27。太湖87.9%的鱼类全长在200mm以下,88.2%的鱼类体重在50g以下。2016年以来,共在太湖发现鱼类68种,太湖水环境总体保持稳定,但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优势种发生明显改变。统计结果表明,2016年以来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与主要水环境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太湖外排水量、人工增殖放流对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需结合太湖水环境状况建立太湖鱼类精细化捕捞方案及鲢鳙鱼增殖放流方案,引导太湖鱼类群落结构恢复并最大程度发挥太湖鲢鳙鱼控藻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穗英  孙新庆  
该文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青海省1997~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以及变化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海省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人均耕地资源也呈下降趋势。通过第一、第二主成分建立的回归模型表明,青海省耕地面积变化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度和规模以及经济活动密度具有密切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因子、油料因子、人口因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因子是影响青海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佩钦  童成立  仇少君  
研究了洞庭湖洲滩地年淹水天数和面积变化。利用洞庭湖代表性水文站1952~2000年的逐日水位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洲滩地的多年平均淹水时间(天数)。结合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水位时相卫星图像的解译数据,通过插入法和相关分析,得出了20世纪70和90年代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面积。结果表明,区内不同区域变化各异,东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减少,南洞庭湖中位的洲滩地增加,但高位和低位洲滩地减少,西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增加。表明东洞庭湖在70~90年代发生了逆向演替,南洞庭湖以正向演替为主,西洞庭湖发生了正向演替。为此,提出中低位洲滩地不宜发展杨树,获、芦生产的重点应该逐步地由东洞庭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少霞  于秀波  范娜  
本文考虑了候鸟在越冬期的生态习性、食物选择及生境偏好等因素,确定了鄱阳湖候鸟栖息地的划分标准和划分方法。并运用RS和GIS技术,确定了典型年份以及特征水位下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同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栖息地面积及其内部结构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并从湿地与候鸟保护的角度,评估了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对候鸟栖息地可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水鸟基本上都分布在莎草草滩、泥滩洼地和水深不超过60cm的浅水区;②在候鸟越冬的不同阶段,鄱阳湖湿地可以提供的候鸟栖息地面积为天然湿地面积的24%-63%,栖息地面积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冬春季的枯水位,没有对候鸟及其栖息地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但水位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海燕  蔡强国  李秋艳  
流域面积是综合地表一切要素的黑箱变量,而产沙模数是流域产沙强度的重要体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变化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多年来有关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在此基础上,把产沙模数与流域面积的变化关系划分为5种类型,即负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先增加后减小的非线性关系,先减小后增加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无显著关系等,继而对每种类型出现的原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指出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变化的本质原因,即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的变化是对流域内各种因素及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响应,产沙模数与流域面积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的增加可以出现任何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