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8)
2023(6097)
2022(5665)
2021(5424)
2020(4781)
2019(11501)
2018(11208)
2017(20511)
2016(11730)
2015(13606)
2014(13873)
2013(13985)
2012(13388)
2011(12179)
2010(12251)
2009(11734)
2008(11974)
2007(10652)
2006(9086)
2005(8396)
作者
(35364)
(29836)
(29715)
(28670)
(19006)
(14463)
(13848)
(11797)
(11166)
(10647)
(10094)
(10039)
(9562)
(9532)
(9482)
(9463)
(9416)
(8843)
(8660)
(8621)
(7484)
(7416)
(7210)
(6885)
(6845)
(6716)
(6705)
(6703)
(6167)
(6078)
学科
(50093)
经济(50049)
(29212)
管理(28871)
方法(24953)
数学(22412)
数学方法(22234)
(22139)
企业(22139)
(15503)
贸易(15502)
中国(15227)
(15180)
(14570)
(12499)
(11419)
(10331)
地方(10062)
农业(9366)
(9064)
业经(8974)
(8262)
出口(8252)
出口贸易(8252)
(7687)
(7430)
(7426)
财务(7413)
银行(7405)
财务管理(7386)
机构
大学(173471)
学院(170956)
(73168)
经济(71624)
研究(63216)
管理(63072)
理学(53888)
理学院(53169)
管理学(52250)
管理学院(51913)
中国(47730)
科学(39027)
(37552)
(34130)
(33530)
(32643)
研究所(31046)
中心(29073)
业大(26906)
农业(26746)
(26245)
财经(25834)
北京(24031)
(23437)
(23436)
师范(23194)
经济学(23130)
(21905)
经济学院(21074)
(20573)
基金
项目(111061)
科学(85763)
研究(79903)
基金(79600)
(69986)
国家(69389)
科学基金(57617)
社会(49295)
社会科(46562)
社会科学(46545)
(42745)
基金项目(42186)
自然(37375)
教育(37128)
(36994)
自然科(36461)
自然科学(36448)
自然科学基金(35836)
资助(33276)
编号(33142)
成果(27546)
重点(25593)
(25489)
(24421)
课题(22765)
(22419)
科研(21876)
教育部(21355)
创新(21028)
大学(20967)
期刊
(78565)
经济(78565)
研究(51430)
中国(34685)
(29783)
学报(29608)
科学(26277)
(25989)
大学(21431)
管理(20818)
农业(20126)
学学(19988)
教育(17769)
(15204)
金融(15204)
技术(14575)
经济研究(12974)
财经(12660)
业经(12266)
(11947)
(11529)
问题(11244)
(10902)
国际(10092)
图书(9318)
技术经济(8976)
(8866)
世界(8769)
理论(8561)
统计(8459)
共检索到261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瀛通  
1962—1975年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间,我国出生的人口高达3.6亿多。按近年的婚育模式推算,从1986年起,已陆续进入生育最旺盛年龄段。育婚妇女尤其是生育最旺盛年龄段妇女的年龄结构变动,使1986—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于弘文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也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本文根据 31个省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 ,对我国 2 0年来人口变化、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纵观人口状况的这些变化特点 ,都与人口的迁移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低生育水平的逐渐稳定 ,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的趋势已经形成 ,人口自然变动对人口各种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省际之间、城乡之间人口的迁移流动日趋频繁 ,人口的机械变动对人口各种结构的影响将逐渐增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年龄构成是重要的人口统计资料之一,很多重要的人口统计项目都与年龄有关,对人口年龄构成资料的评价和检验可以摸清重漏情况,把握资料的准确程度,因而是使用这些资料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本文拟对我国1987年人口年龄构成资料进行三项指数的初步检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彩霞  
本文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对藏族女性的婚姻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如下结论:1.和其它人口群体相比,藏族女性的婚姻状况为有配偶率低、未婚率高、离婚和丧偶的人口比重高;2.其婚姻模式表现为初婚年龄高、不婚率高的婚姻模式。究其原因,一是独特的性比例造成女性可婚对象减少;二是藏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使女性没有必须处于婚姻状态的压力,对川藏两地藏族女性婚姻状况的比较说明民族融合有助于藏族女性婚姻模式的改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鲤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对东北、西北等地区做过大量移民工作。30余年,几经起落,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得到了很多教训。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今天重提开发边区这一课题,了解边区人口、资源的配置情况和边区内人口流动变化的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鉴塘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对我国人口婚姻状况作了调查,从而弥补了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以来这方面数据的不足。本文主要依据1984、1985和1986年国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佳伟  
论文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产生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作者数量和文献数量之间的关系是遵循科学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7种人口学CSSCI期刊自创刊起至2009年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主要发现:(1)7种期刊不同论文数量的作者占作者总人数的概率分布都遵循Lotka定律,新老作者结构合理;(2)7种期刊新增量都显著低于理论最佳值,说明学术研究队伍非常稳定,但是活力不足,容易出现作者"老化"现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钦池  贺丹  张许颖  张莉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为理论渊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发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初步形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系统回答了如何在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是关于人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用和地位、目标和理念、方式和方法以及保障的科学、严整、系统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是中国人口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事业的科学指南。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述云  
贵州省未来40年人口发展前景展望陈述云(贵州省统计局550001)人口规模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的积累和实力的增减。人口具有两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人口适度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消费者,人口发展过快,就会拖延经济发展的速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为民,崔红艳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 ,2 0 0 0年 1 1月 1日零时 ,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 1 2 65 83万人 ,漏报率为 1 81 %。意味着普查直接登记人口只有 1 2 43 3 7万人 ,比公布人数少 2 2 46万人。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普查直接登记的 1 2 43 3 7万人进行了评估 ,指出普查登记人口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 ,漏报人口超过 2 0 0 0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金宏  
80年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同期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也成为热点。然而,过去这类研究常常受到数据的限制,或因资料来源不同而纠缠于概念,或因统计口径相殊而各执己见。以致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市、镇、乡“三层楼”中各装多少人、城镇化的人口“流量”构成、区域分异状况如何等重要问题,学术界仍未有清晰、一致的答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文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流动人口在地级市层面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城市是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吸引中心,吸引核心区逐渐由珠三角向北移动;从两次普查间人口流动分布的变化趋势看,绝大部分地级市的人口流动规模和强度有所增加,人口流动规模的空间分布态势基本不变,人口流动强度的空间分布则渐趋分散;跨省与省内流动人口相比,其分布较为集中,且大部分地级市仍以省内流动为主;人口流动强度与人口流动规模相比,受城市等级影响较小,空间分布较均匀,西北边疆(主要是新疆地区)城市人口流动规模较小而流动强度较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戈艳霞  
文章采用年龄移算方法进行队列对比对2010年的分性别分年龄人口的漏报或者重报进行了评估,发现:在0~9岁人口按1990年普查漏报率为底线的情况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人口漏报率为0.75%,重报率为0.55%,合计误差率为1.30%。采用布拉斯逻辑特生命表系统对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做出测度,2010年低龄人口的死亡漏报非常严重,漏报率超过60%,男性婴幼儿漏报更为严重;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平均在5%以上,不分年龄达到20%。出生漏报和育龄妇女重报带来生育水平的失真,经过漏报回填,2010年生育水平应该在1.52以上。由此显示,在运用2010年普查数据时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文健  
一、全国市场货币量格局变化及及特点1986年末,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为12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农村货币流通量为828.9亿元,占全国货币总量的689%;城市货币流通量为307.2亿元,占全国货币总量的25.2%;其它(包括流动人口)为82.3亿元,占6.8%。这三项占比重分别比上年降低0.6%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举世瞩目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过去五年了。五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的人口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掌握人口发展变化情况,为各项经济建设和制订政策提供依据,国务院决定以1987年7且1日为标准时间,在全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这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大量的调查数据尚在电子计算机处理之中。本文拟根据手工汇总的主要数据,对1987年我国的人口状况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