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3)
2023(13937)
2022(12218)
2021(11695)
2020(10203)
2019(23878)
2018(23649)
2017(45575)
2016(24658)
2015(28559)
2014(28669)
2013(28171)
2012(26313)
2011(23810)
2010(23932)
2009(22639)
2008(22327)
2007(19510)
2006(16815)
2005(15067)
作者
(71654)
(59998)
(59941)
(57272)
(38142)
(28879)
(27616)
(23641)
(22623)
(21378)
(20435)
(20077)
(19018)
(18947)
(18901)
(18546)
(18312)
(17686)
(17355)
(17270)
(14838)
(14810)
(14789)
(13672)
(13507)
(13492)
(13372)
(13309)
(12316)
(11885)
学科
(104614)
经济(104507)
管理(70591)
(68752)
(55434)
企业(55434)
方法(54871)
数学(49623)
数学方法(48908)
中国(28223)
(27794)
(27476)
(21170)
贸易(21159)
(20546)
业经(20535)
(19384)
(19373)
地方(18396)
农业(18154)
(17117)
财务(17055)
财务管理(17010)
(16544)
银行(16514)
企业财务(16127)
理论(15936)
(15756)
(15665)
金融(15662)
机构
学院(359874)
大学(359642)
(148493)
经济(145418)
管理(141328)
理学(122532)
理学院(121191)
管理学(118831)
管理学院(118172)
研究(116003)
中国(88769)
(75089)
科学(70815)
(69041)
(58304)
(57997)
财经(55695)
中心(54738)
业大(52924)
研究所(52888)
(52344)
(50549)
北京(47198)
(46183)
农业(46025)
经济学(45763)
师范(45704)
(41865)
(41700)
经济学院(41581)
基金
项目(240193)
科学(189456)
基金(175528)
研究(172390)
(152863)
国家(151630)
科学基金(130793)
社会(108894)
社会科(103320)
社会科学(103292)
(93740)
基金项目(92604)
自然(86546)
自然科(84589)
自然科学(84570)
自然科学基金(83051)
教育(81803)
(79384)
资助(74086)
编号(70704)
成果(56444)
重点(54018)
(53941)
(50501)
(49605)
课题(48329)
科研(46732)
教育部(46375)
创新(46361)
大学(45251)
期刊
(155745)
经济(155745)
研究(101215)
中国(63952)
学报(54729)
(53144)
(50675)
管理(50579)
科学(50266)
大学(41487)
学学(38904)
教育(36326)
农业(34733)
技术(33299)
(31989)
金融(31989)
财经(27204)
经济研究(26256)
业经(26005)
(23236)
统计(21222)
问题(20980)
(18987)
(18881)
(18482)
技术经济(18223)
商业(17991)
理论(17592)
决策(17365)
图书(17271)
共检索到520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骆祚炎  
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8%。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骆祚炎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4%。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措施提高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冬林  金晓彤  刘金叶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运用1978~2000年的年度数据 ,采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进行了检验 ,论证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凌  王翔  
本文通过建立含内部消费习惯的消费者跨期最优模型,运用1991~2006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非耐用品支出的消费过度敏感性低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消费变动紧跟收入变动,表现出消费对于收入过度敏感的对称形式,参数估计支持"短视行为"假说;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则表现出消费对于收入过度敏感的非对称形式,参数估计支持远期流动性约束假说和"损失厌恶情绪"假说,且"损失厌恶"情绪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负向变动之初抵达最大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强  
文章在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中居民所特有的消费特点,将政府民生支出引入最优消费函数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政府民生支出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后,政府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倒V字形影响;(2)政府民生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3)投资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转移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晓彤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解释现代消费者行为失灵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论证了我国居民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静  
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消费与出口。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消费内需,消费主要部分来源于居民,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忽视的方面,并且有下降趋势。本文首先介绍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过度敏感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陶建平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湖北省居民部门收入、企业部门收入和政府部门收入(简称三部门收入)对湖北省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部门收入几乎不直接产生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1990-2007年,最终消费(或居民消费)对居民部门收入的弹性都大于其对政府部门收入的弹性。1994年以前,二者的差距较小,但是从1994年开始,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前者几乎是直线上升,而后者几乎是直线下降。因此,增加湖北省的居民部门收入占比,虽然会相应的减少企业部门收入和政府部门收入占比,但能够达到刺激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效果。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很可能是湖北省最终消费(或居民消费)对居民部门收入弹性和政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东  刘金东  
为了检验和测算农村信贷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本文首先建立不同类型农村信贷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经验模型,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消费性信贷较之生产经营性信贷更能提振农村消费。但是,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的实证分析却显示,1981~2010年间我国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依靠农民纯收入的中介效应实现,这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高达90%,而农村信贷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仅占到总效应的10%左右。这反映了农村信贷,特别是消费性信贷供给与需求压抑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指明了缓解消费性信贷约束、调整农村信贷结构的改革导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即缺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分析以及由于样本容量的不足导致模型拟合及预测能力不强。本文主要利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验证出各阶层都存在着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在各阶层中呈现倒"草帽"型分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淇中  王克喜  
消费过度敏感问题一直是近年来西方消费函数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基于长江流域1983~2006年间九省一市所构成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usman检验、变系数模型等计量方法,对流域内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进行了系统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流域内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70%。由于各省市区域经济环境不同、收入预期差异等因素导致上、中、下游地区消费过度敏感系数有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深化流域内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艾春荣  汪伟  
本文运用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计量分析表明:在总消费增长率变动上城镇与农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久性,在非耐用消费支出上农村居民表现出一定的习惯,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几乎不存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都呈现出对预期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城镇居民总消费变动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农村,而与此恰好相反,城镇居民的非耐用消费支出变动的收入敏感系数低于农村。过度敏感性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非对称模式,城镇样本关于消费变动的估计支持了"损失厌恶"理论,而农村样本则支持了流动性约束或短视假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国生  江立明  
居民消费敏感性形成消费倾向,表现为消费力的敏感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缺陷消费环境弱化,是影响低收入居民消费敏感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此基础提出了应对低收入居民消费敏感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晓斌  
文章首先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内涵,然后运用2002~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五个不同收入组的年度数据,采用Panel Data可变参数模型测算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逐渐下降。在引入财政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两个政府财政支出变量后,发现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所有收入层次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则相反,提高了敏感性系数,而且二者对敏感性的影响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层次的提高而下降,随后文中分析了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