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8)
- 2023(2868)
- 2022(2572)
- 2021(2527)
- 2020(2047)
- 2019(5114)
- 2018(4625)
- 2017(7475)
- 2016(4285)
- 2015(5071)
- 2014(4870)
- 2013(4918)
- 2012(4830)
- 2011(4575)
- 2010(4481)
- 2009(4273)
- 2008(4273)
- 2007(3458)
- 2006(3192)
- 2005(3143)
- 学科
- 济(16324)
- 经济(16295)
- 管理(9266)
- 业(8485)
- 中国(8097)
- 方法(6577)
- 企(6253)
- 企业(6253)
- 学(6218)
- 数学(5742)
- 数学方法(5654)
- 人口(4982)
- 农(4593)
- 财(3958)
- 制(3428)
- 贸(3382)
- 贸易(3380)
- 易(3293)
- 农业(3135)
- 地方(3091)
- 业经(2863)
- 融(2823)
- 金融(2823)
- 问题(2724)
- 和(2661)
- 银(2474)
- 策(2471)
- 银行(2449)
- 教育(2441)
- 行(2387)
- 机构
- 大学(63663)
- 学院(59934)
- 研究(31275)
- 济(24694)
- 经济(24182)
- 中国(23093)
- 科学(20291)
- 管理(18552)
- 所(18012)
- 农(16480)
- 研究所(16428)
- 京(15562)
- 理学(15449)
- 理学院(15159)
- 管理学(14743)
- 管理学院(14645)
- 农业(13334)
- 中心(13326)
- 业大(11388)
- 院(11197)
- 财(10990)
- 北京(10330)
- 科学院(9682)
- 江(9641)
- 省(9384)
- 部(9125)
- 室(8874)
- 范(8852)
- 研究院(8742)
- 师范(8645)
- 基金
- 项目(41029)
- 科学(31295)
- 基金(29980)
- 家(29061)
- 国家(28831)
- 研究(25663)
- 科学基金(22687)
- 自然(16239)
- 自然科(15857)
- 自然科学(15848)
- 社会(15690)
- 自然科学基金(15597)
- 基金项目(15080)
- 省(14816)
- 社会科(14655)
- 社会科学(14650)
- 划(14364)
- 资助(13058)
- 教育(11728)
- 重点(10345)
- 计划(9556)
- 部(9109)
- 发(9076)
- 编号(9052)
- 科技(8608)
- 科研(8428)
- 创(8064)
- 成果(8000)
- 创新(7669)
- 中国(7500)
共检索到107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世界各国人口学家公认,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全面的准确的人口总数及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资料。但由于公布的分年龄性别人口资料中,未包括现役军人的数字,引起了不少外国学者的关注,并运用种种方法对现役军人的分年龄资料作了推算。这里必须提到美国人口学家安斯雷·科尔的估计。他估计女性军人108,820人的年龄分布是19岁者占2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人口的性别、年龄数,可以说是人口研究中的最基础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的民族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推算了1982年中国各民族的性别、年龄人口,并以推算的结果为例,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的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毛况生,周光复
年轻型——人口城市化的起步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是城市化的起步。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不到3000万人,1800—1850年平均年递增率不过2%。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已达18亿之多,占40%。据预测,到2000年将达32亿,占50%。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说:“我们正面临着城市人口空前的爆炸性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开华 ,李兵弟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对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进行研究,并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如1985年至2000年)的年龄构成,目的是为拟定人口发展规模和规划定额提供合理的依据。劳动年龄组(女17—55岁,男17—60岁)的比重大小同人口规模直接有关。17岁以下的未成年年龄组的比重大小,影响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的规划定额。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则相应地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阎海琴
模糊数学方法自30年代创立以来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人口学界也开始运用这一方法。本文试图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人口年龄构成类型进行综合性考察,籍以弥补桑德巴尔模式之不足。这种方法既可确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自从大力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力争尽快将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零以来,人们愈来愈关心“人口老化”问题,担心将来会出现劳动力不足,担心扶养人口和被扶养人口的比例会失调等等。提出和关心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为了正确地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必须弄清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指标,否则,就会发生概念混乱,前提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南忠吉
在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中,人们常根据年龄构成将人口分为老年型、成年型和年轻型。目前国际上一般遵循联合国的规定,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尺度。根据这一规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人口为老年型,占7—4%为成年型,4%以下的为年轻型。近年来,也有的人口学家认为上述划分方法已经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干建平,郑忠梅,李国光
本文选用中国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分年龄性别人口构成数据,经移动平均修匀后分析了两性高老龄各年龄队列人口在相邻普查期间的死亡率及其差异随龄变化,以及历次人口普查高老龄组年龄别性别比,结果表明,两性死亡率随龄迅速上升的趋势进入90岁以后的高老龄组将变缓、变平甚或下降。老龄组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的现象,进入高老龄某一阶段后差异逐渐缩小,甚至低于女性。结果预示,尽管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低于女性,但并不表明男性的生理寿命低于女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子贤,王仁安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
本文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合理性、评判标准及其参照人口的选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提出了性别比正常波动范围的估算方法 ,构造了度量人口的性别、年龄及其两者合理程度的指标 ,建立了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 ,并将这些结果应用于对德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之中。分析表明 :德国人口至今仍保留有受战争创伤的痕迹 ,男性人口短缺是战后德国在人口性别结构上所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德国人口性别结构不断趋于改善。受战后婴儿热与 60年代中期以来出生率的急剧下降的影响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恶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构建全年龄连续的人口死亡模型,对人口学者来说,是一个极富挑战的难题。虽然从1825年起,冈培茨(B.Gompertz)就尝试建立全年龄人口的死亡模型。但事实证明,这个模型只能适合局部年龄,对许多年龄区间内发生的死亡风险现象并不合适。以后,人口学者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许多探索,但或者是由于模型的精度不够,或者是因为模型构造太复杂,模型参数估计困难,使它在实际中难于推广使用。本文在前人所做的模型基础上,根据年龄别死亡的特点,分析了构建全年龄人口死亡模型的复杂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构建了新的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各种数据表明,新的模型结构简单,模型参数估计容易,解释力强,将成为人口研究有用的工具。
关键词:
人口死亡 死亡年龄分布 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兴 刘子兰
东亚贸易顺差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以人口因素为切入点对东亚地区持续的贸易顺差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和性别比率的变化通过影响居民储蓄率,进而对贸易顺差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东亚地区的十个主要经济体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数据,分别估计了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和性别比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结果发现:(1)抚养比率对贸易差额存在显著的反向影响;(2)预期寿命的延长将增加贸易差额;(3)在"男多女少"的经济体,性别比率的上升将导致贸易差额的增加。文章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证明了结论是基本稳健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瑶琳
人口年龄中位数也叫人口中位年龄。一个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就是把该人口各个年龄的人数,按照年龄的自然顺序,自小到大依次排列,其中能够把全部人口平分为两部分的那个年龄,即是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计算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利用下列计算公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青
用小学入学人数检验“五普”低年龄组的人口数据,发现“五普”17岁以下年龄组人口净漏报2042.03万,以此调整的2000年“五普”总人数在125315万-126087万之间,比公布的总人数少496万-1268万,其净漏报人数大约为在804万-1576万,净漏报率为0.65%-1.27%。同时得出“五普”0-4岁年龄组的性别比为114左右。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小学入学 漏报 性别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