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4)
2023(5746)
2022(4735)
2021(4859)
2020(3903)
2019(9304)
2018(9001)
2017(15976)
2016(8713)
2015(10438)
2014(10111)
2013(10113)
2012(9915)
2011(9221)
2010(9042)
2009(8634)
2008(8884)
2007(7523)
2006(6731)
2005(6401)
作者
(25049)
(21121)
(21028)
(20206)
(13582)
(10370)
(9504)
(8294)
(8129)
(7522)
(7359)
(7151)
(6935)
(6860)
(6686)
(6491)
(6329)
(6067)
(5940)
(5925)
(5465)
(5090)
(5047)
(4819)
(4813)
(4687)
(4507)
(4480)
(4315)
(4287)
学科
(40924)
经济(40875)
管理(20340)
(18600)
方法(18119)
中国(16876)
数学(16458)
数学方法(16212)
(13523)
企业(13523)
(11049)
贸易(11043)
(10885)
(10002)
(8325)
(8244)
(8121)
关系(6903)
(6877)
金融(6874)
(6850)
银行(6840)
(6678)
业经(6514)
(6403)
农业(6344)
(5820)
(5776)
人口(5487)
环境(5486)
机构
大学(134148)
学院(127361)
(63091)
经济(62190)
研究(55049)
管理(43709)
中国(43540)
理学(36993)
理学院(36468)
管理学(35798)
管理学院(35559)
科学(30481)
(30397)
(28402)
(27270)
研究所(25692)
中心(23847)
财经(21689)
经济学(21670)
北京(20457)
(20121)
(19991)
经济学院(19432)
(19237)
(18228)
师范(18080)
(16952)
科学院(16669)
财经大学(16338)
农业(15723)
基金
项目(81285)
科学(64431)
基金(62343)
研究(59230)
(55527)
国家(55133)
科学基金(45667)
社会(40410)
社会科(38271)
社会科学(38263)
基金项目(31256)
自然(27470)
教育(27172)
自然科(26892)
自然科学(26885)
资助(26833)
自然科学基金(26455)
(25541)
(24020)
编号(21836)
(20351)
中国(20212)
成果(19674)
重点(18827)
国家社会(18763)
教育部(17716)
(17515)
大学(16251)
(15864)
人文(15734)
期刊
(68730)
经济(68730)
研究(47017)
中国(30076)
学报(21320)
科学(21075)
(20032)
(18478)
管理(17461)
大学(16762)
学学(15445)
教育(15090)
农业(13105)
(12937)
金融(12937)
经济研究(12432)
财经(11887)
(11878)
国际(11518)
世界(11026)
(10538)
技术(9755)
问题(9484)
(8377)
业经(7156)
统计(6961)
技术经济(6567)
图书(6387)
(6137)
资源(5958)
共检索到211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人口的性别、年龄数,可以说是人口研究中的最基础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的民族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推算了1982年中国各民族的性别、年龄人口,并以推算的结果为例,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的现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世界各国人口学家公认,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全面的准确的人口总数及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资料。但由于公布的分年龄性别人口资料中,未包括现役军人的数字,引起了不少外国学者的关注,并运用种种方法对现役军人的分年龄资料作了推算。这里必须提到美国人口学家安斯雷·科尔的估计。他估计女性军人108,820人的年龄分布是19岁者占2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跃进,于清文,刘建国  
利用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确定1981年年中按龄人口数的自修正迭代算法,是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方法。本文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进而提出一个简便易行的稳定算法。 一、问题的提出 取得基年按年龄分性别的人口数据,是进行人口预测十分重要的基础之一。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得到的资料是:1981年度的死亡和生育资料,以及1982年年中按年龄分性别的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金阳荪,苏俐,梅长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南亮进,薛进军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人口统计中存在着户籍统计与人口普查的差距、缺乏长期、连续和可靠的人口、劳动力数据等问题,特别是尚没有对于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信度较高的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时序列数据。本文将在指出中国人口统计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利用人口普查等资料,用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和我们独自的方法来推算1949年以来的中国总人口、分性别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和失业率,以及分行业的从业人员等时序列的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勤  
文章根据公布的"六普"数据,对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进行模拟推算,并与往年普查及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2000年"五普"0~14岁低龄人口漏登2 056万人,女性漏登率高于男性,1岁和7岁组漏登率最高;2000~2010年育龄妇女人数增长了7.86%,生育水平相对较低的35~49岁女性增幅较大;总和生育率经历了由降到升、再到稳中有降的过程,2000~2009年历年加总的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为1.48。另外,"五普"低龄人口漏登并未导致此前一些研究认为的近10年"生育率被严重低估"的结果,由普查与调查数据直接获得的总和生育率与推算值之间的平均落差仅为0.09。在生育率低走、育龄妇女人口规模缩小且其年龄结构持续老化的多重影响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英  
文章通过建立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估计模型,用人口普查及人口调查数据,对2000~2008年中国城镇、乡村及城镇分市和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及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进行了分析评估,给出了这些指标的估计范围。其研究结果可揭示2000~2008年中国分城乡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麦勇  李勇  
本文运用我国各省份1982-2005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度量资本流动程度的β系数。并结合β系数、储蓄率和投资率平均值之差、储蓄率和投资率相关性,探讨我国各省份资本流动的程度。研究发现: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程度大小与储蓄率和投资率平均值之差之间有较强的倒U型关系,β值较大的省份大多数是储蓄投资均差较小的省份,同时也是储蓄率和投资率的相关性较强的省份,反之则反是。各省资本流动表现出东部省份资本流动最强、西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最弱的格局。从时序来看,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省份之间在1982-2005年间的资本流动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段性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振武  陶涛  
文章从人口统计数据系统存在的矛盾出发,对低年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利用人口系统以外的教育数据来对人口数据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在考虑死亡的情况下,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对应的0~3岁人口平均每个年龄组漏报了近340万人。这种漏报对中国生育水平、老龄化程度、未来劳动力供给状况、未来育龄人群人数、男女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等重要人口指标的准确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华,鲍思顿  
虽然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实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他们的生育依然受到了限制。这种生育限制增加了有男嗣偏好的家庭采取人为手段控制新生儿性别的趋向。同时,少数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使各个少数民族呈现出不同的生育状况,包括新生儿性别比的高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某些社会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少数民族新生儿性别比的影响来证明社会经济对生育行为中男嗣偏好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晓平  张保辉  李刚  张宏斌  陈宝瑞  杨桂霞  
论文结合草地生物量调查资料、对应时段NDVI数据,分析了1982—2003年不同时期我国草地生物量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末期,全国大部分地区草地生物量增加或基本持平;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大面积范围内草地生物量降低,热性草丛、温性草甸草原、山地草甸、低地草甸下降幅度分别为10.86%、4.96%、4.86%、3.49%;90年代末期后,北方大部分地区草地生物量上升到80年代的水平,南方草地生物量略有上升;1982—2003年草原区平均气温上升0.6~1.5℃,降雨量减少23.3%,草地生物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有弱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29),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干建平,郑忠梅,李国光  
本文选用中国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分年龄性别人口构成数据,经移动平均修匀后分析了两性高老龄各年龄队列人口在相邻普查期间的死亡率及其差异随龄变化,以及历次人口普查高老龄组年龄别性别比,结果表明,两性死亡率随龄迅速上升的趋势进入90岁以后的高老龄组将变缓、变平甚或下降。老龄组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的现象,进入高老龄某一阶段后差异逐渐缩小,甚至低于女性。结果预示,尽管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低于女性,但并不表明男性的生理寿命低于女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梁振华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利用2013年天津人口变动抽样数据,研究常住人口总数、常住人口户数、常住人口分年龄结构、劳动力人口结构等主要人口指标的推算方法,并提出数据评估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子贤,王仁安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