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3)
- 2023(10552)
- 2022(9529)
- 2021(9230)
- 2020(7538)
- 2019(18025)
- 2018(17692)
- 2017(33150)
- 2016(18121)
- 2015(20545)
- 2014(20470)
- 2013(20300)
- 2012(18733)
- 2011(16801)
- 2010(16420)
- 2009(14965)
- 2008(14365)
- 2007(11856)
- 2006(10282)
- 2005(8822)
- 学科
- 济(71478)
- 经济(71407)
- 管理(48283)
- 业(45339)
- 企(37117)
- 企业(37117)
- 方法(33398)
- 数学(29125)
- 数学方法(28797)
- 中国(20183)
- 农(19102)
- 地方(17726)
- 学(16780)
- 财(15723)
- 业经(15249)
- 农业(12915)
- 贸(12146)
- 贸易(12140)
- 和(11809)
- 易(11693)
- 环境(11610)
- 理论(11319)
- 制(10972)
- 技术(10589)
- 务(9723)
- 划(9679)
- 财务(9665)
- 财务管理(9646)
- 教育(9525)
- 融(9235)
- 机构
- 大学(249848)
- 学院(246701)
- 管理(101474)
- 济(94685)
- 经济(92518)
- 理学(88672)
- 理学院(87583)
- 管理学(85933)
- 研究(85675)
- 管理学院(85493)
- 中国(62177)
- 科学(55134)
- 京(54596)
- 所(42822)
- 财(41082)
- 研究所(39404)
- 中心(39398)
- 农(39176)
- 业大(38122)
- 范(35097)
- 师范(34827)
- 北京(34658)
- 江(34560)
- 财经(33462)
- 院(31576)
- 州(31023)
- 农业(30563)
- 经(30525)
- 师范大学(28633)
- 经济学(27009)
- 基金
- 项目(179101)
- 科学(141072)
- 基金(130358)
- 研究(129407)
- 家(113839)
- 国家(112917)
- 科学基金(97448)
- 社会(80391)
- 社会科(76056)
- 社会科学(76037)
- 基金项目(71011)
- 省(69275)
- 自然(65390)
- 自然科(63855)
- 自然科学(63841)
- 自然科学基金(62654)
- 划(59234)
- 教育(58640)
- 资助(53001)
- 编号(52877)
- 成果(41894)
- 重点(39823)
- 部(38903)
- 发(37772)
- 创(36839)
- 课题(36042)
- 科研(34356)
- 创新(34350)
- 教育部(33061)
- 大学(32977)
- 期刊
- 济(101655)
- 经济(101655)
- 研究(74239)
- 中国(46486)
- 学报(40123)
- 科学(38555)
- 管理(35464)
- 农(34676)
- 大学(29702)
- 财(28710)
- 学学(27727)
- 教育(27703)
- 农业(24879)
- 技术(21073)
- 融(18334)
- 金融(18334)
- 业经(16387)
- 经济研究(15753)
- 图书(15425)
- 财经(14949)
- 理论(13665)
- 问题(13298)
- 资源(13280)
- 科技(12908)
- 实践(12827)
- 践(12827)
- 业(12770)
- 经(12529)
- 技术经济(11588)
- 现代(11350)
共检索到358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陈再齐
利用1982年以来的广州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广州市老八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演化,认为广州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形成了制造业和房地产大规模开发的带动下的人口快速增长的扇形区域。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带,空间集聚特征高。人口分布多中心结构基本形成,次中心的人口空间集聚能力增强,次中心的形成得益于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区交通便利的城中村大规模集聚,并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反映了制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可为城市旧城更新改造、职住空间平衡与城市通勤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多中心结构 广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闫小培 陈忠暖
利用EDSA-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技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及其演化。总体来看,广州市总人口和户籍人口密度的空间集聚日趋明显,呈现出较典型的"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分布规律,并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区逐步形成多个次中心,多核心空间结构日渐成熟,但中心城区的"人户分离"现象明显。广州市在以大型居住区建设为先导的人口郊区化过程中,更应注重郊区,尤其是近郊区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减少中心城区人户分离现象及中心城区与郊区的交通需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也呈现较明显的多核心分布结构,形成了中心城区较高密度的、相对均匀化的空间集聚和中心城区外围高密度的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春山,罗彦,朱红
利用第三、四和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对近 2 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得出 :广州市人口增长较前 1 0年变缓 ,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 ,中心城区总体上人口减少 ;广州人口分布趋向规则化 ,均衡化 ,人口密度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变化 ,同时郊区化现象比较明显等。并对广州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随城市规模和时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模型归纳
关键词:
广州 人口分布 人口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媛 许学强 薛德升
首先分析1990—2000年间广州大都市范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发现区际绝对差异减少、相对差异增加,人口相对面积的空间分布集中性减弱;空间分布从第一、二圈层向第三圈层外推。然后在主要圈层的街道层面划分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演变为五种地域类型强减少区、强增加区、减少区、增加区和变化不大区。10年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演变一方面跟分区/市产业、就业、投资等经济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也与低成本居住空间供给有密切关系。而经济和社会因素背后是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政策壁垒、住房供给和社会福利的二元性等更深层的体制和政策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空间分布 广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丽
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信息熵、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8年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是高度集中在CBD,并有沿交通主干线向外扩散的趋势,初步呈现郊区化现象,导致多中心城市出现;六类生产性服务行业在全市的集中程度各不相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在广州城市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各行业自身的区位特性和外部的市场经济导向、政府规划政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导致了城市就业次中心的出现并有力地促进城市中心向外蔓延,但对多中心城市发展的影响还很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是由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缓慢增长并向四周扩散(即郊区化,但只是近郊),与人口空间分布规律雷同,是形成广州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帅 陈忠暖 黄方方
以广州市华润万家超市与好又多超市为例,结合不同品牌、不同业态分析连锁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发现:1连锁超市总体上呈现向心圈层分布,并表现沿城市主干道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延伸的态势;2不同品牌连锁超市的空间集聚现象都很明显,呈现从中心城区到外围递减的集聚特征,但不同品牌、不同业态连锁超市的空间集聚程度不一;3人口规模、消费能力、城乡差异、交通通达性及附近有无商圈均对超市区位选择影响呈现正相关,但不同品牌、不同业态类型超市之间区位选择侧重因素不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张纯 吴淑萍 高萌 梁环
中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且有加速趋势。北京的老龄化程度和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三种空间单元分析了北京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老年人口数量在城区呈圈层式集中分布,在郊区呈点状分布;高老龄化率地区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和生态涵养区西部和北部山区,其他地方较低;高老龄化率地区出现了空间扩散趋势;老年人口的居住隔离程度较低,且有所上升。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的直接原因是本地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迁移;老龄化率的空间分布变动的直接原因是非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影响它们的因素有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政策、社会保障和老年福利政策、市场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口 老龄化率 空间分布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娜 易成栋 高菠阳
根据2000年和最新的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2010年北京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近10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研究表明,北京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老城区人口依然在增加,仅有西城和崇文区出现了人口净减少,其他区域人口都在增加,总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从市区到郊区递减;人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区基本为100%城市化,没有出现中心衰退,城市郊区化和远郊区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增长主要是常住外来人口的增加,并且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都在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最后探讨了它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变动 北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世栋 袁奇峰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有必要界定"都市生态农地"概念。都市生态农地是指在都市系统中由农用地构成的生态性空间,一般仅限于都市区内,以较大规模和连片的空间形态融入都市功能组团。论文根据城市空间重构过程,推演出两个假设:1)都市生态农地存在圈层分布模式;2)都市生态农地生态价值与农地丰度、区位表征的供需关系相关。以广州的镇街为空间单元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从区位上看,广州都市生态农地基本可分为核心圈层、过渡圈层和外围圈层,验证了假设;2)基于区位和丰度差异,将都市生态农地分为三大类12级,为制定保护政策提供分类指导;3)农地生态功能是公共产品,但在政府与市场双失效下产生了租值消散。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军波 余斌 江海燕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 周春山
详细分析了广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背景及概况,采取指标分析法,得出各区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化程度的城市核心边缘区指向性;个体私营经济密度分布的城市核心指向性;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比重及户均人数的城市外围地区的指向性等空间分布特征。并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动力机制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生产运作及空间需求等几个方面予以详尽的解析。
关键词:
个体私营经济 空间分布 区位商 广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淇蔚 李咏华
以杭州市为例,利用多源数据基于ArcGIS、RS采用圈层分析及空间统计方法获取2000—2010年人口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人口分布格局的空间特征呈现"集聚—离散"的双重特征、"核心—边缘"的递减特征及"圈层—分异"的结构特征;2人口分布格局的动态特征表现"峰值下降—中心偏移"的满溢特征、"内城渗漏—外延增长"的交互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人口分布格局同建设用地增长作空间叠置,并从增量耦合、空间对应、要素关联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人口要素同土地城镇化在不同空间层面的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杭州市人口分布格局优化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人口分布格局 时空演变 城镇化 杭州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松 张凌云 刘洋 綦群高
文章利用Arcgis10.0软件,运用Moran's I指数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上分析新疆主要民族分布格局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新疆主要民族的Moran's I指数大于0,表明主要民族人口分布存在聚集和分散现象。以天山为界,维、汉民族入口在南北疆有明显的区域分异,北疆地区汉族人口集聚度较高,南疆地区维吾尔族聚居度较高。1982~2010年,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人口的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而回族人口分布格局变化明显。在多民族地区以民族间空间交流为基础,通过实施文化、经济和空间融合性规划设计,有利于引导区域间的民族融合;同时,开展区域性"社会规划",优化布局区域性的教育、医疗、交通、社会服务等公共资源,为有序实现民族空间的融合提供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