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3)
- 2023(8650)
- 2022(7645)
- 2021(7435)
- 2020(6372)
- 2019(15057)
- 2018(14682)
- 2017(27860)
- 2016(15715)
- 2015(17847)
- 2014(18234)
- 2013(18328)
- 2012(17487)
- 2011(16100)
- 2010(16327)
- 2009(15443)
- 2008(15686)
- 2007(14189)
- 2006(12420)
- 2005(11286)
- 学科
- 济(69037)
- 经济(68975)
- 农(46592)
- 业(45883)
- 管理(34342)
- 农业(30731)
- 方法(29270)
- 数学(26386)
- 数学方法(26110)
- 企(24575)
- 企业(24575)
- 中国(19555)
- 业经(17288)
- 学(16122)
- 财(15451)
- 地方(14439)
- 制(13783)
- 贸(13240)
- 贸易(13235)
- 易(12911)
- 发(11005)
- 农业经济(10215)
- 策(10062)
- 人口(9999)
- 银(9988)
- 银行(9935)
- 行(9489)
- 体(9439)
- 融(9405)
- 金融(9402)
- 机构
- 学院(229460)
- 大学(227717)
- 济(95897)
- 经济(93932)
- 研究(86407)
- 管理(83132)
- 理学(71229)
- 理学院(70355)
- 管理学(69011)
- 管理学院(68592)
- 中国(66845)
- 农(66765)
- 科学(56213)
- 农业(51817)
- 京(49395)
- 所(47493)
- 业大(44978)
- 研究所(43275)
- 财(41420)
- 中心(40138)
- 江(36436)
- 财经(32034)
- 农业大学(31909)
- 北京(31058)
- 范(30510)
- 师范(30197)
- 院(29402)
- 省(29292)
- 经(29067)
- 经济学(28610)
- 基金
- 项目(151243)
- 科学(116239)
- 基金(107824)
- 研究(107480)
- 家(96396)
- 国家(95507)
- 科学基金(78661)
- 社会(66164)
- 社会科(62096)
- 社会科学(62075)
- 省(60229)
- 基金项目(57536)
- 自然(51295)
- 划(50613)
- 自然科(49990)
- 自然科学(49971)
- 自然科学基金(49089)
- 教育(47537)
- 编号(45173)
- 资助(43920)
- 成果(36758)
- 农(36066)
- 重点(34653)
- 发(34158)
- 部(33626)
- 创(30415)
- 课题(30353)
- 科研(29539)
- 计划(29423)
- 创新(28579)
- 期刊
- 济(111487)
- 经济(111487)
- 农(69154)
- 研究(66417)
- 中国(50105)
- 农业(46688)
- 学报(45017)
- 科学(39653)
- 大学(33245)
- 财(31789)
- 学学(31514)
- 管理(24236)
- 业经(23771)
- 融(23536)
- 金融(23536)
- 业(23036)
- 教育(20918)
- 技术(18469)
- 问题(16235)
- 经济研究(15959)
- 财经(15412)
- 版(14765)
- 农村(14281)
- 村(14281)
- 农业经济(13929)
- 经(13257)
- 世界(13224)
- 业大(13145)
- 资源(12806)
- 技术经济(11839)
共检索到355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合满 曹丽花
以1980~2010年西藏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西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油料、蔬菜、果树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及与西藏人口数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93年为西藏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分界点,1993年以前,变化幅度较小,而1993年后有很大的变化幅度,种植结构也从"重粮食作物、轻经济作物"向"提高经济作物比重"转变。在1980~2010年间,西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显著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980~1994和2001~2010年间呈降低趋势,1995~2000年间显著增加。油料作物、蔬菜作物和果园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西藏人口保持高于全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长,人口总数呈极显著线性增加(R=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瑜琦 李秀彬 朱会义
利用1978年~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和农业统计资料,研究了浙江省稻谷和棉花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及其与纯收益相关性和对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结果表明:近年来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迅速,除耕地面积减少原因外,农业劳动力投入下降造成的耕地复种指数降低是主要原因;从播种面积和纯收益的相关性分析看出,稻谷播种面积受纯收益影响较小,棉花播种面积变化一定程度上受到纯收益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而稻谷与棉花播种面积对劳动力投入的敏感性较大,且弹性系数呈显著增高趋势,棉花由于耗工量较大,对劳动力投入逐渐由缺乏弹性过渡到富有弹性。文章认为,目前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加速机械替补劳动力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课题组 赵建华
我国以省级目标总体开展的现行农产量抽样调查,着眼于农作物主要品种的省级推算,而小品种农作物的总体分布呈偏态,往往有效样本量相对不足,不能解决小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推算问题,同时对分县的主要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的直接推算也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现阶段对小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统计方法成为农村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选择了河北省张家口的蔚县,利用小域估计方法对小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了统计推断,从推断结果看,得到了比较好的估计精度。利用蔚县实际数据为总体进行的抽样仿真分析,从实证角度阐述了小域估计方法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性,而且分析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估计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天 吴文斌 周清波 周勇 罗静 杨鹏 李正国
农作物空间格局反映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特征,是了解生产资源利用状况及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研究旨在探索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实现对历史农业统计数据的空间化表达。将传统的农业统计调查与先进的遥感技术、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农作物格局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农作物空间适宜性分布概率,在此基础上将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利用空间迭代分配方法,实现统计数据空间化的研究。论文选取中国东北三省作为方法研究区,实现了对该地区2000—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空间化表达,经检验,该方法对东北三省水稻空间化精度为0.76,能够较好地完成农作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博 敖和军 曾晓珊
为探明2009—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利用国家统计局2009—2018年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全国水稻生产主力省(区)10年间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并量化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水稻产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主力省(区)中,黑龙江省稻作面积波动较大,年平均波动幅度为4.70%;产量波动较大的是黑龙江省和湖北省,年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3.24%、3.49%;在产量变化贡献上,全国产量变化以单产水平提升为主,但各主力省(区)主导因素有差别,在保持全国各地区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应控制稻作面积缩减,扬长补短,因地制宜。
关键词:
水稻 播种面积 产量 单产水平 贡献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博 敖和军 曾晓珊
为探明2009—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利用国家统计局2009—2018年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全国水稻生产主力省(区)10年间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并量化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水稻产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主力省(区)中,黑龙江省稻作面积波动较大,年平均波动幅度为4.70%;产量波动较大的是黑龙江省和湖北省,年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3.24%、3.49%;在产量变化贡献上,全国产量变化以单产水平提升为主,但各主力省(区)主导因素有差别,在保持全国各地区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应控制稻作面积缩减,扬长补短,因地制宜。
关键词:
水稻 播种面积 产量 单产水平 贡献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巍
近几年国家统计局不断开展遥感技术在农业统计领域的研究应用,为推广实施遥感辅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提高主要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的数据质量创造了条件。本文以2011年黑龙江省开展的秋粮播种面积调查为例,介绍遥感辅助播种面积调查的基本流程,包括遥感资料获取、抽样框编制、样本抽选、地面调查、遥感对农作物分类识别、分品种播种面积的估算等,并探讨了业务化运行的可行性与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面积调查 估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超 周应恒
研究目的是探究我国蔬菜播种面积的主要经济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蔬菜供给的微观主体—农户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1994—2007年间我国蔬菜主产省的蔬菜播种面积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蔬菜种植户的蔬菜播种面积决策受蔬菜和其他替代农作物生产的相对比较收益、该地区非农就业水平的较大变化和以往农户蔬菜生产决策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表明由于农民种植决策的选择是一个长期的周期过程以及以往决策的滞后影响,任何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其带来的长期效果,而不能过分关注当前的短期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柏林
解放后,由于耕地、复种指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制约,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以致影响总产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保证粮食供需平衡,我国必须稳定现有粮食播种面积。
关键词:
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分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胡雪梅
本文从棉花供给的微观主体——棉农的角度分析中国棉花供给的影响因素,发现棉农的棉花播种面积决策受对未来相对收益的预期以及已往决策的影响,而相对收益的预期由棉花与替代作物的相对价格、相对单产的预期来决定。由于相对价格和相对单产预期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加上已往决策的滞后影响,任何政策措施都要全面考虑其长期的后续作用,不能过分关注当前的目标。
关键词:
棉农 播种面积 决策 预期相对收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杨 陈超 谭涛 李寅秋
借鉴Nerlove模型,基于预期相对净收益的视角,建立一个省际的动态面板模型,探讨土地资源稀缺条件下中国农户玉米播种面积决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发现,在土地资源稀缺条件下,农户通常根据相对比值而非绝对值作出农作物播种面积决策。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对玉米未来相对净收益的预期,以及农户以往的播种决策,而预期相对利润由预期相对价格、预期相对单产和预期相对成本共同决定。实证检验部分地支持了理论分析结果,并且发现大豆与玉米的预期相对价格、预期相对单产和预期相对成本对玉米的预期相对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最后指出,保证国家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宏观调控等干预措施,以及科技...
关键词:
农户 玉米播种面积 决策 预期相对净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