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9)
- 2023(10569)
- 2022(9500)
- 2021(9058)
- 2020(7642)
- 2019(18670)
- 2018(18163)
- 2017(34263)
- 2016(19007)
- 2015(21814)
- 2014(22090)
- 2013(22115)
- 2012(21241)
- 2011(19462)
- 2010(19709)
- 2009(18389)
- 2008(18409)
- 2007(16104)
- 2006(14242)
- 2005(12731)
- 学科
- 济(84340)
- 经济(84264)
- 管理(50326)
- 业(45613)
- 方法(35911)
- 企(35108)
- 企业(35108)
- 数学(31656)
- 数学方法(31346)
- 中国(23204)
- 农(23168)
- 地方(22598)
- 学(21341)
- 财(18678)
- 环境(16438)
- 业经(15634)
- 贸(15483)
- 贸易(15478)
- 农业(15444)
- 易(14852)
- 制(13379)
- 和(12739)
- 划(11729)
- 理论(11579)
- 融(10875)
- 金融(10871)
- 地方经济(10765)
- 务(10764)
- 财务(10745)
- 财务管理(10712)
- 机构
- 大学(278856)
- 学院(275729)
- 济(109318)
- 经济(106731)
- 管理(101923)
- 研究(101728)
- 理学(87335)
- 理学院(86041)
- 管理学(84382)
- 管理学院(83840)
- 中国(75750)
- 科学(66390)
- 京(62207)
- 农(53873)
- 所(53678)
- 研究所(49224)
- 财(48958)
- 江(47014)
- 中心(46911)
- 业大(45075)
- 农业(42664)
- 范(40057)
- 师范(39648)
- 财经(38846)
- 北京(38545)
- 院(36834)
- 经(35111)
- 州(34838)
- 经济学(33104)
- 师范大学(32324)
- 基金
- 项目(186447)
- 科学(144941)
- 基金(133995)
- 研究(131496)
- 家(118850)
- 国家(117887)
- 科学基金(98942)
- 社会(81878)
- 社会科(77257)
- 社会科学(77226)
- 省(73126)
- 基金项目(72442)
- 自然(66026)
- 自然科(64359)
- 自然科学(64335)
- 自然科学基金(63131)
- 划(62794)
- 教育(59567)
- 资助(54279)
- 编号(52758)
- 成果(43171)
- 重点(42959)
- 发(41015)
- 部(40921)
- 课题(37412)
- 创(37357)
- 科研(36354)
- 计划(35522)
- 创新(35102)
- 大学(34079)
共检索到420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雪 濮励杰 许艳 朱明
2009年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了解江苏沿海城市过去土地利用变化轨迹以及驱动因子是未来江苏省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5期TM30 M×30 M RS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分析东台市1980~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轨迹,并通过典型对应分析(CCA)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台市198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2029.02 kM2)、建设用地(155.31 kM2)、草地(60.41 kM2)和水域(56.56 kM2)。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量占总面积的16.98%,其中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量最大。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轨迹为耕地转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地图代数和空间关联分析、相邻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论文对上海地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形成过程和相关空间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上海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经历了“单核扩展”模式为主(1987~1990年)到“单核扩展”、“多核扩展”与“点—轴”扩展模式并存(1990~1995年),直至“多核扩展”及“点—轴”等复杂扩展模式为主(1995~2000年)的变化过程,导致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县城镇规模急剧扩张,交通干道沿线区域城市化过程明显增强,并形成整个上海地区城市化网络结构;②面积贡献率较大、转变频率较低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与其他类型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濛 濮励杰 张跃进
沿海开发古已有之,且从未停息。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开发规模和速度也以几何级数增长。现阶段,随着国家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轮沿海开发建设的大潮已悄然兴起,而同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霈 黄玮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提升城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都在下大力气制定和落实各自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实现空间布局及结构的合理化。这就必须改变以往那些大酒店热、开发区热、圈地热、旧城改造热等不适宜的发展模式。笔者通过深入考察江苏省东台市两种城市发展模式的利弊,联系当前的节约集约用地发展战略,探索中小城市的建设发展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象资料,对上海地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形成过程和相关空间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用地是全区近10年来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来源;②灌草丛与弃耕地作为一类独特的“中间过渡”土地利用类型,其数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新开发区形成、扩展的强度和方位;③具有较大面积、较少转变次数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其空间格局强度最为显著,空间凝集度和亲和性也最强,构成区域城市化扩展的主体骨架。在此基础上,以具有较大规模的多个扩展核(常构成城市的CBD)为核心的“多核扩展”和以卫星城、交通干线周围为主的“点—轴扩展”模式,成为本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形态组建和扩展的主要形式;④上海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兴榆 黄贤金 赵小风 陆汝成 刘欣
研究目的:利用江苏省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江苏省近1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研究方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量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研究结果:(1)1997—2006年,江苏省各地市中扬州市的土地利用最为活跃,而连云港市的土地利用最不活跃。(2)全省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存在差异。(3)全省区域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4)DEA弱有效和DEA非有效区域应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水平。研究结论:DEA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并有效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劲松,周生路,彭补拙
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了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而当前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很强的政策和指标约束 ,同时必须十分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这种背景下 ,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必须有所改变 ,本文结合东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 ,提出了运用多目标决策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制定和评价规划方案的新方法 ,以期对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所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辛酉 贾铁飞 倪少春
运用RS和GIS技术,根据上海1987年1、995年和2003年3期Landsat5 TM遥感影像记录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典型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该样带内人类的生态供给与需求;提出一个评价区域人类活动生态效应的新方法,得出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与弹性指数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对样带区域总体及其中城乡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比较与动态分析,发现20a来在人类影响下城市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骤减-缓减-回复的过程,在空间上使城乡区域生态效应的性质和强度产生分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智通祥 刘富荣
违法用地"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是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如何破解土地执法中的"三难"?是各地国土资源部门都必须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江苏省东台市国土资源局针对违法用地的关键节点,制定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村级国土信息员实施有效管理完善村级土地管理责任制。东台市国土局提请市委、市政府,将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海洋
农村土地整治,既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务实之举,又是"城市得空间、农民得实惠、社会得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但是,当前社会的关注往往多集中于新增了多少耕地,造了多少桥,修了多少路渠,而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足够关注,这些问题常常影响基层申报项目、实施工程的积极性。农村土地整治如何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小龙 田冬 孙浩浩 龚福海
从健康城镇化的理论视角对江苏省东台市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析村庄发展现状与特征,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厘清了历次中心村建设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规划编制任务指向,操作性有待提高;建设资金难筹,推进缓慢;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心村规模偏小;政策保障乏力等。最后,对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健康城镇化 农村集中居住点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巴竞 林四海
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地处城市西郊,交通便捷,农民宅基地建设成本低廉,与市区房价居高不下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西溪景区的开发建设,村民自建房屋欲望十分强烈,随之而来农民宅基地管理呈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东台市国土资源局五烈国土资源所努力探索实施国土资源创新管理工作,在全镇实施农民宅基地"一张图"监管(以下简称农宅监管图),既有效防止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佑志 尹占娥 殷杰 张华 张书娟
基于上海市1987年和2007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获得2个时相遥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编制上海区域生态风险等级图。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上海市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农田面积大幅减少;对半变异函数曲线中块金值、基台值和块金基台比3个主要参数的分析,表明上海市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相关距离在逐年增加;1987年和2007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分别在0.15~0.31和0.12~0.32之间,该指数从市中心向郊区呈圈层状递减,且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在大幅扩大;通过缓冲区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风险 上海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小虎 孙茜 雷国平
以1987年和2005年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IS/RS技术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05年大庆市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呈增加趋势,草地和水域呈减少态势;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的整体处于微小差异和一般差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土壤质量和大气质量下降,水体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利用景观结构趋于均匀分布;土地总生态承载力呈增加态势,但人均生态承载力明显下降。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影响 大庆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曲福田 王启仿
结构决定功能,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运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的概率矩阵,预测江阴市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以此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近期内可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着非农化趋势加快,农地数量减少加速的现象,如果为保证耕地的数量平衡,则可能导致农地内部结构极其不合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当释放农地,促进经济发展;运用经济杆杠,提高非农用地利用效率;重视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马尔柯夫链 转移矩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