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5)
- 2023(11912)
- 2022(9879)
- 2021(9229)
- 2020(7722)
- 2019(17258)
- 2018(16744)
- 2017(31219)
- 2016(17063)
- 2015(18566)
- 2014(18229)
- 2013(18411)
- 2012(17087)
- 2011(15171)
- 2010(15210)
- 2009(14561)
- 2008(14614)
- 2007(12846)
- 2006(11498)
- 2005(10244)
- 学科
- 业(85149)
- 济(75485)
- 经济(75390)
- 企(67770)
- 企业(67770)
- 管理(58528)
- 农(46352)
- 农业(30809)
- 方法(30665)
- 业经(28985)
- 财(24438)
- 数学(23309)
- 数学方法(23198)
- 中国(18297)
- 务(17814)
- 财务(17811)
- 财务管理(17796)
- 企业财务(16870)
- 技术(16346)
- 制(15877)
- 地方(15241)
- 贸(14906)
- 贸易(14900)
- 策(14654)
- 易(14543)
- 划(13565)
- 和(12776)
- 体(12746)
- 学(11959)
- 环境(11224)
- 机构
- 学院(248769)
- 大学(238315)
- 济(107505)
- 经济(105758)
- 管理(100408)
- 理学(87197)
- 理学院(86274)
- 管理学(85165)
- 管理学院(84723)
- 研究(83131)
- 中国(66636)
- 农(66425)
- 科学(52783)
- 农业(51585)
- 京(48598)
- 业大(46923)
- 财(46448)
- 所(43376)
- 研究所(39529)
- 江(39186)
- 中心(39109)
- 财经(36742)
- 经(33494)
- 农业大学(32319)
- 省(31653)
- 经济学(30931)
- 经济管理(30405)
- 州(30012)
- 北京(29099)
- 院(28708)
- 基金
- 项目(169530)
- 科学(134087)
- 基金(124249)
- 研究(119228)
- 家(110068)
- 国家(108925)
- 科学基金(93712)
- 社会(78941)
- 社会科(74448)
- 社会科学(74423)
- 省(71213)
- 基金项目(67532)
- 自然(61965)
- 自然科(60545)
- 自然科学(60524)
- 自然科学基金(59508)
- 划(56316)
- 教育(51084)
- 资助(48089)
- 编号(46993)
- 业(41483)
- 创(38381)
- 发(38082)
- 重点(37964)
- 部(36668)
- 农(36081)
- 创新(35123)
- 成果(34185)
- 科研(32649)
- 国家社会(32414)
- 期刊
- 济(128033)
- 经济(128033)
- 农(68378)
- 研究(66049)
- 中国(48989)
- 农业(46183)
- 学报(43707)
- 科学(40778)
- 财(37445)
- 管理(36910)
- 大学(32746)
- 学学(31967)
- 业经(29164)
- 业(24447)
- 融(24330)
- 金融(24330)
- 技术(20120)
- 经济研究(18226)
- 财经(17756)
- 问题(17439)
- 经(15286)
- 版(14457)
- 技术经济(14428)
- 农村(14218)
- 村(14218)
- 世界(14081)
- 农业经济(13909)
- 资源(13894)
- 教育(13464)
- 商业(12812)
共检索到372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琳 庞玉亭 钟琪 张斌斌 陈哲祺 王铜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作物生产对气象条件的响应程度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基于湖南省官方发布的1980—2016年气象和农业数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湖南省气候、产量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因素对高、中、低产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80—2016年,湖南省年均气温以0.39℃/10a的速率显著上升,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时数有所减少,但趋势不显著。气温、降水、日照普遍存在突变现象。②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均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大小顺序为:玉米(0.122 t/hm2/a)>大豆(0.040 t/hm2/a)>小麦(0.039 t/hm2/a)>稻谷(0.028 t/hm2/a)。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分别有0、9、19、11个气候丰年,1、5、2、4个气候歉年。③年均气温对中产区稻谷的气候产量有显著负效应。年均降水量对低产区稻谷、小麦的气候产量有显著负效应。年均日照时数对中产区玉米的气候产量,以及低产区稻谷、小麦、玉米的气候产量均有显著正效应。建议高产区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中低产区可引进和培育耐高温、耐涝的稻谷、小麦、玉米新品种,并适当调整播期。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产量 多元线性回归 湖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运员 郑文武 刘沛林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区域气温、降水、辐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对农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湖南农业水旱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有利于减小灾害性天气及气候系统对湖南省农业的影响,适时找出适合湖南区域特点的应对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研究的不足。基于英国哈德莱气候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系统的区域尺度气候情景模拟结果,借助于GIS技术运用EPIC和SWAT模型分别模拟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湖南水稻产量和水资源的变化,通过对过去5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稻模拟产量的影响研究,可以总结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水旱灾害的策略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应性对策,可以为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应对未来水旱灾害的适应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正才 屈瑶瑶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湖南省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为湖南省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利用2000—2015年SPOT-VGT NDVI、植被类型以及气象数据,辅以最小二乘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湖南省植被生长变化特征并从年和月变化尺度分析了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1)近16年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植被NDVI呈增加趋势,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NDVI高值区在湘西北和湘西南,而湘中及湘北植被覆盖较差;(2) 2000—2015年湖南省植被NDVI增幅为0. 004 5/a,灌丛NDVI增加趋势最大,达0. 005 1/a,而沼泽最小,仅为0. 002 6/a;(3)湖南省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正负相关共存,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好。从不同类型植被来看,各类型植被NDVI与气温呈正相关的面积占绝大部分,灌丛和针叶林NDVI与降水呈正相关的面积较大,而草丛、草甸和沼泽NDVI与降水呈负相关的面积较大,阔叶林和栽培植被与降水呈正负相关的面积约各占一半;(4)时滞性分析表明,植被对降水的响应存在2个月滞后,且7月NDVI与6月降水、9月NDVI与同期降水的相关性显著,但逐月NDVI与前0~3个月气温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近16年湖南省植被覆盖呈增加态势,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要素变化响应也各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波 卢召艳 杨胜苏 尹鹏 杨丽琳 莫京龙
在当前“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通过构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0年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整体呈中等水平,效率值呈缓慢上升态势,具有较大的上升潜力,综合效率未达优秀主要是由于生产规模未达到最优。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一直较高的是常德、衡阳、长沙,一直较低的是郴州、怀化、邵阳、湘西州、张家界。(2)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增长态势,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洞庭湖区域是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湘潭、衡阳、常德、长沙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下降。(3)人力资源投入是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发展水平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政府投入水平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为限制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荣荣 宁晓菊 秦耀辰 赵凯娜 李永贺
根据1980—2015年河南省及周边39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选取与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机理相关的气候指标,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水热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结合统计数据,运用面板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发现:(1)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期最低气温和生育期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两者升温速率呈现从河南省中部向周边递减的特征。夏玉米生育期总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其减少速度在豫中地区最快,在豫西南地区最慢。(2)从敏感效应来看,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 代军
本文利用湖南省慈利县1996年到2004年的8年的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慈利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探讨了其对于当地农业(种植业)安全的影响。为了实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使农业安全得到保障,作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安全 湖南省慈利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超 彭莉莉 黄晚华 陆魁东
利用湖南省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与烟叶生长密切相关的气候资源近50年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烟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大田期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0.8 h;大田期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6.3 mm,并在1991年发生了突变;成熟期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了12.8 mm,气候突变发生在1989年;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发生了突变,自2000年以后,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显著增多,发生机率明显增大;经历近50年的气候变化后,湘西北烟区和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茂章 李思贤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省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千万农民收入。根据湖南省1990-2014年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农村居民收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业资本投入等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ECM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得出了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湖南省农业保险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并且实施合理的保费补贴政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魁东 屈右铭 张超 王勃 汤宇
根据1961-2004年湖南省96个气象站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近44年温、光、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作物生产潜力模式,计算了湖南农作物光合潜力、光温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探讨了农作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1℃,年日照时数自20世纪80年代初下降了173.2 h,年降水量存在2个明显的多水期和少雨期.光能潜力和光温潜力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气候生产潜力,湘西和衡邵盆地为低值区,湘北和湘南为高值区.光能潜力、光温潜力44年分别下降了7 629.6,4 739.7 kg/hm2,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不明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克林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典型经验及其基本特征、转轨换型期农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其出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建设拳头产品生产基地与主导产业、强化乡镇企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培育农业产业化所需的科技条件、市场环境和经营机制等农业产业化对策。
关键词:
产业化,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良禾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科技力量等方面都具有发展质量农业的巨大潜力。目前尚存在着优质品牌农业产品少、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营销水平不高等问题。实施系统工程战略、绿色食品工程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质量农业,生产优质品牌型农业产品,是湖南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湖南省 质量农业 绿色食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目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雏形已经形成,但还存在龙头企业不强,产业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不高,链条化比较松散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充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农业资源,尽快把湖南建成一个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旅游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省。
关键词:
湖南 农业 产业化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
农业资源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湖南农业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以往的农业资源评价思路、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指标体系等也与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宜,农村与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很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和理念、先进的方法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查清农业资源家底的情况下,重新对湖南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从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湖南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和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等评价模型从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丰度等两个角度对湖南农业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与湖南农业资源实际相吻合...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利用 评价 湖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杨 王琴 王丹阳
基于湖南省1950-2013年农业水灾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移动平均法等方法,分析了农业水灾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64年来以农业轻灾频率最高,重灾和特大水灾多发生在1982-2005年间,约4-5年一次。农业受灾率异常指数于1955-1963年、1965-1968年、1970-1979年、2004-2013年出现4个低谷值,分别为-0.773 6、-0.751 9、-0.817 2、-0.793 7;于1980-1984年、1987-1999年、2001-2004年出现3个高峰值,分别为0.845 0、2.150 4、2.316 5。农业成灾率异常指数于1950-1953年、1955-1987...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环洞庭湖区和湘中南区部分区域生产供给功能较强,以长株潭区为中心向外社会保障功能逐渐降低,环洞庭湖部分区域以及湘西山区生态服务功能较强,长株潭以及湖南省中部地区休闲旅游功能较强。[结论]该文还根据农业主导功能分区方法,划分了4个农业主导功能区和12个二级功能区,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区位布局、构建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