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4)
- 2023(8809)
- 2022(7670)
- 2021(7461)
- 2020(6214)
- 2019(14899)
- 2018(14455)
- 2017(26644)
- 2016(14580)
- 2015(17029)
- 2014(17033)
- 2013(17253)
- 2012(16522)
- 2011(15201)
- 2010(15101)
- 2009(14275)
- 2008(14341)
- 2007(12489)
- 2006(10649)
- 2005(9812)
- 学科
- 济(67952)
- 经济(67900)
- 管理(34741)
- 业(33991)
- 方法(32095)
- 数学(29288)
- 数学方法(29097)
- 企(24941)
- 企业(24941)
- 中国(20994)
- 农(18029)
- 贸(15712)
- 贸易(15707)
- 易(15310)
- 财(14979)
- 学(14398)
- 地方(12274)
- 农业(11710)
- 制(11576)
- 业经(11507)
- 银(10224)
- 银行(10191)
- 融(10099)
- 金融(10097)
- 行(9833)
- 环境(9800)
- 和(9676)
- 出(8745)
- 发(8189)
- 务(8174)
- 机构
- 大学(220660)
- 学院(215569)
- 济(99114)
- 经济(97350)
- 研究(84944)
- 管理(77893)
- 理学(66833)
- 理学院(65882)
- 中国(64910)
- 管理学(64850)
- 管理学院(64428)
- 科学(51237)
- 京(48709)
- 所(44275)
- 财(42414)
- 研究所(40591)
- 农(39667)
- 中心(37505)
- 财经(34090)
- 经济学(32412)
- 业大(32296)
- 农业(31597)
- 北京(31559)
- 经(31236)
- 江(30601)
- 院(30303)
- 范(29756)
- 师范(29511)
- 经济学院(29383)
- 科学院(26596)
- 基金
- 项目(143255)
- 科学(112850)
- 基金(106948)
- 研究(101609)
- 家(95017)
- 国家(94357)
- 科学基金(78831)
- 社会(65992)
- 社会科(62637)
- 社会科学(62618)
- 基金项目(56513)
- 省(51708)
- 自然(50752)
- 自然科(49556)
- 自然科学(49539)
- 自然科学基金(48680)
- 划(46125)
- 教育(46006)
- 资助(44266)
- 编号(39147)
- 部(33598)
- 重点(33292)
- 成果(32236)
- 发(31443)
- 中国(29418)
- 创(28798)
- 国家社会(28709)
- 教育部(28360)
- 科研(28004)
- 课题(27430)
- 期刊
- 济(104983)
- 经济(104983)
- 研究(67629)
- 中国(42457)
- 学报(36656)
- 农(35122)
- 科学(33859)
- 财(32236)
- 大学(26919)
- 管理(26015)
- 学学(25108)
- 农业(24148)
- 融(19390)
- 金融(19390)
- 教育(19351)
- 经济研究(18439)
- 财经(17367)
- 技术(16657)
- 经(15090)
- 贸(14983)
- 问题(14722)
- 业(14595)
- 业经(14275)
- 国际(13580)
- 世界(13270)
- 资源(11793)
- 技术经济(11261)
- 统计(10660)
- 版(10352)
- 图书(10024)
共检索到326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慧 汪权方 李家永 张景雄 孙佩
利用1980~2014年间的大宗作物(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面积数据,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种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同期作物之间的竞争性用地关系,对全国上述五类大宗作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空间分布相对较均衡;小麦的空间格局总的变化不明显但是省际分布最不均衡;棉花近30 a来空间格局变化极其显著,其面积重心从河南境内不断地向西北地区移动,目前位于甘肃省境内;油菜的面积重心自湖北境内不断地向南推移到湖南境内,水稻的面积重心则自江西境内逐渐向北移动到湖北境内。另外,部分区域的同期作物(如油菜与小麦、棉花与春玉米)空间格局变化存在明显的"消-长"关系,特别是在甘肃和内蒙,油菜小麦的面积变化有着极强的负相关性,其pearson系数低于–0.8。作物种植的成本收益变化是造成这些大宗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高低、同期作物之间的比较效益差距等也是这些大宗作物时空格局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幸雨 杨庆媛 王亚辉 刘世薇
本文基于1924—2019年美国大豆生产分布县域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大豆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轨迹,为中国了解美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应对大豆国际市场变化,制定大豆生产、贸易进出口政策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近百年美国大豆生产经历了引种扎根、迅速发展、波动性发展、稳定成熟四个发展阶段。1924—2019年,美国大豆的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7%、4.17%、1.55%。(2)中西部地区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产区,研究时段内大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地位上升,南部地区地位下降。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艾奥瓦州的大豆产量多年位于全美前列,大豆高产的州多位于大豆主产区。各州之间大豆产量、面积差距逐渐缩小,单产差距不大。(3)美国大豆产量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且集聚性逐渐增强。高高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分布较广,此两类集聚区均呈现扩张趋势。(4)1930—2010年,美国大豆生产重心总体呈倒“几”字形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后又向东南方向移动,总体移动距离为63.54千米。基于美国的经验,未来中国大豆生产应注重安排轮作模式,制定大豆品种种植规划;改革创新大豆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大豆科技创新;推进大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培养壮大中国大豆行业协会,争夺中国大豆行业话语权。
关键词:
大豆 美国 时空变化 空间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荣荣 宁晓菊 秦耀辰 赵凯娜 李永贺
根据1980—2015年河南省及周边39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选取与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机理相关的气候指标,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水热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结合统计数据,运用面板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发现:(1)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期最低气温和生育期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两者升温速率呈现从河南省中部向周边递减的特征。夏玉米生育期总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其减少速度在豫中地区最快,在豫西南地区最慢。(2)从敏感效应来看,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永祥 吴成基 张玲
中国的旅游地学是围绕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及利用研究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根据对417篇核心期刊文献的研究分析指出:①我国的旅游地学研究明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88年之前的缓慢起步、个别发展阶段,1988-1998年之间的重点发展、学科奠基阶段,1999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全面发展阶段;②在地学与旅游这两翼的交叉中,地学旅游一翼同步于这三个阶段相继经过萌芽、隐伏、实践发展逐步成为学科研究的核心与归宿,它是旅游地学有别于其它地学学科的关键支撑之一;③地学旅游资源一翼则通过成因、分类、类型、美学等研究为旅游提供科学及景观美学支撑,其中脱颖而出的旅游地貌学已部分地向纵深发展;④地质公园则是旅游地学的最佳实践平台,是地学与旅游两翼的对接点,目前研究上尚处于前科学化阶段;⑤旅游地学研究已显现出专门化、交叉性与综合性、人文化、管理化、定量化、生态化等6大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伯泉
本文运用国际上新出现的贸易结构分析方法--贸易结构四阶段理论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外贸商品结构演变趋势。文章认为,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发展略超前经济发展阶段,即已由发展中国家阶段发展到新兴工业化经济初期阶段,并建议继续着重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其它工业制成品出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文斯 吴文斌 余强毅 胡文君 谭杰扬 胡亚楠
利用1980~2010年中国分县农业统计数据和中国地面气候日值数据,分别估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中国县级实际复种指数(MCI)和潜力复种指数(PMCI),据此分析过去30年中国耕地复种可提升潜力(PIMCI)的空间格局变化,并进而探究复种可提升潜力对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中国耕地PIMCI从20世纪80年代的50.2%减少到90年代的48.7%,之后受PIMCI与MCI逆向变化的影响,到21世纪初耕地可提升复种指数扩大到59.6%。(2)从不同地理区域看,中国不同农业种植区耕地PIMCI变化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黄淮海区和云贵区的PIM...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文晖
本文以全球出口国别格局的变化为背景,分析20年来中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走势,指出中国在已成为出口大国的新形势下,需要以大国的心态来处理国际贸易事务,逐步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习惯思维,调整一些因特定环境出台的刺激政策,以解决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为从出口大国走向出口强国打好基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出口增长 政策调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上升非常迅速。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出口,认为中国出口创造了增长奇迹。与出口相比,中国进口的增长相对缓慢,特别是在中国出口增长获得突破的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国进口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相对停滞。1999年,在入世谈判突破效两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进口又增长了39.9%,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增量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贸易中的进口大国。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中国进口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把握中国进口未来的走势。本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资料,探讨1980年以来全球进口国别格局变化的情况和中国的表现,并结合中国进...
关键词:
进口 国别格局 进口增长 进口来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晓莉 郑毅 赵然 沈金祥 田淑静 费丽娜
【目的】探究云南省阳宗海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可促进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法】文中利用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数据,基于ArcGIS、Fragstats4.2等软件,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质心量测等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湖泊质心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2005—2020年15年间,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增加809.31 hm~(2)、627.23 hm~(2),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816.45 hm~(2)、707.92 hm~(2),园地、草地等地类面积变化不大;从地学信息图谱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看,新增建设用地除了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外,主要分布于阳宗海北部和西南侧,增加来源地类主要为耕地、未利用地和林地等。林地增加来源地类主要为耕地和未利用地,整个研究区均有分布,主要受到“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及开垦未利用地等;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2005—2010年研究区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干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2010年以后,随着当地实施一系列政策治理和保护阳宗海流域,景观格局逐步向着聚集方向发展,且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虽有小幅变化,但相对稳定;阳宗海湖泊面积2005—2015年出现减少,但2010—2015年与2005—2010年相比,湖泊面积缩小趋势减缓,2015—2020年湖泊面积出现增加,增70.24 hm~(2)。阳宗海湖泊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呈现越来越复杂趋势,说明当地“退耕还湖”、“河道治理”等举措成效显著,阳宗海湖泊质心2005—2010、2010—2015年向东北方向分别偏移3.51 m、15.92 m,2015—2020年向西南方向偏移22.74 m。【结论】通过研究摸清了阳宗海流域2005—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变化、阳宗海湖泊面积及质心偏移方向,以期为阳宗海湖泊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体系构建等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晓燕 杨丽娜 蒋敏敏
2011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飙升,至今仍有可能再创新高。通过对其上涨的原因和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水平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邢新廷
:2010年,粮价的持续上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粮价下一步的走向对我国经济决策至关重要。农产品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从大宗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可以判断未来粮价的变化趋势。本文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供给等因素,并结合2010年国内外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对我国粮食价格下一阶段的变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宗农产品 季节性上涨 影响因素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2001年以来,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呈现进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进口来源市场比较集中、大麦作为玉米替代品占饲料粮进口比重较高等特征。国内大麦产能逐渐萎缩、大麦需求急剧增加和进口大麦较国内大麦与玉米均具有价格比较优势是当前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鉴于未来中国大麦大量进口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本文采用构建的进口依赖性风险指标测算中国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探究未来多元化进口渠道的可能性,认为未来拓展大麦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等。据此,本文提出稳定国内大麦高质量产能、优化大麦进口区域结构,积极布局全球产业链,加强信息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重点参照了中价国际指数的商品构成,利用主成分分析在数据降维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商品价格数据自动生成权重的方式,构建了基于主成分方法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CPI)。运用ARMA模型对CBCPI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领先工业企业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一期,领先工业品出场价格指数两期。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指数 主成分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忆雨 朱颖璇 杨雨豪 邹军 陈阜 尹小刚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花生 种植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
采用人口密度、人口集疏度和人口稳定度等指标来研究建国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地域格局及集疏程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建国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一直保持较为均衡的态势,但基尼系数不断增大,人口分布日趋集中;②山东省人口分布地域格局从根本上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约束,人口密度随自然环境差异表现出沿"鲁西平原区—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半岛丘陵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且呈现出"高—高"关联和"低—低"关联的分布模式;③山东省人口空间集疏不断发展并将继续强化。前30年各县域人口普遍增加,人口集疏不明显,人口分布相对稳定。近30年各县域人口增减趋于普遍,人口集疏日益加剧,集疏程度不断提高,且人口流入/流出趋于频繁,影响范围越来越广;④改革开放是山东省人口分布格局和集疏快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和区域发展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区发展差异成为人口集疏变化的重要原因,城市化成为人口流动的强大推力,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人口的再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