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5)
- 2023(5224)
- 2022(4851)
- 2021(4665)
- 2020(4127)
- 2019(10279)
- 2018(9845)
- 2017(18384)
- 2016(10419)
- 2015(12343)
- 2014(12722)
- 2013(12923)
- 2012(12492)
- 2011(11519)
- 2010(12102)
- 2009(12062)
- 2008(11229)
- 2007(9814)
- 2006(8214)
- 2005(7503)
- 学科
- 济(46360)
- 经济(46324)
- 管理(27277)
- 业(27273)
- 方法(23843)
- 数学(21543)
- 数学方法(21371)
- 企(21006)
- 企业(21006)
- 农(13008)
- 财(12598)
- 中国(12219)
- 学(10014)
- 贸(9759)
- 贸易(9757)
- 易(9486)
- 地方(8857)
- 农业(8494)
- 制(8164)
- 业经(7973)
- 融(7824)
- 金融(7822)
- 务(7674)
- 财务(7659)
- 财务管理(7628)
- 企业财务(7188)
- 银(7174)
- 银行(7153)
- 和(7125)
- 行(6785)
- 机构
- 大学(157320)
- 学院(154495)
- 济(65914)
- 经济(64529)
- 管理(57648)
- 研究(56166)
- 理学(49200)
- 理学院(48604)
- 管理学(47770)
- 管理学院(47472)
- 中国(42629)
- 科学(34551)
- 京(33668)
- 财(30864)
- 农(30201)
- 所(29786)
- 研究所(27093)
- 中心(26016)
- 业大(24637)
- 农业(24123)
- 财经(23841)
- 江(23516)
- 经(21617)
- 北京(21513)
- 范(21100)
- 师范(20880)
- 经济学(20403)
- 院(19295)
- 经济学院(18551)
- 州(18457)
- 基金
- 项目(99029)
- 科学(76192)
- 研究(71078)
- 基金(70820)
- 家(61907)
- 国家(61401)
- 科学基金(50997)
- 社会(43778)
- 社会科(41396)
- 社会科学(41380)
- 省(38412)
- 基金项目(37695)
- 教育(33257)
- 划(33046)
- 自然(32940)
- 自然科(32117)
- 自然科学(32105)
- 自然科学基金(31534)
- 资助(29769)
- 编号(29582)
- 成果(24951)
- 部(22797)
- 重点(22780)
- 发(21377)
- 课题(20294)
- 创(19882)
- 科研(19648)
- 教育部(19181)
- 大学(18803)
- 计划(18691)
共检索到236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小东
利物浦预算危机是1980年代英国地方财税改革中的典型事件。进入1970年代,利物浦经济不断衰落,政党左右互博,公共开支不断攀升,伴随中央政府的财政紧缩,利物浦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一触即发。1983年,利物浦工党重新执掌利物浦议会,遂于1983年至1987年间围绕财税问题与中央政府发生了冲突,其中以1984年前后的预算危机最为引人关注。经过利物浦议会的抗争,预算危机最终以中央政府的让步而暂告解决。整体上看,在1980年代英国地方财税改革中,地方迫使中央退让并不普遍。利物浦等地方的反对未能阻止中央改革步伐,传统地
关键词:
利物浦预算 中央政府 地方议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小东
利物浦预算危机是1980年代英国地方财税改革中的典型事件。进入1970年代,利物浦经济不断衰落,政党左右互博,公共开支不断攀升,伴随中央政府的财政紧缩,利物浦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一触即发。1983年,利物浦工党重新执掌利物浦议会,遂于1983年至1987年间围绕财税问题与中央政府发生了冲突,其中以1984年前后的预算危机最为引人关注。经过利物浦议会的抗争,预算危机最终以中央政府的让步而暂告解决。整体上看,在1980年代英国地方财税改革中,地方迫使中央退让并不普遍。利物浦等地方的反对未能阻止中央改革步伐,传统地方财政自治不断受到挤压,中央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力不断强化。
关键词:
利物浦预算 中央政府 地方议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翠红 魏清泉 黄文炜
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研究198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住区开发的空间极化问题。从外围地区空间层次来看,不同区县之间以及不同镇、街道之间住区开发项目的集中度差异很大,存在着严重的空间极化问题;从中心城区空间层次来看,不同区之间在新住区开发和旧住区改造两方面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空间极化问题。住区开发的空间极化会造成职住过度分离、住区空置率居高不下等消极作用,建议采取住区空间拓展与产业空间拓展联动、特殊政策引导、增加公共物品有效供给、避免公共交通节点过密开发等手段以消除其消极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萍
20世纪 90年代,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的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对短期刺激景气和长期体制改革关系的处理使各阶段政策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1992—1996年的反危机政策以刺激景气为主;桥本内阁的反危机政策取向为“改革优先”型,经历了紧缩财政政策、保守财政政策和宽松财政政策 3个阶段;小渊内阁的反危机政策取向为“景气优先”型,在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方面都有重大举措;森内阁的反危机政策取向为“景气与改革兼顾”。各届政府在实现一定经济效果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应代价。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符长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中期,1931——1935年,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农业危机。这场危机达到了“浩劫的程度”。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以及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拟另文探讨。本文仅就危机的实况作简单的分析,并阐述危机对中间近代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 这场农业危机程度之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历史上罕见的: 1、农产品输出逐年减少,农产品价格狂跌。 先观察1931——1936年历年各类农产品输出量指数的增减情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吴新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通常简称为30年代大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上,这次大危机具有特殊地位,它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机。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这次危机的进程与特点,重点阐述了大危机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结合30年代大危机,对几个问题再次进行思考,谈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哈曼 王少国 苏东旭
文章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详细介绍了各经济学派对当时危机的理论解释。通过比较1930年代大萧条和当前经济危机,文章发现这两次危机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是都出现了利润率下降的现象。此次经济危机并不简单是由于金融系统内部缺乏监管造成的,反映的是整个系统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而这会对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1930年代 大萧条 经济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闻卿
90年代世界重大银行支付危机简述闻卿近年来银行支付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本文试图扼要地回顾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重大银行支付危机,包括介绍危机的起因、危机的规模、解决危机的成本以及解决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在非洲,几内亚在1993年至1994年经历的危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正>由于以殿堂级乐队披头士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利物浦被选为“世界流行乐之都”。2008年,它还获称“欧洲文化之都”。这座多元文化融合的海港城市,还有为大众熟知的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它以其辉煌的战绩和激情四溢的球迷文化而闻名,安菲尔德球场的“你永远不会独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成为了足球界最有传播力的口号之一。利物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欧洲最古老的唐人街就在这个旧称梨花埠的城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廷纲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采取大规模的“反周期”措施,虽然因此经济周期有所变化,经济危机较之战前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经济危机仍不时发生。人类刚刚跨进20世纪90年代,现代资本主义各国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在战后和80年代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将对此作一些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克湖 梅睿哲
九十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倪克湖梅睿哲一、金融危机的特点1.主要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日本虽然也发生了住友储蓄银行、宇宙储蓄合作社引起的金融危机,可是这种危机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比较起来,还是爆发率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宫玉松
农村问题是本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一大焦点。空前的农村经济危机耸动全国,引发了城市工商凋敝、财政恐慌、农民运动、社会动荡等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因而向为人们漠视的农村骤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心。在举国上下一片“救济农村”声中,“救济农村金融”、“资金下乡”、“资金归农”等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因为此时的农村金融已濒山穷水尽之绝境。本文试就农村金融危机的表现、成因、后果等进行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薛敬孝 吴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