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3)
- 2023(3084)
- 2022(2788)
- 2021(2852)
- 2020(2343)
- 2019(5778)
- 2018(5401)
- 2017(9611)
- 2016(5228)
- 2015(6151)
- 2014(6195)
- 2013(6228)
- 2012(6167)
- 2011(5673)
- 2010(5508)
- 2009(5164)
- 2008(4935)
- 2007(3843)
- 2006(3352)
- 2005(3218)
- 学科
- 济(24274)
- 经济(24255)
- 管理(10732)
- 业(9676)
- 方法(8729)
- 农(8562)
- 数学(8196)
- 数学方法(8143)
- 土地(8067)
- 学(7549)
- 中国(6783)
- 地方(6560)
- 农业(5680)
- 企(4875)
- 企业(4875)
- 贸(4279)
- 贸易(4278)
- 易(4019)
- 经济学(3971)
- 人民(3967)
- 问题(3961)
- 财(3805)
- 结构(3739)
- 业经(3640)
- 消费(3605)
- 环境(3245)
- 城市(3204)
- 收入(3100)
- 制(3044)
- 水平(2933)
- 机构
- 学院(70715)
- 大学(70706)
- 济(30057)
- 研究(29945)
- 经济(29564)
- 管理(26259)
- 中国(24656)
- 理学(22068)
- 理学院(21713)
- 管理学(21251)
- 管理学院(21130)
- 京(19921)
- 科学(19438)
- 农(18323)
- 所(15644)
- 中心(14755)
- 农业(14403)
- 研究所(14252)
- 业大(14136)
- 北京(13179)
- 财(11941)
- 院(11107)
- 江(10631)
- 范(10106)
- 师范(9995)
- 科学院(9659)
- 农业大学(9334)
- 省(9305)
- 财经(9176)
- 市(8557)
- 基金
- 项目(49562)
- 科学(38430)
- 基金(36005)
- 研究(33164)
- 家(32305)
- 国家(32015)
- 科学基金(27012)
- 社会(21095)
- 社会科(19863)
- 社会科学(19859)
- 基金项目(19410)
- 自然(18749)
- 自然科(18220)
- 自然科学(18213)
- 自然科学基金(17865)
- 省(17651)
- 划(16436)
- 资助(14715)
- 教育(14299)
- 编号(13267)
- 重点(11229)
- 部(10889)
- 发(10819)
- 计划(9912)
- 科研(9684)
- 成果(9404)
- 课题(9360)
- 创(9359)
- 创新(8950)
- 科技(8924)
共检索到119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佳静 赵旸 王重阳 肖潇 张丹 刘立涛 刘晓洁 张亚丽 伦飞
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食物消费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对城市尺度食物消费的土地需求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利用CPI指数法,估算了北京市城乡居民1980—2016年的食物消费情况,揭示了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改变对土地需求的演变特征,并探讨了未来不同消费模式下的土地需求情况,以期为实现居民的可持续消费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食物消费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结果表明:北京市食物消费结构已经由"粮食主导"的消费模式逐渐变为多元化的消费模式,且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1980—2016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食物消费的土地需求量呈"U"型的变化特征,其中粮食消费的土地需求不断减少,而蔬果和动物性食物的土地需求不断增加;在2016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食物消费的土地需求量达到了1227.04 m~2/人,使得北京市居民消费的土地需求总量达到了266.62万hm~2,其中动物性食物消费占70.36%,城市居民食物消费占95%以上;在2016年,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费的土地需求压力达到了14。健康合理的食物消费结构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够缓解食物消费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在健康饮食情景下,北京市每年居民食物消费最多可节约95.20~153.32万hm~2的土地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现有耕地和果园面积的5~8倍。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对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食物消费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梨 鲍伟东 王安梦 张逦嘉
为研究越冬长耳鸮对冬眠蝙蝠的捕食影响,2003—2005年采用食团分析法对北京市2个长耳鸮群体食物中的蝙蝠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长耳鸮群体食团中均鉴别出大棕蝠、山蝠、普通伏翼和东方蝙蝠4种蝙蝠,普通伏翼为主要猎物,但2个群体被捕食蝙蝠的数量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年度和越冬阶段,2个群体对蝙蝠的捕食强度均为普通伏翼最高、大棕蝠和山蝠占据较小比例,2个群体各年度捕食蝙蝠的组成以及城外群体不同越冬期捕食蝙蝠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2005/2006年度,2个群体普通伏翼被捕食强度均明显下降。长耳鸮的捕食可能给北京地区蝙蝠类群生存带来负面影响,建议适当采取措施控制长耳鸮的捕食。
关键词:
蝙蝠 长耳鸮 越冬期 捕食压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辉尚 胡晨沛 邓婷鹤 曲春红
本文基于437户北京市家庭调查数据,在测算不同老龄化程度家庭食物消费情况基础上,利用二次平方的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支出弹性看,有老年人口家庭的粮食、蔬菜等"基础性"食物支出弹性更低,肉类等"改善性"食物支出弹性相对更高;(2)从自价格弹性看,有老年人口家庭对动物性食物自身价格变动更为敏感,而在植物性食物消费类型上更为稳定;(3)从交叉价格弹性看,不同老龄化程度的家庭对不同食物间交叉价格弹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对于认识人口结构变化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熊欣 张力小 张鹏鹏 郝岩 常远 王灿
食物代谢是城市物质能量代谢的基础性过程之一。论文系统分析了1978—2015年北京市城市食物代谢通量、结构和效率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核算其水-碳足迹,提出优化城市食物代谢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1)2015年北京市食物代谢通量为881.4万t,比1978年增加了3.3倍,其中植物源食物增加了2.5倍,动物源食物增加了12.0倍,由此引发的水-碳足迹分别增加了6.1倍和4.4倍;2)北京市食物代谢的通量结构和水-碳足迹结构均呈现出主食为主转向主副食替代、植物源食物为主转向动植物源食物并重的演变特征;3)"过度饮食"特别是高比例肉类消费,不但影响了城市居民健康水平,也显著扩大了城市人均环境足迹,导致食物代谢的生态效率指标从1.27降低至0.32;4)降低城市食物代谢的足迹影响需要优化产业链供应,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模式。
关键词:
城市代谢 食物代谢 资源负荷 环境足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生态足迹和水足迹作为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生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食物是人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将反映维持一个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和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等模型关键参数,改进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人均土地面积达到1.967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2.025hm2/人;北京市居民食品消耗人均虚拟水为1023.05m3/人,约为居民消耗实体水的...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水足迹 食物 北京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丹 伦飞 成升魁 高利伟 刘晓洁 曹晓昌 秦奇 刘尧 白军飞 许世卫 喻闻
除了威胁食物安全,食物浪费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食物中的磷元素是人类所必需的基本元素,其代谢过程也是生态系统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磷肥一方面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土壤磷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论文根据对北京市136家餐饮机构,2 704桌消费者餐饮食物浪费调查数据,研究了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及其环境排放。研究表明: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量为39.97×104t/a,其含磷量为1.21×103t/a;北京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为40.56 g P/kg,这意味着每浪费1 kg的食物,将向环境排放40.56 g磷。因此,合理地进行餐饮消费,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对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成升魁 高利伟 曹晓昌 刘晓洁 刘尧 白军飞 喻闻
食物浪费及其资源环境代价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食物浪费不仅浪费的是食物本身,还意味着在生产和制造这些食物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浪费。本文以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称重的方法对餐饮业食物浪费状况进行调查,并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食物来源地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等模型的关键参数,改进了计算方法,核算和分析了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高达29.47万nhm~2(国家公顷),约是北京市面积的1/5。其中北京市城镇居民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为20.53万nhm~2,占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总生态足迹的69....
关键词:
生态足迹 餐饮业 食物浪费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月卿 吴艳芳 张衍毓 邵晓梅
研究目的: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战略,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和加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减少趋势,而对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和水产品消费将会显著增加。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水平地域差异明显。中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持续增长,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粮食非主产区应转变"主销区"的观念,承担相应的粮食生产任务。中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已由南方向北方、东部向中部推移,应该加强对北方及中部新增长中心的潜力挖掘。研究结论:树立"大食物"观念,着眼于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用地结构,加强耕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从居住地看,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人口分布趋向于均等化;外围区人口迅速增长、地域人口密度差别很大;郊区人口缓慢增长。人口分布向单极集中。从工作地看,从业人口继续向城区,特别是市中心区集中,但城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三产业人员增加,且比例在提高。由昼夜人口算得,中心区的昼夜人口比提高,外围区的昼夜人口比减少。以上变化说明,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地域扩大的同时,中心区的中心地功能也在加强,各地域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
关键词:
城市化 居住地人口分布 工作地人口分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霞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三个方面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和抽检信息关注程度较高,不同的信息内容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差异;相比于企业,消费者更需要来自于较权威的机构、专家和媒体的信息;网络报道和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消费者对网络所获取的信息信任度并不是很高,对来自于官方渠道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需求。最后,阐明研究结论并提出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信息需求 信息交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霞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三个方面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和抽检信息关注程度较高,不同的信息内容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差异;相比于企业,消费者更需要来自于较权威的机构、专家和媒体的信息;网络报道和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消费者对网络所获取的信息信任度并不是很高,对来自于官方渠道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需求。最后,阐明研究结论并提出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信息需求 信息交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诗麒 蒋艳 鄢锴灵 白冰楠 徐阅 黄烈雨 洪宝林
目的:对比2013—2016年北京、全国中医药总费用核算方法、结果,分析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并为中医药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法。结果:核算方法上,北京市中医药总费用核算更加全面细致。核算结果来看,北京中医药服务占比更大、发展更好,但全国中医药发展相对更快。结论:政府应大力推进中医药系统信息化建设,为各地区开展中医总费用核算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应制定有关中医药总费用的中医药发展标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明确目标与评价依据。
关键词:
中医药总费用 对比分析 北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梅瑞
论小康生活中的食品消费问题──北京市食品消费研究郝梅瑞不论按照何种标准衡量,北京市都已提前达到小康生活。而全国大多数地区正处在为小康奋斗的最后五年即"九五"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分析北京的消费状况与问题,对于全国。对于向小康奋进的许多地区可能都有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晓明 史士本 崔木 张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迎春 闫雅梅 张文新
基于1992、2012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利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土地利用流量"的新概念来分析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区际差异。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流量能很好地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数量、方向,以及转化程度、方向;(2)从土地利用流量来看,北京市近20年来耕地减少最为严重,流出面积为2408.97km2,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是流入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3)从土地利用流量比的角度分析,耕地和其他土地均为负值,而其他类型均为正值;(4)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来看,北京市土地利用年均变化速度达到1.15%;(5)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区际差异,将北京市16个区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迅速变化区、较慢变化区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