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9)
2023(10190)
2022(8831)
2021(7939)
2020(6731)
2019(15846)
2018(15142)
2017(28672)
2016(15596)
2015(17805)
2014(18018)
2013(18105)
2012(17242)
2011(15907)
2010(16156)
2009(15291)
2008(14981)
2007(13380)
2006(11871)
2005(10843)
作者
(47856)
(40527)
(40424)
(38718)
(25509)
(19362)
(18487)
(15809)
(15038)
(14351)
(13955)
(13394)
(12937)
(12790)
(12776)
(12657)
(12232)
(11930)
(11616)
(11579)
(10147)
(10062)
(9771)
(9310)
(9254)
(9013)
(8840)
(8764)
(8245)
(7989)
学科
(90317)
经济(90255)
管理(41269)
(39129)
方法(35804)
数学(32332)
数学方法(32106)
(29609)
企业(29609)
地方(20571)
中国(20191)
(19949)
(17395)
(17386)
业经(15628)
(14341)
贸易(14336)
(13834)
地方经济(13686)
农业(13670)
(12486)
环境(11927)
(11103)
金融(11101)
(10979)
(10554)
银行(10512)
(10063)
(9678)
财务(9663)
机构
大学(238939)
学院(237310)
(112382)
经济(110356)
管理(87752)
研究(87093)
理学(75500)
理学院(74572)
管理学(73390)
管理学院(72924)
中国(64643)
科学(52161)
(49642)
(48402)
(45148)
(43506)
研究所(41050)
中心(39026)
财经(38709)
经济学(36609)
业大(35987)
(35957)
(35104)
农业(34296)
经济学院(33009)
北京(31158)
(30592)
师范(30292)
(30239)
财经大学(28517)
基金
项目(154375)
科学(121273)
基金(113219)
研究(109894)
(99352)
国家(98566)
科学基金(83471)
社会(72533)
社会科(68900)
社会科学(68876)
基金项目(59861)
(59752)
自然(52677)
自然科(51450)
自然科学(51433)
自然科学基金(50585)
(50221)
教育(49963)
资助(46390)
编号(42810)
重点(35344)
成果(34910)
(34820)
(34743)
(31538)
国家社会(30999)
教育部(29786)
科研(29748)
创新(29701)
课题(29613)
期刊
(126445)
经济(126445)
研究(74108)
中国(45307)
学报(39452)
(38728)
(38097)
科学(35157)
管理(30790)
大学(29232)
学学(27759)
农业(25952)
经济研究(22157)
(21145)
金融(21145)
技术(20357)
财经(20289)
教育(19708)
业经(17945)
(17681)
问题(16776)
技术经济(14283)
(14265)
(14097)
统计(13272)
国际(12340)
世界(12286)
商业(11598)
(11514)
理论(11165)
共检索到36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88年底全面治理整顿的开始,这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具有不少不同于前30年的特点。为了在继续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推动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和协调增长的轨道,我们对10年来经济增长的因素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小波  傅强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解模型,从收益与风险方面综合考察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以中国金融开放的实践,对效应分解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为正,但由于国内发展跟不上官方承诺开放的速度和质量,导致了现实开放水平下的增长效应要明显小于官方承诺开放水平下的效应,且现实开放水平下的效应有递减趋势。因此,如何加快经济金融改革促进国内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开放的需要,是摆在中国金融开放面前的重大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子鹏  王今朝  
经济增长可分解为就业总量、结构、资本效率和劳均资本变化的效应。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分析劳动力、资本配置结构和效率,发现在1979~1992年经济增长为粗放型,主要依靠劳动力增加;在1993~2012期间则依靠资本扩张,就业结构和资本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很低甚至为负。建议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扩大第一产业投资,提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强化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效率,实现经济内涵式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覃武  谭砚文  
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对1979—2007年深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剔除1986年第一次经济发展大调整导致的异常数据,深圳年均28.81%的经济增长速率,源于大量的资本投入,其年均增长率为24.05%,对深圳经济的贡献作用高达78.48%,而劳动的作用非常不明显,仅贡献了5.71%的份额,同时TFP的作用也过于偏低,仅为15.81%,因此可以认为,深圳29年来的发展模式属于资本推动型的粗放式增长。在面临着特殊政策普惠化,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等四个愈来愈严峻的外部与内部环境约束下,深圳特区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张广胜  
按照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八大经济区划分法对中国20032012年1902个县域的经济增长从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程度和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需创新县域协调发展制度,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县域互补;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激活县域金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张广胜  
按照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八大经济区划分法对中国2003~2012年1902个县域的经济增长从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程度和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需创新县域协调发展制度,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县域互补;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激活县域金融制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此外,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强化县域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职能和效率职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本报告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国民经济分成8个部门,运用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对中国1952-1978年的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概括描述的基础上,对1979-1988年中国的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模拟,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不仅对中国90年代继续执行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对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有借鉴作用。本报告共分为六大部分。即,1.1979-1988年中国产业发展政策与执行结果回顾;2.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设计;3.产业发展政策模拟分析;4.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分析;5.产业发展政策国际比较;6.若干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四、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是执行产业政策的重要于段。1979-1988年间,由于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仍以直接的指令性计划的形式实施。随着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逐步深入,1985年开始,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许多改革又需中央财政提供支持,因此,中央政府对经济的直接计划调控能力逐步减弱,而相应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又未建立起来。可以说1985-1988年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较为薄弱的时期。因此,本部分模拟的宏观政策仅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部分。宏观经济政策模拟方案设计。为了较全面地模拟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产业政策、促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容  吴婷婷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云南省1978~2007年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投入与技术进步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资本投入的增加是近3O年来云南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明显不足。表明目前云南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最后,提出了加快云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靳艳峰  
在对相关文献及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区域分解。各省份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性较大,集中度较高;各省份贡献取决于初始经济规模、平均增长速度和当期发展速度;东部地区在继续保持绝对高贡献率的情况下,经济贡献率出现了有条件地向中西部部分省份转移,宏观经济政策起到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要素在不同省份间的表现。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对劳动生产率、资本存量的依赖性强且区域差异性明显,决定了各省份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而对劳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依赖性较低,有条件地优化和提升这些要素将会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明  刘超  高小敏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结合整体分析与阶段分析的方式对我国经济动力因素予以了量化考察,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对其推动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继续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治体制改革;(2)培育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3)确定适当的投资率;(4)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实现出口对经济增长持续高效的推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艳艳  
经济学界的关于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众说纷纭,其中包括资源的积累、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技术进步、劳动力、知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等。文章认为在世界经济的视角下,和平的环境、知识、开放的经济条件、结构性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并试从这四个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红章  王学军  
通过经济学理论分析,总结出资源禀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对于更好地认识和指导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采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测算了1997—2009年省际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水平,并进行了区域差异化比较;然后借鉴物理学的耦合度理论,构建建筑业TFP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效应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遴选出二者耦合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和阶段进行了研判。研究表明:区域建筑业TFP增长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其增长率大小将31个地区划分为负增长、低增长、中增长和高增长四种类型;二者的耦合程度较高而耦合协调度较低;约束建筑业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的GDP水平,判断中国区域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和资本经济阶段。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