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4)
- 2023(10786)
- 2022(8974)
- 2021(8502)
- 2020(7052)
- 2019(16264)
- 2018(15674)
- 2017(29595)
- 2016(16304)
- 2015(18056)
- 2014(18018)
- 2013(17945)
- 2012(17040)
- 2011(15268)
- 2010(15816)
- 2009(15020)
- 2008(15371)
- 2007(13662)
- 2006(12353)
- 2005(11481)
- 学科
- 业(76482)
- 济(70243)
- 经济(70150)
- 企(68780)
- 企业(68780)
- 管理(60752)
- 方法(27288)
- 农(26715)
- 业经(25999)
- 财(24498)
- 数学(19532)
- 数学方法(19278)
- 农业(19159)
- 务(18010)
- 财务(17992)
- 财务管理(17972)
- 中国(17786)
- 企业财务(16997)
- 策(16653)
- 技术(16172)
- 制(15620)
- 和(14309)
- 地方(13421)
- 划(13335)
- 贸(12931)
- 贸易(12925)
- 理论(12918)
- 学(12738)
- 易(12528)
- 体(11661)
- 机构
- 学院(237890)
- 大学(232247)
- 济(100737)
- 经济(98833)
- 管理(93875)
- 研究(83733)
- 理学(79465)
- 理学院(78567)
- 管理学(77430)
- 管理学院(76979)
- 中国(67737)
- 京(50757)
- 科学(50571)
- 财(49083)
- 农(44991)
- 所(43418)
- 研究所(38977)
- 江(38949)
- 中心(38369)
- 财经(37474)
- 农业(35186)
- 业大(34768)
- 经(34030)
- 北京(32262)
- 院(30285)
- 州(30246)
- 范(30142)
- 师范(29891)
- 经济学(29093)
- 财经大学(27243)
- 基金
- 项目(150966)
- 科学(120204)
- 研究(111045)
- 基金(110138)
- 家(95806)
- 国家(94859)
- 科学基金(82001)
- 社会(70478)
- 社会科(66641)
- 社会科学(66625)
- 省(58761)
- 基金项目(57827)
- 自然(53869)
- 自然科(52614)
- 自然科学(52596)
- 自然科学基金(51715)
- 划(49734)
- 教育(49533)
- 资助(44852)
- 编号(44553)
- 成果(36215)
- 业(34864)
- 重点(34185)
- 创(34070)
- 发(33588)
- 部(33368)
- 课题(31143)
- 创新(31041)
- 制(28803)
- 性(28747)
- 期刊
- 济(122392)
- 经济(122392)
- 研究(73935)
- 中国(49808)
- 农(43012)
- 财(40663)
- 管理(39671)
- 科学(34903)
- 学报(34430)
- 农业(29690)
- 融(26509)
- 金融(26509)
- 大学(26389)
- 学学(25066)
- 教育(22563)
- 业经(21662)
- 技术(21119)
- 经济研究(18674)
- 财经(18564)
- 业(18418)
- 经(16101)
- 问题(15205)
- 贸(13974)
- 世界(13654)
- 技术经济(13600)
- 现代(12996)
- 国际(12959)
- 资源(11985)
- 财会(11265)
- 版(11057)
共检索到379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信桂新 魏朝富 杨朝现 邓华
在粮食连年增收的同时,粮食产销平衡区却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软肋。本文以粮食产销平衡区重庆市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数据和半结构访谈信息,构建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多维分析模型,研究了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呈现粮食作物收缩、菜瓜果作物扩张的竞争态势,区域种植模式从"以粮为主"转变为"粮菜兼顾",实现了转型增效;2重庆市种植业变化特征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以农户经营自主权放开为起点、各类因素诱致的环境变化为条件、作物的不同特性为依据发展演化而致的;3划定粮食生产红线、转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加快菜瓜果作物生产机械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莉 王勇 张天宇
利用1960~2010年重庆3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IDW插值法分析了重庆市全年及温度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象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重庆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幅为0.37℃/10a,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亦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11.62℃/10a,以东北部偏东地区增加趋势尤为明显;全市年降水量和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均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态势,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19.72mm/10a和11.85mm/10a;约90%的站点年均日照时数和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且西部减少的趋势较东部更加显著。
关键词:
重庆 农业气候资源 插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勇
重庆市从1991年初开始在国合商业企业推行了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的综合性改革,影响所及,全国商业企业刮目相看,现已得到国务院体改委肯定,被列为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这个异军突起的改革措施,是值得借鉴的。一、“四放开”改革思路的形成改革开放到1989年,国合商业由于种种原因,被集体和个体商业挤到了市场的边沿,普遍出现亏损,经营困难,难以为继,尤其是内地改革,差不多处于停顿状态。面对困境,重庆市委领导亲自到基层调查,发现有些企业通过自我改革逐渐扭亏转盈。其中最典型的是远离重庆市50多公里的巴县青木关供销社,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瞒着地方政府偷偷在企业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金峰
重庆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战略思路,按照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也暴露出国民收入分配、城乡互动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本文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二是必须加快经济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三是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必须坚持理顺体制关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五是必须加强领导,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灿 高阳华 李月臣 杨世琦 倪波顺
运用美国NASA发布的MOD13Q1级产品16d最大值合成数据结合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的气候资料,分析2000~2011年重庆市植被变化状况以及NDVI与主要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a来重庆市年均NDVI呈增长趋势,但空间时间尺度上有所差异,从空间尺度上看NDVI增长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部区域,NDVI降低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主城区、区县城区及长江沿岸、三峡库区消落带;从时间尺度上看,春季、秋季NDVI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夏季NDVI趋于稳定,冬季NDVI有所下降;NDVI在年际尺度上与温度和降水相关并不显著,但在月份尺度上与气温降水均呈显著相关关系,且与气温相关性大...
关键词:
NDVI 重庆市 温度 降水 相关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信桂新 李妍均
●以奖代补有助于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并保证专款专用,从而保障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更好完成●确立明确的以奖代补标准是这一政策得以贯彻的核心以奖代补就是把专项经费集中起来重点使用,对工程项目完成比较好的地区和单位以奖励的方式给予补助的资金分配管理办法。由于以奖代补打破了平均主义,"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鼓励多干",有助于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并保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元春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脱贫富民融合发展,还需要重点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面临的政策、融资、人才科技支撑等难题。重庆市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立足区域实践,通过"强技能、促创业、带就业、助增收"策略,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人社部门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地方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鲜苗 宋福忠
该文介绍了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即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资源配置机制来实现资源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为保障机制,以动力机制为"推进器",通过城乡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城乡统筹的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城乡联系与互动、加强区域合作。
关键词:
重庆 统筹城乡 运行机制 经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良杰 王佳月
文章建立农户理论模型与回归模型,并基于山东省两个县级市——平度市与高密市282份农户问卷,对两市农户耕地中种植速生林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区80%以上的速生林土地来源于耕地,其占用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9个百分点;2地块面积越大,农户将此地块转种速生林的几率越低;3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耕地质量与耕地种植速生林的关系不显著,说明速生林种植技术要求较低,普通耕地质量就可以满足速生林的种植需求,这也是调查区超过80%的速生林土地来源于耕地的主要原因之一;4农户种植速生林会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高非农工资收入的家庭,更倾向于种植速生林,而地块破碎、耕作...
关键词:
农户模型 速生林种植 耕地保护 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剑 刘德绍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和考核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过大,导致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治理水平脱节,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能囊括环境保护投资的全部外延,应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研投资纳入统计;资源与生态保护投资的对象、效果具有自身的特点,应作为独立范畴加以统计;应当建立财政环保投入统计体系。
关键词:
环境统计 环境保护投资 财政环保投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学梅 任志远
在利用SPOT VGT-NDVI旬数据、重庆市及周边20个气象站点1999~2010年日气温与降水数据以及研究区相关图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均值法、差值法、趋势线分析和时滞互相关分析法分析重庆市NDVI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旬平均NDVI与旬均温和旬降水的相关性以及时滞情况。结果表明:1999~2010年重庆市NDVI呈稳步上升趋势;NDVI下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西北、渝东北、渝南等三峡库区的外围;NDVI与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NDVI与气温较与降水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表明在研究区气温对NDVI的影响大于降水;NDVI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性和时滞情况存在明显的东南—西北差异,东南地区时滞...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彦琦 唐贵立 王文昌 易东
收集了1997—2005年重庆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测算数据,利用1997年平减指数对数据进行修正,对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结构及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重庆市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14.97%,对GDP的弹性系数为1.52,2005年人均卫生总费用为523.4元。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例呈现增长趋势,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26%,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例超过60.00%。重庆市卫生总费用增长迅速,但筹资水平仍较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长过快。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卫生的资金投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关键词:
卫生总费用 卫生筹资 政策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艳 涂建军 卢德彬 阎晓 武京涛
采用重庆市40个区县1997—2009年人口和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直辖以来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及其关系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论如下: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圈"高、"两翼"低的特点;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中,但总的来说不断趋向协调,表现在人口与经济集聚协调发展的区县数量不断增多;自相关分析表明Moran’sI由1997年的0.7254下降为2009年的0.7162,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类型的数量都有所减少;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及关系的变化与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变动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空间分布关系 变化 重庆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瓴 张真
近年来在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中强调居民的情感依恋成为重要目标。“场所依恋”强调人与场所之间的情感联系,是研究人与场所关系的重要理论。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的场所依恋研究对其规划、建设与更新具有积极意义。以场所依恋理论为切入点,运用场所依恋量表和SPSS26分析软件,以重庆市大渡口区鑫瑞康居安置社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公共空间场所依恋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多种因素会影响使用者对安置社区公共空间场所的依恋程度,其中使用者的年龄、职业、居住时间和活动方式与场所依恋程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空间物质环境、社会交往环境、居民行为特征与场所依恋的形成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且社会交往环境和居民行为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同时探讨了安置社区公共空间场所依恋的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因地制宜的更新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