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4)
- 2023(11742)
- 2022(9800)
- 2021(9184)
- 2020(7756)
- 2019(18214)
- 2018(18006)
- 2017(33322)
- 2016(18492)
- 2015(21535)
- 2014(21717)
- 2013(21673)
- 2012(20520)
- 2011(18676)
- 2010(18688)
- 2009(17771)
- 2008(17967)
- 2007(15927)
- 2006(13976)
- 2005(12966)
- 学科
- 济(85985)
- 经济(85906)
- 管理(46328)
- 业(45809)
- 方法(36962)
- 企(34006)
- 企业(34006)
- 数学(32920)
- 数学方法(32644)
- 中国(26643)
- 农(24822)
- 财(18813)
- 学(18024)
- 贸(17830)
- 贸易(17823)
- 地方(17766)
- 易(17359)
- 业经(17337)
- 农业(16417)
- 制(15323)
- 银(13140)
- 融(13125)
- 金融(13122)
- 银行(13104)
- 行(12606)
- 环境(12026)
- 和(11979)
- 发(11548)
- 体(10782)
- 理论(10496)
- 机构
- 大学(280313)
- 学院(275116)
- 济(122331)
- 经济(120149)
- 研究(105915)
- 管理(99051)
- 理学(84700)
- 理学院(83581)
- 管理学(82089)
- 管理学院(81563)
- 中国(79926)
- 科学(64110)
- 京(61299)
- 所(55320)
- 财(53626)
- 农(51160)
- 研究所(50602)
- 中心(46884)
- 财经(42913)
- 业大(41085)
- 江(41027)
- 农业(40403)
- 经济学(39735)
- 北京(39255)
- 经(39136)
- 范(38580)
- 师范(38216)
- 院(37321)
- 经济学院(35967)
- 科学院(32415)
- 基金
- 项目(180749)
- 科学(141809)
- 基金(132958)
- 研究(130468)
- 家(117612)
- 国家(116720)
- 科学基金(97463)
- 社会(84432)
- 社会科(79928)
- 社会科学(79905)
- 基金项目(69683)
- 省(66940)
- 自然(61316)
- 自然科(59893)
- 自然科学(59869)
- 教育(59624)
- 自然科学基金(58838)
- 划(58560)
- 资助(54730)
- 编号(51345)
- 成果(43471)
- 重点(42065)
- 部(41835)
- 发(40575)
- 国家社会(36492)
- 创(36391)
- 课题(36217)
- 教育部(35427)
- 中国(35169)
- 科研(34927)
- 期刊
- 济(134876)
- 经济(134876)
- 研究(85935)
- 中国(55558)
- 农(47423)
- 学报(47290)
- 科学(43531)
- 财(40712)
- 大学(35127)
- 管理(34929)
- 学学(32797)
- 农业(32243)
- 教育(28540)
- 融(25955)
- 金融(25955)
- 经济研究(22706)
- 技术(22243)
- 财经(21877)
- 业经(19667)
- 经(19019)
- 问题(18809)
- 业(18482)
- 贸(17621)
- 国际(16206)
- 世界(16189)
- 版(14192)
- 技术经济(14144)
- 图书(13566)
- 资源(13199)
- 统计(13107)
共检索到42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志刚 范剑勇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快速转移。这一转移在全国各地区的速度如何?我们以此为本文展开的出发点,并应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偏离份额法对各地区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我国原来的三大直辖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则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同时,整个大陆的第二产业有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直辖市)聚集的倾向,使东部沿海地区有形成中国的制造业中心的可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钟宏武
本文旨在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对我国大陆所有省级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选定了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和相应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最新的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出各地区工业化水平,并用主成分分析对评价结果予以检验。本文的基本结论是:2004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有向橄榄型结构演变的趋势;1995—2004年的10年中,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但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工业化差距在不断拉大;2000年以后,工业结构升级代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大部分地区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地区工业化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高度 虚高度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陆宁 邹美凤
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也被许多经济学家证明。本文在对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工业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分析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使用Granger因果分析法,论述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地区服务业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关键词:
能源需求 城市化 工业化 支持向量回归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the paper raises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ing indicators and tries to measur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by using some examples.Thus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cientific supports to grasp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实证分析 统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瑜
本文通过灰色绝对关联度与灰色相对关联度的结构——灰色综合关联度来评价我国工业化进程。该方法表征了各产业结构与大国模型静态与动态的相似程度,从而准确地测度出我国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及其发展趋向。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灰数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中昭
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a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By the data Cince in the past 1985, The pape analyse the state of intra industry trade in China and use the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s to reveal that intra industy trade affect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 and act on the new developmental road of China's industriatization.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内贸易 协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翔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令人堪忧的中国能源情势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亮起了红灯。今天,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问题,也不再是能源产业自身发展和产业内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应该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着手。鉴于此,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前后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中长期内影响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实际上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却是最高的;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能源使用和消费体制正在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正确的能源战略完全有可能保障工业化目标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考察了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工业化水平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呈下降趋势;中国工业化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短期调整幅度较大;中国工业化水平对能源需求的贡献份额较小,能源需求不会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瓶颈。从目前实际出发,对短期调整效应较弱的工业部门实行节能技术改造,走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业化 能源消费 实证分析 结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霞 高启杰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贡献。通过对各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弹性系数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计算比较,分析了各地区在劳动力转移方面优势和劣势,对各省区未来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工业化 劳动力转移 弹性系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和地区收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的城市化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地区城市化水平存在着绝对β收敛,在考虑了空间效应之后,收敛的速度有所加快。同时,这也说明,普通回归模型低估了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速度。本文的启示是:中国省域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示范、带动和学习、模仿现象;空间效应对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具有正向作用;充分利用城市化水平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效应 β收敛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通过建立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根据分析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均衡状况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状况高度相关,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人口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和对区域内或区域间地区差距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人口流动对分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考察中,我们还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的跨区域人口流动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趋势明显,在1978-1987年期间,我国的跨区域人口流动增强了全国整体差距、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扩大,但却缩小了中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扩大趋势;而在1996-2003年期间,我国的跨区域人口流动加剧了全国整体差距、中部地区内部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地区差距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天凤 刘晓鹰 杨军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及依据具体指标判定,处于西部的四川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与全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快速持续工业化仍是"十二五"及未来一定时期西部发展的主题。基于此,西部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继续工业化途径在于:走特色产业化、绿色产业化、科技和信息工业化之路,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推进模式。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增加值 阶段 进程 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赵曙东
本文引入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分解要素的收敛性。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全域性收敛。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由于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收敛方向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人力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要保持中国未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将资本投入型增长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 空间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