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4)
2023(15012)
2022(12690)
2021(12118)
2020(9867)
2019(23050)
2018(22873)
2017(43022)
2016(23590)
2015(26953)
2014(27093)
2013(26634)
2012(24628)
2011(22260)
2010(22044)
2009(20399)
2008(20132)
2007(17301)
2006(15261)
2005(13772)
作者
(68036)
(56632)
(56086)
(53679)
(36311)
(27015)
(25543)
(22356)
(21607)
(20134)
(19373)
(19211)
(17934)
(17770)
(17467)
(17435)
(16893)
(16647)
(16159)
(16028)
(14006)
(13864)
(13578)
(12766)
(12617)
(12600)
(12445)
(12362)
(11382)
(11187)
学科
(99138)
经济(99031)
管理(64676)
(60019)
(48685)
企业(48685)
方法(42936)
数学(37203)
数学方法(36774)
中国(31236)
(25927)
(21838)
业经(21305)
(21050)
地方(19838)
(19485)
贸易(19474)
(18959)
(17757)
农业(17010)
理论(15557)
(15180)
环境(15042)
(14807)
银行(14767)
(14423)
金融(14422)
(14142)
技术(13781)
(13586)
机构
大学(339559)
学院(333766)
(137891)
经济(134979)
管理(129885)
研究(119871)
理学(112120)
理学院(110789)
管理学(108842)
管理学院(108257)
中国(89936)
(74611)
科学(73593)
(60334)
(60298)
研究所(55072)
中心(53120)
(53084)
业大(48616)
财经(48611)
北京(47862)
(46982)
(46005)
师范(45615)
(44473)
(43639)
经济学(42123)
农业(41571)
(38516)
经济学院(37885)
基金
项目(228032)
科学(179390)
基金(166838)
研究(166478)
(145819)
国家(144661)
科学基金(123620)
社会(105848)
社会科(100214)
社会科学(100187)
基金项目(88352)
(85199)
自然(79705)
自然科(77896)
自然科学(77879)
自然科学基金(76463)
教育(75589)
(73257)
资助(68697)
编号(66838)
成果(54943)
(50934)
重点(50931)
(48537)
(46314)
课题(46116)
国家社会(44193)
教育部(43696)
创新(43346)
科研(43229)
期刊
(150895)
经济(150895)
研究(103862)
中国(65423)
学报(54061)
科学(50592)
(48800)
管理(48020)
(44006)
大学(41152)
教育(38611)
学学(38228)
农业(34440)
(28305)
金融(28305)
技术(28106)
经济研究(24623)
财经(23809)
业经(22270)
问题(21151)
(20494)
图书(19513)
(18728)
(17533)
理论(16542)
世界(16452)
国际(16039)
技术经济(16037)
科技(15794)
现代(15431)
共检索到50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1 978— 2 0 0 0年间的城市化与过去相比 ,无论是政策上 ,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变化 ,城市化表现出加速趋势。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城市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背景下进行的 ,发展小城镇就成为比较可行的选择 ,因此也带来了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 ,应该实行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举的发展方针 ,以适应中国人口太多和资源短缺的国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1949—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70年代末,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但与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当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有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因素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1949—1978年中国劳动力供求与城市化关系研究武力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的“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杨现领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都与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一方面,这种巨大的城市化空间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市场、资源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的重要约束。因此,解决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宋丁  
中国未来15年的城市化将呈现"中间平稳、双向突破"的基本格局和趋势,即中等规模的城市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战略突破将发生在城市化的两端,即大城市和小城镇两个方向上。经济的力量将继续推进大城市的强劲发展,而国家政策导向将全力扶持大量小城镇的成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豫  姚依妮  
选取中国88个城市在1998~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探讨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不同等级城市中对城镇化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镇化有挤出效应,而且在一、二线城市中更为显著。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应合理引导房地产业的发展,保障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志翠  朱琳  张学东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两个产业结构升级的维度入手,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变在长期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但短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不利于城市化水平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有序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嵇欣  
低端经济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低收益、低环境成本的特点,在范畴上包括非正规经济与地下经济的部分内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由于有庞大的低端需求,低端经济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但由于低端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要从扶持非正规经济、打击地下经济、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在政策、制度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向东  李矿  
现代国家的经济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在具有二元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原有体制下隐性失业显现时的大量失业问题。中国经济既有二元经济特征,又有过渡经济特征。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分析2000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200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荫莉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S型曲线数学方程式的研究表明,存在S型曲线核是中国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的重要特征,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样沿着S型曲线轨迹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和地区收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的城市化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地区城市化水平存在着绝对β收敛,在考虑了空间效应之后,收敛的速度有所加快。同时,这也说明,普通回归模型低估了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速度。本文的启示是:中国省域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示范、带动和学习、模仿现象;空间效应对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具有正向作用;充分利用城市化水平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慧芳  周恺  
根据2003-2013年间在国内主要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献,对近10年间的城市形态相关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进展进行评述。文章在辨析城市"布局形态"、"结构形态"、"肌理形态"三大概念的基础上,将现有研究成果按城市形态影响要素分解、新技术方法应用、时间—空间维度探讨、可持续城市形态、城市形态规划、管理和控制,以及分城市、地区案例研究六大主线进行归纳,并评析现有成果的研究视角、技术方法、实践应用特点及其局限。比较中西方城市形态研究轨迹,国内研究习惯于通过实证主义的因果演绎和经验主义的案例归纳来理解现有城市的形态发展历程,并在借鉴历史经验和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城市形态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而西方研究则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方式,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和规划应对。本文提出未来城市形态研究应更关注微观层面的肌理形态分析,应从更加温和、建设性的"时间—空间演化"视角探讨城市形态演进规律,为包容性、共生性的"可持续形态"演变发展构建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志帆  
中国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改革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最根本的制度变迁之一。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不仅激活了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力,更有效的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然而,对于市场化进程究竟如何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经济波动的问题,理论界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将转型期划分为增量改革阶段和存量改革阶段,并利用HP滤波法对1978~2010年中国经济37个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剔除趋势处理,进而从波动性、共动性和粘滞性三个特征维度提炼出全样本时期和市场化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研究发现,随着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卫  白永平  张雍华  周鹏  牛宗斌  冯海红  
根据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和城市现代等方面,构建中国新型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测评。同时,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考察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收敛性。结果显示:1全国新型城市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2在空间格局分析上,各省域新型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域总体格局呈现三级梯度分布的趋势;新型城市化主要是靠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拉动的。3在收敛分析上,新型城市化存在显著的收敛性,应用合理空间模型(SEM)能加快收敛的时间。4在收敛检验方面,引入变量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程度,并且城镇人口比重最大。研究认为,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