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2)
2023(10725)
2022(8773)
2021(8245)
2020(6902)
2019(15982)
2018(15856)
2017(29665)
2016(15929)
2015(17826)
2014(17640)
2013(17629)
2012(16237)
2011(14546)
2010(14751)
2009(14088)
2008(14185)
2007(12246)
2006(11097)
2005(10565)
作者
(42113)
(35410)
(35219)
(33490)
(22790)
(16546)
(16139)
(13570)
(13362)
(12638)
(12220)
(11980)
(11574)
(11242)
(10990)
(10665)
(10480)
(10127)
(10093)
(9980)
(8918)
(8530)
(8390)
(8098)
(8001)
(7840)
(7840)
(7733)
(7029)
(6957)
学科
(74089)
(71752)
经济(71646)
(66365)
企业(66365)
管理(58169)
方法(29513)
业经(25888)
(25218)
(24836)
中国(23075)
数学(22031)
数学方法(21927)
(18949)
农业(18311)
(17129)
财务(17117)
财务管理(17099)
企业财务(16161)
技术(15704)
(15394)
贸易(15384)
(15083)
(14218)
(14002)
(13726)
(12971)
体制(12522)
理论(11990)
(11761)
机构
学院(223692)
大学(222870)
(108140)
经济(106451)
管理(91057)
研究(79221)
理学(77002)
理学院(76255)
管理学(75655)
管理学院(75180)
中国(66708)
(51045)
(47910)
科学(41271)
(39134)
财经(39108)
(35869)
中心(35485)
研究所(34728)
(34056)
(33744)
经济学(33510)
北京(31331)
经济学院(30094)
财经大学(28772)
(27999)
(27210)
师范(27051)
业大(26560)
(26377)
基金
项目(138909)
科学(112319)
研究(108147)
基金(103900)
(88618)
国家(87791)
科学基金(76897)
社会(72994)
社会科(69185)
社会科学(69168)
基金项目(54012)
(50870)
教育(47799)
自然(45701)
自然科(44695)
自然科学(44685)
自然科学基金(44024)
编号(43030)
(42469)
资助(41596)
成果(35698)
(32793)
(32616)
(32080)
国家社会(31601)
重点(30802)
(30765)
(29157)
创新(29145)
教育部(28956)
期刊
(126101)
经济(126101)
研究(75633)
中国(50387)
(42398)
管理(39213)
(32540)
科学(28193)
学报(25401)
(25296)
金融(25296)
教育(22625)
农业(22455)
大学(21152)
经济研究(20877)
技术(20598)
财经(20453)
业经(20261)
学学(19233)
(17948)
问题(16106)
(16013)
世界(15666)
(15282)
国际(14852)
技术经济(13538)
图书(12450)
现代(11651)
经济管理(10682)
会计(10399)
共检索到365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勇坚  夏杰长  
中国服务业改革始于1978年,但改革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服务业并没有充分的理论认识。改革的初始动机是为了解决当时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从改革具体路径看,改革伊始主要是通过放开个体经济,间接促进服务业改革,随即对服务业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针对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渐进市场化的模式、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等,是这一时期服务业改革的基本特征。上述改革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深化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中国服务业改革起始于1978年,改革并没有建立在对服务业有着充分的理论认知基础上,而是基于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响应。按照各阶段改革的动力,服务业改革可分为五个阶段,即1978—1984年基于就业与需求压力的改革、1984—1992年基于增长压力的改革、1992—2001年基于财政压力的改革、2001—2012年基于国际竞争压力的改革、2012年之后为改善民生而进行的改革。改革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实用理性主义思维。改革的主体是一种上下联动、响应融合的综合主体,各类主体之间互动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改革并非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勇坚  夏杰长  林瑜璟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1978-2016年的服务业改革历史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服务业改革的"中国模式"。由于独特的国情和服务业的特殊发展历程,服务业改革"中国模式"有着鲜明的特征:非产业目标导向型改革动力、超越理论争议、实用主义哲学、民生导向与效率导向双重标准、改革与开放的同步与错位等。服务业改革"中国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如何完善服务业改革的"中国模式",整体协调推进中国服务业改革,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顾建清  
历史上 ,日本电信服务业的体制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电信服务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这些改革对我国有很多借鉴之处。我国只有加强电信业的法制建设 ,推进电信业民营化的尝试 ,积极引入竞争 ,才可能在加入WTO后 ,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辉侠  董超  
一、服务业投资壁垒的界定按照《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TRIMS)的规定,投资壁垒是指为了促使外国投资者达到某种业绩标准而采取的措施,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竹青  刘玉梅  高颖  
村镇信息服务业是农村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村镇信息服务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加快中国村镇信息服务业发展要根据中国国情,结合村镇实际,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信息服务业体系,健全农业网站及数据库,加大立法和行业规范管理的力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凡  王巾英  
“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而发展服务业的手段之一是吸引更多有效的外资。在服务业利用外资方面,我国与印度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比重偏小,结构不合理,服务业人才短缺等等。本文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提出了我国改善和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透过日本服务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密不可分的。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是:注重发挥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政府对技术研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具有持续性;重视技术贸易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民用化和普及化;以垄断财团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对象,在服务业发展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注重技术研发资金补贴和支持政策的持续性,充分发挥服务业的联动效应,同时以大企业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扶持对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历了30个年头。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甚至震撼。二三十年前,“中国”曾经是“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今天,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已是“繁荣”、“财富”甚至“强大”。只是一代人的时间,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何种神奇力量所致?美国经济学家E.赫尔普曼(2004)在研究了各国发展的历史后指出:“我们可以认为,与研发投入或物质及人力资本积累相比,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更基本因素。”那么,制度背后的力量又是什么?制度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改变的。可以说,是全体人民在创造和改变着社会制度,至少,只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曼  
改革开放40年来,知识产权学科建设、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国际知识产权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突出表现为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各个单行法的不断修正与完善、与经济文化技术的深度结合、解释论的兴起以及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国内双向交流融合,以及一体化和区域化制度创新等方面。未来,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在立法体例、司法改革、新兴技术、特色产业、贸易壁垒和国际战略等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只有继续秉持顶层规划、务实求真、大胆探索的理念才能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这也是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40年的重要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在构建供给侧结构形成与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历史制度研究方法,回溯1978~2015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历程。主要围绕放松管制与市场化主线梳理调控发生、发展和演进机理,概括不同阶段的调控特征,从克服"市场失灵"的内生性调控与"政府失灵"的外生性调控两个维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行政性管制的适应性、优化经济性管制激励方向、促进社会性管制前瞻性建构以及通过部门职能整合提高管制绩效等措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升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正清  
互助性担保作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行方案,受到国内广泛关注。"上海模式"互助性担保模式的形成,与特定的时点、行业和地域有密切关联。尽管这一模式在控制风险、降低信息成本、强化信用约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内部治理混乱、贷款门槛降低、资金流向把关不严、关联担保错综复杂等问题最终引发互助性担保行业严重危机。国外主要国家从公司治理、可持续经营模式、风险补偿、风险分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为互助性担保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危机后互助性担保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邬爱其  张海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霞  温桂芳  
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价格改革作为突破口,快速地打破僵化的计划体制,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价格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基本完成,资源配置逐步合理,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渐进增量的价格改革导致很多长期困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很多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理论创新和深化改革。因此,总结价格改革40年的经验和教训,明确需要深化改革的领域和任务,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是当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