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9)
- 2023(3217)
- 2022(2987)
- 2021(2991)
- 2020(2590)
- 2019(6423)
- 2018(5869)
- 2017(9544)
- 2016(5334)
- 2015(6080)
- 2014(5953)
- 2013(6229)
- 2012(6047)
- 2011(5675)
- 2010(6040)
- 2009(6051)
- 2008(6013)
- 2007(5078)
- 2006(4802)
- 2005(4865)
- 学科
- 济(21597)
- 经济(21567)
- 管理(12643)
- 业(10616)
- 企(8829)
- 企业(8829)
- 中国(8545)
- 教育(7310)
- 制(7076)
- 方法(6346)
- 农(5817)
- 学(5403)
- 财(5377)
- 数学(5201)
- 研究(5105)
- 地方(5073)
- 数学方法(5043)
- 度(4622)
- 制度(4619)
- 银(4422)
- 银行(4414)
- 理论(4370)
- 生(4311)
- 融(4286)
- 金融(4286)
- 行(4246)
- 贸(4213)
- 贸易(4205)
- 易(4076)
- 业经(4008)
- 机构
- 大学(75180)
- 学院(69742)
- 研究(32310)
- 济(29026)
- 经济(28086)
- 中国(25040)
- 管理(23613)
- 理学(18573)
- 理学院(18270)
- 京(17939)
- 管理学(17797)
- 管理学院(17627)
- 科学(16800)
- 所(16064)
- 财(15761)
- 中心(14970)
- 研究所(14004)
- 江(13862)
- 北京(12223)
- 范(12045)
- 农(12037)
- 师范(11965)
- 院(11921)
- 省(10973)
- 财经(10883)
- 州(10739)
- 教育(10626)
- 师范大学(9855)
- 经(9816)
- 部(9236)
- 基金
- 项目(39779)
- 研究(31319)
- 科学(30779)
- 基金(27997)
- 家(24249)
- 国家(24007)
- 科学基金(19840)
- 社会(18692)
- 社会科(17581)
- 社会科学(17577)
- 教育(16103)
- 省(14849)
- 基金项目(13549)
- 划(13138)
- 编号(13101)
- 成果(12714)
- 资助(12038)
- 自然(12024)
- 自然科(11757)
- 自然科学(11752)
- 自然科学基金(11528)
- 课题(10544)
- 重点(9666)
- 部(9179)
- 年(8564)
- 发(8457)
- 性(8345)
- 大学(8254)
- 教育部(8003)
- 创(7869)
共检索到142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峰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该年8月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专家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邓小平决意恢复高考的诱因。恢复高考最主要的因素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力挽狂澜。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最壮观的一次高考,也是是空前的。恢复高考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国教育的复苏,当代中国的崛起,几乎都以恢复高考为出发的原点,由此中国社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关键词:
高考 招生 恢复高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礼业 李政
职教高考制度的提出,源自于现行单轨制高考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作为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招考关系,其理应得到深入讨论与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梳理我国高职院校招考关系的演进脉络,发现职业教育招考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协调职业院校和政府之间,围绕自主发展权和职业教育治理的国家事权所形成的关系,本质是对教育资源分配权的博弈。近年来中央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催生了招考分离的土壤。从招考一体到招考分离,有利于提升考试工作的专业性与效率性、促进跨专业创新人才与特色人才的培养、维护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质量。然而,实施招考分离仍存在高职院校招生的“关系”之忧、高职院校的招生能力之忧、中职的教学工作之忧以及学生的备考成本与负担之忧等疑虑。未来职教高考的招考关系改革,应处理好中央、地方和学校在招考分离制度中的权责关系,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和项目认证制度,把提升学生对职业院校的选择自由度作为招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以确保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在正确而合理的方向上进行。
关键词:
职教高考 高考改革 招考制度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革 桑锦龙 杨君
我国高考综合改革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从分批推进的实践来看,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选择性”政策设计的育人初衷面临现实挑战,“唯分数论”积弊仍然存在,以及考试评价作用未充分发挥等。这些问题涉及教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彼此影响,内在作用机制复杂。深化新时代高考综合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从核心素养导向、人才选拔推动、学生发展为本、考试评价促进,以及信息技术赋能等方面,促进教学、考试、招生一体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本良 汪成辉 卢致杰
自2007年上海市高招录取工作一结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即着手研究平行志愿的实施方案。在向湖南、江苏、浙江三省学习取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上海情况的操作方案,并广泛做好宣传发动,精心实施操作准备,努力完善每个细节,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于今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取得了考生满意、高校满意、整个社会平稳的良好效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涛
民国时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有关大学招生考试的论争:"废考运动"是对传统考试制度的批判;"新法考试运动"主要致力于引进西方的测验理论;"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则是探索本土化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三次论争几乎涉及了大学招生考试的所有问题,探讨的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推动了我国考试制度的现代化变迁,促进了考试文化的更新。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大学 招生考试 考试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赋桂 李越 史静寰
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试行以来发展迅速,政策也在不断完整和完善,但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却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对自主招生乃至整个高考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笔者认为,"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方案比较可行。
关键词:
高校 高考 自主招生 统一考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陆建祥
我于2007年参加CPA考试并一次全科通过。我不是学会计的,也从来没做过会计。一点会计基础也没有,怎么考啊?记得大概是2006年10月份,我借了一本考会计证的书先看了起来,天天问单位的会计这个那个的。到了11月份,我开始看2006年注会考试用书《会计》。由于听说考注会很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毛琼芳
转眼间2008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又将到来,报考注册会计师的人们又要开始了繁忙的备考生活。2005年,我很幸运地一次性通过了全部五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恢复高考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体现在:选拔标准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重视全面发展;考试科目从零散、分科走向融合,强调能力立意;考试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实施阳光工程;招生计划从质量优先走向综合考量,实施政策补偿。高考改革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呈现出注重科学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公平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与分化的利益诉求,对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提出的变革需求,成
关键词:
高考改革 价值取向 政策文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丽君 边新灿 卓奕源
高职院校长期依附于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招生,影响了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壮大。高职教育现存考试内容不科学、不公平,考试方式单一,招生批次"低本一等"等问题。新高考改革提出提高"职业技能"的考试内容占比,探索多元录取机制改革,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进一步适应了高职的人才培养需要。为此,高职教育应推动其体系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特色,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从专业撤并、院校调整切入推进现代职业学校治理。
关键词:
问题分析 高考改革 高职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苗学杰
"一年多考"是当下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英国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在课程设置、时间部署、评价内容和成绩检定等环节构建了成熟的"一年多考"的考试评价体系。其"一年多考"政策有效地降低高利害考试失利的偶然性,消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考生提供了成绩提升的发展空间。但是在高利害考试中实施"一年多考"政策也引发了考生分数膨胀、考试甄选能力弱化、学生知识体系零散、学业负担加重以及教师的课程教学受到钳制等负面影响并引起强烈的社会争论。为回应其弊端,英国政府及其考试机构正着手减少考试次数并讨论取消大学招生考试中的"一年多考"政策。
关键词:
英国 招生考试 高考改革 “一年多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中国的考试招生改革,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事关教育改革全局,历来受到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是一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从党的"十六大"到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这十年是中国60年高考历史上每年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时期。200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613万,高校招生人数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环
法国教育部在2018年2月14日公布法国2021年"新会考"(大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指出2018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课程计划,将于2021年全面实行新会考。改革原因在于法国现行毕业会考不再是学生通往成功的道路;毕业会考变得日益复杂,越来越不人性化;毕业会考不够重视平时成绩,利于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基于这些原因,法国2021年大学考试招生将取消分科,增加课程自主权;更新课程,培养新时代人才;注重平时,实施过程性评价;更好定位,实现学生个性化诉求。由于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法国民众就此展开激烈讨论。
关键词:
法国 大学考试招生制度 高中毕业会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娜 魏晓宇
高考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在很长一段时内高考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选拔了大量人才,高效率保证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但因其重要性和高竞争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应试教育的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纵观历史,为了解决高考顽疾,高考改革40年的改革历程在曲折中逐渐朝着扩大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强调科学选材原则、注重公平价值取向等趋势发展,尤其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后,在先行先试的上海和浙江改革过程中,虽然遭遇了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根据学校特色与专业要求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根据成绩和专业要求录取学生,考试科目调整更强调突出学生兴趣和选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招生录取政策趋于多元并更加公平.
关键词:
高考 高考改革 教育公平 科学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立红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是广集众人智慧的系统性改革,是我国谨慎推出的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高校应进行选才的跟踪分析,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和完善方案,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行。适应新改革,高校也应进行主动服务,使考生做出的选择更契合未来发展的期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