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7)
- 2023(6530)
- 2022(5792)
- 2021(5464)
- 2020(4534)
- 2019(11132)
- 2018(10546)
- 2017(19006)
- 2016(10677)
- 2015(12412)
- 2014(12805)
- 2013(12978)
- 2012(12494)
- 2011(11472)
- 2010(11588)
- 2009(11065)
- 2008(11240)
- 2007(9865)
- 2006(8481)
- 2005(7691)
- 学科
- 济(51149)
- 经济(51105)
- 业(27519)
- 管理(26174)
- 方法(23895)
- 数学(21641)
- 数学方法(21477)
- 企(19811)
- 企业(19811)
- 农(19241)
- 中国(15303)
- 农业(13217)
- 财(12800)
- 地方(11907)
- 业经(11470)
- 学(10884)
- 贸(9656)
- 贸易(9654)
- 易(9357)
- 制(8392)
- 和(7162)
- 发(7049)
- 融(6890)
- 金融(6888)
- 银(6817)
- 银行(6793)
- 务(6629)
- 财务(6616)
- 财务管理(6592)
- 环境(6489)
- 机构
- 大学(162359)
- 学院(161428)
- 济(68369)
- 经济(66898)
- 管理(59709)
- 研究(59022)
- 理学(51210)
- 理学院(50536)
- 管理学(49581)
- 管理学院(49271)
- 中国(44138)
- 科学(36809)
- 京(34403)
- 农(32709)
- 所(31195)
- 财(30536)
- 研究所(28371)
- 中心(27314)
- 业大(26008)
- 农业(25817)
- 江(24678)
- 财经(23938)
- 范(22614)
- 师范(22406)
- 经(21687)
- 北京(21625)
- 经济学(21540)
- 院(20295)
- 经济学院(19630)
- 州(19232)
- 基金
- 项目(105489)
- 科学(81673)
- 研究(76188)
- 基金(75595)
- 家(66054)
- 国家(65480)
- 科学基金(54684)
- 社会(47903)
- 社会科(45169)
- 社会科学(45151)
- 省(41824)
- 基金项目(40434)
- 划(34948)
- 教育(34819)
- 自然(34623)
- 自然科(33745)
- 自然科学(33733)
- 自然科学基金(33144)
- 编号(31658)
- 资助(30721)
- 成果(26015)
- 重点(24319)
- 发(23588)
- 部(23527)
- 课题(21805)
- 创(21276)
- 科研(20558)
- 创新(19916)
- 教育部(19731)
- 国家社会(19630)
共检索到244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连明 ,宗国英 ,胡国善
人口死因调查是研究人口健康水平领域的重要基础。对不同时期人口死亡、死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情况开展连续性调查分析,为研究制定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和卫生互作计划,确定防治疾病及医学科研主攻目标都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道金
人力资本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教育不均衡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当前湖北省处于教育扩展的初期,职业教育的不均衡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因此,调节湖北居民收入差距的有力举措之一就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覆盖面。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入差距 湖北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清华
本文基于2000-2012年湖北省城乡数据,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异系数和二元对比系数三个指标的分析显示,湖北省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经济一体化过渡的前期,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明显,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对湖北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较大,投资和公共服务投入对湖北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次之,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湖北省 经济一体化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朱战强 郭治华 刘黎明
建国以来,北京出现了看似无序的城乡人口变化。但分析表明,60多年来北京城乡人口的时—空演化模式呈现了多样性,传统的人口增长模型已退化为内部区域以对数函数为主、但总体又表现为双曲函数的增长模式。整体看,北京城乡人口的演变属于具有时—空差异性的演变模式,各区域和整体的时—空变化不仅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而且产生了自组织特征;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之后的规律性更强,但却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形特征。目前,自中心城区(含近郊)→中郊→远郊的空间递推特征虽然明显,但并没有达到减小中心城区发展压力的作用。而明确以上结论,将有助于通过表象认识北京城乡人口时—空变化的实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演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文杰,余瑞祥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湖北省2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予以测定分析,并指出目前必须在政策上大力推进城市化,在城市部门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农村改革土地制度,实现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非农部门就业。这对于湖北省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勤
文章综合考量生育、死亡、期初年龄结构和人口乡—城转移4个方面的因素,对2000~2010年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是城乡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力的大小与乡—城转移人口的年龄选择模式密切相关。该阶段,15~29岁的年轻乡村人口有1/3转为城镇人口;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乡村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为43.4%,高于任何人口自然变动因素的影响,是乡村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因素;乡—城转移人口有效降低了城市老龄人口比重,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为-118.0%,仅次于期初年龄结构的影响力;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为有限。在人口自然变动诸因素中,期初年龄结构对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远高于死亡率与生育率变动的影响。文章讨论了城镇化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影响差异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并就这种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老龄化 因素分解 贡献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军
一、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的形成与松动新中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受旧体制下工业布局和国家强大的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城乡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刚性迁移,人口迁移的主体是农村人口,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随着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大起大落,在这几十年间,还出现过几次人口大规模、有组织地从城市向农村倒流的现象。这种刚性的人口流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使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都付出了难以补偿的巨大代价。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另一特征是建国三十年来自发性的人口流动几乎处于停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福权
本文分析了1978年以来湖北省物价水平的基本情况与阶段特点,指出物价指数与居民收入之间有联动关系,并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持物价稳定,确保居民收入差距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价指数 居民收入 物价稳定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昌平 邓大松 殷宝明
在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由于"乡-城"人口迁移,中国的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本文基于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人口预测,研究了"乡-城"人口迁移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一方面,"乡-城"人口迁移将缓解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为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大量的"养老金红利";另一方面,它将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进一步加速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移 城乡 人口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新欣
医学界和人口学界都对死因进行分析,但侧重点不同,人口学界对死因分析,其意义在于——从导致人口死亡的直接原因研究社会、经济、医疗卫生以及生物等因素对总人口中不同特征人口的作用情况及程度;从对纵向资料的对比研究中,看出上述各因素的变化,再结合对其它问题(如生育、迁移等)的研究,便可对人口同社会、经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瞿凌云
我国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储蓄率。提升消费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在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上转入新常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动态求解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城乡研究了居民收入的波动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其的影响特点。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惯性,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则依据收入波动而呈现较高弹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满足理论规律。在生育率不断下降情况下,农民倾向于降低当期消费而提高储蓄以应付养老。较完善的社保体制导致城镇居民养老储蓄动机较小;由于子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建华
城乡人口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城镇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由1953年的13.26%,上升为20.6%。说明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工业化的程度还是很低的,工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市、镇建制规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青维
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国城乡人口划分和城乡人口统计方面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动频繁;城乡人口统计对象(分类)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城镇中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削弱了城镇特性;反映国情失真。因此,制订科学的适合当前形势和国情的城乡划分标准,科学确定城乡人口概念和统计口径,以保证不同时期数字的统计可比往,是解决问题、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几个基本概念提出理解和看法。 1.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是相对应的人口地理概念,是按地域划分人口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方大春 杨义武
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城市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的影响与区域公共品供给的均等化水平差异有关,在中、西部地区均表现为正的效应,且中部大于西部,而在东部地区产生抑制作用,Tiebout模型在中国的检验存在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医疗卫生和文化服务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均存在正向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品供给变量的影响为负;教育公共品供给变量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城乡人口迁移 城市公共品供给 GMM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凤莲 丁文斌 王雅鹏
消费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基本变量,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情况,成为研究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数学描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