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4)
- 2023(6009)
- 2022(5520)
- 2021(5294)
- 2020(4660)
- 2019(11220)
- 2018(10802)
- 2017(19938)
- 2016(11253)
- 2015(13121)
- 2014(13438)
- 2013(13568)
- 2012(13044)
- 2011(12014)
- 2010(12149)
- 2009(11391)
- 2008(11641)
- 2007(10281)
- 2006(8719)
- 2005(7924)
- 学科
- 济(48752)
- 经济(48661)
- 业(27661)
- 管理(27427)
- 方法(24653)
- 数学(22245)
- 数学方法(22051)
- 企(21209)
- 企业(21209)
- 农(13710)
- 学(13097)
- 中国(12774)
- 财(12355)
- 贸(10096)
- 贸易(10094)
- 易(9790)
- 地方(9460)
- 农业(8926)
- 业经(8540)
- 制(8419)
- 和(7723)
- 务(7355)
- 财务(7341)
- 财务管理(7317)
- 银(7087)
- 银行(7050)
- 融(6906)
- 金融(6904)
- 企业财务(6891)
- 行(6717)
- 机构
- 大学(168373)
- 学院(166322)
- 济(68037)
- 经济(66558)
- 研究(62908)
- 管理(60109)
- 理学(51519)
- 理学院(50808)
- 管理学(49772)
- 管理学院(49453)
- 中国(47571)
- 科学(41577)
- 京(36738)
- 农(35445)
- 所(34242)
- 研究所(31529)
- 财(30887)
- 中心(28863)
- 业大(28393)
- 农业(28369)
- 江(25613)
- 财经(24325)
- 北京(23293)
- 范(22958)
- 师范(22694)
- 院(22291)
- 经(22073)
- 经济学(20937)
- 州(19901)
- 科学院(19562)
- 基金
- 项目(110842)
- 科学(85650)
- 基金(79939)
- 研究(76476)
- 家(71754)
- 国家(71197)
- 科学基金(58664)
- 社会(46358)
- 社会科(43763)
- 社会科学(43747)
- 省(42885)
- 基金项目(42759)
- 自然(39776)
- 自然科(38770)
- 自然科学(38757)
- 自然科学基金(38068)
- 划(37517)
- 教育(35258)
- 资助(33008)
- 编号(31222)
- 重点(26218)
- 成果(25732)
- 部(24783)
- 发(24153)
- 计划(22352)
- 创(22278)
- 科研(22267)
- 课题(21678)
- 创新(20999)
- 教育部(20264)
共检索到250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超 周广胜
关于气温变化特征已有大量研究,但关于地温变化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研究还较少。该研究以干旱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61—2010年阿拉善左旗平均气温和0~80 cm各层平均地温的逐月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 a阿拉善左旗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年代和季节变化趋势、地气温差变化、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以及气温和地温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与各层地温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年均气温相比,地温对气温的放大程度除0 cm外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年、季平均气温和各层平均地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但气温和地温的升温速率不一致;年均气温的升温率和升温幅度高于除0 cm外的各层地温变化;气温、0 c...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超 周广胜
关于气温变化特征已有大量研究,但关于地温变化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研究还较少。该研究以干旱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61—2010年阿拉善左旗平均气温和0~80cm各层平均地温的逐月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年阿拉善左旗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年代和季节变化趋势、地气温差变化、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以及气温和地温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与各层地温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年均气温相比,地温对气温的放大程度除0cm外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年、季平均气温和各层平均地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但气温和地温的升温速率不一致;年均气温的升温率和升温幅度高于除0cm外的各层地温变化;气温、0cm和80c...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佳琳 潘志华 韩国琳 程路 董智强 张婧婷 潘宇鹰 黄蕾 赵慧 樊栋樑 吴东
近年来,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下垫面作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水源,对气候的形成及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地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对探究气候变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581个气象站1961-2010年0cm地温、气温数据,将全国分为8个区域,采用相关分析、m-K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0cm地温的时空变化、区域分异以及季节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0cm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0cm地温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00年突变后升温趋势更为明显;中国大部分地区0cm地温都表现为升温趋势,且北方地区较南方升温更加明显,在过去50年中,南北温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窦坤 黄玉芳 丁媛媛 王琛 孙翠凤
利用1961~2013年菏泽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3年菏泽0cm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水汽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3年来,菏泽年平均地面温度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22℃,冬、春季节的升温对年平均地面温度的升高有主要贡献;年平均地面最高温度呈弱上升趋势且春季显著趋暖、夏季趋凉,年平均地面最低温度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且冬春季节趋暖;平均地面温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趋暖,地面最低温度的趋暖在平均地面温度的趋暖中起主要贡献;年平均地气温差呈递减趋势,秋冬季节地气温差减小,不利于近地层污染物的扩散,致使菏泽秋冬季霾...
关键词:
地面温度 气候倾向率 气候突变 相关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绍毅 劳炜 苏志 李强
土壤温度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其变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利用1961~2010年广西31个气象站0~20 cm各层地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50年来广西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广西各深度年平均地温呈升温趋势,升温突变点为2001年,冬季气候倾向率最大、夏季最小。各深度年平均地温升温率以0 cm最大,10 cm最小。年平均地温除0 cm外均在1984年出现异常偏低,各层年平均地温2009年出现异常偏高。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是影响广西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欧阳旭
阿拉善左旗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地多人少、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的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相对集中、城镇规模小、城镇间联系不密切以及资源开发的无序是该地区现阶段的典型特征。文章针对该类区域的特点,以阿拉善为例,提出了空间发展的总体构想,并提出了强化功能分区、开放性构建空间发展轴、与周边城市的对接以及构建开放性的交通大通道的空间发展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建文 鞠洪波 特木钦 宋钢 赵胜国
利用 1999年和 2 0 0 2年两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TM遥感图像 ,进行大沙鼠鼠害防治前后梭梭林受害程度调查。对比分析了防治区与对照区植被生长状况 ,分析了健康和受害植被的光谱特征、其背景的纹理特征。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统计分类的方法 ,得出了受害植被的生长状况、健康植被面积增长量及对照区植被生长情况的相关数据。与实地害鼠密度的变化验证比较 ,为鼠害防治管理和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永建 高媛 肖莺 万素琴 王苗
收集1961~2010年华中区域239个气象站点,选择通过均一化检验的233个站点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近50a华中区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华中区域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增减趋势,20世纪60年代降水接近常年,90年代降水偏多,70~80年代、21世纪初降水偏少。降水纬向分布特征比较显著,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年降水日数减少趋势显著,减少速率为3.4d/10a。1989年以后区域降水量增加明显,2006年以后降水减少,同时存在2a左右周期振荡;降水日数在1986年以后减少明显。春、秋季降水总体减少,减少速率分别为5.4、12.2mm/10a;夏、冬季降水总体增...
关键词:
华中区域 降水量 降水日数 变化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伟东 史军 穆海振
利用中国东部1951年-2007年冬季气温、降水资料及NECP/NCAR再分析资料、NINO3-4区海温资料、欧亚纬向风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探讨了中国东部3个气候带(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及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去57年间,中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温带地区增温最为显著而热带地区增温幅度最小。3个气候带冬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都不明显,但≥0.1mm降水日数呈下降趋势。副热带地区≥5.0mm降水日数显著增加,而热带和温带变化趋势不明显。3个气候带冬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莹 苏永秀 李政
利用广西88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数据,运用GIS技术、气候倾向率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广西近50 a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影响下,近50 a广西全区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高气温的突变时间分别为2001年和2003年,均比极端最低气温(1984年)晚了近20 a左右;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存在非对称变化。时空分布图表明,区域平均值忽略了研究区域内的差异,尽管近50 a来广西气温区域平均值的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全 张鑫 廖清飞 徐静 姚瑶
【目的】研究青海省1961-2006年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1-2006年青海省4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ArcGIS 9.3,对青海省40个气象站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和气温倾向率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尺度上看,除河南、清水河和沱沱河外,青海省其他地区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青海省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突变年份分别为1995年和1994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没有突变发生。突变气象站点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丹 张勃 李小亚 季定民 杨尚武
利用1961~2010年全国大陆地面46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Jones等提出的计算区域平均气候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全国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处理,采用线性趋势、反距离加权插值、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分析了我国大陆地面近50a来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温度差、年极端温度差、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温度差、年极端温度差、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别存在14、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少勇 王劲松 石圆圆 郭忠祥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的1961年~2006年历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6年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中国东部季风区近46年增温率0.24℃/10年,从1971年开始气温呈增加趋势,1987年有一次显著突变;②季风区年平均气温标准差和相对变率分布较均匀;③大多数区域气温变化有明显上升趋势,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增温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西南地区;④用EOF将该区年平均气温异常分为全区一致型、准南北差异型、中间型3种常见分布模态,用REOF将该区细分为季风...
关键词:
中国 季风区 年平均气温 气候变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查木哈 阿力古恩 袁帅 付和平 武晓东
【目的】研究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的繁殖特征及其对种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06-2011年每年4、7、10月上旬,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期间,在该研究区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性253只,雄性249只,其平均雌雄性比为1.02±0.22、平均怀孕率为(37.63±14.70)%、平均胎仔数为(5.64±1.5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3.07±34.29)%、平均繁殖指数为0.77±0.17。小毛足鼠捕获数量与平均雌雄性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5...
关键词:
小毛足鼠 种群 繁殖特征 阿拉善荒漠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曹阳 徐丹
本文选取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黄淮海流域14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选取旱涝频率和旱涝范围作为评价指标,结合morlet小波分析法和经验正交分解函数(EOF),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黄淮海流域旱涝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黄淮海流域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除中度干旱主周期为10年外,其余各级干旱、洪涝范围的主周期分别为20~25年、25~33年,另外除极度洪涝外,其余各级旱涝的突变年份均在1977-1978年左右;空间上,流域内洪涝频率总体上低于干旱频率,在大尺度气候异常影响下,黄河、海河流域旱涝变化基本同步,淮河流域与其它两流域旱涝变化相反。此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