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3)
2023(8667)
2022(7264)
2021(6700)
2020(5174)
2019(11763)
2018(11242)
2017(20061)
2016(10989)
2015(12359)
2014(12406)
2013(12431)
2012(12130)
2011(11492)
2010(11584)
2009(10435)
2008(10188)
2007(8828)
2006(8112)
2005(7813)
作者
(34582)
(29005)
(28782)
(27118)
(18153)
(14003)
(12992)
(11397)
(10919)
(10223)
(9934)
(9767)
(9360)
(9355)
(9121)
(8879)
(8497)
(8447)
(8240)
(8162)
(7466)
(7343)
(7080)
(6666)
(6616)
(6454)
(6387)
(6360)
(5896)
(5881)
学科
(54718)
经济(54679)
管理(23254)
(23062)
地方(22602)
中国(19743)
(16414)
(14954)
企业(14954)
方法(13414)
地方经济(13099)
(12689)
业经(12409)
农业(11590)
数学(11546)
数学方法(11444)
(10709)
(10101)
金融(10100)
环境(9943)
(9380)
银行(9352)
(9255)
(9052)
贸易(9040)
(8608)
(8402)
(8156)
(8063)
发展(7770)
机构
学院(157304)
大学(154073)
研究(68800)
(64609)
经济(63144)
中国(52744)
管理(52311)
科学(44434)
理学(43104)
理学院(42350)
管理学(41546)
管理学院(41236)
(37147)
(35785)
研究所(33805)
(31466)
中心(30665)
(28775)
(25708)
(25653)
师范(25448)
(25412)
农业(24490)
业大(23648)
北京(23584)
(22484)
科学院(22070)
(21294)
财经(21235)
师范大学(20650)
基金
项目(104076)
科学(81735)
研究(75756)
基金(72648)
(65403)
国家(64835)
科学基金(53415)
社会(46933)
社会科(44367)
社会科学(44361)
(42278)
基金项目(38479)
(36415)
自然(33705)
自然科(32792)
自然科学(32787)
教育(32723)
自然科学基金(32136)
编号(30760)
(30619)
资助(28341)
重点(25556)
成果(25002)
发展(24332)
(23919)
课题(23279)
(21486)
(21209)
计划(20113)
创新(20010)
期刊
(83210)
经济(83210)
研究(53377)
中国(41688)
(29994)
学报(27153)
科学(26235)
教育(21205)
农业(20899)
管理(20048)
(19604)
大学(19538)
学学(18228)
(18005)
金融(18005)
业经(14654)
技术(13579)
经济研究(13531)
资源(11901)
(11647)
问题(10207)
财经(9800)
(8927)
国际(8630)
(8581)
世界(8411)
科技(8366)
(8217)
图书(8134)
(7725)
共检索到26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磊  乔木  周生斌  唐金  闫俊杰  
根据新疆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整理出渭干河流域1960-2009年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运用线性趋势估计、距平与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灰色预测等方法,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周期特征、突变特征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50年来,渭干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有升有降,总体上呈波动式减少的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19.72 mm/10a,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累积距平曲线的变化趋势显示,年蒸发皿蒸发量以1987年和2004年为转折点,前期偏多,中期偏少,后期偏多。②年蒸发皿蒸发量在1987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在2004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突变类型比较复杂,是均值突变和转折突变两种突变类型的组合。③蒸发皿蒸发量在50a的时间序列中存在8a、17a和20a的周期。在8a的时间尺度上,年蒸发皿蒸发量序列经历了7个偏多期和6个偏少期;在17a的时间尺度上,经历了2个偏多期和2个偏少期;在20a的时间尺度上,经历了1个偏少期和2个偏多期。④利用建立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渭干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进行了预测,发现模型的可靠性高,预测结果准确,年蒸发皿蒸发量在未来3年将出现增加的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新法  刘昌明  曾燕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136mm,下降幅度为7.5%;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区域与整个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呈持平并略有上升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必文  温华洋  叶朗明  徐光清  
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检验方法,研究了过去的45年(1963~2007年)安徽地区32个代表站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65.3 mm/10 a,信度0.01),年蒸发总量在1976年发生突变,1982年显著减少,夏季突变最为明显;(2)32个代表台站中24个台站蒸发皿蒸发量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仅1个表现为上升趋势(信度0.05),在空间上减少趋势基本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结合其它气候要素研究发现:气温显著升高,蒸发量明显减少,即安徽地区存在"蒸发悖论"规律,但气温与蒸发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日照,日较差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许崇育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对长江流域近40年来20cm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长江流域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在全流域和不同区域内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中下游地区(99%的置信度)比上游地区(95%的置信度)下降趋势显著,夏季(99%的置信度)比其它季节下降趋势显著。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太阳净辐射和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气温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但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微弱下降,降水微弱增加,但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因此,长江流域年平均太阳净辐射和风速的显著下降是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军  胡军  刘依兰  鲍建华  拉巴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中游1981~2005年14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西藏雅江中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在流域绝大部分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幅为109.92mm,以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2℃/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23℃/10 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少(-0.29℃/10 a)。因此,雅江中游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下降,以及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娇  刘振宏  于杨  王若男  马林  
[目的]为农田土壤水分监测农业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51—2017年辽宁省各气象监测站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辽宁省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蒸发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辽宁省蒸发量以及气候倾向率地域分布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递减;3—8月蒸发量明显减少,是年蒸发总量减少的主要贡献时段;9月至翌年2月呈弱增加趋势。春夏季明显减少,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年蒸发量倾向率为-22.98mm/10年,并在2002年气候突变,突变之后平均减少159mm。辽宁西北部丘陵区减少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为-30.90mm/10年;中南部平原沿海区气候倾向率为-19.33mm/10年;辽宁东部山区减少趋势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风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蒸发量的贡献率达到85.8%。[结论]辽宁省蒸发量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东部、中部、西北部3个不同气候区,各区蒸发量变化特征不同;蒸发总量的减少,其各月变化不同;因此,在研究农田水分平衡、水循环、水资源评价时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尤为重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健  张奇  许崇育  翟建青  靳晓莉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蒸发的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蒸发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季节变化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选用Db3小波函数分析9站蒸发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蒸发量在计算时段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左右转折,之后下降速度变缓。与流域同期降水量、潜在蒸发量以及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认为,实际蒸发量下降的主要是由太阳净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亚敏  张勃  戴声佩  王海军  郭铃霞  康淑媛  
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潜在蒸发量,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河西地区潜在蒸发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Morlet小波分析和Hurst指数预测潜在蒸发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河西地区潜在蒸发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潜在蒸发为稳定下降期,约2.76mm/年,其中70年代减少率最大,约11.3mm/年;夏季潜在蒸发变化速率最大,约-2.07mm/年,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最小;②河西地区潜在蒸发自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靠近祁连山地区最小;潜在蒸发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分别占年潜在蒸发30%和40%,秋季次之,冬季最小;③影响河西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国玉  郭军  
采用600余个台站资料,对全国及主要流域蒸发皿记录的蒸发量及相关气候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1956—2000年期间,我国水面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东部、南部和西北地区下降更多。我国长江、海河、淮河、珠江以及西北诸河流域的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均明显减少,海河和淮河流域减少尤为显著,黄河和辽河流域减少也较明显,但松花江和西南诸河流域未见明显变化。长江、淮河流域夏季减少速率最大,珠江、辽河以春季减少为主,海河、西北诸河流域春、夏两季都显著减少,黄河、东南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四季均有轻度减少,松花江流域四季变化趋势都不明显。全国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温度日较差同水面蒸发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与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丘永杭  孙晓航  黄奇晓  陈晓瑜  林玉蕊  
基于福建省气象站1998—2017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简称蒸发量)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Sen′s斜率估计、相关性分析以及Sobol′s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蒸发量的季节、年际和空间变化特征及其敏感因子.结果表明:福建省近20年的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其速率为4.99 mm·a~(-1),以秋季下降最快,夏季次之;蒸发量地域分布不均,总体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Sobol′s敏感性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次要敏感因子分别为春季最高温度、夏季太阳辐射、秋季太阳辐射、冬季最低温度;蒸发量与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它们均是影响福建省蒸发量的主要因子.其中内陆地区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相对湿度,沿海地区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平均风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祁栋林  李晓东  肖宏斌  周万福  苏文将  胡爱军  李璠  
选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1964~2013年14个气象台站观测的基本气象数据,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等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和变化趋势,并以完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蒸发量上升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蒸发量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变化速率为30.1mm/10a,夏秋冬季蒸发量均呈显著上升变化,春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和秋季蒸发量上升对年蒸发量上升贡献最大;逐月蒸发量变化趋势均增加,但幅度各异;冬季蒸发量在2011年发生了突变,其余各季和年均未发生突变.蒸发量月际变化规律明显,表现为双峰型分布,双峰出现在5月和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季节变化也十分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玲  康绍忠  杨秀英  粟晓玲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 17个站近 5 0年的观测资料 ,应用 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 5 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T0 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T0 值空间变化比较大 ,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T0 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 .5和Arcview3.1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式模型 ,本研究只考虑了海拔高度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暂未对坡地上的辐射及温度进行校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中艳  
基于112个站点干旱期4月39年蒸发皿蒸发量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8要素数据,应用EOF和典型相关分析,深入论证各常规气象要素与气候蒸发量的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各要素对蒸发量场总方差的解释能力;同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作为验证,并探寻多气象要素对蒸发量模拟的最优要素组合。结果显示,从单要素影响角度分析,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要素与蒸发量相关性的排列次序为: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平均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水汽压>气压>降水量,这与蒸发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解释相一致。回归分析验证了典型相关的主要结果;单个常规气象要素中平均相对湿度对气候蒸发量的模拟效果最好;基于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平均水汽压资料的前3个要素组合和全部5要素组合,分别是简便普通精度和高精度需求下常规气象要素推算模拟气候蒸发量的最优要素组合。本文加深了对气候蒸发量的相关认识,并对其模拟推算和空间分布量化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诗坤  庞朔光  文蓉  刘忠方  
云底二次蒸发导致的同位素动力分馏可显著影响观测的降水同位素组成和大气水线。本文利用海河流域7个监测站点的降水δ2H和δ18O数据,分析了云底二次蒸发对流域降水同位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降雨水样的大气水线为δ2H=7.19δ18O-0.74,显著不同于降雪水样的大气水线(δ2H=8.42δ18O+15.88);流域降雨,特别是小降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贺智涛  辛明金  
做了由纸膜覆盖和不覆盖与 3种灌溉方法组成的 6个处理 3次重复的盆栽试验。研制了一套土壤含水量检测系统 ,标定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精度较高。利用该系统对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在 3种不同灌溉方法条件下 ,纸膜覆盖处理与不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差异以及水稻全生育期用水量等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纸膜覆盖对减少水田棵间蒸发具有显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