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6)
- 2023(10944)
- 2022(9847)
- 2021(9578)
- 2020(7628)
- 2019(18037)
- 2018(17761)
- 2017(33077)
- 2016(18204)
- 2015(20537)
- 2014(20600)
- 2013(20390)
- 2012(18593)
- 2011(16865)
- 2010(16520)
- 2009(14986)
- 2008(14481)
- 2007(11985)
- 2006(10258)
- 2005(8944)
- 学科
- 济(74359)
- 经济(74291)
- 管理(49138)
- 业(45431)
- 企(37400)
- 企业(37400)
- 方法(33779)
- 数学(29484)
- 数学方法(29180)
- 地方(19457)
- 中国(19076)
- 农(18862)
- 学(17110)
- 财(16222)
- 业经(15480)
- 农业(12811)
- 贸(12568)
- 贸易(12562)
- 和(12273)
- 易(12138)
- 环境(12033)
- 理论(11474)
- 地方经济(10987)
- 技术(10785)
- 制(10764)
- 务(9995)
- 划(9938)
- 财务(9938)
- 财务管理(9918)
- 教育(9862)
- 机构
- 大学(252062)
- 学院(250524)
- 管理(101743)
- 济(96437)
- 经济(94275)
- 理学(89003)
- 理学院(87923)
- 研究(86786)
- 管理学(86396)
- 管理学院(85955)
- 中国(62899)
- 科学(56823)
- 京(54119)
- 所(43764)
- 财(41505)
- 研究所(40461)
- 农(40418)
- 中心(39139)
- 业大(38952)
- 范(35272)
- 师范(34974)
- 江(34458)
- 北京(34247)
- 财经(33684)
- 院(32157)
- 农业(31712)
- 经(30706)
- 州(28923)
- 师范大学(28656)
- 经济学(27529)
- 基金
- 项目(181976)
- 科学(143116)
- 研究(131891)
- 基金(131642)
- 家(115524)
- 国家(114586)
- 科学基金(98124)
- 社会(81563)
- 社会科(77179)
- 社会科学(77157)
- 省(71498)
- 基金项目(71345)
- 自然(65335)
- 自然科(63755)
- 自然科学(63744)
- 自然科学基金(62543)
- 划(60726)
- 教育(59642)
- 编号(54137)
- 资助(53344)
- 成果(42744)
- 重点(41223)
- 发(39449)
- 部(39328)
- 创(37439)
- 课题(37078)
- 科研(35099)
- 创新(34925)
- 计划(33368)
- 大学(33312)
- 期刊
- 济(102583)
- 经济(102583)
- 研究(72647)
- 中国(45506)
- 学报(41733)
- 科学(38976)
- 农(35873)
- 管理(35406)
- 大学(30848)
- 财(29271)
- 学学(28882)
- 教育(28606)
- 农业(25807)
- 技术(21363)
- 融(17837)
- 金融(17837)
- 业经(16741)
- 经济研究(16266)
- 财经(15125)
- 图书(14926)
- 资源(13942)
- 理论(13554)
- 业(13276)
- 科技(13235)
- 问题(12923)
- 经(12778)
- 实践(12730)
- 践(12730)
- 技术经济(11826)
- 版(11444)
共检索到358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朋 渠玮娟 朱玺 吴雨纯 汪静 张本发 许梅越 戴洪宝
基于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59~2018年气象观测数据,通过FAO-PM56计算出蒸散量的基础上,构建以气温、降水、蒸散等9种要素在内的水热指标体系,运用气候倾向斜率、Mann-Kendall(M-K)检验和地理空间插值等方法,揭示淮河流域近60年水热格局特征。结果表明:60年来,淮河流域总体呈湿热趋势,表现为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散量下降趋势;年内分布表现为水热变化同期,高值集中分布在6~7月,呈单峰型分布;年代际分析表明近60年来研究区暖湿趋势显著,呈现出年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均先下降后上升,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降水要素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次上升的趋势;从突变特征来看,热量要素突变稳定性高于水分要素;淮河流域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对角(西南-东北)变化趋势,是南北交错带带来的经纬度地带性以及地形作用的综合结果,水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小霞 孙燕 李超 杨婷娅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全国714站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运用REOF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差值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淮河流域代表站点的选取,分析了1960~2009年淮河流域降水的趋势变化特征、周期特征,以及多雨、少雨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年降水总量呈缓慢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呈显著增长趋势,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80年代前期为降水变化的转折期;(2)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存在准3a的显著振荡周期和准10a的次显著振荡周期,同时在60~90年代还存在准6a振荡周期;(3)淮河流域多雨年,500hPa经向风偏强且范围广,85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情 刘雪华 岳天祥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经济发展任务重,生态压力持续增大,为确保流域可持续的粮食增产,亟须根据流域内粮食生产潜力和现状生产等,进行流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通过作物产量限制因子逐级修正模型计算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潜力,并将潜力与现状产量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粮食生产潜力转化率,结合流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淮河流域未来粮食生产的优化空间布局。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总潜力为1.95×108 t,约占全国粮食生产总潜力的16.5%,在保障未来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2005年为例,淮河流域粮食实际产量为8195.54×104 t,总体潜力转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亮 徐建刚 蒋金亮 袁艳华 孙东琪
采用淮河流域35个地市2010年社会经济、网络调查和水环境污染相关数据,在突出主导因素和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系统的构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流域各市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的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各地市水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且呈现显著空间差异性,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整体呈现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梯级趋势;②流域经济发达地区防治能力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防治能力远高于普通地级市;③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能力空间分布与流域实测水质空间分布高度契合,即防治能力较高地区水质普遍较高,防治能力较低地区水质则较差。
关键词:
水环境 污染防治 空间差异 淮河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燕宇 吴必文 田红 孙维
利用淮河流域4省170个气象站点1961~2005年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Kriging法对淮河流域各季及年降水量进行了插值,得到了1 km×1 km降水栅格序列。在此基础上,对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呈南高北低、山区多于平原、近海多于内陆的格局。近45 a来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年际波动较为强烈,而变化趋势不显著。流域内汛期和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前基本为下降趋势,2000年后明显上升。当前,淮河流域正处于降水的高气候变率时期。45 a来,降水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现在淮河中上游和干流沿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淑媛 张勃 郭玉刚 郭玲霞 王兴梅
利用石羊河流域气象站点1959年-2008年的逐日、逐月、逐年的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复值Morlet小波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周期变化,并在ArcGIS环境下分析了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近50a来流域年日照时数呈现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变化趋势(β)值为1.78;四季日照时数均为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加为主;②日照时数变化存在25a的主振荡周期和5~8a左右13a左右的次振荡周期;③日照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北部城区日照时间长,南部山区日照时间短,中部走廊平原的日照等值线大概和纬线平行;④暗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加明 王昊
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给流域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借鉴国际经验可知,洪水保险是分散洪水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论述将淮河流域四个省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保险共同体开展洪水保险,这对解决淮河洪水风险问题具有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洪水保险 保险共同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有训 刘勇 叶金印 余品忠
采用1959—2009年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序列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和月平均海温场,计算与预报对象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量相关系数,选取预测因子;用主分量分析方法组合预测因子。用支持向量分类机方法分别建立山东淮河流域、河南淮河流域、江苏淮河流域、安徽淮河流域共4个区域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对2007—2009年夏季降水量SVM分类预测,4个区域的训练集回预测正确率为85%~99%,平均训练集回预测正确率91%;预测结果误差最大不超过1级,绝对值平均为0.4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推广前景,可在气候预测业务中使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前川孝昭 宋豫秦 程必定 张力小
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选定淮河流域为研究的典型区域 ,试图通过对淮河流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系统分析 ,提出实现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可持续发展 战略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沙润
讨论了秦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的特征,运用环境地貌、波谱分析、历史地理等方法分析了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指出该流域的旱灾是大面积的黄土岗地区蓄水不足和提水能力有限所致;涝灾则是排水系统不畅所致。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该流域水旱灾治理措施。
关键词:
秦淮河流域 水旱灾害 减灾防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胡志华 昂小刚
文章基于2000-2005年安徽淮河流域8个地级市有关工业化的经验数据,对该流域工业化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工业化进程在加速,但是该流域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区域内部差距较大。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工业化 综合评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桂元 王文举
一、淮河水污染对沿淮地区的影响 淮河处在我国南北分界线,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跨豫、皖、苏、鲁、鄂五省,有36个地市,182个县以上城镇,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据1991年统计,有耕地1.83亩,人口1.51亿,分别占全国耕地、人口的12.8%和13.1%。淮河是中原的中部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很多都发源于或展开于淮河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大力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使淮河在农田灌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仇蕾 陈曦
淮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水系,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恶化问题。考虑到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物的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受到环境、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以排污权交易理论为基础,基于网络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出综合权重,兼顾效率和公平,确定淮河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以期达到减少排污量、优化水质、保护水环境的目标。结论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丹
通过综合评价不同时期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影响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对推动流域水利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利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分析影响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水灾害防治四个维度,明确流域水利发展目标体系,设计流域水利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理想解模型和协调度评价法,构建流域水利发展水平动态评价模型,动态评价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的水利发展水平与协同发展效度。之后,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淮河流域及沿淮各省水利发展指数动态变化趋势,确定了各维度指标对水利发展指数的平均贡献度,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伟忠 杨桂山 顾朝林
利用四期遥感TM数据和GIS技术,通过分析20年秦淮河流域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及其演化机制,为流域综合管理和模拟提供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增长显示阶段性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增长拐点发生在1994年和2000年,空间上表现出增长“热极”与“热带”;②城镇用地增长阶段性是经济社会过程及驱动因子演化阶段的反映,回归分析显示城镇用地增长与城镇人口、经济总量及开发区发展相关系数高,这归于1992年开发区创建、投资增加与2000年撤县设区驱动的结果;③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变化是社会经济物质载体演化的体现,1992年后开发区成为城镇用地增长首要来源,2000年后东山新市区与大学城成为其增长核心和新形式,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1960-2008年淮河流域面雨量时空变化及径流响应
基于SPOT-VGT数据的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空间格局特征——以淮河流域为例
淮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来自1998—2007年安徽淮河流域的经验
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静止卫星数据的区域耗水时空格局研究——以春旱季节淮河流域蚌埠以上农业区为例(英文)
1960-2015年淮河流域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高精度区域气候模式对淮河流域降水的模拟评估
1959年至2010年秦岭灞河流域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淮河流域暴雨灾害时空分布及趋势规律研究
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水平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研究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