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8)
- 2023(9695)
- 2022(8871)
- 2021(8647)
- 2020(7155)
- 2019(17021)
- 2018(16845)
- 2017(31675)
- 2016(17429)
- 2015(19737)
- 2014(19784)
- 2013(19697)
- 2012(18128)
- 2011(16233)
- 2010(15913)
- 2009(14485)
- 2008(13956)
- 2007(11450)
- 2006(9888)
- 2005(8515)
- 学科
- 济(68112)
- 经济(68038)
- 管理(46759)
- 业(44939)
- 企(36361)
- 企业(36361)
- 方法(32303)
- 数学(28159)
- 数学方法(27857)
- 农(19777)
- 中国(19002)
- 地方(16904)
- 学(15755)
- 财(15617)
- 业经(14845)
- 农业(13433)
- 贸(11809)
- 贸易(11801)
- 易(11416)
- 和(11283)
- 环境(10980)
- 理论(10942)
- 制(10715)
- 技术(10435)
- 务(9620)
- 财务(9563)
- 教育(9545)
- 财务管理(9544)
- 划(9280)
- 企业财务(9042)
- 机构
- 大学(238881)
- 学院(236341)
- 管理(98316)
- 济(91691)
- 经济(89591)
- 理学(85968)
- 理学院(85007)
- 管理学(83558)
- 管理学院(83147)
- 研究(80946)
- 中国(58433)
- 科学(51701)
- 京(51010)
- 所(40789)
- 财(39624)
- 农(39561)
- 业大(37633)
- 研究所(37436)
- 中心(36992)
- 江(33351)
- 范(32753)
- 师范(32501)
- 北京(32163)
- 财经(32060)
- 农业(30892)
- 院(29346)
- 经(29279)
- 州(27534)
- 师范大学(26561)
- 经济学(25771)
- 基金
- 项目(170160)
- 科学(133348)
- 研究(124881)
- 基金(122559)
- 家(106388)
- 国家(105495)
- 科学基金(90762)
- 社会(76765)
- 社会科(72519)
- 社会科学(72497)
- 省(68327)
- 基金项目(66626)
- 自然(60215)
- 自然科(58752)
- 自然科学(58739)
- 自然科学基金(57638)
- 教育(56604)
- 划(56373)
- 编号(52015)
- 资助(49941)
- 成果(41365)
- 重点(37786)
- 部(37048)
- 发(36335)
- 课题(35174)
- 创(35149)
- 创新(32737)
- 科研(32555)
- 教育部(31561)
- 项目编号(31464)
共检索到343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树基
文章运用人口普查资料及新修地方志所载数据,对1958-1962年间四川省各地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在这几年中,四川全省非正常死亡人口多达940万,占灾前全省人口总数的13%。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景熙
四川彝族人口近期死亡模式分析何景熙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中国彝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之一。1990年四川彝族人口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6.41%。本文以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有关死亡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彝族人口的死亡模式作动态分析。同时还对四川彝族与云南省楚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凤 白斌飞
本文运用四川省21个地市州2010年的统计数据,考察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关系。研究发现,四川省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呈现"东密西疏"、"东强西弱"的特征,二者有着紧密的空间关联;区域人口分布对区域各产业发展都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区域各产业发展对人口分布也有着明显的人口聚集效应。最后指出,政府必须根据各地州自然及社会条件进行产业布局和规划,实现区域产业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成凤 韩会然 李伟 宋金平
应用统计分析与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四川省常住人口数量和密度分布的现状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四川省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空间差异较大。人口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川东北和川南经济区的丘陵和平原县区;川西北和攀西经济区的少数民族县区的人口数量和密度皆较低;人口和经济的分布具有一致性。2四川省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为川西北经济区,其他主要集中在成都周边及几个地级市市区(或州首府)。人口密度变化的结论与人口数量变化结论具有一致性。3全局Moran指数不断减小,说明四川省的常住人口总体呈现分散趋势。局部Moran指数揭示了高—高类型区主要分布于成都周边和四川省东部川渝交界处,且逐渐从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向重庆方向不断延伸;低—低类型区主要分布于川西北经济区,且变化不大。
关键词:
人口 时空演化 空间自相关 四川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忠观,刘家强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小康生活与人口控制的依存关系,根据小康生活的量化标准,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较详细地分析了四川全省及城市、农村到1995年底时小康生活的实现程度,阐明了四川省实施小康工程的现状和差距,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了四川省小康生活的实现条件、发展要求以及小康工程的实施所面临的难点,提出了“九五”期间四川实现小康生活必须继续加强人口控制的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思农 何才富 孙锡发 田声高
本文综述了四川省60年作物钾素营养研究主要成果。不同年代、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施用钾肥肥效日渐显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施用钾肥的技术。强调有机肥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钾源,应大力发展利用;钾肥的合理施用应与耕作制度相结合
关键词:
作物,钾,营养,四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刘毅
水电资源具有可再生、廉价、无污染等优点 ,环境效益非常明显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四川省水电资源优势明显 :水电资源总量丰富 ,位居全国前列 ,开发潜力很大 ;适宜筑坝建库 ,径流调节性能好 ;淹没损失较小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一半多 ;可建设的水电站大中小齐全 ,且以大型水电站为主 ;水电资源的市场需求大。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省内外电力需求 ,同时充分发挥水电资源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四川省要加快对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等主要河流水电资源的开发力度 ;加快省内电网改造进度 ,积极推进省际电网联网 ,特别是和华东、华中电网的联网进程 ;大力开拓四川电力市场 ,发展...
关键词:
水电资源 川电外送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罗蓉
人口生育率下降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导致未来学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挑战。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必须在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合理调整、优化配置。本文通过对四川2005~2020年学龄人口发展状况的典型分析,明确提出只有树立投资于人的理念,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学龄人口的发展有机对接,才能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和持续优化,促进人力资本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学龄人口 教育生态系统 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威杰 吕盛鸽
文章依据生命表理论,利用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增长模型及年龄移算法,预测四川省老年人口峰值期在2040年。根据四川省1978~2010年户籍人口数据,建立预测值满足老年人口峰值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设定低、中、高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基于模型预测四川省2011~2050年的户籍总人数、老年人数以及老龄化系数。
关键词:
峰值期 向量自回归模型 老龄化系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蓉泽
四川省人口学会于1983年5月24日至28日在成都举行人口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理论工作者,计划生育部门的理论和宣传教育工作者84人,提交论文和学术资料50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端玉
四川是我国多民族的省区之一。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其变化特点,是省情、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有关社会、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的基本依据。本文拟以三次人口普查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户口管理部门经常性人口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建国以来四川人口民族结构的变化,兼及有关的人口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光显,王端玉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腹心地区。居民以彝族为主。据1980年统计,全县共129,819人,其中彝族123,785人,占95.35%;汉族4,490人,占3.46%;此外,还有极少数属于其它少数民族的人。总面积2,188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59人。 全县地处山区,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耕地面积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四川省及省域范围内的21个市、地、州1952年~2000年的耕地变化数据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对四川省近50年的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是引起四川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经济发展引起耕地利用总量的变化、造成耕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大量非农用地对耕地占用的增加,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科技进步,可改良耕地,提高粮食单产,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和需求。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增大,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驱动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鲁滨 石慧
2005年,人民银行降低了超额准备金利率,改革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调整了计结息规则,5次上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这些利率市场化措施影响重大,我们通过监测数据和年底到9家金融机构实地调研的情况,对2005年四川省的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6年利率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执行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