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8)
- 2023(7451)
- 2022(6640)
- 2021(6218)
- 2020(5333)
- 2019(12784)
- 2018(12164)
- 2017(22256)
- 2016(12680)
- 2015(14646)
- 2014(15062)
- 2013(15225)
- 2012(14744)
- 2011(13524)
- 2010(13634)
- 2009(12807)
- 2008(12951)
- 2007(11496)
- 2006(9860)
- 2005(8931)
- 学科
- 济(60014)
- 经济(59975)
- 管理(30714)
- 业(29225)
- 方法(26565)
- 数学(24067)
- 数学方法(23876)
- 企(21624)
- 企业(21624)
- 地方(17882)
- 农(16149)
- 中国(15071)
- 学(14338)
- 财(12708)
- 贸(10910)
- 贸易(10907)
- 农业(10833)
- 易(10501)
- 地方经济(10457)
- 业经(10269)
- 环境(9346)
- 制(8994)
- 和(8889)
- 融(8156)
- 金融(8152)
- 银(7614)
- 银行(7571)
- 行(7217)
- 务(7165)
- 财务(7152)
- 机构
- 大学(189267)
- 学院(188616)
- 济(77043)
- 经济(75422)
- 研究(72019)
- 管理(67493)
- 理学(57872)
- 理学院(57044)
- 管理学(55908)
- 管理学院(55547)
- 中国(53255)
- 科学(48077)
- 京(41663)
- 农(40450)
- 所(39094)
- 研究所(36047)
- 江(34542)
- 财(33399)
- 业大(32840)
- 中心(32794)
- 农业(32227)
- 范(26520)
- 财经(26391)
- 师范(26221)
- 院(25794)
- 北京(25405)
- 经(23822)
- 经济学(23606)
- 州(23402)
- 省(23137)
- 基金
- 项目(128410)
- 科学(99227)
- 基金(91396)
- 研究(89128)
- 家(82018)
- 国家(81375)
- 科学基金(67224)
- 社会(54827)
- 省(52037)
- 社会科(51802)
- 社会科学(51782)
- 基金项目(49034)
- 自然(44875)
- 划(44147)
- 自然科(43680)
- 自然科学(43663)
- 自然科学基金(42864)
- 教育(40517)
- 资助(37439)
- 编号(36112)
- 重点(30685)
- 发(29504)
- 成果(29164)
- 部(28043)
- 课题(25843)
- 创(25840)
- 计划(25765)
- 科研(25430)
- 创新(24425)
- 科技(23277)
共检索到284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睿智 桑燕芳 王中根 李宗礼
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加剧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使水灾害事件呈突发、频发、并发、重发趋势。本文选取中国东南沿海的甬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近55年日过程降雨资料(1956-2010年),采用集中度分析和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甬江流域降水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甬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后,年降水集中度呈现显著(置信水平95%)的下降趋势,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减少,其中5月份降水量比重下降最为明显;而非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增加,1月份降水量比重增加最为明显;50~100 mm/d级别的暴雨总量稳定且有增加趋势。总体上,甬江流域降水年内分布呈现坦化趋势,不同量级暴雨变化趋势有利于洪水资源化,因此结合合理的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键词:
降水 集中度 MK趋势检验 甬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鹏鑫 邴建平 贾建伟 王栋
基于汉江流域96个雨量站点1956~2016年长系列降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诊断了汉江流域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汉江流域汛期面平均降水历年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在1989年存在较强跳跃性,并伴随有22 a、8 a和3 a主周期震荡;受流域气候及地形影响,流域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流域上游西南区和汉江下游等地常成降水中心,易形成"辐射型"、"南北型"和"东北-西南型"3种空间分布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 1%、12. 4%和7. 6%;近年来流域西南部汉中、安康、神农架地区及汉江下游天门、仙桃一带局地降水显著上升,流域东北部商州、凤镇一带及唐白河流域局地降水显著下降,汛期降水"东北-西南型"分布模态日渐走强。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及演变特性直接关系到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深了对汉江流域降水要素变化规律的认识,研究成果对流域洪涝灾害应对、雨洪资源利用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满宇 王炳钦 廖剑宇 江源 邢开雄
基于东江流域1960年-2009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年来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平均值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极端降水指数增幅较大的区域位于流域下游,以增城为中心的地区升幅尤为明显,流域上、中游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近50年来,整个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除连续湿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仅呈现出弱的上升趋势。东江流域的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密切相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特征并不一致,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日数、连续干日数及连续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文秀 刘丙军 陈俊凡 陈晓宏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近年来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变化显著。论文利用珠江流域62个站点1959—2009年逐日降水序列,选取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有序聚类法,研究了该流域16个降水特征指数的趋势变化和变异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流域全年、春季、冬季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为稳定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对全年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②流域春、冬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下降趋势;③流域全年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中雨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大雨、暴雨日数和95百分位值...
关键词:
降水 Mann-Kendall 珠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艳 黎祖贤 章新平 周建君
基于湘江流域44个气象站1960~200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第95个百分位值定义为各台站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同时,采用线性回归、突变分析和相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江流域近48a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各指标(降水量、降水日、降水强度、降水指数、日最大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在不同时期,极端降水事件表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1970s以前多大雨事件,1970s~1980s各类极端降水事件相对偏少,进入1990s开始明显增加,尤其是暴雨和大暴雨事件显著增多。此外,极端降水事件的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湘江上游多暴雨事件,中游...
关键词:
湘江流域 极端降水事件 阈值 时空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欣 尹义星 王小军
本文采用长江流域内分布较均匀、无缺测站点的196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借助趋势和突变分析、R/S分析和水文频率分析等方法,研究该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区域平均气候平均降水量(PAV)、简单日降水强度(PINT)、强降水贡献率(PQ95)、强降水阈值(PF95)、最大1日-10日降水量(PX1D-PX10D)基本均呈上升趋势,中下游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大于上游,同时,中下游的各指数年际变化比上游更剧烈。(2)PAV与PF95的空间分布类似,但前者在流域中部地区下降、两侧上升,而后者为中部上升、两侧下降;PINT与PQ95的空间分布相似,均为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仅西北部下降。PX1D-PX10D总体上以上升为主,但随着持续时间的增长,下降的区域有明显的扩大,而上升的区域有明显的缩小。(3)未来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将以现有趋势继续发展,并将以上升趋势为主,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加大。(4)遂宁站PX1D、安化站PX10D极端降水的频率分析表明,直接采用整体数据计算设计降水量会使结果偏于不安全,对于较长重现期的设计降水表现更显著,因此对于极端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需要深入研究,探讨更好的设计降水估计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小凡 叶磊 翟建青 张海荣
基于金沙江流域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流域长时间尺度降水要素和多个典型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研究金沙江流域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金沙江流域年降水量呈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汛期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逐月降水除9月和12月外其他月份均呈微弱增加趋势。小雨等级和中雨等级的降水日数空间变化趋势相似,呈中上游地区微弱增加、下游地区微弱减少趋势,大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日数则以微弱增加为主,仅在源区、德格一带呈不明显减少趋势。年无雨日数和年连续无雨日数呈比较明显的中上游地区减少、下游增加趋势,特别是年无雨日数在昭觉、昭通、会泽等区域增加趋势显著,年连续有雨日数...
关键词:
降水指标 时空演变 干旱事件 金沙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华 郭生练 郭海晋 徐高洪 徐德龙
利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1951~2003年汉江流域年和春、夏、秋、冬四季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并重点分析了丹江口水库上游年降水、年平均气温和北半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相互间的联系。分析发现,在显著性水平α=0.1上,近50年来汉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气温呈上升趋势。丹江口水库上游降水在1991年发生突变,从20世纪80年代多雨期进入90年代少雨期,80年代平均降水比1951~2003年多年平均降水多9.7%,90年代平均降水比多年平均降水少11.6%;上游平均气温90年代比多年平均气温高0.2℃,而同期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也比多年平均高了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斌 李丽娟 李海滨 梁丽乔 李九一 柳玉梅 曾宏伟
极端降水事件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澜沧江流域纵贯13个纬度,最大相对高差近5000 m,跨6种气候带,是全球少见的南北向大江,它在气候、水文、地理、生态学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自1960年以来,流域经历了显著的气温上升。探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复杂流域的极端降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小于5 mm、5~10 mm、10~50 mm以及大于50 mm 4个不同量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了每种量级降水占总降水量的百分比及降水频率。结果表明,各量级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流域总体上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加态势明显。对典型地区站点分析表明,极端降水的增加可能与气候系统随机性变强有关。
关键词:
降水 强度 趋势 澜沧江流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治君 段瑞 刘兆飞
利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怒江流域降水、平均气温及径流等要素的单调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基于各要素时、空变化特点,分析了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对径流变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怒江流域在1958年-2009年呈增温增湿的趋势。尽管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在最近20年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流域增温幅度越来越大,最近20年增幅达0.5℃/10a;②道街坝站径流量在1958年-2000年间检测到了显著的增加趋势,且增幅越来越大;③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加速了道街坝站径流量的增加趋势;④由于径流量补给来源及其比例的不同,各水文站径流量变化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受冰雪融水径流补给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华明 延军平 杨登兴 杨蓉
依据嘉陵江流域1961—2012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嘉陵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和旱涝灾害特征。结果表明:近52 a来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以13.69 mm/10 a的速率减少,并在1984年发生突变,随后降水量明显减少;从区域分析看,受季风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近52 a来,除达县和沙坪坝两个站点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略阳—广元—绵阳一带降水量减少速率最高。嘉陵江流域20世纪60年代偏涝,涝灾发生频率高;70至80年代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整体偏涝;90年代以来,该流域旱灾发生频率与程度均高于涝灾,整体偏旱;该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永建 高媛 肖莺 万素琴 王苗
收集1961~2010年华中区域239个气象站点,选择通过均一化检验的233个站点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近50a华中区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华中区域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增减趋势,20世纪60年代降水接近常年,90年代降水偏多,70~80年代、21世纪初降水偏少。降水纬向分布特征比较显著,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年降水日数减少趋势显著,减少速率为3.4d/10a。1989年以后区域降水量增加明显,2006年以后降水减少,同时存在2a左右周期振荡;降水日数在1986年以后减少明显。春、秋季降水总体减少,减少速率分别为5.4、12.2mm/10a;夏、冬季降水总体增...
关键词:
华中区域 降水量 降水日数 变化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起永东 何明琼 郑永宏 高洁 王丹 孔繁希
利用汉江流域32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汉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海温及大气环流对流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雨量和雨日空间分布相似,小雨、中雨的雨量和雨日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中心位于西南和东南部;流域东北部大雨以上量级降水由偏少转为偏多,而雨强空间分布则没有明显规律。流域降水集中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降水集中期逐渐推迟。海温对降水的影响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夏季和秋季降水分别受前期南印度洋、热带北大西洋和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影响,冬季降水则受海温影响不明显;大尺度大气环流对降水存在影响,冬季欧亚遥相关型和春季西太平洋遥相关型均引起冬季风强度变化来影响冬季和春季降水,夏季副高位置和乌山阻高以及秋季巴湖低槽和印缅槽强度则均通过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强度及交汇位置来影响夏季和秋季降水。
关键词:
汉江流域 降水 海温 大气环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润 张奇谋 李娜 姜彤
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汉江流域的降水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以文献综述法对1961~2011年的汉江流域降水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比较了相关研究结果;另一方面,利用国际比较计划CMIP5中5个全球模式降尺度资料,预估了该地区到2049年的降水趋势变化。综述结果表明,1961~2011年历史时段内,汉江流域整体的降水变化较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有近于17和30年的周期变化的结论。模式数据的预估结果表明,1961~2049年内,汉江流域整体上年降水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在RCP4.5情景下存在着近17和30年的周期变化;但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降水周期发生了变化。在RCP2.6情景下,较明显的周期为5和11年;在RCP8.5情景下,较明显的周期为8和17年。总体结论上,文献综述和模式数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汉江流域过去50年以及未来30年,降水整体上没有显著的趋势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成博 李双双 延军平 武亚群
基于汉江流域63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辅以超阈值抽样、极端降水集中度(EPCD)和集中期(EPCP)、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分析方法,对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旬尺度上,汉江流域EPCD较高,呈现出"西高东低"空间特征;汉江EPCP多年均值为七月下旬,空间呈现出"东部早,西部迟"的分布特征,不同流域表现出不同的年代变化规律。(2)在月尺度上,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各月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同年10月至次年4月为极端降水少发期。(3)在季尺度上,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夏季占比50%以上,但近期全流域夏季极端降水比例下降,其中上游主要为春季占比增加,中下游为秋季占比增加,说明夏季是影响汉江极端降水非均匀变化的关键季节。(4)在影响因素上,当东亚季风和南亚II区季风偏强时,汉江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量整体减少;当东亚季风偏弱时,夏季极端降水增幅呈南北分异,而南亚II区季风偏弱时,极端降水增幅呈东西分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