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2)
- 2023(9460)
- 2022(8271)
- 2021(7800)
- 2020(6177)
- 2019(14280)
- 2018(13963)
- 2017(25922)
- 2016(14049)
- 2015(16127)
- 2014(16042)
- 2013(16088)
- 2012(15613)
- 2011(14323)
- 2010(14340)
- 2009(12939)
- 2008(12761)
- 2007(11078)
- 2006(10162)
- 2005(9668)
- 学科
- 济(61803)
- 经济(61749)
- 业(33081)
- 管理(31398)
- 地方(24505)
- 农(22822)
- 中国(21778)
- 企(21658)
- 企业(21658)
- 银(17698)
- 银行(17683)
- 方法(17571)
- 行(16716)
- 制(16084)
- 农业(16034)
- 数学(15267)
- 数学方法(15169)
- 业经(14478)
- 融(13891)
- 金融(13888)
- 财(13740)
- 地方经济(12203)
- 发(10712)
- 学(10602)
- 贸(10489)
- 贸易(10474)
- 度(10326)
- 制度(10323)
- 易(9997)
- 环境(9800)
- 机构
- 学院(188614)
- 大学(185990)
- 济(79301)
- 经济(77407)
- 研究(73530)
- 管理(66721)
- 中国(62969)
- 理学(54634)
- 理学院(53811)
- 管理学(53049)
- 管理学院(52653)
- 科学(43027)
- 京(41542)
- 财(39056)
- 所(37678)
- 农(36493)
- 中心(35366)
- 研究所(33516)
- 江(32398)
- 范(28749)
- 师范(28508)
- 财经(28480)
- 农业(27857)
- 北京(26854)
- 州(26690)
- 业大(26476)
- 院(26189)
- 经(25725)
- 省(25678)
- 银(24672)
- 基金
- 项目(117913)
- 科学(91975)
- 研究(91220)
- 基金(81873)
- 家(69922)
- 国家(69209)
- 科学基金(58685)
- 社会(56792)
- 社会科(53596)
- 社会科学(53580)
- 省(49558)
- 基金项目(43613)
- 教育(40725)
- 划(40087)
- 编号(38437)
- 自然(35264)
- 自然科(34308)
- 自然科学(34300)
- 自然科学基金(33652)
- 资助(32865)
- 发(32042)
- 成果(32027)
- 课题(28085)
- 重点(26988)
- 发展(26214)
- 展(25769)
- 部(25350)
- 创(24296)
- 性(23351)
- 年(23100)
共检索到330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正春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是新中国政权初建之时应对经济危局的必要之举。各地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的过程中统筹部署,积极应对,既克服了所遭遇的各种阻力,为完成公债推销任务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亦促进了新生国家政权与地方社会间亲合力的生成和加固。以山西为个案考察公债发行后的地方因应,以期对其时中共应对经济危局与困境的地方实践有更深刻的体认。
关键词: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地方因应 山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正春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是新中国政权初建之时应对经济危局的必要之举。各地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的过程中统筹部署,积极应对,既克服了所遭遇的各种阻力,为完成公债推销任务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亦促进了新生国家政权与地方社会间亲合力的生成和加固。以山西为个案考察公债发行后的地方因应,以期对其时中共应对经济危局与困境的地方实践有更深刻的体认。
关键词: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地方因应 山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迟爱萍
本文对 1 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作了个案叙述和分析。目前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 ,对新中国国债的个案研究尚未展开 ,本文仅是初步尝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海懿
公债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民国时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使用,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在民国历史上发行了唯一一次特种建设公债。该公债是为了解决首都建设中的住宅与自来水经费问题,从准备发行,到条例拟定与配套章程的完善都能看到南京市府的努力。市府通过整理财政收入中的市产与车捐项目,为特种建设公债提供了充足的基金,但是公债的发行却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认购,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制约,中央公债的发行限制了地方公债的推销,而市府的频繁换届及公债自身问题也影响了公债的推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张志宏
尽管《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可以举借债务,但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逐步增大,一些地方甚至存在随意举债和过度举债的现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创了历史新高。在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中央决定在今年代发部分地方公债。本文通过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历史及现状分析,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财权与事权 地方政府公债 债务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忠生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债券市场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较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在国债、金融机构债券和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光宇
从理论上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但是,发行地方公债也会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关键词:
地方公债 负效应 发行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晓晶
一、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历史和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尝试过发行地方债,如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地方经济建设折实公债等,中共中央还在1958年4月2日作出过《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决定》,决定从1959年起,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发行地方建设公债,作为筹集建设资金的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按照西方财政学的观点,公债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信用为担保举借的各项债务。一般来说,公债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债务,因此具有很强的信用性。近代以来,不管是出于为了维护统治需要还是发展经济、筹集专项经费的目的,从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国民政府,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公债筹款这个金融工具。由于过分透支了政府的公权信用,这些公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京城
我国公债发行环境的分析李京城一、我国公债筹资中所体现的现实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公债筹资虽然在我国已经得到正名,同时也进行了十多年的公债筹资的实践,但公债筹资环境还不够好,在公债发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1.国家公债需要量大与公债筹资困难的矛盾。历年来国家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戬
本文主张我国应准予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并由西部地区优先发行。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历史,然后依次从可行性、框架设计两个方面对地方公债的发行进行了论述。文章选择美日两国经验作为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进行借鉴的主要对象,同时吸取了我国多年来国债的发行经验,重点对地方公债的规模、品种结构、发行方式、发行主体、发行对象、利率和债期选择等7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地方公债 西部大开发 美日经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俊杰
在规范的分权性政权结构及其财政体制之下,政府债务分为两类,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国际上通常称为国债;地方政府债务则为公债,本文所说公债就是此意。关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有若干文章论及。但几乎都认为,地方政府发行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