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4)
2023(8128)
2022(6951)
2021(6586)
2020(5497)
2019(12474)
2018(12182)
2017(22972)
2016(12586)
2015(14125)
2014(13951)
2013(13935)
2012(12827)
2011(11912)
2010(11951)
2009(11668)
2008(11531)
2007(10308)
2006(9332)
2005(8630)
作者
(34766)
(30160)
(29452)
(28064)
(18459)
(14375)
(13320)
(11470)
(11363)
(10511)
(10156)
(9989)
(9530)
(9467)
(9297)
(8878)
(8859)
(8621)
(8560)
(8458)
(7537)
(7325)
(7147)
(6929)
(6773)
(6715)
(6683)
(6507)
(6037)
(5812)
学科
(52002)
经济(51919)
(49234)
(45409)
管理(37621)
农业(29911)
(28671)
企业(28671)
(19311)
业经(17378)
方法(16783)
(15206)
数学(14814)
(14689)
数学方法(14665)
中国(14353)
体制(11625)
(11150)
贸易(11146)
(10972)
农业经济(10016)
(9567)
地方(9483)
(9380)
银行(9371)
(9125)
农村(9116)
(9013)
(8928)
(8459)
机构
学院(178983)
大学(175186)
(80486)
经济(79041)
管理(70415)
研究(62574)
理学(60641)
理学院(60052)
管理学(59294)
管理学院(58968)
中国(51201)
(49368)
(37521)
农业(37464)
(36124)
科学(35238)
业大(32071)
(31514)
中心(30028)
财经(28218)
(28122)
研究所(27921)
(25665)
经济学(23145)
农业大学(22745)
经济管理(22293)
北京(22250)
(21684)
(21565)
师范(21484)
基金
项目(116818)
科学(93131)
研究(88713)
基金(86119)
(74336)
国家(73597)
科学基金(63387)
社会(58660)
社会科(55205)
社会科学(55195)
(46102)
基金项目(45662)
自然(38945)
教育(38869)
自然科(38014)
自然科学(38008)
(37610)
自然科学基金(37366)
编号(37013)
资助(33663)
成果(29659)
(29073)
(28941)
(27178)
重点(26047)
(25794)
(24584)
国家社会(24557)
课题(24542)
(23717)
期刊
(98620)
经济(98620)
研究(54803)
(54770)
中国(43060)
农业(36802)
(29715)
学报(27081)
科学(26256)
管理(23552)
大学(22181)
业经(21988)
(21709)
金融(21709)
学学(21136)
(17281)
教育(15675)
技术(14744)
财经(14133)
农村(14088)
(14088)
问题(14013)
农业经济(13727)
经济研究(12989)
(12067)
世界(12012)
(10923)
经济问题(10044)
(9396)
农村经济(9208)
共检索到286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1950—1980年代我国在推行农副产品统购政策时,实行了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是一种商业信用制度,它发端于1949年末推出的棉花预购定金制度,"一五"时期得到完善,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结束。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给农民带来先用钱后卖农产品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副产品统购制度所造成的政府与农民的紧张关系,是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得以推行的"润滑剂"。农副产品预购定金是农村经济组织筹集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成为财政投入与银行信贷投入之外国家向农村经济注入生产资金的第三条主渠道。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对满足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促进国家急需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中  
安徽省结合实际,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直采直销、产销对接为基础,以大型超市及其社区连锁店为平台,在全省建设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区(柜台)为主的平价商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在建设和运营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从政策层面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本文从安徽省的平价商店实践出发,按照市场化的基本要求,对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的功能作用全面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些政策思路和解决办法,以期对新形势下提升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的实际效用有所帮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1979年前,国家对粮食、棉花及其它大宗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队是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农副产品交售与收购方式比较简单,主要通过银行转帐结弹,以现金形式付给农民的款项有限,银行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保证供应,没有出现收购资金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翼鸿  潘典洲  
一、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打“白条”是现行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现象,建立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机制十分必要和迫切。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筹措和供应管理是近几年经济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湖北的实际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收购资金特别是秋季收购资金筹措工作一年比一年重视,一年比一年下的劲大,但“白条”不仅没有消失,相反收购打“白条”的数量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课题组  
研究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问题,首先要弄清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运动规律,然后才有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这一基本思路,本报告试图把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放在农村经济和农村资金运行的大系统中去考察,在把握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运行特点,搞清资金需求规律和现行资金管理办法利弊的基础上,对改善资金管理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一、农副产品收购在农村经济投入产出中的地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体制为适应农副产品购销体制和财政金融体制的变化几经调整,但是,由于这种调整从根本上说没有跳出旧体制的框架,是在旧的政策性与经营性贷款不分的专业银行体制和中央银行陈旧的宏观调控手段未作原则性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白条"作为各种矛盾相互碰撞的产物,终于在去年开始总爆发。最近数月以来,许多读者来稿,从体制上深入剖析了"白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现以专题笔谈的形式编辑成文,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孝支  刘资荣  杨华清  杨维金  
1.调整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政策。农副产品收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确保。而负责收购资金供应的农业银行,无论是从自身的资金实力,还是从自身的职能作用上看,一家承担收购责任是不现实的。一是保不了,农业银行仅依靠存款的增长来消化农副产品的调价、库存增长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宝华  李新平  
1988年出现农副产品收购打白条的现象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为了防止收购再打白条,中央银行从1989年初开始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期望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达到“消灭白条、杜绝挪用”的目的。到目前为止,这项政策出台已近一年了,有没有达到设计的目标,各方都拭目以待。为此,我们以问卷的方式,向荆门、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来成  
近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党政和金融部门,资金供应紧张已成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舆论的热点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合力解决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一、现状与问题近几年,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紧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收购量增加,市场调节范围扩大,收购价格的调整以及农副产品收购规律的变化等,导致农采资金急剧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运行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许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与货币供给关系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广义货币供给。如果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支出与货币供应量作一个相关分析,会发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映阶  覃建  
如何使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朱映阶,覃建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紧缺的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清醒地认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对银行适应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盘活农产品信贷资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收购资金紧缺的现状及问题农副产品收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运城  
今年4月1日托收承付恢复以后,农副产品调销货款的结算方式一般是托收承付和汇票。这两种结算方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调销农副产品双方都不利,都有碍于收购资金结算渠道的畅通。因此,笔者建议,农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发  
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紧张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1988年一些农业银行因上半年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下降的部分被用于其它方面(如乡镇企业贷款),收购季节不能及时归位,加上下半年(六月份起)存款又出现较大的滑波,致使收购季节资金空前紧张,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打白条”、告急”的现象时有发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接宪  戴发文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投放是国家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及时足额归位,对于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支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历史,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投放过量或不足均对通货的稳定以及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